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芸芸的舒心生活

第175章 168.1

芸芸的舒心生活 寒小期 4022 2024-01-31 01:10

  第175章

  新晉的探花夫人胃口極好的吃了一大碗熬得稠稠的小米粥,直到舒坦了才依稀想起自個兒仿佛把剛下的還熱乎的寶貝小崽子們給忘了。

  也虧得周芸芸是周家阿奶最最心愛的親孫女,這要是換成旁人,一準被阿奶噴死了。
有這麼當娘的嗎?
不說一睜眼先找崽子,倒是先給吃上了,這心也大到沒邊兒了!

  正因為是自家好乖乖,周家阿奶忍住了。
其實也不能說是完全忍住了,而是暫時忍了下來,回頭周家阿奶就沖着自家兒孫一通臭罵,直把周家阿爹和周大金噴得暈頭轉向,完全不知曉自個兒哪裡做錯了。

  ――敢情當初周家阿奶上京時捎帶上周家三房,除了他們不多話又勤快外,還兼出氣筒的功能?

  真相太殘酷了,不過離周芸芸倒是挺遠的,她這會兒隻茫然的瞅着一溜兒三隻大紅色的襁褓,開始思考将來該怎麼分辨小崽子。

  雖說娘家也有雙胞胎,可直到她出嫁時,大文和二文也還是小孩崽子,素日裡也有他們的親爹娘照管着,再不濟也有親祖父母、伯父母在,壓根就輪不到她這個隔房的小姑姑。
因此,對于如何分辨長相極為相似的孩子,她真的毫無經驗。

  “阿奶……”

  反正有事沒事找阿奶就對了!

  周家阿奶隻一眼就看出了周芸芸的疑惑,當下将她自個兒懷裡的襁褓先塞給周芸芸。
這不,仨崽子,正好是周家阿奶和倆奶娘一人一個,不過這會兒到了周芸芸懷裡後,阿奶倒是閑了起來,開始指點迷津。

  因着周芸芸生的是同卵三胞胎,加上孩子又小,長得還真就格外得相像,反正一眼看過去就是一模一樣的。
好在,區别也不是沒有。

  仨崽子都有各自的胎記。

  老大左手腕上有個小手指甲蓋大小的殷紅色胎記,周芸芸瞅着就跟戴了一塊小手表似的。
不過考慮到這個年代無論男女都沒有穿短袖的習慣,還是不引人注目的。

  老二則是後腰處有塊嬰兒拳頭大小的胎記,大是大多了,不過這個位置更隐蔽,沒啥影響的。

  至于老三,卻是把胎記長在了耳朵後邊,仔細看還是能看出來的,不過等以後蓄發了,估計也能蓋的住。

  周芸芸默默的看着阿奶把自家仨崽子翻來覆去的好一番折騰,有心心疼一番吧,可自家仨崽子完全不配合,因為甭管怎麼折騰,他們都跟小豬崽一樣睡得昏天暗地的,連被扒了衣裳都沒醒來,可見心大這個天賦算是遺傳到了。

  先前,還未曾生産之時,周芸芸很是擔憂過孩子的情況,生怕數量多了質量就差,旁的不多,同樣就一個肚子,單胎的份量怎麼也比多胎來得重,這份量重了,可不就顯得身子骨結實了嗎?

  如今,孩子平安生下來了,周芸芸仔細一瞧,再伸手掂量了一下,咦?
這份量還可以嘛,約莫有四斤多,靠五斤了。

  一旁的周家阿奶打眼瞧着她孫女用伸手掂量剛出生的小崽子,忍了又忍,最終還是沒忍住,伸手把崽子搶了回來,噴道:“你買豬肉呢!
還掂量!
要不要給你來三斤,再加個大棒骨當添頭?

