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暖君

第1章 初來乍到

暖君 閑聽落花 5073 2024-01-31 01:10

  長安侯李明水垂頭跪在皇上面前。

  “是個女孩兒?
”皇上聲音微沉。

  “是。
說是,很像臣。
”李明水喉嚨有些緊。

  “你的意思呢?
”皇上沉默片刻,問道。

  “請皇上拿個主意。
”李明水頭往下垂的更低了。

  “接回來吧。
”皇上應的很快,“朕也想看看。

  “是。

  李明水磕了個頭,站起來,垂手垂頭往外退。

  “明水,”皇上突然叫住李明水,“現在還夢到她嗎?

  “是。
”李明水站住。

  “朕很後悔。

  “皇上,”李明水擡頭看向皇上,“您知道,臣一直感激您,就象當初,您讓臣離開您,到軍中曆練一樣,雖九死一生,卻精彩痛快。
臣不悔。

  ……………………

  陽光燦爛。

  李苒坐在廊下小杌子上,後背靠着牆,伸直雙腿慢慢晃着,看着眼前這個四方小院。

  半夜醒來時,漆黑一團中,聽着悶鈍的更梆聲,她以為到地府了。

  可沒等來牛頭馬面,天卻亮了。

  她看着一個高大健壯的老婦人拎着一小一大兩隻紅銅壺,推門進來,好象沒看到她一般,将小壺放到桌子上,拎着大壺往簾子那邊的銅臉盆和紅銅牙缸裡倒上水。

  她坐在床上,看的呆愣。

  好象不是地府。

  老婦人出去,李苒站起來。

  小壺裡是茶,茶清香而淡,牙缸臉盆裡的水溫熱正好。

  老婦人再次進來,送了一碗米粥,一個饅頭,一碟子鹹菜。

  老婦人出去,再進來,開始鋪床疊被,細細擦試床櫃桌椅,接着開始跪在地上擦地。

  李苒和她說話,才發現她是個聾子,聾子都啞。

  她已經照過鏡子了。

  鏡子在窗下的梳妝台上,兩隻巴掌那麼大,鏡面大約從來沒磨過,模模糊糊,不過也能看出來,這是一張陌生面孔,挺好看,很稚嫩。

  屋子窄長,一邊挂着簾子,簾子裡面一隻沐桶,一隻馬桶,臉盆架上放着紅銅臉盆。
牙缸牙刷。

  簾子這邊,一床一櫃,櫃子裡除了兩床半舊的被褥,就是衣服了,分成三摞:夏天,春秋,和冬天,疊放的整整齊齊。

  衣服都是她的,幹淨齊整,沒有任何破損,卻舊的顔色都快褪盡了。

  床上被褥幹爽松軟,卻舊,和衣服一樣。

  屋子另一邊,一隻書架一張書桌一把椅子。

  書架上有幾十本書,全是詩集,翻的很舊。

  書桌上有筆墨紙硯,筆是舊筆,墨用了一半,紙是裁好的,整整齊齊碼在一隻木盒子裡,上面壓着把雪亮鋒利的裁紙刀。

  卻沒有一絲半張寫過字的紙。

  屋子正中,放着張方桌,桌子旁隻有一把椅子。
後面靠牆放着張條幾,條幾上放着個小小的紅銅滴漏。

  外面一間小院,兩間廂房。

  一間廂房裡隻有一張床,是聾啞婦人的住處。

  另一間是廚房,幹淨的發亮,油鹽醬醋應有盡有。

  整個院子,所有一切,風格統一:幹淨,整齊,舊。

  唯一不尋常的,是櫃子裡有一隻一尺長半尺寬半尺厚的小箱子,箱子沒有鎖,一掀就開,裡面已經空了一半,另一半,整整齊齊碼着三寸來厚的金頁子。

  院子太小,東西太少,片刻功夫,李苒就看無可看,坐到廊下發呆了。

  眼前的境況,讓她仿佛回到了上學第一天。

  那天一早,她被居委主任帶着,穿着幹淨的校服,背着書包,在學校裡過了長到那麼大以來最快樂最滿足的一天。

