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老毛子沙俄是農奴制,是最垃圾的一種殖民地形勢了,現在最差的列強,那都是資本主義皿淚殖民。
資本主義都算是皿淚殖民,那麼老毛子的農奴制,更是曆史的嚴重枷鎖!是人都受不了。
華國是什麼知道?半資半社。
到了中亞,在萌總裁的指示下,更偏重于社,因為社,方便管理,更容易爆兵爆錢,爆糧食!
在國内,萌總裁采取的是更趨向于平穩的,更加穩健的從資本主義的一個個階段,慢慢的向國家軍事壟斷資本主義過渡的這麼一個形勢,全國軍事化,民間資本自由化!
這是萌總裁的方向,但是在國外,尤其是這些新近納入華國版圖的這些省份,采取的是更偏重于社的集體化經濟,集體企業,土地國有,人人都能夠分到土地。
華軍和華粹黨受歡迎的程度,讓當地老百姓又叫又跳,簡直誇張到了好像神軍下凡一般。
不到一個月,二十多個中亞小國家,在哈薩克的華粹黨領導下,全部在形勢上納入華國版圖!
至此,除了擁有強大封建政權,并被英國人控制的伊朗版圖,阿富汗版圖,印度版圖,幾乎整個中亞都換上了代表華國的黑紅兩色五角星旗!
本來這些地方都屬于俄國勢力範圍,随着沙俄大敗,就像是多尼諾骨牌一般,沙俄在亞洲的勢力,迅速土崩瓦解,并且被華國取代,華國在取代的同時,又因為華粹黨的強大威力,牢牢的生根發芽!
以每天都有千人以上的發展華粹黨的速度,在這些小國發酵着政治的威力,萌總裁要将所有的中亞效果,凝結成一個中亞省!
哈薩克的自然資源非常豐富,礦藏有90多種。
煤、鐵、銅、鉛、鋅産量豐富,被稱為‘鈾庫’,此外裡海地區的油氣資源也十分豐富。
鎢儲量占世界第一位,鉻和磷礦石占第二位。
銅、鉛、鋅、钼和磷的儲量占亞洲第一位。
此外,鐵、煤、石油、天然氣的儲量也較豐富。
石油儲量達100億噸,煤儲量為39.4億噸,天然氣儲量為11700萬億立方米。
森林和營造林2170萬公頃。地表水資源530億立方米。耕地大部種植以春小麥為主的糧食作物,還産棉花、甜菜、煙草等。
如果西伯利亞是大寶藏,在極短的時間内控制了中亞的萌總裁,等于一次性得到了兩個超級大寶藏,在中亞和北亞,沒有任何勢力能夠對華國制造威脅。
當然,這是在萌總裁沒有徹底惹怒英國人的前提下!
萌總裁下令建造阿斯塔納,計劃人口100萬。
當然,這裡主要以當地人為主,華國的人口暫時達到了輸出上限,雖然仍然在不停的号召進步學生到域外來配合華軍和華粹黨,改造這些新近得到的土地,但是想要更快的發展,仍然需要依賴當地人。
阿斯塔納位于哈薩克斯坦中心位置而略偏北,處于俄羅斯裔居多數的北部地區和哈薩克人為主的南部地區的分界線上,距阿拉木圖約1300多公裡,伊希姆河繞城而過,四季氣候宜人,生态環境良好,正在迅速擴建。
它将成為哈薩克工農業的主要生産基地、全國鐵路交通樞紐。
也将成為整個中亞的中心區,政治和軍事,經濟,多重中心!
萌總裁從來沒有想過隻是殖民這些奪取的土地,這些華國周邊的土地,華國人口的發展速度,加上當地的親華國傳統,很快就能夠用人口填滿。
“總裁,不用五年,中亞和西伯利亞,就會像是真正的華國省份一樣。”卡特莉娜卡芙公主似乎總是能夠跟萌總裁想到一起去。
萌總裁淡淡的一笑,“希望這樣吧,隻要遵守華國的法律,所有人都有可能成為一級公民!”
