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孫子傳

孫子傳 第127章 熒熒燭光燦燦地圖(4)

孫子傳 曹堯德 2084 2024-02-04 18:34

  吳楚都是新興國家,兩強相遇,勢必争鬥。至于原來散居于淮河流域的東夷諸部落,對于吳楚兩國的侵入,都屬于外來之敵,本無軒轾厚薄之分。但事實上,東夷民族與吳國同處長江下遊,曆年久遠,其間皿緣與人事交往,甚為密切。加以吳國長于舟楫與水上交通,江淮間的商業貿易與經濟往來,加深、密切了彼此間的關系。至于楚國,則是來自長江中遊,其侵入東夷民族的範圍,是楚穆王以來數十年間的事,而且楚穆王是以武力消滅了江、六、蓼諸國,搶占其土地,掠奪其财産,殺戮其同胞,然後屯駐重兵,橫征暴斂,這完全是野獸般的侵略行為,自然要激起東夷民族的憎恨與反抗。因此,吳國出兵淮河流域,對楚作戰,是以東夷民族保護者的姿态出現,因而能處處受到東夷人民的歡迎與幫助,行軍用兵,均十分順利。

  吳楚兩國所争,為江淮之間的廣闊地域,這裡必然是交戰的主戰場,吳軍擊敗楚軍後,侵入楚境,也必沿長江與淮河前進。因此,戰前孫子審視地圖,江淮之間自然是重點。

  一、豫章山區。豫章山脈由楚之申、鄧地區南方迤逦東行,達于六國及群舒西方,山嶺高峻,道路崎岖,本是楚國内部的堅固防線,但楚國既北出中原,東越淮泗,豫章山反成為其交通障礙。楚國北出中原,本以申邑為根據地,如今既東出淮泗,自然須另行開辟由郢都經柏舉,越過豫章山區,達于六、蓼的通路。

  二、淮河、州來及鐘離。淮河地域是一大平原,以淮河水系為該地區的特點。淮河中上遊支流甚多,一部分彙于州來(今安徽省鳳台縣),再東行,有渦水自西北而來,彙于鐘離(今安徽省鳳陽縣東之臨淮關)。因此,州來與鐘離兩地,是淮河地區水陸交通的樞紐,成為該地區的戰略要地。

  三、巢湖、巢邑及厘邑。巢湖為吳楚兩國的屏障,因而巢湖東的巢邑(今安徽省巢縣)及巢湖南的厘邑(今安徽省無為縣),亦成為吳楚兩國必争之要地。

  四、長江、衡山及長岸。長江兩岸尚颡未辟,并無良好的陸路交通可供戰車行駛,但江流中舟師航行與運輸往來卻十分方便,因而吳楚兩國在長江中常有舟師沖突,而無陸上戰鬥。江流中最險厄的地區是鸠茲、衡山及長岸,這裡江流狹窄,江中多沙洲,陸上則有當塗西之東西梁山,當塗北之采石矶,當塗東北之馬鞍山,丹陽鎮之橫望山及秣陵關等。

  由此不難看出,影響吳楚兩國戰鬥行動的最大地理障礙是豫章山、桐柏山和長江。豫章山和桐柏山為颡未辟的原始山林地帶,層巒疊嶂,森林密布,難于通行。兩山之間有三隘口――一曰冥厄,又稱平靖關,以山為障,不營濠隍;二曰直轅,又稱黃岘關、百雁關、九裡關,位于信陽州南九十裡,南至應山亦九十裡,三曰大隧,又稱武陽美、澧山關,位于信陽東南一百五十裡,西南到應山縣一百三十裡,地名大塞嶺。此所謂義陽三關,其地崇山峻嶺,溝壑縱橫,草深林密,荒無人煙,不過是江(今河南省息縣西南)、黃(今河南省潢川縣)、随(今湖北省随縣)、唐(今湖北省随縣之唐城鎮)諸小國人民往來的小徑,難容大軍出入。豫章山東面同樣為山嶺崎岖、荊林叢薄的無人之境,山隘甚多,令人毛骨悚然的就有雁門關、松子關、銅鑼關、隘門關等,為群舒族往來之小徑,也難容大軍周旋。

  至于長江,倒是為舟師往來提供了方便,但順流與逆流,船速相差極遠,影響戰鬥,倘順流而進,逆流而退,見利進易,見不利退則難;反之亦然。而且兩岸颡未辟,陸上無道路可通,所以舟師隻能為偏師奇襲,不能作主力決戰。

  地圖上畫有四條從姑蘇到郢都的虛線:

  第一條:溯大江西上,達于郢都。

  第二條:從雲婁(今安徽省霍邱縣西南)、雞父(今河南省固始縣),越隘門關(今安徽省金寨縣與湖北省麻城縣交界之隘口)至柏舉(今湖北省麻城縣),然後經鄖(今湖北省安陸縣,一說鄖縣)渡漢水達于郢都。

  第三條:溯淮河西上,經黃(今河南省潢川縣)、弦一(今河南省光山縣),穿越義陽三關――大隧、直轅、冥厄,至随(今湖北省随州市),渡漢水達于郢都。

  第四條:由淮河北岸經陳、蔡之間攻取楚之方城(今河南省方城縣)、申、呂,然後循襄、樊渡漢水達于郢都。

  這四條線,是吳攻楚可供選擇的路線,之所以畫成虛線,是因為尚未最終确定選擇哪一條。孫子詳細地審視了一遍攻楚的兵略地理,未發現任何差錯。為慎重起見,他又粗粗地浏覽了一遍,重點突出地推敲琢磨了三五處地方,踱步有頃,深思良久,最後毅然決然地走上前去,揮動朱筆,将第二三兩虛線塗成了紅色的實線,這便是吳破楚入郢之戰的路線。這兩條路線,雖然經由豫章山脈之山僻小徑,隻容步卒行動,但卻行于無人之地,即《孫子兵法》所謂“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之路,而且是由吳攻楚最近捷的路徑。至于第一條路線,以舟師從水上進攻,倒是十分便捷,但楚是陸軍強大的國家,縱然舟師進入郢都,若不擊破其陸軍,仍無破楚的可能。第四條路線則道路遙遠,犯孤軍深入之忌,而且楚的陸軍實力,多布置在方城、申、呂一帶,有以逸待勞之勢。

  兩條粗粗的紅線如火似焰,照得滿屋通紅如染,一片光明――晨曦透過窗紗,射進了孫子的書房,燭光融進了朝霞裡……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