  放學回到家,那個常年髒亂不堪的小院裡,空空如也,她熟悉的人,一個都不見了,隻有那個叫房東的老太婆,用力掃着地,罵罵咧咧。

  她被抛棄了,卻從此得到了自由。

  眼下,她應該是被囚禁了,且耐心等一等,看一看。

  李苒晃着腳,心情不算好,可也絕不算不好。

  ……………………

  滴漏上的指針指到午正,老婦人端進一小碟炒青菜,一小碗幹蝦仁炖豆腐,一碟子蔥爆羊肉,以及一小碗米飯。

  菜炒的很好吃,米也很好吃,是粳米。

  吃了午飯,李苒接着坐在小杌子上,看着老婦人從廚房出來,開始擦窗戶,柱子,牆,廊下和院子裡的青磚地。

  李苒的目光從老婦人脖子上搖來晃去的鑰匙上,看向高高的院牆,小小的院門。

  院門從裡面上了鎖,鑰匙就挂在老婦人脖子上。
她要過一回,她不給。

  她現在的高度,好象一米六略上一點的樣子,很瘦,非常弱,她站在老婦人面前,仰着頭掂量過了,完全不是對手。

  出門這事不急,眼下還有個更嚴重的問題。

  屋裡有書和紙筆,以及,老婦人除了送水送飯,别的一概不理的态度,說明小姑娘是個能照顧自己,能讀書能寫字的正常人。

  那她是怎麼來的?

  或者說,這個小姑娘,是怎麼死的?
誰殺了她?

  肯定不是這個老婦人,要是她動的手,早上看到她還活着時,絕對不可能看不出絲毫異樣。

  肯定不是自殺,她始終躺在床上,身上沒有傷,也沒有異味兒。

  這件事,嚴重,也緊急,但她沒有辦法,全無下嘴處。
唉,隻能耐心等着了。

  李苒慢慢晃着腳,坐着發了一天呆。

  太陽落下地平線時,老婦人送了一碗小米粥,兩隻小饅頭,一碟子香油炒雞蛋。

  李苒吃了飯,看着老婦人再次送了洗臉水進來,刷了牙,洗了臉,坐到梳台前,将長而濃厚的頭發梳透,睡到床上。

  且先安心,總有水落石出的時候。

  ……………………

  李苒一向日落而息,睡的很沉,起的很早。

  門從外面推開,和昨天一樣,老婦人進來,放一壺茶,倒上洗臉水。

  李苒刷了牙洗了臉,坐到妝台前,将滿頭長發梳梳通,就過去吃飯。

  她不會梳任何發型,活了将近三十年,頭發最長的時候,也就是剛剛過耳朵,有十幾年,她的頭發比男人都短。

  昨天她就披頭散發了一整天。

  沒等李苒坐下,院門外先是一聲呼喊,“我們是來接姑娘的,請姑娘開門。
”接着就是咣咣噹噹的推門聲。

  李苒一竄而起,沖進廚房,拍着老婦人,示意她外面有人。

  老婦人走到院門口,沒開鎖,湊近被推開的一寸多寬的門縫,往外看。

  李苒看的揚起了眉,她這樣子,警惕的很哪。

  李苒緊挨在老婦人身後,踮着腳尖,伸長脖子也往外看。

  外面的人從門縫裡遞了個什麼東西給老婦人,老婦人收進懷裡,咣的先關上門,接着開了鎖,将院門拉開,轉身就往廂房去了。

  李苒有點兒懞,她沒看清外面遞的是什麼東西,更不知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院門外,幾個渾身绫羅的婦人齊齊盯着李苒。

  站在最前面的婦人五十歲左右,神情嚴肅。

  “這位必定就是姑娘了。
”最前的婦人連院門都沒進,端莊無比的沖李苒曲了曲膝,“小婦人姓錢,姑娘叫我錢嬷嬷吧。
奉命來接姑娘回府,請姑娘上車吧。

  李苒愕然,正要說話,眼角餘光瞄見老婦人挽着個小小的包袱,從廂房出來,擠過她和幾個绫羅婦人,徑自出院門走了。

  李苒嘴巴抿住了,眼睛卻沒能控制住,瞪的老大。

  她就這麼走了?
這怎麼跟拐賣人口中途交接一樣?

