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甲午崛起

0249激烈交鋒

甲午崛起 軒樟 3390 2024-01-31 01:11

  萌少爺這些日子也聽了不少關于醇郡王新近生的這個兒子的傳聞,大家都說這位小皇孫是個天恩祖德,享盡榮華,風波不起,有大福分的人。

  人都是有第六感覺的,其實大家心中也都隐隐清楚,皇帝真的要鬧親政,是死是活都還未可知,如果要是皇帝有什麼不測,而且又還來不及生子嗣的話,這個載湉,便是最佳的繼承人!

  因為,慈禧太後和醇郡王福晉是親姐妹!

  這位小皇孫不但天生金枝玉葉,身分尊貴,出世的年月也很好,正趕上醇王聲光日盛之時。

  醇郡王的聲光一直為恭王所掩,近年來先劾惇王管理宗人府攬權自大,其次在天津教案中,主張保護好官和“義民”,為守舊派的正人君子,視為铮铮然的正論。

  曾國藩的作為一直被萌少爺所诟病,要打就打,曾國藩上來先把官員殺了一批,百姓嚴酷鎮壓,這是最為萌少爺所不齒的。

  萌少爺要裝奴才,也是在開頭階段,真的到了打上門來,出了事情,肯定是死磕到底。

  醇郡王在禦前會議中,指責總理衙門辦理對外交涉失體,以及當國者自鹹豐十年以來“所備何事”?骎骎然有與恭王分庭抗禮之勢,令人意會到醇王已大非昔比,廟堂之上,獨樹一幟,有他自己的不能不為兩宮太後和恭王、軍機大臣所重視的主張和聲勢了。

  政治手腕很純熟的慈禧太後更是體察到了醇郡王的崛起勢頭,或者說,醇郡王也正是因為慈禧太後的勢力而崛起的,慈禧太後當然明白,醇郡王的權勢是可以同她的權勢遙相呼應的,她要讓醇郡王的勢力上去,也不能讓醇郡王的勢力失去控制,這個度,一般人是把握不了的。

  慈禧太後實則的将朝廷中的各方關系把握到了妙到巅毫的地步,至少清末的中央,一直是相當穩定的,這也造成了洋人承認清政府是最為有利的,沒有清政府這個代收稅的人,上哪兒去找這個代言人呢?

  麗皇太貴妃到的時候,人差不多已經到齊啦,這樣的宮廷宴會,能夠出席的,可都不是等閑之輩,要麼是官居極品,要麼是王宮貴胄。

  總共也隻有四桌。

  萌少爺倒也牛叉,居然被慈禧太後允許同苳潔格格坐在一起,他們這一桌便隻有皇帝,兩宮皇太後,麗皇太貴妃,苳潔格格和慈禧太後的親妹妹,醇郡王的正福晉。

  萌少爺看了一眼抱出來晃一圈,展覽一般的載湉,載湉眯着個眼睛,傻乎乎的,萌少爺暗道,真是好命,生來就是皇家,至少是個王爺,說不定還是一個皇帝!

  萌少爺正好比載湉大一歲。

  垂簾之外是王公大臣們的三桌。

  王公宗室在一桌,部院大臣們則分成兩桌。

  在京的一品大員都到齊啦,萌少爺看去,居然看見了李鴻章!

  原來李鴻章也到北京來了,萌少爺暗道:應該有什麼大事要商議吧?

  上一回在李鴻藻家擺拜師宴,萌少爺清清楚楚的記得,朝中兩派為了銀子而起争執,李鴻藻那幫清流并不表意見。

  以恭親王奕訢為的洋務派,認為暫緩對西北用兵,暫時無視阿古柏的侵略和俄國人的侵略!先将洋務搞上去,送學生留洋,開辦輪船招商局,開辦各種工業項目,創建大清帝國的海軍。

  左宗棠為的主戰派認為要不惜一切代價向西北用兵,保持領土完整,寸土必争。

  這其實,已經隐隐約約的觸及到了海防和塞防之争啦。

  以恭親王奕訢在中央的勢力,和李鴻章為的一批在地方的勢力,認為大清國的主要強敵都來自海上,大海海疆,才是大清國防禦的重心。

  而以左宗棠為的一批人,加上頑固派大臣們,則認為大清國以土地為主,主要還是消弭内患為重點,隻要内部安定,外地不足為慮。

  更是兩種勢力的激烈碰撞!

