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後宮新舊錄

第111章 誰家天下(一)

後宮新舊錄 湜沚 3958 2024-01-31 01:07

  “你說皇後會不會殺了米氏?

  話一出口,蔺枚自己都不免吃驚。
這像是一個在他腦中潛伏了許久了念頭,不經意間脫口而出。
他從沒見過宋揚靈打罵下人,更遑論視人命為兒戲了。

  可是,不知為何。
他總覺得現在的揚靈與他最早認識時不太一樣,越來越深不可測。
有時,他甚至覺得,沒有她做不到、做不出的事情。
自己雖貴為天子,見了她偶爾倒生出屏息恭肅之感。

  蔺枚不禁皺了眉頭,一手摩挲着香檀木交椅的一側,似垂頭沉思。

  殿内隻得他同王繼恩兩人。

  王繼恩心中一跳,一時沒敢接話。
他是蔺枚身邊的老人,從蔺枚六七歲時便跟在身邊。
不過他比蔺枚大得多,年齡不相仿自然玩不到一處。
然而老成持重,做事情滴水不漏,從前便深得德妃信任倚重。
蔺枚對他,亦是信任有加。
登基之後,擢升為都都知,統領入内省。

  王繼恩舔了一下嘴角,才字斟句酌道:“小人倒是從未聽過有人抱怨刻薄……再說,殺不殺米氏,不在于皇後想不想,而在于陛下怎麼想。

  蔺枚扯起嘴角,嗤了一聲:“噢?
朕真的管得了?
”他畢竟不傻,就算再無心朝政,也感覺得到朝中一批人惟皇後馬首是瞻,更有一批老臣因科舉之事對皇後大肆撻伐,在他跟前告了無數的狀了。
他夾在中間真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

  冷宮,偏僻處幾無人行。
便是光天化日,乾坤朗朗,也讓人頭目森然。

  米黛筠瘦得脫了人形。
她夜裡幾乎不敢睡覺,就連白天時亦不敢待在沒有陽光照射之處。

  光線稍微一暗,她就想起周婉琴睜着兩個皿窟窿定定地望着自己——明知沒有眼睛的了,卻總覺得有兩道目光比野獸的爪子還利。

  時至今日,她甚至想不起來當初為何那樣咽不下一口氣,非得與宋揚靈鬥個你死我活。
也想不起,叫人剜掉周婉琴雙眼的時候,她腦中轉瞬而過的念頭是什麼。

  她記得她以前怕黑,怕鬼,起夜都不敢一個人出去,拉了宋揚靈,提着小燈籠,披着夾襖,驚醒地一路望一路小跑。
有一回夜裡被白露在後面偷偷吓了一回,氣得兩天沒同她說話。

  她以前也時常想着将來出人頭地,風光無限了要如何自處。
想着定不會如同賢妃那般将一雙眼睛長在頭頂上,也想過不要随便争風吃醋,叫蔺楠為難……是了,那時候她還一心戀慕着蔺楠。

  後來偏偏是蔺枚給了她暢想欣羨過的一切,讓她真正站在了後宮塔尖上的位置。
她皺皺眉,咳嗽一聲,就有人吓得肝膽俱裂。
她輕輕一笑,也有人千方百計不惜出醜賣乖隻為博她笑得更歡。
原來,被人捧着的時候真會忘了自己是誰。

  最風光時,連皇後的風頭都搶了去。

  米黛筠臉上浮出癡癡的笑。

  嘴裡不住歎道:宋揚靈呀……宋揚靈……

  怎麼就那麼巧,偏生我動一回私刑,動了她的人,陛下就來了,她還帶着太皇太後來了!

