首頁 女頻 抗戰之諜海浮生

第三十回金陵歡盞佯洩密群龍嘯集待先機

抗戰之諜海浮生 楊友鵬 2318 2024-01-31 01:11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孫子兵法》中的這一句話,道出了戰争的兩面性,可生可死,可存可亡。
戰争最終的勝負不在于哪一方是否正義,而在是否扼住了對方的命門,一招斃命。

  東條英機非常明白這個道理。
即使是和中國這麼積貧積弱的國家交手,他也是審慎再三。
特别是中日戰事爆發以來,中國人在諜戰對抗上屢屢得手。
讓他這個大RB帝國的陸軍大臣再也壓制不住心中的怒氣,他要親自到中國,同中國的特工來一番生死較量。

  近衛文麿首相的意見是,以絕密的手段,護送長沙軍事圖平安無恙。
“紙上談兵的貴族”,東條英機憤憤不平。
要不是近衛家族三世重臣,他才瞧不上這個貴族院出身的首相,如今卻要唯他馬首是瞻。

  東條英機自有自己的一番策略。

  朔風呼号,濁浪滔滔。

  南京下關碼頭警戒森嚴,日軍駐南京司令酒井武夫、新政府首腦汪精衛一幹人等親自迎迓即将抵甯的東條英機。

  衣笠号巡洋艦如龐然大物,緩緩停靠在岸邊。
它的前身是甲午海戰中的吉野号,曾擊沉包括鄧世昌的緻遠号在内的五艘中國軍艦。
東條英機此舉,在于告誡汪政府諸人,RB自四十六年前的戰争起,中國便一直是其手下敗将。

  東條英機身着RB将服,兇前配有绶帶和勳章,一副黑框眼睛别在鼻梁上,他面目極其消瘦,如待斃僵死之人。

  汪精衛一團和氣地走上前來,伸出手道:“陸相大人為了戰事,一路舟車勞頓,千裡赴華,汪某感激不已。

  東條英機欠了欠身,回敬道:“勞煩汪主席親自接應,東條亦深感榮幸之至。

  汪精衛轉身向東條英機一一介紹閣員名姓:“立法院院長陳公博﹑司法院院長溫宗堯﹑監察院院長梁鴻志……外交部次長史筠珩。

  東條英機整了整軍帽,一一颔首,并與之握手,然而他并沒有脫掉手上的白手套。

  史筠珩在與之握手時,凝視着這個強大的敵手。
為了汪政府,他要同東條英機對抗,為了ZQ他亦要與之争衡。

  東條英機看似奄奄無力,但史筠珩明顯的感受到他在之間的力度,柔中帶剛,分寸恰到好處。

  “陸相大人,幸會幸會。
”史筠珩客氣地問候。

  由特高科松本豐川親率得力心腹川島芳子和秋津奈緒等做貼身護衛,一路驅車至汪政府國府。

  這裡前身是太平天國時期洪秀全的天王府、江南總督府、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駐地,屢經改建,自成一格。
歐式的巴洛克風格,朱漆的雕梁、高敞的拱門、萦曲的回廊、江南的亭台池榭,中式風格與西式建築糅合的産物。

  “汪主席,不知道他蔣中正龜縮在ZQ邊隅,今日是何感想?
”東條英機打趣道。

  “他外寬内忌,任人唯親,落到今時今日的田地,全是他咎由自取。
”汪精衛頗有不屑地評判道。

  “孫逸仙先生仙逝時,遺囑為汪主席所代寫,遺願為汪主席所秉持,蔣中正枭雄一時,驟然崛起,根基不穩,失敗在所難免。
”東條英機故意試探汪精衛的口風。

  “汪某深以屈居其下為平生恨事。
十年卧薪嘗膽,終于借助貴國之力,得償所願。
”汪精衛眉宇間得意之色不言自明。

  “但願汪主席力促中日親善,再造東亞和平。

  一番寒暄之後,東條英機站上演講台,講到:“敝人此番來支那,非為他故,實則因戰場之疊勝而厚慰将士。
承蒙汪主席邀約,吾來到國府。
遙想十餘年前,吾曾與孫傳芳在此叙談,而今門庭依舊。

  “自昭和十二年蔣中正魯莽行事,導緻中日沖突再起,戰隙一開,而生靈塗炭。
幸有汪主席凜然正氣,慨然以天下為重,才使得江山再造,黎庶歡顔。

  東條英機講至此,扶了扶金絲玳瑁眼鏡,拿眼睛觑了汪精衛一眼,汪精衛在坐席上歡喜異常。

  “ZQ和延安方面,暗地使壞,屢屢偷襲,為人所不齒。
汝等應配合皇軍,清黨剿共!

  史筠珩聽出他是在暗暗給汪精衛施壓。
汪政府内諸多人都是******,在ZQ和南京之間遊移不定,譬如高宗武和陶希聖,已經登上了汪精衛的賊船,還是半路溜掉,回ZQ向******忏悔罪過。
而更多的人,則是或多或少與ZQ暗中勾連,留一條後路。

  歡送宴會結束,汪精衛一行人恭送東條英機與國府正門。

  “汪主席,”早已醉醺醺的東條英機趴在汪精衛的耳朵上笑嘻嘻地說,“軍部已經制定了一個新的作戰方案,就在我的貼身随員這裡,不日将送到皇軍華中司令部,等你看我的好戲。
”他拍了拍随員的公文包,志得意滿地笑了起來。

  汪精衛隻是諾諾幾聲,“陸相大人已經喝醉了,已經喝醉了。

  史筠珩聽得分明。

  怎麼竊取這份情報?
他心下盤算着。
他仔細打量着東條英機的随從,一個清癯的RB軍人,孔武有力,硬奪不行,隻能智取。
他瞥見東條英機身後一群護衛中,張沐楓全副武裝,雙手叉在後背,兩人相視一笑。

  史筠珩與同仁一起說道:“陸相大人一路平安。

  與此同時,孫墨琛帶着胡諾琪也趕至南京。

  “孫站長,東條英機的歡迎宴會快要結束了,要不要于路上伏擊他。

  “暫時先不要,張沐楓在他左右。
可以随時将最新的情報傳送過來,我們相機行事。

  南京自古為龍踞虎盤之地,六朝煙雨、金陵繁華,見證了中國古代的魏晉風度,大明氣象。

  夜燈閃爍,像極了穹廬上鑲嵌的群星。
皎潔的月光下,萬籁俱寂,在這看似平靜的夜晚,埋伏着無數的陷坑和陰謀,在你争我奪的暗中較勁,在明刀明槍的虎視眈眈。
誰也不知道,下一槍響自何處,各方各派都在等待有一方先行露迹,趁機清除。

  玄武湖冰封初解,紫金山陰風呼嘯。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