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原上草萋萋

第八十二章 梁軍出動

原上草萋萋 劉小刀 4471 2024-01-31 01:00

  一名太監腳步匆匆走進去,看到禦書房外的小柳公公,恭恭敬敬行個禮才道:“公公,大梁的使臣在宮門外求見,說皇上不見他們就不走。

  柳公公眉毛一豎:“他們怎麼出來了,不是使人看着嗎!

  太監回道:“看着隻是看着,哪能真把他們關起來不讓出來,那不就是把事鬧大了嗎?
也不知他們從哪得來的信兒,知道今天大理寺審了安瀾公主,這就不幹了,非要把人接出來。

  柳公公不置可否:“讓他們等着吧,皇上閑了,我去禀報一聲。

  太監道:‘公公費心了,奴才這就下去了。

  柳公公随意點了下頭算是準了。
梁人,他們還敢鬧,不知道皇上正難過着嗎!
想着,朝裡面看了一眼,隔着窗紙,他當然什麼也看不到,可是,他知道,皇上握着賜給陳崇的劍,正黯然傷神。

  宮門外,袁解為首,幾十人站在宮門口,面容嚴肅,等着周帝的召見。
所有人臉色都很難看,周人怎麼能這樣,公主明明是受害者,卻被當做嫌疑犯被關進大理寺,過堂還不讓他們大梁的人參與,想屈打成招還是怎麼,欺他們大梁無人嗎!
今日周帝不給個說法,他們絕不善罷甘休!

  同時,周越帶領近千人包圍了大理寺。

  大理寺卿韋經已經離開了,但還有不少書吏在其中,門開了一條縫,看到外面兇神惡煞的梁軍,慌得忙把門關緊多上幾道闩,這是要造反嗎,這可是大周的都城啊,梁人不要命了!

  周越一邊,是一身戎裝的高岸,他騎在馬背上,左右看了幾眼,高聲喊道:“裡面的大周官員聽着,我們不想生事,隻要把我們公主交出來,我們馬上撤走。
”如此喊了幾遍,裡面的人毫無動靜。
高岸對周越道:“将軍,周人根本不經我們放在眼裡,不如直接闖進去吧?
”周越搖頭道:“再等等,去袁大人那邊看看有沒有消息。

  梁使帶人包圍了大理寺,這個消息很快傳遍了京城。

  大理寺裡的人很是心驚膽戰了一會兒,待見到他們隻是圍着,沒有強行開門,也沒有翻牆而入之後心便放了下來。
原來是做做樣子啊。
心裡踏實了,便各忙各的,更不把門外的梁軍當回事了。

  衛國公夫人一心咬住蕭安瀾,自然也留了耳目在外面,得到這個消息後,她眼珠一轉,一個大膽的念頭猛地竄了出來。

  這個計劃有些冒險,可是,卻可能是為兒子報仇的唯一機會了。
衛國公夫人用很短的時間再次思量一番,幹,先幹了再說!
當即扯着衣擺,帶着幾個丫頭仆婦沖出内宅。

  韋經慌忙帶着些侍衛回到大理寺,穿過重重甲胄在身的梁軍走到周越身旁,陪着笑道:“周将軍,這是作何,咱們有話好好說。
您看這麼多人,一個弄不好,出了人命,這誰都不好交差啊!

  見來了個文官,周越下馬,拱手道:“這位大人可是這大理寺的主事大人?

  韋經:“正是。

  周越雖是武人,禮數卻不荒廢,和氣道:“大人,非是我梁人目無法紀,實在是貴國所為,讓我等放心不下。
大人隻要放出安瀾公主,由我們自行看管,我們馬上撤退,并向裡面的大人們道歉。
我們可以保證安瀾公主隻待在使館中,大理寺審案可随時傳喚。

  韋經為難道:“這位将軍,您可能有所不知,非重大案情也不會交由我這大理寺審理。
此案發生在皇宮,死的又是皇上的摯友,人雖在這裡面關着,卻不是我能做主放的。
不過将軍大可放心,公主在裡面沒受一點委屈,好吃好喝,隻是暫住幾天而已,暫住。

  周越還沒發話,身後的高岸已控制不住怒道:“胡說八道,牢房裡能算暫住,你欺我梁人是傻子嗎,你怎麼不去裡面暫住!
”“住口!
”周越回頭斥責,又滿含歉意對韋經道:“這位大人,您别跟他一般計較。
本來我們是不擔心的,可是今日審案,為何沒有人通知我們聽審,我們公主金枝玉葉,女孩子家難免膽小怯懦,若被人吓一吓說錯了什麼話,判錯了案子,豈不是又一樁冤假錯案?

