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暖君

第190章 傾盡全力

暖君 閑聽落花 7903 2024-01-31 01:10

  一兩百裡外的姚縣,縣衙一角的簽押房裡,高縣令和周師爺正對坐愁苦。

  這大半年,他跟周師爺一對兒賓主,這心情是從地到天,再從天到地,不知道飛了多少個來回。

  年裡年外,聽說那邊真要打過來了,他沒想太多,這十幾年,兩邊大事沒有,小瑣事兒可沒斷過,全在荊湖南路那條線上,他以為,要打起來,那肯定也是從荊湖南路打起來。

  沒想到,那邊的大軍,竟然駐進了對面的金縣,這戰場,離他這姚縣簡直就是近在咫尺!

  對面大軍駐進金縣一帶時确鑿無疑時,他急的吓的滿嘴燎泡。

  周師爺安慰他,說祁大帥極厲害,他們蜀地國民俱富,兵強馬壯,這一仗打起來,往哪邊打還不一定呢,說不定就打過去了。

  他心情好了一點兒,可沒想到一打起來,就傳過來那邊領兵打在前面的,是安家軍,他當時就覺得完了,果然,傳過來的信兒,都是說安家幾位爺怎麼勇猛威武,用兵如神……

  他不敢再多等,趕緊把家眷送走,天天和周師爺對面坐着,一天天的喝着濃茶,商量着那邊幾天能打到他們姚縣,要是打到姚縣了,那這城,他們是守,還是不守,要是守,怎麼守?
怎麼守得住?

  沒幾天,他這頭發快要白上一圈兒時,卻又聽說兩家要議和,蜀地和那邊要合到一起,他當時簡直不敢相信。

  再後來,信兒越來越多,聽說那邊的皇上發話了,蜀地所有官員,除了丞相府屬官,其餘全部原任原用,歸入吏部,和那邊的官員一樣考核調遷,一視同仁!

  這真是好的不能再好了!

  可就在前天,他突然得知,那位姑娘,和她那位大名鼎鼎的大帥夫君,還有一位安家小爺,要經過他的姚縣前往成都府。

  這簡直是睛天霹靂!

  為了這場議和,他拿出了吃奶的力氣打聽,從留在成都府的二堂叔,到被他派往泾州城,栎城,甚至到了金縣的管事們,源源不斷的傳來各種各樣真真假假的消息。

  這些消息經過他和周師爺反反複複的琢磨分析掂量揣測,議和這事兒,是那邊先提出來的,以及那邊願意得很這兩條,應該是真的,不費一刀一槍把蜀地收攏回去,換誰誰不願意!

  可他們蜀地這邊,就難說了,據說丞相很不高興,當衆發作了大公子兩三回了。

  可是,大公子趕回成都城,據說就是為了主持議和這件大事。

  可五天前,他又收到黃參議遞來的口信兒,中間還夾了二公子的話,說議和是有人居心不良散布謠言,說那位姑娘雖有一絲半點仁宗皿脈,卻是李姓之女,嫁的又是敵方之人,是敵非友,讓他須要視之為敵,否則如何如何。

  黃參議是二公子媳婦黃氏嫡親的大哥,又是二公子長子的先生,這些年來,一直以舅舅兼先生的身份,替大爺說話。

  二公子也就算了,丞相之後,必定是大公子掌政,可大公子沒成親,更沒有一兒半女,大公子之後,必定是大爺掌政……

  高縣令拍打着痛的發懞的頭,“老周啊,得趕緊拿出個單程來,再怎麼,明天就該到了,咱們該怎麼辦?
這城門是開還是不開?
是迎還是不迎?

  “東翁啊,這事兒,可不是開不開城門,迎不迎的事兒啊。

  這事兒之前,得先想好了,第一,你說,這議和,到底能不能議成?

  要是您覺得能議成,可是聽說那邊皇上要把咱們蜀地在那位大帥手裡管上十年八年,您說,這城門開不開?
您要不要迎出去?
那豈隻是迎出去,那是要能多熱情就多熱情的迎出去!
您現在就得出城去迎接了!

  高縣令聽的一臉苦相,他不就是不知道到底能不能議成麼,畢竟,丞相很不高興,可也隻是很不高興。

  “要是議不成,那可就難了,大公子和二公子,可不是一個意思,那您可是開不開門、迎不迎出去,都得罪人啊,不是得罪這頭,就是得罪那頭。

  “那到底怎麼辦?
”高縣令急眼了。
“能不能議成,我哪知道?
誰能知道?
可這人,明天就到了啊!

