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芸芸的舒心生活

112|52.1

芸芸的舒心生活 寒小期 6504 2024-01-31 01:10

  第112章

  周芸芸的嫁妝完全是比着祁家大少爺友情提供的嫁妝單子照辦的,當然也不能說是完全一樣,隻能說借鑒了一下。

  畢竟祁家大少爺是抄了他祖母他娘他嬸子等等祁家女眷的嫁妝單子,綜合之後才給的周家阿奶,這其中有好多都是世間獨一份的玩意兒,且嫁妝裡頭玉器的數量絕對占了多數。
可周家阿奶明顯是喜歡黃金勝過于喜歡玉器的,就算也跟風買了兩三套金鑲玉的頭面首飾,那也是出于對祁家大少爺的信賴,憑良心說,阿奶壓根就不喜歡玉器。

  正是這份山寨了祁家女眷嫁妝單子的嫁妝,擱在京城裡興許不算什麼,可擱在大青山這一帶,便是在府城那頭都是獨一份的,更别提這楊樹村了。

  楊樹村的村民們一開始是湊熱鬧跟風,到後來經了周圍人的提醒,紛紛去瞧那些嫁妝箱子。

  嫁妝箱子跟一般人家使用的裝衣服的箱子并不相同,準确的說,是京城那頭比較講究,若是鄉下地頭小媳婦兒進門,别說有箱子了,有個包袱皮兒都是娘家看重了,多的是人就自個兒進來,連一針一線都沒帶來。

  因此,首先引起村民們好奇的是周芸芸的嫁奁。

  七十二擡嫁奁,每一個都是四人擡的大箱子,看着簇簇新的,上頭刷上了紅色的漆,正面還貼着一個雙喜字剪紙,瞧着就格外的喜慶。

  這裡頭,多半的箱子都是合上的,可也有幾個是敞開的,其中打頭的那個便是徹底敞開,裡頭擱的東西并不多,全是簇新的瓦片,每一片也都有雙喜字,粗粗一看起碼也有二十來片。

  最開始這些村民都不清楚這是什麼意思,直到有個張家的族人驚訝的脫口而出:“這怕是陪嫁的宅子吧?
我記得一間房算一塊瓦,這裡頭得有二十多片瓦,周家給姑娘家陪嫁了二十多間房子?
在哪兒?
縣城裡?

  肯定不是在村裡,因為周家除了去年起了兩間房外,并無其他太大的動靜。
就連去年起的那兩間房,也是因為家裡人太多了住不下,況且眼瞅着底下幾個孩子都大了,像三山、三河還有大金都到了即将婚配的時候,起房子就是為了較大的三山和三河。

  當然,事實上三河的确成親了,三山卻毫無動靜,至于大金,估計以周家阿奶的性子,怕是得等周芸芸那頭徹底安穩下來,才會考慮他的親事。
好在本來年歲也不大,又是個男孩兒,況且周家有的是錢,便是再晚上幾年也不妨事兒。

  撇開大金不提,這周家即便真要陪嫁房舍,那也絕不可能是在村裡。

  一來,就像方才說的那般,周家沒時間也不可能背着村人起房子了;二來,孟秀才眼看連自家的房舍都不要了,周家若是陪嫁了村裡的房舍豈不是擡杠啊?

  當下,便有人仗着素日裡關系好,悄聲的問着周家的族人。

  周家族人其實多半都跟周家阿奶他們沒啥聯系,畢竟早幾十年曾經鬧過一次,雖說沒人會記仇到如今,可到底親近不到哪裡去,更何況周家還有個三奶奶,隻要有她在,就别做夢越過她跟周家阿奶攀扯上關系。

  這不,很快就有人打聽到她這頭去了。

  三奶奶倒真沒賣關子的意思,主要是她覺得這沒啥好隐瞞的,陪都陪了,還怕别人說?
況且,這是好事兒,彰顯周家的大氣,畢竟十裡八鄉都沒這麼嫁姑娘的。

  “對,就是縣城裡的房子,整整一排的房舍,統共二十三個。
我跟你們說啊,是二十三套房舍,不是單單二十三間。
懂我的意思不?
就是每一套都是分前後的,前頭兩間開鋪子,後頭兩邊各兩間住人,還有個院子可以晾曬衣裳。
那個我都去看過了,我還幫着大嫂拿主意呢!

