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可真會說話,讓人聽了很舒服,謝謝陛下的贊美。”埃瑪王後笑着在華皇的臉上各親吻了一下。
華皇笑眯眯的感受着埃瑪王後粉嫩的臉頰,暗道,好好的一個如花似玉美女,嫁給一個大四十多歲的老頭子幹什麼?
華皇似乎很喜歡和年輕的王後交談,和西班牙王後瑪利亞克裡斯蒂娜是這樣,和荷蘭王後埃瑪王後也是這樣。
而華皇的禮貌,也讓埃瑪王後感覺很舒服,因為遭到國會和貴族社會的一緻反對,這讓她這個小國公主出身的人很沒有地位,甚至被人瞧不起,華皇再小,那也是大國的君主,華皇對她越是禮貌周到,就越是讓埃瑪王後覺得被尊重。
威廉三世帶着埃瑪王後和一幫大臣在國會大廈招待了華皇。
國會大廈是氣勢恢宏的“内閣”,是13世紀荷蘭伯爵的住所,也是荷蘭的政治中心和政府所在地。
這座大廈位于這座城市最古老的地區。
國會大廈的中央是美麗的騎士廳。精緻的室内裝飾配合各省旗幟和描繪着荷蘭城市的彩色玻璃窗,國會開幕、官方接待以及國會内部會議都在這裡召開。
“陛下這邊請。”威廉三世熱情的招呼華皇。
華皇微微一笑,“好的。”
其實兩個人大概都知道對方想的是什麼。
荷蘭擁有印尼,其實并沒有多大的用處,想辦法能搞到錢才是硬道理,華國發展起來,整個太平洋的商機都靠華國,隻要華國能讓荷蘭收到更多的利益,才有可能讓印尼發揮作用,否則這麼一大片海外孤島有什麼用處?
所以,印尼對于華國的意義,要遠遠勝過荷蘭。
如果華國能撥出一塊地方給荷蘭,隻要是在華東的靠海的位置,例如澳門這種小島,對于荷蘭的意義都要勝過很大的印尼了,列強要的并不是土地,尤其對于荷蘭這種小國來說,人口這麼一點,真的給他們一個澳洲,他們也管不過來,除非像現在的英國,有強大的海軍做威懾,而荷蘭的海軍早已經無法支撐他們遠洋稱霸。
荷蘭的海軍,也僅僅是比華國稍微好一點,這主要體現在整體工業水平,這一點和西班牙是一樣的,西班牙也不再具備遠洋稱霸的實力,十九世紀末期,西班牙被美國吊打就是最好的證明。
對于華皇來說,他就是在和時間賽跑,他最大的對手,就是現在誰都會覺得不起眼的美國,隻要給美國十年穩定的工業成長環境,就能悄悄所有歐洲列強國家,再給美國十年的話,就能把列強甩開,再來個大戰,美國不參與,然後拼命在後面賣軍火,那就将不知道把其他列強甩到哪裡去了。
美國的崛起基本上可以和19世紀這段時間的曆史劃等号,這段時間之内美國幾乎是在毫不停止的增長,同時對于歐洲事務保持中立,同西班牙、英國、法國對北美的幹涉都進行過對抗。
英國并不是沒有嘗試過遏制美國,然而美國并不是英國的首要威脅,北美十三州在獨立之後也不是英國殖民體系裡面的首要環節。
整個十九世紀中後期到第一次大戰爆發,英國對美國都處于相對平靜的态勢,兩者之間沒有根本的利益沖突。
英國建立了成功的全球殖民體系并不等同于全球霸權,法國、德國、俄國在歐洲都有同英國抗衡的實力。
在1850年之前,英國的實力,無論是人口還是經濟總量都是美國的兩倍,直到1879年美國在經濟上都是總體落後于英國。
對于英國來說,美國并沒有能力威脅到它在大西洋的海上霸權,更不用說威脅到英國的經濟或者包括非美洲殖民地的國土安全,因此在這段時間内(1800-1860)并沒有太大的必要去阻止美國,而是依舊把重心放在歐洲和其他殖民地上(主要是英屬印度);前者是處于地緣政治目的,後者則更多是經濟利益。
現在全世界隻有華皇一個人知道未來的世界走向,所以,即将到來的十九世紀八十年代瓜分非洲,和美國的默默崛起,這都是華皇目前最為關注的事情,奪取非洲和阻止美國崛起,對于華國的戰略意義是幾乎平等的,要想阻止美國幾乎不可能,那麼就隻能試圖打穿中東,拿下非洲,能全面統一亞洲,更是最佳選擇,在海軍發展之後,再設法拿下澳洲和新西蘭。
華皇認為英國也不是不把美國當回事,關鍵英國沒有能力對美國發起一次軍事上的完全征服,甚至不能完全擊垮美國的全部軍事力量。
1812年戰争就是很好的例證,英國人雖然攻陷了華盛頓,但是仍然在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戰場、尚普蘭湖戰役、巴爾地摩戰役、新奧爾良戰役遭到了一系列的挫敗,在消滅掉拿破侖騰出來大批人手之後還是不能完全擊敗美軍,最後以根特條約作為結束,恢複到戰前的狀态,美國也并沒有像大清一樣割地賠款。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大西洋的阻隔。
英國皇家海軍在大西洋雖然是所向無敵,但是制海權和越過大洋投送兵力和補給在難度上來說不是一個級别的,在當時所有的列強都很難不依靠當地盟友越過大洋投送大量兵力,獨立擊敗一個擁有近代軍事力量,不存在技術代差的大國。所以從某些角度上來說,英國實在也不能拿美國怎麼樣。