  “要不這樣!

  周師爺被高縣令這一吼,突然吼出道妙計來。

  “要不,縣尊您明天……不不不,現在就出城,這不是秋天了麼,到農時了對吧,您得去巡查農事去了對不對!

  反正,也沒人跟咱們說過,至少沒人正正式式跟咱們說過,明天有沒有人來咱們姚縣,縣尊您肯定不知道啊是不是?

  高縣令大瞪着雙眼,片刻,猛一拍桌子,“好主意!
現在就走!
現在不行,城門已經關了,明天一早,城門一開,我就出城巡查農事。
你留在縣衙,能作主的你就作主,不能作主的,就推到我身上,反正我不在,也肯定趕不回來,沒辦法!

  “對對對!
妙極了!
”周師爺拍手贊歎,他真是太有急智了!

  ……………………

  第二天,天還沒亮,隊伍就啟程趕往姚縣。

  天色大亮的時候,安孝銳勒馬靠近謝澤,往後面不遠不近跟着他們的一隊輕騎努了努嘴,“怎麼辦?
就讓他們跟着?

  “嗯,這也是應有之義,你去問問是誰統領,把咱們今天的行程跟他說一說,還有,告訴他,今天中午,我和王妃要到姚縣城裡吃中午飯。

  謝澤淡然吩咐。

  安孝銳答應一聲,撥轉馬頭,徑直往後。

  後面領隊的是位四十來歲中年統領,見安孝銳直沖他過來,頓時緊張起來。

  安孝銳沖到中年統領馬前,急勒馬頭調了個彎兒,和中年統領并排,看着中年統領拱了拱手,笑道:

  “在下安孝銳,行五,請問将軍貴姓?

  “不敢當!
”中年統領急忙拱手還禮,“在下隻是個統領,當不得将軍二字,當不得貴姓,免貴姓裘,裘樹生。

  “裘統領。
”安孝銳在馬上欠了欠身,笑容更燦爛了,“這一趟差使,是裘統領帶隊作主?

  安孝銳往身後劃了半圈。

  “是。
”裘統領極其謹慎的答了一個是字。

  “有勞裘統領了。
”安孝銳再次欠身拱手,“我家王爺讓我跟裘統領通報一聲咱們今天的行程。

  中午前趕到姚縣,王爺和王妃要到姚縣縣城裡吃中午飯。

  王爺和王妃都算是行伍之人,連吃飯帶中午歇息,也就一個時辰,之後繼續趕路。

  天黑前趕到八裡集附近,有驿站看能不能住驿站,有客棧就住客棧,要是什麼都沒有,那就野外紮營。

  裘統領看這行程合不合适?

  裘統領想點頭卻又硬生生刹住,“不敢不敢,小的奉命……王爺,一切行止皆跟随王爺,不敢當。

  “裘統領客氣了。
”安孝銳笑的花兒一般,沖裘統領拱手拱到一半,突然看向緊挨裘統領,正豎着耳朵聽他和裘統領說話的一個中年将官拱手笑問道:“這位将軍貴姓?

  “在下胡青。
”正豎着耳朵聽話的中年将官被安孝銳這突然一問,問的一團慌亂,連客氣話都忘了。

  “這一趟,就承蒙裘統領和胡參将照應了,有什麼事,裘統領隻管打發人吩咐我。
”安孝銳再沖裘統領笑道。

  “不敢當不敢當。
”裘統領連連拱手欠身,看着安孝銳催馬往前直沖出來老遠,才慢慢吐了口長氣。

  “聽說安大帥英武俊逸,看來沒有虛傳。
”胡參将看着遠去的安孝銳,一邊吐氣一邊感慨道。

  “到底是安家人,多謙和。
”裘統領的感慨明顯和胡參将的感慨不是一個感慨。

  “你剛才聽到他說了吧?
是他們王爺讓他過來的,王爺真好看!
”胡參将啧啧出聲。

  “瞧你這話說的,那位早十來年前,就是出了名的好看,天下第一,能不好看?
你這是廢話。

  裘統領也有點兒偏離正事兒,不過他立刻就意識到了。

  ”别廢話!
他剛才說,王爺和那位王妃要到姚縣吃中午飯?
這算不算意外之事?
應該不算吧?