  周家三奶奶格外耐心的幫着衆人解說,聽得此起彼伏的驚呼聲後,才略微露出了點兒得意,又道:“我大嫂說了,芸芸這孩子天生帶福,要是有可能,她真的想留在身邊一輩子。
可再一想,這不是反而害了孩子嗎?
索性替她安頓好一切,叫她嫁出去才好。
左右家裡也不缺錢,就多買些房舍,自家不住也能賃出去賺幾個租金。

  “這是幾個租金嗎?
縣城裡的房舍老貴老貴了!
”有人不由的驚呼出聲,滿臉的震撼之情。

  “那是對你來說,咱們老周家才不在乎那幾個錢呢!
不怕告訴你,那些房舍,每一套都過了一百兩,租金能有幾個錢?
買下這些房舍,我大嫂花了兩千九百多兩銀子!
”周家三奶奶翻了個白眼,很是不客氣的道,“這不是想着買田産離得遠,反而叫孩子受罪,這才買了房舍。
就這般,我大嫂還跟牙行打了招呼,叫他們幫着看這些房舍,甯可自家少賺一點兒,也不能叫孩子受累。

  小縣城不比京城,況且周家阿奶買的也不是頂頂繁華的鬧市區,而是最多隻能算是二線的區域。
那頭離張掌櫃替孟秀才買的院子倒是近,步行也隻需半刻鐘。
就像周家三奶奶說的那般,平均算下來,一套也就一百多兩,二十三套加在一塊,也沒超過三千兩。

  近三千兩銀子,擱在京城裡頂多能買小胡同裡的房舍,鬧市區的别提有多貴了,很多還都是有錢都買不到的。

  對于周家阿奶來說,這真的隻是一點子小錢,她看中的也是賃出去能拿不少租金。
說白了,就是想叫周芸芸無後顧之憂,每個月單是吃租子就能活着開開心心的,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當然,對于村裡人來說,這哪裡是用心良苦,簡直就是真愛當中的真愛,毫無疑問。

  也難怪了,莫說尋常村民了,就連第二富裕的張裡長他們家,全部家當加在一道兒也不過才兩千餘兩……

  人比人,氣死個人啊!

  話是這麼說的,其實多半的村民也僅僅是羨慕而已,離嫉妒還遠得很,畢竟人都是這樣的,若是原本相差無幾的,興許還嫉妒得起來,若是本就差距極大,且還是好幾輩子都趕不上的那種,那反而無所謂了,也看開了。

  可有人卻是真的驚呆了。

  其實周芸芸猜錯了一件事兒,依着她的想法,将喜宴的地方由村裡改成縣城一定能攔住很多人,然而她忘了這年頭的人都愛湊熱鬧,加上這會兒春耕剛過,離秋收更是還有好幾個月,這會兒幾乎人人都有空,哪怕沒空也會不約而同的将事情往後挪,為的自然是參加這百年難得一見的神奇嫁娶。

  所以,不單村裡人都傾巢而出,連帶周芸芸最想阻止的李氏和周家大伯娘也一并來了。

  李氏倒不存在搞亂的想法,隻是單純的看熱鬧,順便再瞧瞧周家阿奶是否跟以往一樣,比疼孫子更疼愛周芸芸。
而在她看來,疼不疼愛的單看成親當日就可以了,三河成親那日,周家擺了至少好幾十桌,幾番擴充的大院子都容不下了,好些還到了院子外頭。
李氏琢磨着,除非周家阿奶真的舍得陪嫁金首飾,要不然所謂的疼愛也就是嘴皮子上說說罷了。

  結果……

  “周老太婆這是瘋了吧?
鐵了心将家當都拆了給芸芸?
那大金咋辦?
其他人都不打算活了?
”李氏何止驚呆了,她都快要被周家阿奶的大手筆吓死了。

  試問誰家陪嫁能陪那麼多房舍的?
就周家三奶奶那說法,單是房舍就值近三千兩銀子,那其他的嫁奁呢?
這才其中一個啊!

  受驚吓的何止是李氏,周家大伯娘更是吓得不輕,她原本是想攔住李氏不叫她上前搗亂的,如今卻是被吓得三魂去了兩魂半,兩眼發直四肢僵硬,整個人都不好了。

  還是那句話,當事情徹底超出預期的時候,人壓根就不可能産生嫉妒之情,因為距離太遠太遠了。

  “喂!
我跟你說話你聽到沒有?
這都什麼時候了,還跟我擺大嫂的譜?
我問你,都說周家發财了,可有那麼多嗎?
不對,我咋聽說周老太婆把錢都花在買水田上頭了?
她居然還存了這麼多錢?

  李氏越想越覺得不對勁兒,她倒是沒懷疑旁的,隻是單純的感覺事态超出了她的預期,雖說并不曾像周家大伯娘那般震驚,卻也好不到哪裡去,滿腦子都是“周家發财了”。

  ――周家發财了,她卻早已不是周家人了。

  ――早知如此,她一定不折騰那些有的沒的。

  周家大伯娘一臉的懵逼,被李氏推搡了好幾下,才勉強回過神來:“我咋知道那該是的老太婆究竟捏着多少錢?