  錢嬷嬷的目光斜過李苒,一邊轉身往外,一邊吩咐:“老黃家的侍候姑娘上車,給她把頭發梳起來。

  站在錢嬷嬷身後的一個婦人擡腳跨進院門,李苒急忙往後退了兩步,躲過那個老黃家的,直視着錢嬷嬷叫道:“你們是誰?
我不認識你們。

  她們是憑着信物進的門,看到她的頭一句話,是必定就是姑娘了,那就是說,她們沒見過她,她和她們是陌生人,可以質問一下。

  “剛才不是跟姑娘說了,小婦人姓錢,來接姑娘回府。

  剛轉過半個身的錢嬷嬷站住,擰頭看向李苒,目光中流露出絲絲警惕。

  “哪個府裡?
誰讓你們來的?
”李苒再往後退了一步。

  “長安侯府,老夫人的吩咐。
”錢嬷嬷聲調平平,面無表情。

  “你說的這些,我都不知道。
”李苒緊盯着錢嬷嬷。

  “小婦人一個下人,奉命來接姑娘,姑娘要是有什麼事什麼話,回到府裡,姑娘自己去問就是了,請不要難為下人。

  李苒暗暗松了口氣。

  這句不要難為下人,至少說明她不是奴婢瘦馬什麼的,還好還好。

  “還不快侍候姑娘上車。
”錢嬷嬷呵斥了句。

  “我要拿點東西。
”李苒說着,轉身進屋,片刻,抱着那隻裝着金頁子的小箱子出來。

  錢要拿好,手中有糧,心裡不慌。

  車子就堵在院門口,油潤的木頭,圍着亮藍綢車圍,車前的兩匹馬矯健漂亮,車夫年青壯實。

  老黃家的拿着把梳子,站在車門前,攔住李苒,三兩下,就攏起李苒的頭發,一左一右挽了兩個發髻。

  李苒被推上了車,車裡滿鋪着厚而松軟的墊子,寬敞到可以伸直腿躺下,四周放着的靠墊都是嶄新的絲綢。

  沒等李苒坐穩,車子就晃動往前了。

  李苒急忙放下小箱子,撲到車廂一側,好不容易搞清楚怎麼打開車窗時,車子已經走出去很遠了。

  車窗外面是高到看不到頂的石頭牆,車子很快轉個彎,四周猛的暗下來,片刻又明亮起來。

  李苒急忙将頭伸出車窗,往後看到了一個城門洞,以及城門上面,巨大的善縣兩個字。

  那個小院所在的地方,叫善縣。

  出了城門,馬就小跑起來,車子颠簸的十分厲害。

  李苒堅強的趴在車窗台上,看着外面絡繹不斷的行人,看不清賣什麼的小攤小販,以及遠處田裡勞作的農人。

  很快,小攤小販沒有了,行人稀疏起來,隻有勞作的農人。

  李苒看了一個來小時,累了,往後倒下。

  歇了一會兒,爬起來,在颠簸中,一點點細細察看整個車廂。

  一個個小抽屜都是空的,有暖窠茶壺杯子,也是空的。

  李苒再次倒在車廂裡,伸手摸到她的小箱子,拉到身邊,歎了口氣。

  這個長安侯府,很不歡迎她麼。

  情況不大妙啊。

  李苒早上起來的時候就餓了,早飯沒來得及吃,從院門被推響到剛才,一連串兒的事兒讓她渾身緊繃的顧不上餓,這會兒稍一放松,肚子就開始小聲咕咕。

  李苒一動不動躺着,感受着肚子裡的叽叽咕咕。

  她不打算喊一句她餓了,先看看再說。
反正,挨餓這事,她非常擅長。

  大約十二點一點的時候,車子停在間茅草搭起的棚子旁,棚子裡擺着粗陋的桌子凳子,棚子那一邊,幾間瓦房,一排竈台,看樣子是個做路人生意的小飯鋪。

  幾個布衣婆子迎在棚子外,請李苒到旁邊布幔圍起的馬桶上方便過,送了水洗了手,再請李苒坐到中間一張桌子旁。

  錢嬷嬷和另外兩個婆子,在她坐下後,在棚子最邊上的一張桌子旁坐下。

  布衣婆子送了飯菜上來。

  李苒面前,擺了一小缽濃白的羊肉蘿蔔湯,一碟子醋炝蓮藕,一碟子炒雞丁,一碟子翠綠的不知道什麼菜,以及,一小碗米飯,和兩隻小小的饅頭。

  錢嬷嬷三個人面前擺的菜比她這邊多,她看不到是什麼。

  李苒先喝了兩碗湯,接着吃飯。

  她安靜無聲的吃,錢嬷嬷那邊,更是一聲沒有,偶爾一兩聲筷子碰到碗碟的聲音,也是她碰響的。

  李苒很想把湯菜飯都吃光,她能挨餓,也很能吃。
不過,這具身體不行,湯喝的太多,她隻吃了小半碗米飯,就撐的吃不下了。

  婆子撤了飯菜,送上茶壺杯子,很好的茶,清香透亮。

  李苒站起來,走到車旁,踮腳探身,摸出暖窠裡的那隻空茶壺,回到桌子旁,将茶從這隻壺倒進那隻壺裡,放回到車上暖窠裡。

  錢嬷嬷和兩個婆子一言不發的看着她。

  放好茶壺,李苒沒再回棚子,沿着棚子走到靠近鎮子一邊,看了片刻,正要轉向另一面,錢嬷嬷的聲音傳來:“姑娘請上車吧。

  李苒上了車,趴到車窗台上,看着一晃而過的鎮子,遠處的農田,和更遠處的山林樹木。

  她知道了現在是早秋季節,這一路上有山有水,農田密布,看起來十分美好。

  天近傍晚,車子停進一座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大院子,院門口有牌子,叫迎陽驿。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