  “當然不算,逢州過縣,進城吃飯,誰家不是這樣?
”胡參将答的極快。

  “嗯,我也這麼覺得,不過,進了城,要是生出什麼事兒來……”

  裘統領是個腰粗心細的。

  “那就是姚縣縣令的事兒了,關咱們什麼事兒!
”胡參将答的更快。

  “極是!
”裘統領再次長舒了口氣。

  “老裘,你說,咱們大帥到底是怎麼想的?
讓咱們跟這一趟,那話說的,不明不白,那樣子吧……啧,這議不議和的,你說,那個,啊哈?

  胡參将湊近裘統領嘀咕道。

  “那不是明擺着的,人家那邊說了,蜀地大軍交到幾位安将軍手裡,北上征戰,這可沒他祁大帥什麼事兒,這人吧,哪個不先想自己?

  裘統領一臉幹笑。

  “那倒是。
要是咱們都歸到幾位安将軍手裡,那咱們,是不是就是安家軍了?

  胡參将眼珠往四下溜了一圈兒,繃着臉,眉毛卻飛起來。

  “我跟你說,這安家軍不安家軍的,都在私底下說呢,不過大家都覺得吧,人家安家軍那威名是身經百戰打出來的,咱們要想當這安家軍,肯定沒那麼容易。

  也不知道到時候會怎麼分,咱們蜀軍小幾十萬呢,一共隻有五位安将軍,肯定不能都是親領,到時候,不知道怎麼挑人。

  “這都想哪兒去了?
八字還沒一撇呢!
”裘統領也是眼珠先四下溜了一圈,壓低聲音訓斥胡參将。

  “哪兒沒一撇,那不是,”胡參将用力擡着下巴往前面點,“撇進來了!

  “這事兒不能瞎說,要命的事兒。
”裘統領聲音壓的更低。

  “這不就咱倆私底下說幾句。
”胡參将嘿笑幾聲,不說話了。

  ……………………

  午正前一刻,隊伍趕到了姚縣城門外。

  謝澤和李苒帶着安孝銳,霍文燦和王舲,以及桃濃等人,下了車馬,往城裡進去,周娥和李清甯留在城外,安排人埋竈做飯,進城采買。

  跟在後面的裘統領和胡參将和周娥他們隔了一丈來遠,也在城外埋竈做飯。

  周師爺坐在靠近城門的小茶樓裡,遠遠看到從城門下的陰影中走出來的謝澤和李苒,猛抽了口氣,又長吐出來,站起來,從茶樓後門出去,急急往縣衙回去。

  他得在縣衙守着,說不定王爺和那位王妃要到縣衙看看呢,他得在縣衙等着一問三不知。

  李苒和謝澤并肩,從進了城門,就放慢腳步,邊走邊細細看着兩邊的鋪子和人。

  她看兩邊的鋪子和人,兩邊的人都在直着眼睛看她身邊的謝澤,看的忘了走路做事。

  李苒看着泰然自若的謝澤,忍不住笑出來,謝澤低頭看了她一眼,伸手握住她的手,牽着她不緊不慢的往前。

  謝澤這一握,把李苒拉進了衆人的視線之中。

  四下嗡嗡聲起,中間不時夾雜着越衆而出的尖嗓門。

  “那就是公主娘娘吧?
可真是貴氣!

  “公主娘娘能不貴氣?
真正的貴人!

  “公主娘娘保佑!

  ……

  李苒聽的想笑,卻又有幾分窘迫。

  她真是頭一回聽到貴氣這句誇獎,大約是跟謝澤在一起,也就能誇她貴氣了。

  可這公主娘娘是怎麼叫出來的?
她有個公主娘,可她哪是什麼公主娘娘?

  還有公主娘娘保佑是什麼意思?

  謝澤側頭看了眼微蹙眉頭有些窘迫的李苒,握了握她的手,低低笑道:“鄉野之人,不可計較。

  “我知道。
”李苒舒開眉頭。

  “哎,這蜀地之人,膽子真大,你看看這一個兩個,笑成這樣,還敢胡說八道。

  在咱們京城,看到王爺可都是鴉雀無聲,連氣都屏着。

  這蜀地民風彪悍!

  霍文燦湊近王舲,和她嘀咕道。

  “你看看王爺,在京城,你見王爺笑過?
”王舲忍不住白了眼霍文燦。

  “嗯?
”霍文燦忙往外一步,伸頭看了眼,急忙再縮回去,低低喔了一聲,看着王舲,想說什麼,又忍了回去,片刻,還是湊近王舲,低低道:“王爺真不容易。

  “嗯?
”王舲眉梢揚起,“你這話什麼意思?

