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朝的時候,長安城秋風正緊。
李治想要泰山封禅的消息很快在長安城傳開。
長孫無忌的病已經好了,隻是現在的他很享受不上朝也能掌控朝局的快感。
當他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頓時哼了一聲:“小小年紀便想泰山封禅,也太不自量力了。”
在長孫無忌看來,先皇李世民那般功績都不曾泰山封禅,李治不過登基五六年,年齡還不到三十歲,功績也談不上特别的出衆,他那來的信心去泰山封禅?
不過今天退朝之前李治說的那些話他也清楚什麼意思,李治是想泰山封禅的,而且他在警告某些人,讓他們莫要再提沒有功績的事情。
在李治看來,隻要沒有人提他沒有功績,而且朝中不少人也都贊成,這泰山封禅一事便可執行了。
長孫無忌心下想着這些,越發覺得李治天真可笑,古往今來多少帝王,能泰山封禅的有多少?
他以為沒有人提他沒有功績,沒有朝臣反對,他想封禅便想封禅嗎?
他堵得住天下悠悠之口嗎?
想泰山封禅,非得有無上之大功績才行,他有嗎?
沒錯,他的确是滅了突厥,但突厥本來就依附于大唐,那賀魯可汗不過是叛變大唐而已,能滅突厥,也少不了先皇李世民的經營,若非先皇早逝,這種功績那裡輪得着李治?
長孫無忌思慮一番之後,将自己的兒子長孫溫叫了來,并且在他耳邊低語了一番,長孫溫聽完,神色微動,道:“父親,真的需要這樣嗎?”
顯然,在長孫溫看來,他父親的計謀未免鬧的有點大。
長孫無忌看着自己兒子,道:“為父需要讓李治清楚他到底有幾斤幾兩,你且按我的吩咐去做吧。”
長孫溫猶豫片刻,但還是應了下來。
秋風微涼,退朝之後,李治頗有些氣憤的去了乾祥宮,如今的他十分依賴武昭儀,如果心裡不痛快就會去乾祥宮,而去了乾祥宮後聽武昭儀勸慰一番,立馬就會好受很多。
武昭儀見李治臉色很差,便知道今天早朝上泰山封禅一事并不順利,不過她雖心知,卻不點破,道:“聖上,可是什麼人惹您不開心了?”
李治道:“今天許敬宗提出泰山封禅,朝中官員很多都不同意,朕也知道自己還差點火候,但他們說的話也太難聽了,朕氣不過啊。”
武昭儀道:“聖上切莫動怒,跟他們動怒不值得,在奴家看來,聖上功績雖然不比先皇,但也算是有所開拓,如今我大唐的領土比貞觀年可大了不少,再者,大唐百姓顯然也更加的安居樂業了,這些可都是聖上功績,有何不可封禅的?”
聽武昭儀這麼說,李治心下好受了許多,不過還是說道:“這些朕也清楚,可奈何那些大臣不清楚,朕有什麼辦法?”
武昭儀道:“聖上要封禅,誰還管得住嗎?奴家覺得,聖上就應該讓那些人明白一些道理。”
李治今天在早朝上說的那番話自然也是這個意思,他要給那些反對的臣子一些考慮的時間,讓他們明白反對自己會有什麼樣的代價,然後再上朝提及此事的時候,學聰明一點。
當然,隻是這樣說還不夠的,在接下來的朝堂議事上,李治肯定會故意冷落他們的。
李治跟武昭儀這邊說着,心情倒真的好了不少。
可就在這天傍晚的時候,皇宮門前突然聚集了大量的儒生。
這些儒生有老有幼,他們來到皇宮門前之後,立馬就嚷嚷抗議起來。
“聖上登基不過五六年,何德何能能夠去泰山封禅?”
“先皇尚且不能,何況聖上乎?”
“泰山封禅,自秦始皇開始,到如今不過有三位皇帝封禅而已,而這三位皇帝,那一個不是有舉世之功績?秦始皇一統六國,天下歸一,漢武帝勵精圖治,終驅北邊之患,漢光武帝再建漢朝江山,百姓歸心,天下太平,他們這般功績的人,才有能力封禅,試問聖上有何功績可與之相比?”
“聖上登基不過幾年時間,雖說滅了突厥,但我大唐也不是說人人都安居樂業,如今不少地方還十分動蕩,周邊敵國也是林立,雖有不少臣服我大唐,那也是先皇恩澤,聖上何以泰山封禅?”
“聖上若要封禅,我等誓死不從。”
“誓死不從……”
這些大唐儒生十分氣憤,堵住皇宮門口就這樣嚷嚷了起來,很快,有太監急匆匆進宮把這些情況告知李治。
“聖上,不好了,不少儒生站在宮門口反對聖上泰山封禅……”
太監神色緊張,李治聽完之後頓時大怒,道:“反了,反了,之前那些權貴堵住宮門口,現在這些儒生又堵住宮門口,宮門口是他們家嗎,是他們想堵就堵的嗎?”
李治太生氣了,可是生氣之後,卻不能像之前對付那些權貴那樣來對付這些儒生。
這些儒生可能根本就沒有什麼勢力,根本不能跟那些權貴相比,但他們有一個特别厲害的身份,那就是讀書人,孔老夫子的門人。
自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說開始,儒生便是這些朝代一個很特殊的存在,輕易是殺不得的,殺了,就很容易被史書給記下來,說不定就會成為一個很大的污點。
而且朝廷要繼續下去,還得靠這些讀書人來幫忙管理,以及将他們的儒家思想繼續傳播下去,說到底,儒家思想更有利于他們的統治,若他們把這些儒生都殺了,那就等于破壞了儒家思想在衆人心中的地位。
如此,儒家思想很有可能就會土崩瓦解。
而這些儒生也最是脾氣倔強,不是說你殺一兩個吓唬一下,就能夠吓唬得住他們的。
有人常說讀書人有時候最是沒有民族氣節,沒有骨氣,若國破家亡,最先投降的肯定是讀書人,反而那些将士,更願意以身殉國。
但若仔細觀察,不難發現,真正有氣節的,反而更多的是讀書人。
讀書人的氣節從很早的時候就傳了下來,大唐尤甚,李治那裡敢說殺一兩個吓唬他們?
隻怕殺了一兩個,會惹出更大的麻煩來,難道他能把這些儒生都給殺了?
那會成為千古罪人的。
李治除了生氣之外,好像沒有其他别的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