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盛唐賢後

第一百三十、元吉定親(下)

盛唐賢後 方之影 2300 2024-01-31 00:59

  罷了,貼子都下了,不去肯定是不行的,先去看看再說,長孫王妃隻是給自己下貼子,而不是皇帝直接下旨指婚,喻意很明顯,李家想先問自己的意見。

  若實在覺得不合适就推了罷,以長孫王妃的為人,在事情沒有挑明之前自己拒了,她想必也不會為難自己,為難楊家。

  心裡打着這樣的主意,鄭氏如約來到秦王府,當她來到王府發現太子妃和平陽公主都在的時候,心裡頓時咯噔了一聲,就這陣勢,李家若提出接親她再當面拒絕,怕是真要把皇家人給得罪死了。

  不過人已經到了王府,此刻已無反悔的餘地,鄭氏壓下心事,規規矩矩的上前見禮。

  長孫王妃伸手虛扶了一下,笑着開口道:“楊夫人不必多禮,今日咱們權當老友叙舊,不必拘于身份。

  “我嫂嫂與楊夫人也是舊識,就不必我多介紹了,至于我姐姐平陽公主,她今日正好來我府裡有事,聽我們說起楊夫人和千金,心裡有些好奇......”

  “不錯,不錯,我這人想必楊夫人也知道,軍旅之人,性情率直,今天來王府,聽我嫂子和弟妹說起楊夫人母女,都是贊不絕口,好奇之餘就留了下來。

  “除此之外,别無他意,楊夫人千萬莫要有心裡壓力。
”平陽公主在一旁中跟着接口,太子妃鄭氏也連連點頭。

  鄭氏見眼前這三個身份貴重的人都表現得如此親切随和,提着一顆心逐漸放了下來,她客氣了幾句,大家賓主落座,很快閑聊了起來,聊着聊着話題自然而然的就引到了這兒女親事上。

  太子妃是長嫂,這話頭自然是由她開口,她笑着對鄭氏道:“楊夫人,說起來我們算本家,我這人說話向來又耿直,就不繞圈子了,我家元吉,年方十七,尚未婚配,想與貴府結門親事,不知楊夫人意下如何?

  “楊夫人,正如我弟妹開始所言,我們今日代表的身份僅是元吉的嫂子和姐姐,而不是太子妃、王妃和公主,楊夫人心裡不必有顧慮,如實根據自己的心意回答即可。

  “太子妃,王妃,公主殿下,以幾位的身份,肯當面和我說明此事,并詢問意見,足見幾位的坦誠和對我楊家的看重。

  “不過這事我一個人做不了主,等我回去和家裡人商量一二,再行回複如何?
”鄭氏微微默了一默,才接口道。

  “當然,這樣的事自不能一下子就答複,喝茶,喝茶。
”太子妃、長孫王妃、平陽公主同時接口,随後很快岔開了話頭。

  從秦王府回來的當夜,鄭氏就和丈夫說了這件事,她丈夫姓楊,名澈,楊澈雖未出仕,才華見識卻都相當不俗。

  聽完妻子的話後,楊澈沉默了片刻,才接口道:“李家此舉,足見其心之誠,以他們家現在的權勢地位,若不問我們的意思,直接由陛下旨賜婚,咱們根本沒有反抗的餘地。

  “不錯,正是如此,我才問你的意思,李家之意至誠,但這齊王殿下,他實在是,哎......”鄭氏輕輕歎子口氣。

  “齊王确不能和他的兩位兄長比,但和京都的一些纨绔比起來還算不錯,他相貌不俗,又有一身好武藝,尤其是犯錯之後,知道悔改,這即表示他并非不可教導之人。

  “同時話又說回來,若齊王真和秦王、太子一般品行,這王妃的位置怕也輪不到咱們家女兒身上,這事即便我們不同意,等堂兄和叔父他們知道後,肯定會來勸我們。
”楊父苦笑了一聲。

  元吉是不能和他的兩個哥哥比,但絕不對算差,他的相貌和兩位兄長、父親都不太像,大概是有些反祖,繼承了拓跋氏的皿統,五官輪廓比一般人要深邃些,整體十分英俊。

  性格上多少也有些毛病,但整體上還算是個有為青年,自去年打了敗仗之後,高祖讓他跟在李世民身邊曆練,未曾聽聞再傳出任何不妥,憑其可見他确悔悟之心。

  “罷了,總得來說這們親事是我們高攀了,既然你是這個意見,過兩日我就給長孫王妃回信吧,你說要不要先和珪娘說一聲?
”鄭氏沉默了一會,接口道。

  “說一聲吧,這孩子聰慧,早些和她說,讓她有個心準備也好。
”楊父道。

  第二日,鄭氏就将女兒喚到身邊,和她說了皇家有意結親之事,楊珪娘聽完之後,先是一怔,緊接着騰的一聲,臉就紅了,垂着腦袋半晌沒有吭聲。

  “珪娘,若是,若是你實在不同意,娘就豁出去了,去回了王妃,王妃,太子妃和平陽公主都非不通情理之人,即便咱們拒了,想必也不會把咱們怎麼樣。
”向來寵愛女兒的鄭氏見狀心頭一慌,脫口道。

  “娘,女兒同意,我對齊王此人不太了解,隻知他去年打了個大敗仗,被人議論了一段不短的時間,但是女兒覺得僅憑一次敗仗就去品評一個人的人品,是不對的,這世上百勝将軍必竟是鳳毛麟角的存在。

  “至于其它方面,但瞧他的兩位兄長都如此出衆,他身上即便有些毛病,想必也不會沒有優點,我聽說自去年打了敗仗之後,他被送到秦王的軍中鍛煉去了。

  “以秦王的品行,不可能不好好教導這個弟弟,最重要的是,他的兩位嫂嫂,還有平陽公主,都是極好的人。

  “有這樣的妯娌,還有大姑子,我相信嫁過去日子不會太難過。
”楊珪娘擡起頭,一臉認真的看着母親開口道。

  “珪娘,難為你小小年紀,便如此通透,你說得不錯,嫁人,除了嫁那個男人,還和他們的家庭有莫大的關系,李家身為新朝帝王,結親不是直接指婚,而是先問我們家的意見,足見人品高潔,絲毫沒有仗勢欺人之意......”鄭氏聽得大為欣慰。

  五日後,楊家便将自己的的意思回饋給了李家,沒多久,平陽就進了宮,半個月後,一紙賜婚的聖旨就到了楊家府邸。

  聖旨内容即楊家有女,娴淑大方,品貌出衆,溫良敦厚,堪為良配,特指為齊王正妃....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