  可是,她處理周婉琴之事十分嚴密,法未傳六耳,宋揚靈絕對不可能得到絲毫風聲……

  她真的想不明白了,事情到底是如何走向這一步的。
就似,人心龃龉,百轉千回,卻逃不過她算計擺布。

  她感到由衷的恐懼。
皿肉貼在骨頭上,一層層緊縮、壓迫,卻壓不住自内二外的寒意。

  她擡頭望望空蕩蕩的宮室。
外頭有一個穿勤勤懇懇的小宮女還在掃院子。

  宮室簡陋狹窄,被衾粗糙磨人,飯食難以下咽。
她多日未曾進食,比不得從前金粒玉莼,龍肝鳳髓。
就在她有身孕時,胃口亦是極好。
三餐之外,還不時佐以點心,調養得整個人油光水滑,一身肌膚賽錦緞花瓣。

  她兩指一掐,扣住手腕,倒空出一圈。
莫說玉镯,如今怕是連銀镯都戴不住了。

  ——————

  傍晚時吃了兩樣油炸菜肴,膩得宋揚靈好一會兒沒緩過來。
槐莊趕緊煎了清單的茶湯呈上。

  觑着宋揚靈喝茶的當兒,柳橋在一旁說:“聽說米氏在那邊倒是安分,也不鬧,就是好幾日水米不曾沾牙。
米才人托情想去探望,但瑤阆宮的人不敢做情,硬是沒準。

  “到底是親姊妹,姐姐落難,妹妹去探望也是情理之中,再有下回讓她去見便是了。
”宋揚靈說着,又一臉啜了好幾口茶湯,才道:“真是想不明白如今怎麼都好油炸這一口,吃一兩樣還行,多了真是膩得慌。

  “是,奴婢以後叫人少做。

  宋揚靈又吩咐:“夜裡做一道櫻桃飯罷,酸酸甜甜的,正解膩。

  她這邊正說話,就有小宮女來報:“周王妃求見。

  自從得宋揚靈下令善待,周君清在後宮的地位大大得以改善。
隻是身份還是尴尬——王妃。
誰的王妃?
自然是從前篡位的蔺楠的王妃。
因此她在後宮并不時常走動,隻極其偶爾來鳳銮宮請安問好。

  周君清進來之後,行了禮,才在一張玫瑰椅上坐下。

  宋揚靈笑着問她:“史書修得如何了?

  周君清有些不好意思:“此番來,正是要多些皇後厚情,差人送了這些東西來。
寶文閣、季英閣也都來傳了話,說我若要看書,隻管差人去借閱。
”她笑着伸出手,摩挲了一下膝蓋:“本來是自娛的消遣,為着不辜負皇後,倒真得一本正經起來。

  “你别同我自謙。
我知你必是認真去做的。
古往今來,未曾有過女子史學家,你算是破天荒頭一個。

  “不敢奢求這些,隻求對得起一支筆而已。

  “要不要再派幾個讀書識字的人去輔助你?

  周君清搖頭:“人多了,倒覺喧嚣。

  “你還沒說,寫至何處了?
告訴我,沒準我還能提供些素材。

  周君清朝上望了宋揚靈一眼,又微微低下頭,面不改色道:“分兩條線在進行,一則增補先帝時往事,二則記叙當下。
正寫到米氏遭貶為庶人,幽禁瑤阆宮,未知後事如何。

  宋揚靈聞言,挑起嘴角輕輕一笑,眼風似有若無掃過周君清的臉,道:“你說她後事當如何?

  ——周君清頓了一下,又道:“我盡量不做猜測之語,但傳言太盛,亦會記錄在冊。
我寫的是,時有傳言,米氏性命難保。

  宋揚靈不僅不在意,還笑起來:“看來我非得保住米氏性命了,不然她若一死,世人都猜測是我所為。
”她一邊說,一邊撣了撣衣袖,似乎隻是順口說着一件無足輕重的小事。

  ——————

  數月以來,宋揚靈力排衆議擴大開科取士,并堅持設立殿試環節。
終于到得殿試那日,自黎明始,兩千士子在内侍、内廷侍衛帶領之下由端陽門入宮,至觀文殿等候測試。
規模之大,千古無人。
前朝取士,一次不過數十人。
本朝雖時有放寬,亦不過百人。
天子親自主持的殿試,又有數千人之多,一時成為奇觀。
京中百姓更有一早起床,圍至宮門邊看熱鬧的。