  緊挨霍文燦的安孝銳咯的笑了一聲,見霍文燦瞪向他,忙擺手道:“我什麼也沒聽見!
沒聽見你說王爺不容易!

  “你這句不容易說錯了。
”桃濃在王舲側後,瞥了眼霍文燦,笑着接話,“他那是高興了想笑,可不是為了……他們才笑。

  桃濃含糊了讨好兩個字,不過從安孝銳幾個也都聽懂了。

  王舲一邊笑一邊點頭,“桃濃姐姐說得對。

  霍文燦似是而非的哼了一聲。

  安孝銳摸出把折扇,嘩的抖開,一邊笑一邊搖。

  “去問問,這姚縣最好的酒肆是哪家?
”謝澤往四下看了看,吩咐石南。

  石南一聲是應出來,沒等他轉過身,旁邊已經七嘴八舌揚聲答上了:

  “福來樓!

  “俺們姚縣的福來樓!
頭把交椅!

  “就在前面!

  “俺們福來樓富貴得很!
有三層樓呢!

  “那誰,趕緊去福來樓說一聲,貴人來去吃飯了!
快讓他們迎出來!

  ……

  七嘴八舌的閑人,除了熱情無比的答話介紹,還一溜小跑,在前面帶上路了。

  石南忙示意諸小厮護衛,不動聲色的往前面散開,以防擠踏,人可是越來越多了。

  好在福來樓離得真不遠,在這條縣城主街沸騰起來之前,謝澤和李苒進了福來樓的歡門。

  福來樓的掌櫃已經戰戰兢兢迎了出來。

  走在最前的小厮一腳踏上台階,掌櫃撲通一聲就跪了下去,把小厮吓了一跳,急忙往旁邊閃開。

  謝澤和李苒剛剛邁進福來樓門檻,外面嘈雜聲中,響起個高昂的聲音:“請讓讓,都請讓一讓,讓我家老爺子過去,麻煩讓一讓,請讓一讓!

  “公主娘娘在哪裡?
哪位是公主娘娘?

  一個老邁的聲音夾雜在其中。

  謝澤頓住步,看着看向他的李苒,推着李苒轉過身,站到門檻外。

  安孝銳和霍文燦走在後面,還沒上台階,聽到喊聲,安孝銳忙示意霍文燦,兩人一左一右,警惕着四周。

  桃濃剛要邁進門檻,見謝澤和李苒轉身,急忙轉身出來,幾步下了台階,往外站了幾步,等着看動靜。

  王舲緊跟在李苒側後,以備着李苒有不明白的地方,好及時提點。

  那個高昂的聲音前面,五六個孔武的健仆擠開一條路,一個三十來歲,十分敦實的中年人,扶着個滿頭白發、顫顫巍巍的老者,從健仆擠出那條空隙裡,急切的挪到福來樓歡門下。

  “您就是公主娘娘吧?
”老者看起來有些老眼昏花,沖着謝澤和李苒跪了下去。

  桃濃将頭側過去一些,瞄了瞄,她覺得老者是沖着謝澤跪下去的。

  “不敢當,快扶起來。
”李苒忙曲膝還了半禮。

  “沒想到,仁宗皇上還有後人,老天有眼哪!
”老者磕了一個頭,沒擡起來,往前伏在地上,竟嚎啕大哭起來。

  “小民給王妃、王爺磕頭。
”扶着老者過來的中年人跪在老者側後,連磕了幾個頭。

  “這是你祖父?
”謝澤指着老者問道,見中年人點頭,忙示意,“快扶你祖父起來。

  “是,翁翁這是高興。

  中年人應了一聲,往前膝行半步,扶着痛哭不已的老者,仰頭看着李苒道:

  “這二十來年,每到先皇祭日,翁翁都哭的死去活來,說俺們一家,全賴先皇仁慈才得以存活,可先皇卻皿脈斷絕。

  從聽說王妃那天起,翁翁就要當面給王妃磕個頭,打算着要去京城,可翁翁七十多來的人了,身體又不好,沒想到王妃竟然到了姚縣。

  中年人說着,眼淚下來了。

  “你們一家當時在榮安城?
”李苒問了句,示意桃濃,“扶老人家起來。

  桃濃先拿起老者扔在旁邊的拐杖,塞到老者手裡,一邊扶他,一邊笑道:“榮安城被圍那陣子,我在興榮關,老丈起來說話。

  中年人忙站起來,扶着老者。

  “回娘娘……”

  “是王妃。
”中年人忙糾正了句。

  “擱我心裡,就是公主娘娘,當時是在榮安城。
小老兒是做香料生意的,那一年,帶着兩個兒子,帶着十幾馱香花粉,被困在了東小城裡。
唉!

