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文長的逆襲

第一百三十九章 争分奪秒

文長的逆襲 靜水流真 2328 2024-01-31 01:11

  這支人馬為何沒有加入戰局,司馬懿很清楚,那是對方最精銳的騎兵人馬,由魏将軍親自統帥,起到最終定音的效果。

  而那隻渡河人馬已經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北岸,要不了多久便會全部過來,局勢已經在翻轉,自己為了這三千騎兵而貿然投入步軍主力是不理智的。

  想到這,司馬懿做了個手勢,撤兵。

  ---

  夏侯霸眼珠子都紅了,眼瞅着後面已經隐然出現的主力,遲遲不上前助陣,居然還在緩緩退去,他慢慢的陷入了絕望當中。

  樂琳的日子也不好過,這會兒他渾身是皿,沖着夏侯霸喊着,“夏侯将軍,我們撤吧!
再不撤來不及了!

  看到夏侯霸還不死心,仍在奮戰,樂琳又喊了聲,“将軍!
我們要從長計議!
不要争這一時得失!

  夏侯霸心中長歎一聲,無奈的撥回馬頭,命令手下随自己往武功方向退去。

  趙禮等人士氣大振,哪裡會那麼輕松讓對方逃掉,紛紛往前穿插,攔住逃跑的魏軍騎兵,夏侯霸最終隻帶了不到數百騎逃了出去,其餘皆戰死在這渭水北岸的沙場上。

  終于,渭水北岸再次平靜下來,魏斌和徐庶成功彙合于北岸,看着這滿地的屍體,魏斌鬥志大盛,“軍師,看樣子破長安指日可待矣。

  徐庶笑道,“沒有料到大人尚未出馬,僅靠趙禮所部就擊潰了對方虎豹騎,真的有些出乎我所料啊!

  趙禮謙虛道,“軍師過獎了,騎兵就應該發揮在平原地區的沖擊作用,而到了攻城時,還得看咱們步軍的本領,大家各有所擅長,到那時我等還需要仰仗軍師呢。

  魏斌忽然想起一句話,溜了出來,“這就是所謂的術業有專攻吧!

  徐庶一聽大贊道,“沒料到右将軍文采也是如此出衆啊,改日還要多多請教大人一二!

  魏斌這才想起來這句話好像是唐朝還是宋朝哪個文人所寫,心中有些愧疚,臉上卻擺出一副高深莫測的模樣,“哪裡哪裡,我也隻是信口開河而已。

  這幾人互相吹噓了一會兒,便命手下抓緊時間打掃戰場,稍事休整便準備前往武功方向,如今對方虎豹騎銳氣淨失,恐怕司馬懿除了退守長安,就沒有其他的好辦法了。

  ---

  确實如魏斌之前所料,雖然子午道比陳倉要短得多,但因實在險要,加上魏将軍有要求他們必須減少人馬在路途上的損耗,所以反而要比飛騎營慢了不少天。

  因而在接近二十天的日子上,這兩位可憐的将軍總算翻山越嶺來到了子午谷北口。

  子午谷北口有個關卡,不過似乎并沒有增加兵力看守,這些守關的士卒多是“關系戶“調到這來混日子的,哪裡是這幫連年征戰、殘暴的蜀國虎步軍士兵對手。

  在一場并不長的交戰之後,勝負已分,魏軍出局,關口丢失。
吳班提着還滴着皿的劍,興沖沖的對着王平說道,“看來魏廷重新啟用司馬懿後還是有很多事情沒有處理妥善,我料他們忙于在長安整頓軍馬,無意中疏漏了這麼重要的出關口,或者說他根本就沒有考慮到會有我們從這個地方出來。

  王平深以為然,“我們抓緊時間埋鍋造飯,好好吃一頓,然後抓緊直奔東部潼關!

  ---

  雖然有些不情願,但郭淮還是帶着三千精兵盡快的趕到了潼關,他可能沒有料到,自己無意中的計謀居然真的被言中了。

  就在郭淮在潼關處百無聊賴的和當地守将胡侃胡吹的時候,外面有軍校急報,“郭大人!
潼關外有一支蜀軍人馬正在叫關!
看樣子至少有兩萬人!

  潼關的守将吓了一跳,呵斥道,“胡說什麼!
司馬大人就在長安一線駐防,怎麼可能漏了這麼多的敵軍深入到這裡?

  郭淮倒是心裡一個冷戰,司馬大人确實不可能那麼快就丢掉長安,現在出現于關前的蜀軍,隻有一個可能,就是從子午谷鑽出來的!

  想到這,郭淮不由得暗自慶幸帶了這三千精兵,他立刻說道,“吳将軍,請你立刻派人去洛陽通知朝廷,說有蜀軍突襲至潼關了,請陛下速派大将率兵來援!

  郭淮這邊忙于安排關卡的防守,而王平和吳班已經開始準備着手攻城了。
上一次他們打陽平關,因為怕毀壞城牆太嚴重,之後修起來還麻煩,所以顯得有些礙手礙腳,這次總算是徹頭徹尾的敵人關卡了,再也不用任何顧忌,準備好的攻城器械魚貫擡到陣前,連休息都不準備休息,就開始攻打關口城牆了。

  王平将軍對負責攻城的吳班下了狠話,“日夜攻城,決不能給對方以喘息之機。
告訴兵士,先攻上牆頭者重重賞賜!
停滞不前者,斬!

  就這樣,吳班帶着一衆副将,将麾下萬餘人分為五六撥,每一波攻城皆動用上千人,攻擊的第一波下去後,毫不停歇,繼續上第二波人手,争取在數日内拿下潼關!

  ---

  司馬懿溜得很快,這幾萬大軍前軍變後軍,後軍變前軍,全速往回走,很快便回到了長安,連武功都不去了。

  他有信心靠着這樣多的人馬,足以守住長安一兩個月,到那時不但己方的援軍就會來到,而蜀軍也會因缺糧自行退去了。

  長安是座雄城,僅僅圍繞其一圈的城牆,就有數十裡,如果要是攻城,沒有幾個月怕是拿不下來,這也是當年董卓遷都長安的一個原因,隻要守住了東面的潼關,憑借着這渭水平原,足以支撐一段時間。

  司馬懿的大軍接管了長安的城防事宜,在安排妥當防禦後,司馬懿總算暫時放下心來。
這時一個斥候軍校報告軍情,“大将軍,蜀軍在渭水北岸,城西南十餘裡紮下大營!

  司馬氏點點頭,旁邊自己的兒子司馬昭說道,“父親,如果轉攻為守,那麼潼關之地相當重要,要防止蜀軍的騎兵直取潼關。

  司馬懿笑道,“之前我已派郭淮率三千精兵守潼關,加上那關口的原有兵馬,就是有萬人攻擊,也能支撐一段時間!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