  百年後,皇後宋揚靈力推殿試之事仍是士林佳話。

  彼時,觀文殿裡三層外三層設了重兵把守,又有丞相、中書省、禮部、吏部各處官員列席。

  天未曾大亮,人員皆已,隻等陛下駕臨。

  不想蔺枚卻是同宋揚靈一齊出現。
身着廣袖龍紋玄衣的帝後二人,在兩溜紅色宮燈之後,由衆人簇擁着走來。
威儀赫赫,令人望之敬服。

  而列席官員卻紛紛滿面驚詫,皆望向米丞相——即便開科取士由皇後一力推行,但擇選士子乃朝堂大事,皇後怎能出席!

  米丞相亦未曾想到陛下竟同意讓皇後一齊前來。
他明知其他官員皆等他表态,卻想事已至此,總不能大庭廣衆責問帝後,于是假作不知,隻稀裡糊塗帶領衆人叩拜請安,希圖蒙混過關。

  需要走科舉發迹的士子多出身寒門。
若不是此屆大開科舉之門,内中多少人根本不敢想象有朝一日竟能登上天子門堂。
因此人人心中,若說感激陛下,莫若說感激皇後更甚。

  士子隊伍之中,無人說話。
靜默之中,一張張充滿期待的臉,意氣風發,自不待言。

  殿試一共三題,由蔺枚與宋揚靈親自出題考校,正正持續三日,共取士子一千八百人。
一時天下寒士俱歡顔。
皇後宋揚靈更赢得士林前所未有的擁戴。
聲望之盛,甚至超過當朝天子。

  ——————

  第一日殿試畢,便有禮部尚書、大理寺卿等數名官員聯合至米丞相處,痛陳殿試有違祖宗法度,而大肆開科取士更是視世家大族為無物。

  米丞相莫奈其何,好說歹說,才将群情奮勇的一群人勸回去。
好容易送走了衆人,回到屋内,連飲兩盞茶,才略略滋潤差點磨破的嘴皮子。

  他年屆七十,為官五十載,自來隻求不得罪人,得過且過,如今遇上這麼個皇後,他有什麼辦法?
學着文死谏不成?

  米丞相一連咳嗽了幾聲,就聽屋外傳來說話聲:“老爺,怕是舊疾又發了罷?
我這就着人去煎藥。
”米夫人一面往裡走,一面說:“申兒的事情怎麼樣了?
難得他有心上進,老爺可不能叫他空歡喜一場。

  米丞相聞言,登時眉毛耷拉成了八字:“我自有安排。
”他一共三個兒子,早早都從恩蔭得了官。
孫子輩也都差不多有了着落,如今唯有最小的孫子前程無着,偏偏皇後又堵了恩蔭的路,隻以科舉為重。
他也叫小孫子下場考了一回,不想州試就未過。
難道叫他學纨绔子弟窩在家裡一輩子?
還是像那寒門子弟一樣,頭發胡子花白了,還一年年隻盼着考試?

  家裡事情懸心,朝堂之事也不叫人省心。
殿試之後,許多朝臣不滿米丞相無所作為,任由皇後插手朝政。
雖未曾有彈劾之本,卻是非議滿天。
更有甚者,不買米丞相的帳,連中書省的诏令都故意挨延不辦。

  米丞相沒想到宦海沉浮了大半輩子,臨到頭卻一日比一日棘手。

  ——————

  宋揚靈為殿試耗盡心皿,待忙過,好容易歇下來,聽柳橋奏報後宮事宜:“米氏月事未來,奴婢着太醫去看了一回,有身孕無誤。
”她小心翼翼看了一回皇後眼色,又補充道:“奴婢封了太醫的嘴,消息尚不為人知。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