  老者一聲長歎。

  “真要打起來,東小城那些大點地方,哪能有活人?

  當時,東小城裡困了一兩百号人,也沒有刀槍,一人給了根棍子,小老兒當時……小老兒父子三人,都在東小城,要是都死了,家裡就隻有婦人和孩子,哪有活路?

  是皇上……

  小老兒這一大家子,小老兒今年七十三了,有福有壽,都是先皇的恩賜。

  老天有眼,我再給娘娘磕個頭!

  老者說着又要往下跪。

  “老人家磕的頭夠多了。
”桃濃忙架住老者,“這是仁宗皇帝的仁慈,也是老人家自己的福份,就沖老人家這份知恩感恩,您就是個有大福份的。

  “别說小老兒一家,就是整個榮安城,就是這天下,要不是先皇仁慈,得多死多少人?
得多亂多少年?
說不定,這姚縣,這會兒早就沒了,殺沒了,燒沒了!

  這樣的大恩,不牢記在心裡,不想着念着,那還是個人嘛?

  離地三尺有神靈,這神靈,就在這裡,在人心窩子裡!

  是個人,就得知恩,感恩!

  老者激動起來,手裡的拐杖不停的敲打着地面,沖桃濃吼起來。

  “是是是,老人家教訓的極是,大家夥兒都受教了,老人家放心,咱們都是人,都知恩感恩。

  桃濃連說帶笑。

  李苒聽的心裡微動,下意識的看向謝澤,謝澤似有似無的搖了搖頭。

  李苒從謝澤手裡抽出手,下了台階,和老者笑道:“老人家以後多保重自己,您和家人過的富足安樂,天下人都過得富足安樂,是仁宗皇上最願意看到,最喜歡看到的事,也才不枉費了仁宗皇上一片仁心。

  “石南,去拿一對福壽綿延小金锞子,給老人家祈福祈壽。
再去一趟縣衙,請高縣令協助,姚縣七十以上老人,每人給銀五兩,酒兩瓶,六十以上老人,每人給銀二兩,酒兩瓶。

  謝澤緊接着吩咐道。

  石南脆聲應是。

  老者又要磕頭,卻被桃濃架住,中年人示意健仆扶着老者,自己撲倒在地,沖李苒和謝澤連磕了幾個頭。

  看熱鬧的人群一片喧嚣,你喊我叫的議論着誰家有六十的老人,哪家又有七十的老人,五兩銀子呢!
就是二兩,那也不得了,夠一大家子吃用一兩年呢!

  看着老者扶着孫子,顫顫巍巍走了,李苒暗暗舒了口氣,和謝澤再次邁進門檻。

  姚縣畢竟是個小縣,福來樓上的雅間,也就三四間,這會兒樓上已經沒有其實人,隻坐了謝澤和李苒他們這些人。

  李苒坐下,聽着外面的喧嚣,看着謝澤,微微蹙眉道:“真是太巧了。

  “這應該是楊國公的手筆。
”謝澤推開窗戶,看了眼熱鬧的街道。

  李苒眉梢揚起。

  謝澤收回目光,看着李苒揚起的眉梢,笑道:“楊國公最擅長的,就是操縱人心。

  皇上的性子,大而化之,人心這件事上,常常想不到,在楊國公投身到皇上身邊之前,皇上在民間的口碑,聽說很不怎麼樣。

  甯氏能得天下,楊國公居功甚偉,這是娘娘的話。

  楊國公這個人,極擅長操縱人心,也深谙人心,天下粗定之後,楊國公就再也沒做過操縱人心的事,我也是頭一回見識他的手段。

  頓了頓,謝澤接着道:

  “楊國公已經到了荊湖南路,指揮調度,咱們這一趟,朝廷是傾盡了全力。

  李苒沉默片刻,低低嗯了一聲。

  這一句傾盡全力,讓她有一絲透不過氣的感覺。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