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林正英那裡出來,盛君長長的呼了一口氣:“林正英還真不好糊弄,老子說了這麼久,任務居然還沒能完成,這還是不賞識我嘛,看來想要完成任務,讓林正英高看一眼,必須得對後廚做一次徹底的改革。”
經過與林正英的一番談話,盛君對首富系統也多了幾分理解,系統沒有強大的外挂,隻是通過一個個的任務,讓宿主在完成任務的同時逐步成長,逐步鍛煉,逐漸掌握成為首富所需的各項素質。
想到這裡,盛君對系統的未來充滿了期待,更迫不及待的想要完成任務,對後廚做一番真正的改革。他取出了上次用剩的信紙,将所能想到的改革項目,按難易程度順序排列,做了個任務清單:
一、豐富菜品,以兩到三道為宜;
二、做菜單二十份,精緻華美,能體現山水秀特色;
三、後廚設傳菜夥計三名;
四、協調酒樓設報菜夥計五名;
五、菜品口味标準化。
說幹就幹!
首先是豐富菜品,這本應該是最難的,要知道一道精緻可口、叫好又叫座的小菜,其誕生絕對不是兒戲,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廚師不斷的去改進,結合客人的反饋對口味不斷進行調整,沒有三、五年的摸索是絕難成型的。
一個酒樓,哪怕打造出一道招牌小菜,那便是源源不斷的搖錢樹,很多酒樓都将壓軸菜的配方當作絕密,是最核心的競争力。即使如後世,肯德基,可口可樂等快餐化的食材飲品也都是如此。
然而,對于盛君來講,這項任務卻是最簡單的。他打開系統兌換界面,從頭到尾查詢了一番,終于發現了一本“美味菜譜100例”的書,售價也就十二點的經驗值,便咬牙兌換了出來。
随手翻了翻,整本書做工精美,一道道菜從食材到配料再到火候等全寫的清楚明白,别說兩、三份菜品,若是盛君高興,他能整出一大堆的菜。
第一個任務暫時算是完成了。
第二個便是菜譜,盛君手托着下巴尋思了好久,宋時的紙張工藝雖然精純了許多,但山水秀這麼高逼格的地方,隻用紙又顯得寒酸了些,他思索半晌,忽地靈光一現,腦中浮現出蘇藍在雨中搖扇的場景。
“幹脆将菜譜寫在扇子上。”
一念到此,便越發覺得精妙,馬上就要進入五月天了,天氣會越來越熱,扇子定然走俏,給客人備好扇子,既能讓客人消暑,實用性頗高,又能達到菜譜的作用,即使一些個客人把扇子拿回去,有事沒事這麼拿出來,還是能看到背後的菜譜,嘴饞了沒準又會跑到山水秀來,既實用又有廣告效果,簡直太完美了。
他喊來手底下幾個夥計,一一吩咐明白,去尋做工精美的扇子二十把,并要在扇子正面,請上好的畫師着山水秀酒樓形象于上,背後則先留空,帶定了菜名再請人謄錄上去。
夥計們應了聲,拿着有林正英簽字的條子喜滋滋的去找孫暢支銅錢去了。
第二個任務暫時也算是完成了。
第三、第四,傳菜夥計和報菜夥計。
報菜夥計是内宅李能的事兒,不用盛君太多的操心,隻需從中協調應對便可。
傳菜夥計說起來也簡單,是他分工的職責範圍之内,其工作并不算太累,但也沒有任何油水。他想了想後廚的幾十個夥計,負責采辦的三人都是孫斌的心腹,明着暗着鬧過好幾次别扭。
要做一道好菜,選擇優良的食材是重中之重,這些天菜品的質量下準,興許便是這三人在其中搗鬼,将采辦這麼要害的崗位控制在别人手裡,讓盛君心中很不踏實,正好這次借着機會調他們去傳菜,好讓他們看清楚後廚現在是誰說了算。
哼哼,采辦這麼重要的肥缺,還是找幾個貼心的夥計去辦比較好。盛君得意的笑了笑,這種公報私仇的感覺真好,怪不得人人都想當領導。
這兩個也算暫時完成了。
第五、菜品标準化。
菜品的标準化看起來最是容易,卻也是讓盛君最為頭疼的。他思來想去,草拟了兩條解決辦法:
第一條是将八位廚師分門别類,其實後世很多酒店便是這麼做的,有甜點師傅,有西餐師傅,還有面食師傅等,每一道菜都有一人專門去做,這樣便能保證菜肴口味的一緻性。
第二條辦法便是與八位廚師溝通,探讨出最受客人歡迎的普适口味,将之當作标準,做這道菜都按标準來,做出來的菜口味定然會相同。
第一條方法簡單易行,容易博取大廚們的支持,但效率偏低,更會使廚師積累出知名度,讓山水秀産生依賴性,反倒讓後廚在對他們的管理中處于弱勢,到時既說不得也管不得,但凡有一人離開都會對後廚造成很大的影響。
想到這裡,盛君毅然的搖了搖頭。
第二條方法符合後世标準化生産的思維,一旦能實施,同一的标準,同一的程序會大大的提高效率,同時也會消除各位廚師間的技術壁壘,各位廚師之間為了防止偷藝的花架子便也沒了用處,可謂是一舉多得,可這第二條難就難在如何做通各位師傅工作。
廚師是是酒樓的寶貝,代表了口味,代表了風格,一個酒樓的興起,背後必然有不止一個廚藝超群的廚師,山水秀的八個廚師心氣一個比一個的傲,今天從孫記出來,明天便會被趙記、李記的聘走,平日裡就是連孫斌、孫立的帳都不怎麼買,能聽他盛君的?
盛君思索良久,終于打定了主意,就算是千難萬難,也要先試試再說。他取出紙筆,将八人的名字依次寫了出來,最後在王軍、趙靈兩個名字上畫了個大大的圓圈。
山水秀後廚的八個廚師雖少不了明争暗鬥,但卻有一人的聲望地位是其他幾位心悅誠服的,那便是年近古稀的王軍。
王軍本是杭州人士,從小便跟着父親學做菜,壯年時曾奉命進宮給英宗皇帝煲過湯,直到年紀大了才告老還鄉,因早年孫家對他有恩,這才來到了山水秀,成了後廚的頭号掌勺師傅。
盛君看着紙上的王軍二字,眼前便出現了一溫和老頭兒的形象,若是能得到他的支持,定然事半功倍。
緊接着,他的目光又落在了趙靈二字上面。
趙靈,蘇州人士,四十出頭,和孫斌最為交好,擅長炒菜,尤其擅長以豬肉為主要食材的菜肴。
宋朝的飲食結構,羊肉長期占據正統地位,是皇家顯貴們最為喜歡的。而随着大宋朝的不斷發展,飲食結構的不斷完善,烹饪技術的不斷進步,原先難登大雅之堂的豬肉也逐漸成為了飯桌上的寵兒,趙靈便是此道中的佼佼者。他為人略顯乖張,自認為是王軍底下第一人,往日裡借着孫立和孫斌的支持,在後廚八位廚師中上蹿下跳,混的最開,想要做通後廚的工作,他的态度也極其重要。
如果能同時拿下王軍和趙靈,那麼這次後廚的改革便會圓滿成功。
盛君嘴裡咬着鉛筆,看着二人的名字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