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打雷要下雨
在初中一年級的一節地理課上,老師啟發式教學,問學生,“同學們,知道為什麼有時候下雨會打雷嗎?”
這個問題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有些難度。雖然小學科學課也學過類似知識,但是大多數學生又把知識還給了老師。于是,沒有學生舉手,他們都在低頭思考。
這時候,一個學生,有點膽怯的舉起小手。
地理老師一看有學生舉手,非常高興。鼓勵道,“大家要踴躍發言呀,對錯先放到一邊,表達自己的想法就好。康健做得很好,大家要學習他的這種敢于發言的精神。下面,我們先請他來說說。小康,你先說說吧。”
康健站起來後,張了張嘴,沒有說出話來。這是他到初中後的第一次發言,也許是不适應。看他那腼腆的樣子,平時肯定話不多。
地理老師趙老師安慰康健道,“不要緊張,你有勇氣在大家都不舉手時舉起手,這就是你成功的第一步。大膽說出自己想表達的,就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大家都會以你為榜樣。”
聽到趙老師的鼓勵後,康健終于鼓足勇氣,說道,“我奶奶說,打雷是老天爺在用雷劈壞人和妖怪,……”
不待康健把話說完,全班哄堂大笑。
趙老師也沒有發脾氣,雖然,他感覺康健說的不太合适。但是,自己要掌控課堂節奏。于是,他在桌子上,敲了兩下闆擦。同學們安靜下來,都在看着老師。康健更是局促不安,擔心老師會大發雷霆。
趙老師出人意料的并沒有發脾氣,他自己心中也有點奇怪。心中想,“難道,會是自己堅持按照如主任的要求,讀國學經典的緣故。”他沒有繼續往下想,現在不是時候,全體學生都看着自己呢。
“康健,先請坐。”趙老師先示意康健坐下。在康健坐下後,他的心髒還噗通、噗通快速的跳着。
趙老師環視了全班學生一周,而後說道,“大家的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沒有給你們這麼講過嗎?大家誠實點,聽過的舉手。不誠實,小心遭雷劈。”
大家聽趙老師這麼一說,又都笑了起來,包括康健在内。與此同時,又都在回憶自己的童年時候,認真的想,自己是否聽過家裡長輩講過類似故事。他們心中都想,“如果聽過,那就一定要舉手。不然,真的不敢在下雨天出門了。”
趙老師好像知道學生的那點小九九一般,又問了學生一句,“你們聽說過晴天霹靂嗎?就是天有不測風雲,晴天裡打雷。”
聽到老師如此一說,又有幾個學生舉起了手。
趙老師接着說,“放下手吧。我們生活中,有許多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它們豐富了我們的想象能力。你們為什麼聽到康健的話後,大笑呢?是不相信吧。我們都有自己的世界觀,對于祖先傳下來的文化思想,可以有主見的、科學的接受。大家說,對嗎?”
同學們一起大聲喊“對!”
趙老師待學生聲音靜下來後,把德育思想融入到自己話中,“無論長輩給我們講什麼故事,是不是都是讓我們學好呀?同學們記住吧,行好事,就會有好運。”
一個學生舉手,老師同意後,她詢問道,“我們村,有個人,就是做好事,可為什麼他還遇到災難呢?”
趙老師解釋,“要麼,他做好事隻是表面現象。要麼,就是他有更大的災難。因為行好事,而躲過了大劫,隻剩下了小難。”
這是上午第四節課。由于處理學生思想品德問題,趙老師的課,拖了兩分鐘堂,這也導緻他晚到家兩分鐘。然而,正是這晚回家的兩分鐘,卻救了他一命。
這真是,諸惡莫作,衆善奉行。好人有好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