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凱憂心忡忡。
他站在城牆上,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聯軍,知道自己這次有些失算了。
他沒想到夏軍來的如此之快,而且戰力非凡,眨眼間就連下五城,滅掉自己三分之一的人馬。
他匆忙撤退到嘉旺城,甚至還來不及下令運走儲存在這裡的物質,夏軍就追了上來。
随即蘇汕國和蘇裡國聯軍也趕了過來,一舉将嘉旺城圍住。
唯一讓他有點小饒幸的是,他原先擺在嘉旺城北面的人馬沒有撤回城中或者調往他處,所以北面現在還暢通。
夏軍的攻勢異常犀利,給守在南城的秦軍造成巨大損傷,程凱隻好親自來到這裡督戰。
遠程攻擊持續了一個時辰還多,也不知道夏軍哪來的這些箭矢和石塊,城牆多處被巨石砸崩塌,甚至夏軍的一支強弩箭矢将城牆垛給直接崩掉了,這等威力的強弩,着實把程凱驚出了一身冷汗。
實際上這是一款弑神弩的攻城版,丈五長小兒手臂粗細的箭杆,鐵制巴掌寬的箭頭,三百步距離威力不減。
最遠射程四百步,但是到了那個距離也就對士卒有所傷害,強弓之末都有這般威力,對秦國這個号稱弓弩最強的大國來講,還真是難以接受。
将城牆垛一箭崩掉,這得多大威力,怎麼不讓程凱驚怵,若是這一弩箭奔着他,他都懷疑自己難以應付,即便能攔擋住,怕是也會讓其受傷。
這種攻城弩速度快威力大,但是制造起來也不是那麼容易,使用起來也很繁瑣,夏軍每個軍團也不是裝備很多,不然就不讓人活了。
可即便不多,摻雜在其他普通攻城弩中,起到的是突擊作用,對守城指揮的将領具有極大的殺傷力,這就是程凱此刻最擔憂的。
實際上剛才這一箭就是對他的,隻是操作者有些失誤,射偏了。
對于東城兩蘇軍隊,程凱并沒太在意,而兩蘇軍隊卻也不争氣,雖然是佯攻,刻也拿出點奪城的氣勢,可他們愣是躲在一箭之地外呐喊,卻不敢越雷池一步。
而夏軍卻截然相反,推着攻城塔和雲梯等,舉着大盾已經逼近城牆,在夏軍遠程火力壓制下,秦軍擡不起頭來,反擊力度不大,沒有對夏軍造成多大的阻力,不過夏軍可不認為秦軍真的沒有反抗能力,隻要過了護城河,定會遭到秦軍滾木礌石等打擊,所以他們到了這個地方就放慢了腳步,隻是給予秦軍以壓迫感。
果然,到了這一步,程凱急了,督戰隊将躲在城牆後的人趕了出來,頓時箭如潑雨般灑向夏軍。
夏軍出現了傷亡,也正好借此機會向後撤退。
演得逼真,情急下程凱也沒太注意。
就這樣,夏軍第一波攻擊被打退。
而西城,張宇和廖金奎也上演了激烈的攻城戰,不過兩人可沒有南面兩個兵團那些先進且威力巨大的攻城器具,不過這裡的士卒可非是一般的士卒,水軍精銳加上黑旗軍,單兵實力都很強,如果真的想要奪城,有可能他們這裡是最先攻上城頭的。
即便是佯攻,可也數次差點殺上城頭。
雖有傷亡,但實在是太微乎其微了。
就這樣兩天下來,程凱就有些受不了了。
“把城中民衆全部趕上城頭幫助守城,李輝,我給你五萬人,押運整裝好的物質連夜出城,不要管其他的事情,用最快的速度将這些物質運到牛邙山區,不得有失,你可明白。”
程凱先吩咐副将把城中百姓趕上城頭,然後讓心腹愛将李輝帶他的五萬精銳押解物質先走,他準備棄城了。
“定不負所望。”
“我等為你争取一夜的時間,随後追趕你們,你走東面那條路,那裡比較安全些,路上不要進城,也不要告知守城的人你的目的,萬事小心,去吧。”
去往牛邙山區有兩條路,一條靠近峄城,也就是去往峄城的那條路,隻是在離峄城五十多裡處有個岔道折向東北,因為這一面出現過黑衣黑甲的軍隊,給秦軍造成重創,雖然沿路也有幾個城鎮有秦軍把守,但程凱還是覺得不安全。
而靠東那條路雖然臨近渠柳河,河東有兩蘇聯軍駐守,可是程凱對那些雜兵不屑一顧,再說了這一面有幾座大城在他手中,城中駐軍也不少,走這條路比較安全。
當然在這平原上路是有很多,不過能暢通的行走大軍和車輛的唯有這兩條路,其他的都是鄉間小路,多田地小河流,不是那麼好走。
而在這鄉間小路上,離着嘉旺城二百多裡外,夜幕下有兩隻軍隊悄莫聲息的快速向北挺進。
兩支軍隊齊頭并進,但相距很遠,相互不見,北軍在東面,他們白天潛伏休息,夜晚快速行進,好在向導對這裡的地形非常熟悉,兩天來并沒有暴露行蹤,隻是遇到了不多的平民,當向導告知這是來幫助他們打擊侵略者的夏國軍隊後,這些人不但為他們提供隐秘場所,還提供些糧食,這讓北軍将士很是感觸。
平民很樸實,他們厭惡戰亂,心中隻有平平淡淡過生活,而這種生活被秦軍給打碎了,家園被毀,親人被殺,賴以生存的糧食被搶,所以他們憎恨侵略者,但又無力反抗,而見到了來幫助他們複仇打擊侵略者的人,雖然不是本國軍隊,可也是那般親熱,把舍不得吃藏覓起來的糧食拿出了慰勞。
北軍帶有幹糧,婉拒了這些心地樸實的平民提供的糧食,隻接受他們提供些力所能及幫助和帶路就可。
而黑旗軍待遇就差了,這些人的氣質就讓人敬而遠之,好在向導一再解釋這是幫助他們打擊侵略者的友軍,才沒有引起蘇汕國人的反感甚至排斥。
“離目标還有多遠?”
過了一條小河後,廖金奎問身邊的向導道。
“回将軍的話,具體多遠我也說不清,不過我感覺就這個行進速度,天亮前能趕到東遼城。”
想到不是軍人,不懂軍事常識,但是他憑着常年行走這裡的經驗,給了廖金奎一個較為清晰的答案。
“好,傳令下去,一邊行軍一邊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