  “你不知道?
你不知道誰知道?
”李氏完全不信,“你可是她大兒媳婦兒,周家買田不都是你男人出面的嗎?
你當我這些年不在村子裡就不知道事兒了?
我跟你說,我住的那地兒算起來也是楊樹村的地界,就是往日裡沒往村子裡來罷了,真當我傻啊!

  “是我傻,行了吧!
”周家大伯娘捂着心口,一面覺得心揪着疼,一面腦海裡卻仿佛一片空白,什麼也想不到,什麼也不想去想。

  李氏完全不信,可不信也沒辦法,如今她和周家大伯娘的情況是屬于那種誰也奈何不了誰,因此她隻能幹瞪着眼恨恨的道:“我就是想知道些内情,告訴了我你也不會少一塊肉。
真不知道你在怕啥,我早就跟周家沒關系了,還能騙到錢不成?
說啊!
你幹嘛不說,趕緊的,賣啥關子!

  “我真的不知道!

  “是是,你不知道!
你這些年在周家裝死還是咋了?
不知道……騙鬼啊!

  “行,我知道,我知道那該死的老太婆手裡捏着一大筆錢,也不知是偷來的還是拐來的,還騙我說家裡沒錢。
哈哈,沒錢供三山子念書,倒是有錢給芸芸置辦嫁妝。
你說我騙鬼,那死老太婆才是!

  李氏滿意了,雖心裡頭仍懊悔得要死,可看到身邊有比自己更懊悔更凄慘的人,她心裡還是挺好受的。

  當下便出言安慰道:“這本來就是不一樣的。
你想啊,給芸芸嫁妝她起碼是捏在手裡的,給三山子念書那不跟丢水裡聽響聲一個意思嗎?
啧啧,死老太婆多少還是有點兒腦子的。

  “滾!

  等所有人步履匆匆的趕到縣城孟家小院後,那些嫁奁盡數被打開放置在院子裡任人心上後,所有人都懵了。

  周家究竟多有錢?

  這是今個兒所有看到周芸芸嫁奁的人,腦海裡都會浮現的想法。
甚至不獨外人,連周家自家人都有些懵了。

  盡管嫁奁是早就備下的,可到底不是一次性搬過來的,而是分成了十好幾次分别運到周家安置好的。
而如今,七十二擡嫁奁盡數敞開攤在人前,且這會兒日頭還老高呢,燦爛的陽光下,一樣樣精美貴重的嫁妝就這般出現在眼前,除了驚訝怕是隻剩下驚吓了。

  李氏和周家大伯娘一直跟到了縣城裡,她們是躲在人群之中的,加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些嫁奁上頭,倒還真沒人發現他們。

  周家這頭,三山子其實是同一個看到他娘的,可既然他娘沒出來喚他,他便也沒開口說話,畢竟就算他是書呆子,也不代表他是個純傻子,家裡頭的情況多少還是知曉一些的,左右他相信他娘心裡有數,也相信就算待會兒被人發現了,以周家阿奶疼周芸芸的程度,也一定不會在喜宴上鬧騰開的。
既如此,還有什麼好擔心的?

  是沒啥好擔心的,除非擔心周家大伯娘把自己給吓死。

  那麼多東西!
那麼多錢!
那麼多……

  一面拿眼看着那些個嫁奁,一面聽着周圍人紛紛議論,尤其等另外一撥人過來後,周家大伯娘覺得她真的快要喘不過氣來了。

  另外的那一波人自然是孟秀才的親朋好友。

  準确的說,是先生和同窗,畢竟他的雙親已故,又因着老孟家本就是楊樹村的外來戶,故而在當地并無任何親眷。

  比起光會咋呼“嫁妝好多”、“看起來值老鼻子錢”、“周家真疼姑娘”……之類話語的楊樹村人,孟秀才的先生和同窗顯然要有見識多了,哪怕都是讀書人,不大擅長處理俗事,那也總比鄉下莊稼把式強得太多了。

  這不,當即就有人情不自禁的盤算開了。

  房舍那頭,有周家三奶奶的一席話在前,很快就弄清楚價值了。
第二值錢的怕是好幾箱子的金銀首飾頭面了,畢竟衣裳被褥雖多,可想來應該不怎麼值錢才對,至于那些個稀罕的皮草,則被人有意無意的忽略掉了,畢竟就算再怎麼有見識,很多東西是獨屬于京城那頭的,擱在府城興許有那麼幾個人見識過,可在區區小縣城裡,是真的沒人認得出來。

  金銀之物本就顯眼,更别提周家陪嫁的都是成套金光閃閃的頭面首飾了,哪怕不算手工費,單這個分量也要吓死人了。

  除此之外,還有人在問壓箱錢。

  周家這邊對于壓箱錢還是很清楚的,見有人問起來就随口答了,并不以為意――因為他們沒去算過總數,隻當是幾個金餅子,應該不算什麼吧?