如果真的想在軍事上對美國動手,首先要設法在美國旁邊的北美國家或者南美國家中,找到一個小弟,或者找到一個兒子,歐洲列強都想這麼做,也都試圖這麼做,但是他們彼此的内耗,給了美國太多的機會。
英國19世紀外交政策是大英帝國在19世紀的主要敵手和對頭都是歐洲大陸的國家。這是英國作為霸權所決定的,發展的步驟永遠是:地區霸權到全球霸權。
英國從來就沒有達成過真正的地區霸權或者全球霸權,至少在歐洲并不是一家獨大。
英國在美洲同時也存在西班牙和法國這兩個老對手,在1850年前,這兩家在美洲都擁有大片的殖民地。
換句話說,歐洲哪一個列強都騰不出手來,他們都很強大,但是幾個強國擺在一起的局面,就是全部抵消,所以,要想出一個世界霸權,隻有美國和華國,這是華皇從1870年開始,就想明白了的問題。
德國統一之後,歐洲就愈發成為英國的戰略重心。
1812年英國對美國的戰争或者說第二次獨立戰争,很大程度上是美國對于加拿大的觊觎之心引起的。并不是英國要把美國怎麼樣,英國人自己也知道已經無法控制美國了。
1812年6月18日,詹姆斯・麥迪遜總統向國會發表演講後,國會投票宣戰。當時宣戰的理由有三個,主要是英國侵犯了美國的主權,同時不尊重美國在拿破侖戰争中的中立地位,拒絕移交之前在巴黎達成的協議中同意移交的西部地區軍事要塞,并且武裝印地安人,威脅美國的西部邊陲,還有皇家海軍攔截美國商船并且強征美國海員入伍。這幾項政策實際上來說都是英國對于拿破侖戰争的附帶政策,首要的目标并不是美國。
當時英國人對美國提出的抗議是有很大的讓步意願的,當時英國議會投票的結果是對美國進行讓步并避免戰争,把重心放在拿破侖身上。
然而為時已晚,美國已經決定對英國宣戰。
所以說,1812年戰争并不是英國對美國的武力遏制戰争,而在1812年戰争之後,英國基本就放棄了武力遏制美國的想法。
相比而言,在1812年左右英國最大的威脅不是美國而是拿破侖,在1820-40年代英國更警惕的是歐洲大陸的革命風潮,還有在亞洲包括印度和中國的殖民體系建設,1850-60年代對英國最大的威脅則是拿破侖三世,同時還有直接威脅到英國殖民體系的印度殖民地大起義,接着是同沙爾的克裡米亞戰争。
英國本身人口、地理優勢都比不上美國,美國幾乎是放大版的英國,而英國為了保護本土産業,不可能放開膀子發展殖民地,反而會打壓殖民地的制造業,本來規模就小,又不能利用好殖民地,自然總量拼不過美國。
美國幾次分裂的機會和可能性都沒被英國抓住。美墨戰争不幫明顯弱勢的墨西哥,德克薩斯和加利福尼亞加入美國不阻撓,南北戰争又沒武力援助弱勢的南方。
沒有這種實質上的分裂,美帝是不會疲軟的,美帝甚至不需要攫取海外殖民地,隻要繼續西進運動就能達到殖民地的效果。
而美國本身又地大物博,英國其實被美國反超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一戰二戰,如果二戰不是德國跳出來挑釁,搞不好美國就要啟用紅色方案搶奪加拿大親自武力瓦解英國了,不過英國海軍實力之強有目共睹,如果打成了大西洋靜坐戰,估計英國解體效果就沒有美國設計得這麼好了。
華皇把一切都看的很明白,但是具體操作起來,就不像是他想的那樣簡單了。
因此,荷蘭這個想和平,想通過貿易重振雄風的老牌強國和華國這個新近冒出來,努力追趕,努力崛起的新貴,有太多的利益共同點了。
荷蘭的國會大廈有三個入口和四座大門。騎士廳左右兩側的建築物曾經是總督的住所,而則是議會的上議院和下議院。
這座建築物極其具有吸引力,因為荷蘭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都是以此為背景的。
騎士廳下的接待廳常年進行展覽。其中包括國會大廈的模型、展示低地國家在過去12個世紀的政治曆史年代表,以及許多騎士的墓碑。這些墓碑是在國會大廈以前的小教堂拆毀時發現的。
“陛下,這是梅斯達全景畫,這幅歐洲最大的圓形油畫讓人看到大海、廣闊的海灘、荷蘭的沙丘以及席凡甯根風景如畫的漁村。”威廉三世親自向華皇介紹道。
萌總裁點頭道:“這的确是令人難忘的時空體驗;壯觀的景象仿佛成為現實。藝術家們是偉大的。”
潔格格和卡特麗娜卡芙公主,李泰熙,凱瑟琳等人也興緻勃勃的跟着看油畫,埃瑪王後會一點英語,不過不是很流利,一邊給華皇的幾個女眷講解,一邊聽華皇用流利的英語和威廉三世交談,暗暗納罕,不停的偷看華皇,似乎對華皇陛下很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