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神尺

第207章 通天塔之傾

神尺 小溪終入海 654 2024-01-31 00:59

  第207章、通天塔之傾

  語言在傳遞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語音和語義的失真。
有時候,傳到最後會成為完全相反與對立的意思。
沒有文字的時候,更容易誤傳。
我們自己說話和表達,有時候還會出現前言不搭後語,自相矛盾的情況呢。
何況傳與他人乎?

  如樂在給學生們講述西方文化起源史。
在講到“巴比倫”時,他解釋說巴比倫語“巴比倫”是“神之門”的意思。
而猶太希伯來語“巴比”卻是“變亂”的意思。

  學生們也都十分不解的問道:“為什麼同樣的發音,卻有相悖的意思呢?

  如樂解釋道,一個是聽者理解上的誤解,比如斷後,與舊褲一樣。
也可能是表述不清晰,導緻以訛傳訛,比如三人成虎。
也可能是僅從自身考慮,沒有考慮其他情況,比如小馬過河。
還有可能是某人故意而為之,目的是為了避嫌和報複,比如巴比和巴别。

  一個學生問道:“如老師,您能舉個具體點兒的例子嗎?

  “好”,如樂打出幾句話,“秦業始于清廉,秦可卿在甯之釁端始,秦鐘乃賈玉日夜所盼。
(一切看似合理解釋的言語,也許都是聲東擊西,誘人誤解)。
”投射到學生們眼前。

  “鄂批,你把眼前句子讀一讀。

  “秦(清)業始于清廉,秦(清)可卿(傾)在甯之釁(xing)端始,秦(清)鐘(終)乃賈玉日夜所盼。

  同學們聽着鄂批n,ng不分,把秦都讀成qing。
也不知道是清,還是情。
真是巴比之混亂!

  作者注:讀者可查閱巴比塔相關資料。
猶太人的心情,也是期盼着巴比塔之傾覆吧。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