  周芸芸:………………

  好懸沒被噎死的周芸芸弱弱的表示她隻是想知道自家崽子幾斤幾兩。

  像這種正當要求,周家阿奶自然不會反對,不過也沒讓周芸芸繼續掂量,而是直接開口道:“老大四斤七兩,老二四斤一兩,老三剛四斤。

  回憶了一下娘家子侄的份量,多半都是六斤往上,甚至還有八斤重的,周芸芸默默的忏悔了一番。
尤其她還算了一下,仨崽子加一起才十三斤不到,可她自個兒打從懷孕後,胖了至少四十斤,所以這多出來的份量……

  周芸芸趕緊搖頭把這麼可怕的念頭甩出去,隻暗下決心,等出了月子她立刻開始減肥大業。

  沒等周芸芸細想減肥的事兒,卻聽周家阿奶又道:“小崽子生來胎飽,你沒下奶也别急,再不濟也還有倆奶娘在,橫豎崽子還小,她倆喂仨也沒啥難處。

  聽得這話,周芸芸隻忙不疊的點頭,完全不提先前懷孕時說過的大話了。
那會兒,她以為自個兒就懷了一個,想着母乳鐵定好,這才興起了自個兒喂養的打算。
可如今一個變成了三個,她還能怎樣?
就像阿奶說的那樣,榨幹了她也喂不過來!

  又細瞧了仨崽子幾眼,周芸芸見他們睡得噴香,也實在是不好打擾,外加如今時間也晚了,就算先前她昏睡了大半個白日,這會兒仍提不起勁兒來,隻得眼睜睜的看着周家阿奶并倆奶娘把仨崽子都帶走了。

  其實也沒走多遠,奶娘就住在廂房裡,統共也就十來步的距離,隻不過考慮到這年頭坐月子極為嚴苛,别說出門了,恐怕到時候能不能下床榻都是個問題。

  直到人都走得看不見影兒了,周芸芸才收回了目光,開始思量另一件事兒。

  甭管是前世還是今生,她都有聽戲文裡提及一朝金榜題名後的事兒,不外乎衣錦還鄉,還有就是皇帝或者高官許以親事。
先前她可沒想到孟謹元竟然還能中探花,如今……

  等周家阿奶再度回來之時,就看到自家好乖乖眉頭緊鎖,一副思考人生大事的模樣。

  “你傻了?

  周芸芸怨念的擡頭瞅了一眼她阿奶,想了想,索性将她阿奶拽到跟前,說起了自個兒的擔憂。

  她倒是不怕所謂的高官塞人進來,穿越至今已有多年,她太清楚這個年代的特性了。
旁的不說,隻要是有賣身契的,那就不能算是個人,有句話叫做“提腳賣了”,其實就是把這些人當成了可以買賣的牲口。
所以,即便是高官所贈,她一樣可以輕而易舉的處理掉,壓根無需擔心。

  唯一犯愁的是,萬一攤上個腦抽皇帝非要嫁公主什麼的,該咋辦?

  當然這話不能說得太直接,周芸芸盡可能委婉的把自個兒煩惱告訴了阿奶,并征求解決方案。

  周家阿奶足足愣了有小半刻鐘,這才拿手覆在周芸芸額頭上:“你燒糊塗了吧?
戲文裡的事兒也能當真?

  不是說藝術來源于生活嗎?
周芸芸茫然了。

  然而,她忘了一件事兒,所謂的戲文多半都是落魄書生瞎掰出來的。
旁的不說,就本朝而言,就有個不成文的規矩,驸馬不得入朝為官。
理由為何并不重要,反正隻要尚了公主,這一輩子就再也跟仕途無關了。

  試想想,科舉出身的人,就算是書香世家好了,那也至少要苦讀十數年才能熬出頭的,更别提寒門子弟了,很多都是傾盡全家乃至全族之力才好不容易供出了個讀書人,一朝金榜題名後,你不讓人當官?

  這玩笑可開大了。

  正常情況下,本朝的公主多半是用于遠嫁和親,少數則嫁給世家不成器的幼子,反正就是原本便無心仕途之人。

  所以,這完全就是她杞人憂天了?

