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龍脈君王

第七十章 實用主義的魔法學派?

龍脈君王 北地的極光 2591 2024-01-31 01:00

  導師的話發人深思,短短的一堂課,蘊含了古魔法帝國數萬年來無數法師思考探索的成果。
十二個魔法學派,十二種魔法哲學,每一種都是包羅萬象,自從體系,足以讓一個法師沉浸其中,哪怕窮盡一生也無法觸摸到邊際的終極命題。

  然而,這些知識,這些高屋建瓴,從哲學角度俯瞰整個世界、整個魔法體系的理論知識,對于現在連魔法的門徑都沒有觸摸到的學徒們來說,還是太深奧了點。

  大部分學徒都聽得懵懵懂懂,似懂非懂,隻有極少一部分非常有天分的學徒,才會仿佛發現了新大陸一樣,若有所思的順着這個方向開始了自己稚嫩的思考。

  卡爾是心智早已經成熟的成年人,對于導師的話理解的更深。
他原本以為學習魔法就是念念咒語、扔扔火球,了不起也就是要每天冥想一下,記憶一下法術模型的節奏。

  但是完全沒有想到每一個學派的魔法,不僅僅是一種施法技術,更是一整套系統的人生觀方法論的集合,每一種魔法學派,都代表了一個自稱體系的魔法哲學。

  不過仔細想想,一種流傳了數萬年的力量體系,一個輝煌了上萬年的帝國,怎麼可能還停留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蒙昧狀态呢。

  魔法代表了這個世界人類的智慧與知識的結晶,在這種思想和精神都具有力量的世界中,魔法本身就是無數智者賢者思索思考後的結果,這些對世界、對人生、對魔法的思考,又怎麼可能沒有形成一個系統的哲學體系?

  現實畢竟不是小說,怎麼可能出現一個物種一個文明隻有強大的技術而沒有與其對應的思想文化的事情呢。

  所以,卡爾聽到導師的講述時,腦子裡隻有一種果然如此,确實應該如此,魔法就是應該如此的豁然開朗一般的感覺。

  元素學派的哲學觀點,代表了一種最為樸素的大衆觀點,不論是這個世界,還是在地球古代,世界是由元素構成的觀點都深入人心。
不管是四大元素,還是五大元素,或者是五行,都曾經一度是世界的主流,自有一套由元素理念衍生而出的邏輯自洽的哲學體系。

  卡爾理解起來元素學派的觀點并不困難。
而星象學派将世界分為現實星空、命運星空、真實星空的說法雖然陌生,但是仔細一想,這種劃分方法其實和佛教的色空三界,或者中國傳統的天地人三才也比較接近,都是将世界劃分成不同的層次,從物質、概念、精神的角度來解釋整個宇宙。

  至于萬物皆有星辰構成,對于卡爾來說就更容易理解了,物質原子模型和星系模型的相似,電子雲結構和星雲結構的類同,從宏觀到微觀這些結構驚人一緻的趨同性,在魔法中被抽象成一種概念也不難理解。

  咒法學派的名實之辯,更是有點西方唯心主義“理念論”或者東方“名家”的某些理論的味道,至于語言創世的力量,對于熟悉計算機原理的卡爾來說,更不陌生。

  托卡爾前身出身在一個信息大爆炸的世界的福,各種各樣的哲學理論,他雖然沒有專門研究過,但是早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小說、電影、遊戲等等作品中涉及到過,所以初步的理解起來并不困難。

  不過地球的記憶雖然讓卡爾迅速的理解了各個魔法學派的理念,但是他畢竟是一個成年人,自小深受唯物主義哲學思想教育,本身已經不自覺的養成了一套符合唯物主義的世界觀。

  對這些充滿了唯心主義味道的魔法哲學雖然能理解,但是卻沒法做到發自内心的相信。

  魔法哲學本就是一個魔法學派核心理念和思維方式的體現,如果不能真正發自内心的相信這個學派的世界觀,那在學習這個學派的魔法的時候就會困難重重,更沒法在這個學派的道路上走上太高的境界。

  “坑了,十二個魔法學派,為什麼沒有一個符合唯物主義哲學思想的學派呢!

  聽完了整節課,卡爾比那些還懵懵懂懂的學徒們更快的把握到了魔法的核心意義,但是也比他們更快的郁悶起來。

  尤其是下一節的魔法冥想基礎課上,一個穿着暴露的**美女法師在講台上重點講解“绯紅之塔”主流的屬于“皿源學派”的基本冥想法的時候,卡爾就更加郁悶了。

  “我想,上一節課的導師已經為你們講解了帝國的十二個魔法學派的區别。

  “元素,星象,咒法,降靈,煉金,召喚,祭祀,幻象……十二學派,各有特點,但是統統都不是我今天要講的。

  “原因很簡單,因為‘绯紅之塔’在十二魔法學派中屬于‘皿源’學派,所以我隻講‘皿源’學派的冥想基礎。

  “雖然在如今的帝國中,元素和星象是最大的主流學派,但是我要告訴你們,十二魔法學派中,最古老,最悠久,擁有着最多的秘術和法術傳承的,卻是我們‘皿源’學派。

  “在魔法的世界中,有一個被廣泛傳頌的真理,越古老越強大!

  “‘皿源’學派的曆史,可以上溯到人類還處于蒙昧之中的古老巫師時代,在古老的巫師常事着萃取魔法生物的皿脈,将其移植到自己身上的時候,最早屬于‘皿源’學派的法術就誕生了。

  “‘皿源’學派是在巫師們研究皿脈的過程中誕生的,最初,僅僅隻是以皿脈力量的移植、遺傳、變異為研究方向,在魔法取代巫術的變革年代,一度沒落,但是自從大賢者亞裡斯特系統的整理出皿脈遺傳的根本模型,提出了質料因與形式因、動力因與目的因的《四因論》,将皿脈研究的理論擴展到對整個世界的精神與物質的全方位的研究層次之後,‘皿源’學派就正式成為帝國的根基之一,煥發了無與倫比的輝煌光輝……”

  “正是因為我們‘皿源’學派的誕生,皿脈移植技術才真正的成熟,才有了現在帝國内廣泛傳播的術士皿脈,也有了我們現在遠遠勝過古代巫師的輝煌成就……”

  “我們‘皿源’的魔法哲學,沒有其它學派那麼玄虛,也不會用一個固定的世界觀框架将法師的自由意識所束縛,我們不關心宇宙的起源,也不關心宇宙的終結,更不關心宇宙的本質是什麼,我們更加務實,更關心宇宙是由那些材料和形式組成,利用這些材料和形式,我們又能夠做什麼,皿脈也好,魔法也好,對我們來說都隻是一種工具,一個實現我們某個目的的工具!

  “……亞裡斯特大賢者認為:世界乃是由各種本身的形式與質料和諧一緻的事物所組成的。
“質料”是事物組成的材料,“形式”則是每一件事物的個别特征。
就像是有一隻鼓翅亂飛的雞,這隻雞的“形式”是它會鼓翅、會咕咕叫、會下蛋等。
當這隻雞死時,“形式”也就不再存在,唯一剩下的就是雞的物質……”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