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明末洪英傳

第59章 擂台比武3

明末洪英傳 歸去來栖 2437 2024-01-31 01:11

  “神兵利器?
”台下侍衛面面相觑,這裡十八般兵器都在啊?
哪兒還有什麼其他兵器?

  見侍衛沒動,殷複聲沖其中一人勾勾手。
侍衛上台,殷複聲問道:“不知道什麼是神兵利器呀?

  侍衛搖頭。

  殷複聲咂咂嘴,附耳道:“這東西宮裡肯定有……”

  “啊?

”侍衛一聽,一臉嫌棄,驚愕地盯着殷複聲。

  “不必奇怪,你速去準備就是。

  侍衛也沒辦法,皺着眉頭轉身下去準備。

  侍衛離開之後,所有人都在小聲議論,這書生究竟耍的什麼兵器?
如此神秘。

  等了半天,樸志龍顯得很是煩躁。
比個武,怎麼這麼麻煩?

  “嘿!
祖爺!
你到底使的什麼兵器?

  殷複聲故作遺憾道:“唉,你祖爺我不似你,生于武将世家,從小十八般兵器擺在眼前,随你怎麼練。
而我生于普通農人之家,自小躬耕于鄉野,能練的隻有粗糙農具而已。

  樸志龍暗想:什麼?
農具?
呵!
你是要使耙子呀?
還是鋤頭?
要麼,牽上來一頭牛跟我幹架?

  就在他冷笑之時,也不知從哪兒忽然傳來一股味兒。
這味道由遠及近,由淡變濃,由刺鼻,漸變為臭,由臭又變為惡臭。

  人們紛紛掩住口鼻,順着味道飄來的方向看去。
隻見倆小太監一前一後的走,肩上擔着個木桶,桶上還蓋着蓋子,并随着走路,不時颠上颠下。

  “這怎麼把馬桶擡這兒來了?

  台下有人抱怨。

  這時,剛才那個負責找兵器的侍衛扛着個大木勺上了擂台。

  木勺柄長近一人高,前邊兒帶一桶狀的勺。
加起來,比殷複聲還高出一截。

  侍衛上台,将木勺交給殷複聲,之後,倆小太監也把木桶卸在擂台上,随後退了下去。

  殷複聲沖樸志龍一笑,“廢兄,我們農人有兩句俗話,叫: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
種地不上糞,等于瞎胡混。
所以,呵呵,這就是我用以練習武藝的兵器。
”說着,一揭馬桶蓋,登時,空氣中彌漫了一股令人窒息的惡臭。

  樸志龍眉頭一皺,隻往那桶裡瞄了一眼,胃裡的東西差點兒沒湧上來。
“你,你要幹嘛?

  “當然是比武啊。
”殷複聲不緊不慢,将木勺往馬桶裡一插,攪一攪,撈出一勺,往樸志龍眼前一伸。

  樸志龍吓得往後連退數步,捂着口鼻,烏囊烏囊地不知在咒罵什麼?

  殷複聲沖台下喊道:“趕緊鳴鑼開始吧!

  敲鑼的一聽,才回過神來,猛地往鑼上一敲。

  殷複聲也不多說,揚起木勺就往樸志龍身上招呼。

  樸志龍見狀,吓得魂兒都沒了,為了躲避飛來的屎勺,慌不擇路,在擂台上被殷複聲追着滿世界逃竄。

  台下的明朝官員見了,真是人心大快,雖然這“武器”忒俗,可真夠解氣的。
一個個也不捂鼻子了,看着台上直樂。

  而此時遠處觀戰的天啟帝和衆文武卻看的納悶兒。

  沒見二人過招啊?

  不就一木勺嗎?
朝鮮人跑什麼呀?

  小皇帝好奇,叫來個小太監,“朕來問你,我朝武士,所用的是何兵器呀?
竟有如此威力?

  這小太監就是剛剛擔屎的那位,一聽,差點兒樂了。
“陛下,那不是什麼兵器,而是……”

  “是什麼呀?
”下邊兒文官也急于求解。

  “它就是掏糞用的屎勺。

  “啊?

”衆人皆驚。

  小皇帝怔了怔,不禁拍椅大笑。

  再看擂台上,樸志龍已經被追的無路可躲。
殷複聲忽然雙眼一瞪,屎勺往高一擡。
樸志龍以為他要撒屎,吓得一個踉跄摔下擂台。
正好撞上旁邊的兵器架,連人帶架倒在地上。
更慘的是,他的大腿剛好撞在架上大刀的刀口,刺啦一聲,鮮皿流了一地。
疼的樸志龍嗷嗷直叫,最後,被人拖了下去。

  遠處觀戰的朝鮮使節一看,驚出一腦袋汗。
不知這明朝的武士,用的什麼神兵利器,連樸志龍的身體都沒挨着,就把他打的見了皿。
這要是挨着了,那還不得粉身碎骨啊!

  哎呀!
這大明能人輩出。
回去一定要勸誡我主,萬不能聽信努爾哈赤的話,與大明為敵呀。

  想到這兒,使節誠惶誠恐,離得老遠,便跪拜大明皇帝,口呼“天朝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

  天啟帝大喜,當即命人請殷複聲禦前見駕。

  殷複聲到皇極殿外跪拜行禮,“學生參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天啟帝一怔,問道:“你既然自稱學生,莫非已有功名在身?

  “禀陛下,學生殷複聲,乃是戊午科舉頭名。

  天啟帝更喜,“難怪如此機敏,原來是解元郎啊。
诶?
既然高中解元,因何不進京會試?
以殷解元之才,高中狀元亦非難事。

  天啟帝這麼一問,可吓壞了一衆文官,尤其是當年己未科的考官,更是吓得瑟瑟發抖。

  殷複聲勾着嘴角往兩邊看了看,故意拖延片刻,才緩緩回答道:“回禀陛下,學生當年确有赴會試,隻是……,當時身體不适,才失誤落榜的。

  聞言,衆文官長出了一口氣,暗暗捂着兇口,緊閉雙眼,一副驚魂未定的樣子。

  “原來如此。
”天啟帝點頭,随後召使節上前見駕。

  使節慌張張上前再次跪拜,天啟帝道:“呃,使節,你方勇士既然負傷,那比武就此作罷,如何啊?

  朝鮮使節急忙拜服道:“上邦天朝,人才濟濟,小臣拜服,所幸天朝勇士手下留情,才免我邦小臣一死,豈敢再戰。

  天啟點點頭,“嗯,朝鮮自我太祖開國而封定國号,自此為大明屬國。
兩國曆代親厚,朝鮮更仰賴大明之庇護,得保世代安甯。
使節回去告訴朝鮮王,叫他莫聽佞人之言,貪圖一時之小利,不計長遠。
與天朝為敵,實乃不智之舉。

  聽天啟一席話,殷複聲不覺訝然,史料上記載的這位木匠小皇帝,看來并不呆萌。
看來是早知朝鮮王此次派遣使節的用意,還能動之以理曉之以情,恩威并施,連忽悠帶威脅的說了一大套,唬的這位朝鮮使節當即俯身,梆梆磕頭。

  (未完待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