萌總裁的華粹黨,不是一種行政單位的管理者,而是深入全民的,是華國人,不管性别,隻要滿了十六歲的,都可以申請加入華粹黨,華粹黨越多,這個國家就越團結!
外國人,也同樣給機會,以華國的人口基數,再多的外國人,來了都将像是一碗糖水倒入大海,變成海水。
小裡小氣的,那不是大國的風範!
而且,萌總裁也不擔心少數民族的融合問題,因為華國的策略是單民族,統一的華國,隻要是華國的疆域,進入華國成為公民,都必須做漢人!
萌總裁在抵達鄂木斯克後得到的第二個好消息是――第十次俄土戰争一觸即發!
俄土戰争就是指的是俄土争奪勢力範圍的戰争。
俄國和奧斯曼帝國的關系一直很緊張,即便是沒有華國對俄國在西伯利亞的作戰,雙方的這場戰争也在所難免,沙皇亞曆山大二世是非常好戰的。
俄軍占領希普卡山口并攻克普列文。
目前,雙方已經展開拉鋸戰。
歐洲的緊張局勢,這也是萌總裁敢于率先向看似龐大的沙俄動手的原因!
奧斯曼帝國曾經是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封建軍事大帝國。
到了16世紀下半葉已經開始衰落,為了挽救帝國,以穆斯塔法・雷希德帕夏和米德哈特帕夏為首的有識之士展開了一系列救亡運動,進行了民主改革,1875年底,奧斯曼帝國内外形勢迅速惡化。
小亞細亞的北部和中部地區發生大饑荒,财政瀕臨崩潰,列強幹涉的陰影籠罩全國。
在這種形勢下,國内政治鬥争熾熱化。
1876年5月30日,阿蔔杜・阿齊茲被推翻,另立穆拉德五世為蘇丹。
8月31日阿蔔杜勒・哈米德二世接替精神錯亂的穆拉德為蘇丹。成了了西方式的資産階級立憲君主政體,但民族矛盾在民主的旗号下蔓延。
在黑塞哥維那、波斯尼亞和保加利亞相繼爆發了起義,并很快波及到塞爾維亞和門的内哥羅這兩個土耳其的藩屬國。
土耳其對起義者進行了殘酷的鎮壓,但卻未能控制巴爾幹西北部局勢的變化,它在巴爾幹的統治開始動搖起來。
面對這種局勢,歐洲列強中的俄、奧、英三國表示了自己的特别關注。
尤其是俄羅斯,它認為,1853~1856年的克裡米亞戰争使自己在巴爾幹地區既丢面子又喪失了威信和影響,它需要尋找一個機會重新回到巴爾幹,恢複原有的一切。
更為重要的是,俄羅斯想通過控制巴爾幹進而控制由地中海進入黑海的咽喉博斯普魯斯海峽,以便打通它謀求已久的在西南方面的唯一出海口。
因此,它對土耳其局勢的惡化幸災樂禍,并積極地加以介入。
沙皇政府打着“拯救土耳其帝國壓迫下的基督徒”和“保護斯拉夫兄弟”的旗号,先是通過外交途徑向土耳其政府施加壓力,但效果并不顯著。它所提出的集體保護斯拉夫人的建議遭到了受奧匈帝國支持的英國的反對。
随後又倡議在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和保加利亞實行自治,亦遭土耳其的拒絕。
土耳其恃仗着英國在背後的支持,力圖在戰場上徹底打敗起義者和于1876年6月30日對土宣戰的塞爾維亞和門的内哥羅。
當戰場上的形勢明顯地有利于奧斯曼帝國政府時,沙皇要不是因為華國的強大威脅,早就要正式對土宣戰。
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和黑山均宣布加入俄方,雙方大戰,一觸即發!
在這個背景下,各國政要抵達鄂木斯克。
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則是沙俄的皇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