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浮世芳華

第113章 :話本

浮世芳華 易小豬煮竹 2256 2024-01-31 01:00

  徐珞停了片刻容汪氏思量後繼續道:“大伯父大伯母病重,大房中的一應事務皆由劉姨娘在照看,遞湯熬藥,照顧幼小,怕是沒人會比她更用心,此則二也,再有劉姨娘到底出身太子太傅劉府,她在這裡榮耀加身,劉府無外乎就是面上有光,可若是我們不予以理會,任憑劉姨娘在這裡尋死覓活,到時候少不得要與劉府糾纏一番,此為三也。

  雖說劉府劉展江曾與徐慶之并列為“三虎七臣”但十年過去,徐慶之被貶黜邊疆十年,這個中交情便也不複從前了。
況且徐慶之初回京都,還是不要過早與人結怨樹敵的好。

  “要緊的是,劉姨娘還為祖母添了這樣一個乖巧聰慧、如谪仙一般貌美的孫女兒,便是這,劉姨娘的平妻也是可得的。
再者說我曾聽豐平太守劉秉章說過他為自己的妹妹送去了好些财物,聽說有大部分的珍寶藏品都用來孝敬祖母了,那些銀子放在官場,都能捐出兩三個芝麻小官了,更何況是一個平妻的位子。

  到時候劉姨娘從昏睡中轉醒,少不得要哭上一鼻子,将心中的委屈都道出來,介時大伯父大伯母的過世被她拿來做些文章,她這麼凄凄慘慘地一鬧,老夫人縱是個石頭心也能被捂熱了,再體諒到劉氏慣是個懂事的,也就應了。

  “你怎知劉姨娘會如你說的那般?

  “姨娘便是不為自己也要為大姐着想啊,同樣是鎮國公府家的小姐,大姐又生的那般貌若天仙,來日怎可因有個位份地位的母親而委屈為人妾室?
劉姨娘知道這出閣的個中苦楚,比定不想自己的女兒再同自己一般。

  言至于此汪氏心中頓時一痛,換位思考,若是她如劉姨娘一般的處境,怕是也會為徐珞多做打算,如此一來,她便明白該怎樣去向老夫人請願了。

  隻是,“珞兒如何懂得這些道理?

  汪氏忽然間發問,徐珞被她問得一愣,但也隻是笑笑道:“前兩日我跟書玉去外頭的隆泰茶館聽書,一個說書先生講的,”說着她将頭歪向了一邊,故作思量道:“大概是個什麼苦…苦肉計的一個話本,我聽了覺着有趣兒,便多聽了會兒,母親知道我想來愛胡思亂想,想着想着便把劉姨娘這個事給琢磨進來了。

  說完嘻嘻一笑,汪氏被她糊弄的半真半假也隻得發笑,“往後這樣的話本少聽些去,都是些彎彎繞繞的,不怕累壞你這小腦袋去。

  小孩子還是要簡單些的好,雖然她知道自己這個女兒的腦袋裡總是裝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但這些工于心計的事情,她還是要少接觸的好。

  “怎麼會呢,珞兒向來都是如母親一般聰慧,才不會累到。

  母女兩個人又如往日那般說說笑笑聊了一會兒,院内掌上燈不多時,徐珞便有些乏了,在汪氏這一連打了好幾個哈欠,汪氏見她困倦,便吩咐許嬷嬷送她回去。

  徐珞向母親行了禮這才從蘭馨院出去,轉過院牆的閣廊,再看徐珞的眼底,哪有一絲神思倦怠的樣子,一雙黑曜石般的眸子正在燈火的映襯下熠熠生輝,走了不多時徐珞便将許嬷嬷遣了回去,自行朝着聽風軒走去。

  書玉跟在後頭亦步亦趨,卻覺得小姐的步子反而越發的快,心中不由暗自生疑,往常小姐隻心中有事時才會這般着忙,今日這是怎麼了?
劉姨娘那邊的事不是已經由夫人去做了嗎?

  忽的徐珞住了腳,尚在神遊的書玉險些将身子撞在小姐身上,擡起頭見徐珞立定在原地不動,書玉才悄聲上前問道:“小姐可是又想到了什麼?

  “書玉,明日你去通知柳掌櫃一聲,叫梁上飛燕李簡來一趟鎮國公府,我有事情交代給他。

  “是,”書玉的臉上冷若凝霜,心中雖有幾分猶疑,但閣主的吩咐她向來是唯命是從。

  這一夜徐珞斜依在榻上,久久不能成眠,明明事情盡在掌握之中,可偏偏許多的事情卻常常出乎意料,她想不明白劉姨娘這件事到底是哪裡出了纰漏,但内心底卻深知這件事的背後一定有什麼她看不見的東西。

  到底會是什麼呢?

  兩日後,正在聽風軒習字的徐珞忽聽聞外面有細碎的跑步聲,手中方蘸了墨汁的軟毫便懸空在紙張之上,一首尚未寫完的定風波,停留在最後一阙。

  徐珞将筆擱置在薄暮青花架上,理了理衣袖,才擡起頭來,書玉就一路小跑着進了門來,“小姐,劉姨娘醒了。

  跟徐珞心中猜想的差不多,“大小姐呢?

  “大小姐原本在老夫人那處陪着說話,聽說姨娘醒了頓時哭了出來,老夫人瞧見她那般傷心也跟着落了幾滴淚,當下便準小姐回去探望了。

  徐珞眉頭一蹙,“那老夫人呢?

  “老夫人?
老夫人自然是在康慧院中,隻不過她派了身邊的玉屏姐姐去看望劉姨娘,還帶了好些東西。

  到底是大家庭院,便是人命關天也難以令人屈尊降貴。

  “不過夫人和三夫人還有那位馬姨娘倒是得了消息就去了,現下正在湘林館中,小姐要不要去?

  “我去做甚,有母親在就好了。
”徐珞不再理會書玉的話茬,而是重新拾起方才放在筆架上的那隻軟毫,醞釀了片刻複又将筆尖落下,接着上阕的詩篇寫下去,落筆時才驚覺鼻尖遲鈍得很,中間竟有大部分的字不着細墨,徐珞複又端詳起手中的那支筆,原來方才耽擱得太久,以至于筆尖都幹澀了。

  徐珞想要伸手去蘸些許墨汁,但低頭瞧着桌上的一副好字已然成了殘缺,便再沒了興緻,擱下筆匆匆将那張紙揉做一團,随意地丢棄在旁,人也從桌案前提步向着門外走去。

  庭院中的花兒已經落了大半,樹葉在涼涼的秋風之中飒飒作響,不多時就被吹散落地,隻餘下幹枯的樹枝在迎着風滌蕩,滿園的秋風蕭瑟,細細看去尚有一絲綠意的唯有近日才上的雛鳳金菊。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