  還真是……

  等次日孟謹元來後宅看她和小崽子們時,随口告知了官職後,周芸芸覺得,她果然是想太多了。

  依着慣例,每屆科舉一甲三人都是立刻被授予官職的,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則被授予翰林院編修。
至于二甲、三甲進士還要再經一次朝試,綜合前後成績排名次,擇優入翰林院為庶吉士,也就是俗稱的點翰林,其餘則分發去各部任主事或趕赴外地任職。

  對了,翰林院修撰是從六品,翰林院編修則是正七品,庶吉士則無品階。
至于其他的官職,若留京多半品階低微,若趕赴外地任職則最少也是正六品以上官職。

  周芸芸一時無言以對。

  可不是她想太多了嗎?
若是她是高官,恐怕甯願給自家閨女擇一高官之子,而非寒門子弟出身的官員。
再不然,不是還有世家子弟考上進士的嗎?

  又思及榜下捉婿一事,當下忍不住問了出來。

  孟謹元這會兒已經想明白她在顧慮什麼,當下輕笑出聲,半是安撫半是好笑的道:“官宦人家決計做不出榜下捉婿這種丢人現眼的事兒,他們若想結親,大可以請官媒光明正大的說親,何必行如此不堪之事?
會這麼幹的,多半都是家财萬貫的商戶人家,有錢卻無權,想同官家聯姻又尋不到合适的,這才會特地去榜下捉婿。

  頓了頓,他又添一句:“你想想周三山的嶽家,大概就可猜出那些人家如何了。

  三山子的嶽家……

  周芸芸是沒親眼見過,不過有周家阿奶等人的描述,她大概可以想象的出來那是如何彪悍的一戶人家。

  正想着事兒,又聽孟謹元道:“我無需參加朝試,不過唐兄幾人皆要參加。
我觀他們的意思,恐怕都不會留京任職。
偏我這情況,卻是注定要在翰林院至少待上七八年的,以後也不知還能否有緣再見。

  本朝有非翰林不得入内閣的規矩,可想要成為翰林官卻沒那麼容易。
唐書生等仨人被點中翰林的概率幾乎為零,如若趕赴外地任職,勢必要做到五品以上方能三年一次回京述職,在此之前,恐怕連見面的機會都沒有了。

  還真别說,盡管素日裡對他們嫌棄的要命,不過臨了,孟謹元還是難免有些不舍之情。
幸而,任命沒這麼快下來,依着慣例,折騰個三五個月的都不算啥,甚至還有倒黴蛋,等了三五年才謀到實缺的。

  不過,觀他們仨人的氣運,顯然是不可能那麼倒黴的。

  孟謹元陪周芸芸說了多半晌的話,又逗弄了仨崽子,直到一同用了午膳,親眼瞧着周芸芸睡下後,他這才轉身離去。

  可便是如此,孟謹元還是漏說了一件事兒。

  卻說每回科舉之後,朝廷都會發放文碟去各郡城府城,乃至底下的縣鎮,尤其是進士的家鄉還會接到專人送來的喜報,也有些富庶的地方官衙門會給予一定的獎勵。

  孟謹元之所以沒将這事兒擱在心上,是因為他自認家鄉沒人了。
孟家老倆口早已過世,又無旁的族親。
唯一有關系的,也就是嶽家隔房族親了。
問題是,他嶽父和小舅子就在京城,連阿奶也在,至于隔房族親什麼的,别說他了,連周芸芸都不在乎,又怎麼能要求他記在心上呢?

  因此,等周芸芸出了月子,看到千裡迢迢跑來投親的周三山倆口子時,頓時被驚得目瞪口呆。

  作者有話要說:

  中午嚎\(^o^)/~

  PS:我也不知道晚上有沒有二更,随緣吧_(┐「ε:)_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