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一條狗的修真使命

第二十三章 沙爾曼1

一條狗的修真使命 晨曦潤澤 2737 2024-01-31 01:00

  沙爾曼夫婦的飛機剛剛落地,當他們步入M國的機場的時候,就被人群給圍住了。

  人們圍住他倆,要求沙爾曼當衆開示。

  因為沙爾曼大師,一生寫了好多本靈修著作,在世界各地以多種語言出版,引起了很多人的共嗚。
因此,得知他将到M國做巡回演講,跟大衆分享瑜伽和靜心的法門時,立即受到了衆多求道者的熱烈追棒。

  約瑟是個五十多歲的婦人,雖然上了年紀,仍然風韻猶存,把自己打扮的光彩照人。

  她有個特色,從來不知道靈修為何物,也從未對丈夫的事業感過興趣,更沒有歸依任何一種宗教,甚至也沒花任何時間去修行過,但約瑟就是很讨人喜歡,有一種獨特的魅力。

  她每天靜靜的做飯、打掃、照料周圍的人,甚至還在外面喂養了很多流浪的貓貓狗狗。
約瑟把自己完完全全奉獻給生活,活的簡單滿足,樂觀堅定。

  當沙爾曼第一眼看到她的時候就說:“你不需要靈修,不需要任何多餘的知見,因為你早已活在其中了”。

  兩人的婚禮辦的非常簡單,卻收到很多人的祝福。

  沙爾曼本無意這次M國之行,因為像他這種幾經風雨的老人,不再會因為任何外物而動搖。

  如果把他的人生形容成一朵花,他就是那種隻願獨自盛放,獨自花榭的人,他已經不需要任何外在的認同和贊美。

  驅使他來M國的,是一個夢。

  那是一個清明夢,半夢半醒,亦真亦幻。

  在夢裡他是個黃皮膚的女子,有愛她的先生,有一個可愛又好動的兒子,那孩子叫顧什麼來着,一醒過來就記不清了。

  他唯一記住的是,小男孩很愛她,他們家還養過一隻狗。
在夢裡,姓顧的小男孩,拿來一塊星條旗,反複給他看,在他耳邊說了很多很多話。

  醒來之後,忽然有個想法進入沙爾曼腦海:去M國吧,那将會是一段非常特别而精彩的旅行。

  于是,沙爾曼問了妻子。
而身為M國人的約瑟,剛好收到了姐姐的邀請信。

  她的姐姐住在M國的無魚州,那裡有大片大片的葡萄園。
她邀請他們參加一年一度的葡萄節。
而沙爾曼因為瑜伽場地房租剛剛到期的緣故,停下了手頭的工作。

  另外,M國的知名脫口秀女王溫弗,因為看了他的書大有收獲,在節目中對他推崇備至。
第7頻道特意邀請他到M國推廣瑜珈和靜心法門。

  一切似乎都剛剛好。

  沙爾曼從很早之前,就懂得随順生命之流。

  何謂随順生命之流?

  舉個例子:

  如果你很想買一個衣櫃,存款卻不夠,家裡也放不下,那就不買,放下想要它的執念。
如果放不下,即使你沒有買,那個衣櫃實際上已經在了,它占用的是心靈空間。
結局無論是買或不買,都會讓人心累、糾結。

  反之,如果你想買一個衣櫃,有錢有閑有空間。
那就買,好好享受它帶給你的喜悅和便利。

  就這麼簡單,一旦做到的話,會讓生活變得簡單而輕松。

  所有的事物都對上了,于是沙爾曼夫婦接受邀請,欣然前往。

  他們一來到M國,就受到了求道者們的熱烈歡迎。

  沒辦法,最近這幾年,不知為什麼,各種靈修工作坊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早幾年,沙爾曼曾經出于好奇,想體驗一把,去參與過。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一類工作坊,用神通和專業術語忽悠人。
往往天價收費,教課的老師,今天一身孫悟空的行頭,明天扮佛祖。
大談開悟,大談财務自由……有些甚至會炫一把特異功能。
用嘴吃玻璃,在火上行走等等。

  二類工作坊,借譚催或者奧修的名義開男女共修班。
不停教導學員,你要學會打破一切限制,實際上卻是集體啪啪啪。
嗯,相當會玩,很漲姿勢。
因為機構是通過正規途徑招生,願者上鈎。

  三類工作坊,有點幹貨。
隻是教課的老師本身也有很重的心理問題,小我養的比誰都大。

  當然,也有好的,但這種走心的機構和老師,真的不多。

  不過,與這些大大小小的工作坊相比。
前來求道的學生,更是千奇百怪。

  一些人隻是想參與一下,趕趕時髦。
他們來這裡,就是走馬觀花,快進快出。

  一些人不是真的想解決困境,隻是需要個地方來訴訴苦,有人傾聽。
甚至于,以此來逃避生活。

  沙爾曼就曾見到一位婦女,要脅自己的丈夫:“如果不給我出這三萬元的學費,你就是不愛我”。
而此前,她已經參加了很多類似的課程。
對課程上瘾,就像吸食大麻一樣戒不掉。
那天價的學費,壓得她的家人喘不過氣來。

  還有一些人迷上了神通。
今天開天眼,明天開海底輪,後天開拙火……。
可無論擁有了怎樣的超能,還是有無盡的煩惱和問題,甚至比做普通人時更多。

  說到底,求道的路上,岔路太多了。

  修好了,心靈成長;修不好,就是神經病。

  從另一層面來看,求道者是最大的受害者。

  付了天價上大師課,買來一堆教材。
學着大師穿衣,學着大師講話,甚至于喝XX超能水、佩戴XX隕石、接受宇宙能量灌頂開啟梅爾卡巴……聽起來很可笑,但真的很多人就是上當上的無怨無悔。

  開悟從來不是宣傳的那樣:離苦得樂,解脫自在。

  開悟之後,還是要面對自己的生活。
很多人狂喜之後,還是會跌落凡塵,哪怕是舉世聞名的大師。

  沙爾曼從來沒有追求過開悟,也從不把自己當大師。
他上課的第一句話,往往是:别用開示這個詞。
我沒成佛,也不懂開悟。
我隻是個凡人,别把我的話當真理。
有共嗚就聽,沒有就不聽。

  求道者們往往會為這位老師的直白感到好笑,但聽了一會兒,就開始感到不一樣:

  有覺知的生活吧,不管境遇如何,好好接納,不要為某個信念限制了自己。
包含經典書、聖靈語錄、某位開悟者、揚升……用心觀照自己的生活,實實在在向内看,足矣。

  帶着覺知的體驗,就是終極的悟道之旅。

  我們不應該拒絕生活。
生活就在我們眼前,隻要它在我們眼前,我們就要善用它。
沒必要無欲無求,而是帶着覺知活出每一個欲望。

  關于神通。
我經曆過很多神奇的事,但事後明了,也就如此而已。
真正有價值的是:心靈的平安。

  那些神通,可以去體驗,可以去玩。
但與真正的平安相比,天差地遠。
就像一滴水比一片海。

  神通不會讓我有安全感,也不會讓我踏實,它曾帶給我一時虛榮,成為炫耀的本錢。
但就像一個小孩子舞大刀,現在,我放下它了。
而它,也放過了我。

  有一種感覺,發自内心。
溫暖,安甯。
你會靜靜觀看自己的一生,走心去體驗每個情境裡的喜怒哀樂。

  最終而言,這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是可執着的。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