  于是,又驚吓到了一幫人。

  孟秀才的先生和同窗其實是最驚訝的,畢竟孟家的情況于他們而言并非什麼秘密。
在此之前,人人都知曉孟家是外來戶,這個外來戶不單指的是從外頭到楊樹村,事實上孟家壓根就不是他們這一帶的人,據說是來自千裡之外的極南之地。
所以,老孟家在本地沒啥親朋舊友,好在老孟頭還有點兒能耐,又舍得下力氣,這才多少攢了點兒家業,供獨子進學,卻沒想到還不曾享福就已雙雙離世。

  驚訝并未在看完嫁妝後就此停止,而是叫人愈發的不敢置信起來。

  因為孟秀才買下的這座二進小宅子從外頭看來,頂多隻能算是一般般,卻萬萬沒有想到,裡頭竟是裝扮得富麗堂皇。
不單屋内地上鋪設的盡數都是大青磚,裡頭的家具擺件更是驚人。

  就說正堂好了,清一色的黃花梨家具,看那成色那雕工,沒個千八百兩銀子完全拿不下來。
再看其他幾間敞開的房間,竟是每一間都布置得妥妥當當,家具都是成套的,沒有一件是湊合的,且一看就知曉這不可能出自于縣城木匠之手,最次也是從府城做好運過來的。

  最叫人詫異的還是書房,靠裡頭的牆面豎立着一整排的書架和八寶閣,上頭也是擺得滿滿當當的,有個書生一時沒忍住湊上前去細看,卻愕然的發現一牆面的書籍擺件皆是精品,尤其是書籍,竟沒有一本是他所看過的……

  孟秀才的先生和同窗忙着研究書房去了,楊樹村的村民們卻是奔到了其他地方四下張望,也有周家族人以及關系親近的譬如張裡長他們家的女眷們,擁到了新房裡。

  彼時,餓了大半天,還被颠簸了好幾個時辰的周芸芸還不曾入新房,而是仍然坐在花轎裡。
因着楊樹村離縣城很遠,大家沒法準确的估算時間,隻能先估算個大概,然後叫她在轎子裡頭老實待着,等回頭吉時到了在出來。

  所以,當親近的女眷已經忍不住跑到新房裡張望時,周芸芸還整個人懵逼一般的坐在轎子裡。

  大半日沒吃沒喝了,且這轎子坐得異常辛苦,一路上颠簸得她幾乎散架不說,還格外的暈眩想吐。
周芸芸覺得簡直太神奇了,她上輩子不暈車不暈船也不暈機,結果穿越一遭才叫她知道,原來她暈的是轎子……

  萬幸的是,就算其他人都忘了她,周家阿奶始終陪伴在花轎旁邊,隔着薄薄的轎門時不時的跟她說幾句話,還有就是叽叽咋咋叫個不停的小八哥了。

  “好乖乖,阿奶能幫的,都幫你辦妥當了,你以後一定要好生同秀才過日子。
阿奶算是看出來了,他也是個有能耐的,保不住以後能考上狀元當大官呢!
到時候,咱們也不輸他,有錢怕個啥!
左右大家夥都是泥腿子出身的,他要是敢對你不好,阿奶帶着全家老小一起打死他!

  “打死他!
打死他!
帶着全家老小打死他!

  周芸芸先前聽了周家阿奶那番愛的感慨真心很感動,可惜感動不過三秒,就被小八哥尖銳的叫聲給弄沒了。

  “阿奶,叫小八閉嘴。
”周芸芸黑着臉道。

  “死鳥給老娘滾一邊兒去!
”周家阿奶在外頭插着腰罵道,“信不信回頭老娘拔了你的毛,給你直接炖了吃!

  “周大牛你死哪兒去了!
給老娘滾過來!

”小八哥撲棱着翅膀飛到了花轎頂上,扯着嗓門吼道,“周大牛!
周大牛!

周大牛你給老娘滾過來!


  “你個該死的鳥,看老娘怎麼收拾你!

  “周大牛……!

  就算沒看到外頭的鬧劇,光聽聲音也知曉外頭是怎樣一番鬧騰了。
周芸芸隻無言以對的長歎一聲,想着自己出嫁這一日定能成為很多人心目中永恒的記憶。
畢竟,既土豪與逗比為一體的親事,真的很少見。

  正這般想着,忽的外頭傳來一聲獨屬于年輕女子的譏笑聲。

  “我還道是孟大哥千挑萬選擇了怎樣一門好親事,如今看來也不過如此。
瞧瞧,花轎是不差,迎親的隊伍也算是用了心的,可這人呢……唉,泥腿子就是泥腿子,穿上龍袍也不像太子,倒像是戲台子上的角兒。
丢人現眼的東西!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