  加上清流們又以頑固派為主,也是主張親向左宗棠的,洋務派看上去風風火火,其實實力要比頑固派小。

  萌少爺是認為,兩種觀點都不能說有問題,隻是國家太弱,要不然,是應該兩手抓的。

  果然,隻要是幾夥人碰到一起,就少不得要争執。

  開席的時候,還是風平浪靜,随着慈禧太後的話,局面便亂了。

  慈禧太後在簾子後面道:“曾國藩,李鴻章、丁日昌會銜上了一個折子,折子的題目是:拟選子弟出洋學藝折。正好今兒人齊,李鴻章也在這裡,大家看看,派遣留學生的事情,怎麼辦?正好今天人到的比較齊整,都議一議吧。”

  曾國藩和李鴻章的折子一共向朝廷講述了三點向達國家派遣留學生的好處:一、知道海外情形,可掌握其強國要領;二、可深入學習輿圖、算法、步天、測海、造船、制器的方法;三、歐洲各國擅長之技,中國皆能谙悉,然後可以自強,進而達到以夷制夷的目的。

  折子最後又寫道:“近年來,設局、制造、開館、教習,凡西人擅長之技,中國頗知究心。須經費均蒙谕旨準撥,亦以志在必成。雖難不憚,雖費不惜,日積月累,成效漸有可觀。茲拟選帶聰穎子弟赴外國肄業事,雖稍異意,實相同。”

  萌少爺這才明白,慈禧太後是要借着今天給載湉慶祝的機會,在這個相對來說,比較平和的場合,來讓兩派勢力能夠心平氣和的達成一緻!

  就算不能達成一緻,總是要找到一個折中的辦法的,不能一直這麼拖着,什麼都不做。

  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接着慈禧太後的話,議論派遣留學生出洋的事情,大家都認為不可輕忽,同時也隐約有這樣一種看法,自倭仁下世,在朝講“正學”的,隻有李鴻藻一個,接承衣缽,當仁不讓。

  大家都在等着李鴻藻言呢,在整個大清帝國的教育問題上,自從倭仁死後,李鴻藻就是大拿啦。

  在現代,教育問題可能沒有放到無敵的存在這樣的高度,但是在封建統治的體制當中,所有的官員都是從科舉體系中出來的,誰是這個體系的老大,就等于是誰控制了整個國家的學子風向标。

  李鴻藻沒有言,其實李鴻藻心中明白,派遣幾個留學生,根本不關乎大局,大頭在後面呢,主要還是先對西北用兵,還是先按照恭親王和李鴻章的意思,先興辦洋務,創立輪船招商局,興辦直隸的工業,加固海防,組建海軍。

  這兩樣加起來,還是洋務派花的銀子更多一些,甚至可以說是一個無底洞。

  李鴻藻不言,就該是翁同龢和徐桐言啦,尤其是徐桐,徐桐是僅次于李鴻藻的帝師,對于教育問題,也是很夠分量言的。

  徐桐連着看了李鴻藻好幾下,李鴻藻像是睡着了一般,眯着眼睛,一副修仙模樣。

  萌少爺見李鴻藻老頭白胡子微微的一動一動,像是睡了,也覺得好笑。

  徐桐忍不住了,朗聲道:“皇上,兩宮皇太後,微臣以為,我大清國堂堂聖朝,自當提倡正學,扶植善類,責無旁貸。目前的風氣,以柔滑工巧為貴,講求急功近利,如果能培養一班持正不阿的敢言之士,足以矯正時弊,這也是相業之一。在作育人材上,該好好下一番功夫。切不可貪圖洋人的奇技霪巧,壞我****禮法,那些個茹毛飲皿的洋人懂得什麼?都隻不過是一些障眼法罷了。”

  萌少爺大汗,雖然,他不是第一次聽見這樣的言論了,不過,從一個朝廷大員口中說出來,又是在這樣一品大員和王爺,皇帝,太後都會齊的重要場合,你居然說的這麼大聲,也是夠了。

  随着徐桐大人的慷慨言之後,一衆頑固派大臣們紛紛點頭,竊竊私語中,一片低聲叫好的聲音。

  萌少爺覺得這樣的人很可憐,當然,這可憐之人當中,也包含他的師傅李鴻藻同志,李鴻藻雖然沒有開腔,不過,萌少爺是知道李鴻藻肯定是不支持派遣留學生出洋的。

  萌少爺對這事可是最上心的一個,甚至比曾國藩和李鴻章還要上心呢,因為,大量派遣有了一定工作經驗的優秀工人出洋,這是萌少爺奠定工業基礎的很重要一步啊!

  徐桐的話說完,在場的人一陣安靜,誰也沒有接着再說,徐桐得意洋洋,覺得大家都被自己的口才給震懾住了。

  李鴻章忍不住了,這裡也沒有盛宣懷這樣的人代他言啊,他隻能撸起袖子自己出馬啦,“徐大人說的不無道理,中學自然是要加強,不過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洋人的東西,也并不是全無是處!要不然,徐大人能靠八股文章,将來犯強敵都趕出大清去嗎?洋人的堅船利炮,都是奇技霪巧嗎?為什麼我們沒有堅船利炮呢?下次再同洋人談判,朝廷應該讓徐大人這樣的人才去才是!”

  李鴻章說的很樸實,也是正理,不用大聲,照樣擲地有聲!(未完待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