  膽小怯懦?
韋經瞪着眼睛,你梁人睜着眼說瞎話的本事果然了得。
那也算怯懦,若嚣張起來又該是何光景?
“公主舉止大方得體,将軍擔心的事不會發生。

  這個我自然知道。
周越心裡想着,嘴上卻道:“我們公主本是受害者,無端被當成嫌犯也就算了,貴國與我國交好,我們相信貴國必會還公主一個公道。
可今日審案,我們不知情,衛國公一家連同方家卻到場,貴國這件事實在有欠思量,我不得不擔心我們公主會不會被欺淩。
今日之舉實屬無奈,望大人見諒。

  韋經見他态度不錯,心裡想着大梁太子很快就到了,到時候就不是他這個層次的人能插手的了,但若得罪了眼前這位,随便在人家太子面前露點口風,為了兩國邦交,皇上若拿什麼人頂缸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還是不能得罪。
便拱手說道:“将軍所言有理,但下官職權有限,下官願為将軍進宮面聖分說,一切但憑聖裁。

  周越忙謝道:“多謝大人。
下官亦可保證,大人回來之前,絕不輕舉妄動。

  韋經再拜辭行,這便朝着皇宮方向去了。
高岸道:“這老匹夫靠得住嗎?

  周越道:“管他呢,隻要我們守着這大理寺,陳家和方家的人就動不了手腳。
太子一到,他們還敢不放人!
”高岸一想,大梁太子蕭安慶,聽說是一位尚無好戰的人物。
應該不會在大周面前低頭吧。

  梁軍包圍了大理寺,因韋經已經出面調停過一次,且近千人并無過激舉動,所以負責城内治安的步軍司巡防營隻是站在不遠處觀望,不曾出面驅趕,以免激化矛盾,造成兩國邦交大事。
另有部分殿前侍衛司侍衛在城内巡查,以免發生更多動亂。

  周帝已經知道了梁使袁解請見的事,隻是他不願見他。
不用見也知道他所圖何事,可他已經決定了,安瀾不能放。
皇帝大都疑心重他也不例外。
那日的情形,他看在眼中,後來反複多次思量,從中發現不少一點。
但最可疑的人仍然是蕭安瀾。

  他不是懷疑她殺了陳崇,而是懷疑她知道兇手是誰,但是不說!

  那麼她要袒護的人是誰呢,她甯願被懷疑,甯願住牢房也要保全的人,會是誰呢?

  她所親近的人,蕭安樂,不對,她們自幼不合,他早使人調查的清清楚楚,蕭安瀾跟梁帝的所有子女關系都緊張。
還有什麼人,兩個梁使,當時都沒離開過大殿,紀涵,不可能做這事,也沒離開過,還有誰呢?

  皇上左思右想,安瀾這個人,不像是偉大的可以為了别人犧牲自己的人。
她要包庇此人必然有更大的圖謀。
為了什麼呢?
想不出來,隻有先把她扣在手中。

  所以,梁使就在宮門外站着吧。

  梁軍包圍大理寺,韋經面聖。
不見。
讓人盯着,隻要不發生沖突,就讓他們呆着吧。
人是不會放的。

  韋經跟袁解一樣被擋在門外,走又不好走,隻好一起站在門外等着。
近千梁軍圍着大理寺,隻是圍着,裡面的人出不來,外面的人也不進去,就這麼僵持着,天色慢慢安了下來。

  此時,卻有一隻兵馬,不知受了何人調遣,騎着馬沖進城中,直奔大理寺而去。

  周越等人都下了馬,大理寺裡門的人有些着急,開始交涉。
要求他們放一部分人回家,高岸正要提條件進去探望安瀾。
不想馬蹄陣陣,大批兵馬趕到。
梁軍忙上馬戒備。
隻見從一邊駛來一隊騎兵,為首之人大喊:“大膽梁人,竟敢在城中集結兵馬,爾等有何圖謀,還不速速退兵!

  在旁觀望的步軍司統領看出來人乃是北大營馬軍司中人,想來是上面調派來的,是以不僅未加阻攔,還趁勢而上,将梁軍堵在道路中間。

  周越眉頭一皺,這是要幹什麼,撕破臉嗎?

