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盛唐賢後

第一百八十二、步步緊逼(下)

盛唐賢後 方之影 2357 2024-01-31 00:59

  李世民的傷足足養了一個半月才完全康複,他傷好之後時間就進入了冬季。

  在此期間,太子不隻一次着人許以重利,企圖拉攏李世民身邊的心腹,可這些人對比皆無動于衷。

  李建成又羞又惱,心裡暗自發恨,等自己除掉秦王之後,秦王府那些眼睛長在頭頂的家夥他一個也不會放過。

  秦王傷好上朝之後,大臣們皆以為他受此重創,再回朝堂,定要與太子不死不休,可讓大家意外的是秦王什麼動靜也沒有。

  太子和齊王不知是沒摸清秦王的底不好再次下手還是怎的,暫時也沒了動靜。

  武德八年最後的兩個月,就在這種詭異的平靜中滑了過去。

  不過這種平靜持續的時間并不長,高祖大概是感受到了次子的對自己疏離和冷漠,心裡有些不安,開始大力擡舉太子和元吉,提撥自己信任的人,打壓秦王一系的人馬。

  武德九年正月二十五,他先封了裴寂為司空,緊接着在二月初又封了齊王元吉為司徒,而秦王一系的官員,則有不少遭到了貶斥。

  三月末突厥犯邊,有大臣提議讓秦王帶兵出征,卻被高祖一口否決,高祖道:此次突厥犯邊的規模不大,用不着秦王這個天策上将出馬,由齊王帶五萬大軍前往涼州支援足矣。

  同時又對秦王說,此次突厥犯邊的規模雖然不大,用不着你出馬,但突厥人狡猾,誰也不知他們下一步的動作,你天策府中有諸多骁勇善戰的猛将,我抽調幾名随元吉一同出征,你不會有意見吧?

  齊王一聽,先是愕然,緊接着唇角不自覺的泛出笑容,李世民在高祖灼灼的目光之下站了出來,一臉平靜的開口:“兒臣不敢,天策府的人就是父皇的人,父皇想什麼調配兒臣都不會有意見。

  “甚好,難得你如此大度,待我與各部衆卿商議好細節後,就會下旨。
”高祖滿意的點了點頭,李世民滿腹怒火,可此時此刻,他卻不能表露作何異樣。

  “大哥,你說父皇這是鐵了心要将二哥一撸到底了?
”從皇宮出來之後,李元吉立即跑到太子府,十分好奇的開口道。

  “我也不清楚父皇的心事,不過此事對我們來講無疑是天大的好事,二弟麾下的武将個個能征善戰,勇猛無比,若能趨機把他們拉到我們的陣營來,對咱們自是百利而無一害。
”李建成接口道。

  “這是自然,隻是他們若不肯接父皇的調令或者說到了我軍中之後,卻陽奉陰違呢?
”李元吉點了點頭,可緊接着又将話鋒一轉。

  “不肯接父皇的調令是不可能的,除非他們想造反,至于這些人到了你的軍中,若是不聽調令,陽奉陰違,那也好辦,以四弟之能,你身為主帥,手握數萬大軍,難道還處置不了幾個結黨營私,無視君命的将領?
”李建成淡淡的開口道。

  “哈哈,大哥所言甚是有理。
”李元吉聽完之後不由哈哈大笑。

  隻可惜齊王和太子的構想雖好,卻還未來得及實施,這場小規模的襲擊就被涼州都督,長樂郡王李幼良給平息。

  戰事已平,李元吉自然就不用再出征,不過戰事雖然沒有了,太子和齊王想瓦解秦王軍權的心事卻沒有熄滅。

  此次犯邊雖被打了回去,卻沒有對突厥造成什麼實質性的損傷,以他們的兵動機制和兵力,随時可以再次向中原發起進攻,與此同時,南方那些少數民族也在蠢蠢欲動。

  時年五月下旬,某日早朝,太子向高祖谏言:“父皇,近一年多來突厥頻頻犯邊,南方那些異族也頗有蠢蠢欲動之意,依兒臣之見,朝庭應該分别向北境和南境增派得力守關大将。

  “嗯,太子之言不無道理,去年八月突厥突然越過石嶺,進攻晉西的那場戰事若非有李靖,還不知會打成什麼樣子。

  “南北兩境确實應該再增派得力将領,卻不知你有何合适人選推薦?
”高祖略一沉吟,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複又問太子人選問題。

  “父皇,論推薦将領人才,當問秦王,秦王身為我朝天策上将,我朝自立國以來的大戰役,有大半是他打下來的,各地将領的本事他了如指掌。

  “他身邊的尉遲将軍,長孫将軍,程将軍,秦将軍等,無一不是當世少見的猛将,由他來推薦這方面的人才,才是真正萬無一失。
”太子一臉誠摯的回答。

  “秦王,你對此有何看法?
”高祖将視線轉到李世民身上。

  “回父皇,兒臣沒有什麼看法,秦王府的将領有什麼本領父皇都了解,若父皇覺得他們堪當大任,可随時調配,若讓兒臣推薦,反倒容易受人把柄。

  “至于不歸秦王府管轄的将領,兵部尚書對他們的了解當在兒臣之上,父皇問他們即可。
”李世民從列隊中站了出來,一臉平靜的接口道。

  “也好,這事待我與兵部和吏部商量之後再定。
”李淵靜靜的看了李世民一眼,沒再糾纏這個話頭。

  在朝堂之上李世民顯得很平靜,一下朝回家他的臉色就黑得像鍋底,回府的時候,正好碰到姬妾陰氏帶着四歲多的兒子李佑在花園玩耍。

  陰氏看到李世民,忙帶兒子過來安請,李世民卻對他們視若無睹,吭都沒吭一聲,就陰沉着一張臉,大步朝錦笙園走去。

  李佑見狀一臉茫然的開口:“阿娘,父王他不喜歡佑兒麼?

  “怎麼會呢,佑兒這麼可愛,今日估計是你父王的心情不太好。
”陰氏心頭十分羞惱尴尬,可在年幼的兒子面前卻不便表現出來,隻能強忍着難受,笑着開口道。

  “二郎,你臉色如此難看,可是朝堂之上又受了什麼氣?
”長孫王妃看見黑着臉,氣沖沖走進來的丈夫,吃了一驚。

  “觀音婢,看樣子大哥和父皇已經忍不住要對我下手了,今日朝堂之上,太子提出要往南北境分增守邊大将,矛頭直指咱們秦王府。

  “今年三月突厥犯兵,父皇拒絕由我帶兵征讨,當時就準備下旨将秦王府的舊将都撥到元吉帳下,結果尚未出征,邊患已平,可他們瓦解我軍權的念頭并未就此熄滅......”李世民道。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