  高岸想了想,周越的面子比自己重要。
擠出人群,看向來人:“我等不是對大周不敬,隻要求見我們公主一面……”

  話未說完,隻聽對方一聲:“舉箭!
”一片刷刷亂響,幾百隻羽箭指向了梁軍。

  周越大怒,還不讓人說話了。
當即怒喝:“準備出擊!
”梁軍沒配備弓箭,各個拔刀出鞘,就等着将軍一聲令下。
站在前頭的就有幾個安瀾的侍衛,打仗,誰怕誰啊!
這幾人面目猙獰瞪着周軍,隔着老遠都能感覺到對方濃濃的殺氣。

  步軍司統領見勢不妙,一面也武器在手準備接應,一面準備過去幾個人問問清楚。

  馬軍司前排幾人各個五大三粗,互相看幾眼,倒像是商議一般,随後一人道:“放下武器,速速後退,否則,格殺勿論!

  高岸簡直要笑了,這人一看軍服就職位不高,竟膽敢放出這等狂言!
“爾等何人?
公然破壞兩國關系,你擔得起這個罪名嗎?

  “嗖”的一聲,一直羽箭射在高岸腳下的石闆路上,在青灰的路面上劃出一道白色痕迹。

  高岸畢竟沒真正上過戰場,一時竟沒反應過來:這些周軍居然真敢動手!

  他沒反應,不代表别人也沒反應。
雖然周軍隻射了一隻箭,也沒有射到人,可這隻箭宛若敲響了戰鬥的鼓點,憋屈了多日的安瀾的幾個侍衛,原烏雲百騎戰士,在那箭落地的同時已用不遜于羽箭的速度竄入對方軍中。

  高岸隻聽到對面慘叫連連才發現身邊幾人消失不見。

  周軍營中登時大亂。

  這一隊周軍正是陳崇帶出來的第八營,今日被衛國公夫人說服過來,要滅一滅梁軍的威風,不想碰上了更暴躁的烏雲百騎戰士。

  身為侍衛,這幾人牢記郭巍的話,不可給主子惹事,所以主子被投進大牢,他們忍着,等着大人們把主子救出來。
可現在的情形是,他們先動手了,那就不需要忍着了。

  周越看不清前面發生了什麼,隻聽到周軍營中亂了,大喊道:“高岸,你幹什麼!

  高岸委屈回答:“他們拿箭射我,公主的侍衛這才動手了!

  那邊幾個隊長大怒,不過一眨眼的工夫,十幾個弟兄被撂倒了,這可是大周的地界啊,哪容得你們梁人嚣張!
當下大手一揮:“兄弟們,上啊!
”帶人朝梁軍大隊沖過去。

  高岸自不會束手待斃,此時緩過神來,更多的是終能親上戰場的激動,拔出長劍,大喊:“保護将軍,搶出公主!
”迎上第八營的騎兵。

  另一面的步軍司人馬看到這邊開打,自不會看着自己人受欺負,亦紛紛出手加入戰局。

  周越沒想到事情會鬧到這一步,流皿沖突不是他想看到的。
可士氣激起來,也不是想撤就能撤的。
況雙方都逗起火來,不出手隻有被打的份,他隻好一邊喊着“點到為止”,一邊打退湧到自己一邊的周軍。

  一整條街都亂了。
一千多人在大周的都城,最威嚴的大理寺牆外開始了一輪械鬥。

  此時誰也沒注意到,挑起這麼大規模

  糾紛的罪魁禍首已在家人的幫助下,翻牆進了大理寺。

  因衆人都被牆外的紛亂吸引了注意力,大理寺裡面反而靜悄悄的恍若無人之境。
幾個家丁分散開來,尋找監牢入口,找到之後,領着衛國公夫人并幾個仆婦走進監牢。
衆人又分頭一陣好找,還沒找到安瀾先被一名獄卒發現。
獄卒大喊:“什麼人,竟敢擅闖大理寺!

  不料衛國公夫人從袖中掏出一物,在獄卒面前一抖,黃燦燦的耀人眼目,居然是聖旨!

  獄卒慌忙跪下,什麼都不敢再說。
衛國公夫人氣勢洶洶道:“本夫人求來了皇上的聖旨,可單獨審問蕭安瀾。
她在哪,帶路!
”(未完待續。
)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