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圖清

第16章 成立興夏會(下)

圖清 天宇獨行者 3354 2024-01-31 01:15

  後勤隊那裡,隊長由陳憐月擔任,副隊長由張含倉擔任,下設數個組,?33??别承擔相應的工作,比如火藥組,專門制造火藥的,兵器組,制造和維修武器。
還有财務、保管、廚師、伺養、工具、醫療、清潔、洗滌等組,總之,後勤組就是把雜活做完,而且還包括一些軍事上的後勤活。
當然,這是因為現在人員太少,如果以後隊伍壯大,張無易會把軍政分開的。

  以張無易的要求,除了六十歲以上的老人,七歲以下的兒童,所以人都必須參加訓練,當然,這訓練内容還是要分人的,後勤組人的隻是訓練一些基礎,其目的是加強他們的體質,以免在關鍵時刻跟不上隊伍。

  戰隊的訓練就嚴格多了,早上必須跑上十公裡,吃過早飯後,就開始訓練立、列隊、行走、正步走、轉向、集體跑步等,然後是體力訓練、舉槍訓練,射擊隊列訓練。
下午則訓練拼殺,由于火槍沒有刺刀,現在火槍兵除了一杆火槍外,都背着一把大刀,這讓張無易也感到無奈,畢竟,大刀重在七八斤,如果換成刺刀,就能減輕四五斤,又能多攜帶彈藥和其他東西了。

  在所有人都在訓練的同時,張無易派出偵察班的人,讓他們帶着銀兩去一些大鎮H縣城,要求買來青壯年,猶其交待,第一首選就是買那種被滿清官府和劣坤害得家破人亡的人,其次則是生活極其艱難的人,這一部分就不是買人,而是給錢買命。
最後則是收留那些乞丐,男女老少都要,給他們講明,到這裡就有吃穿,從此不會挨凍受餓。

  對于張無易要收留那些老弱乞丐,興夏軍的人很不理解,現在張無易還沒有宣傳興夏會的宗旨,他們自然不知道興夏軍到底想幹啥,有疑問也很理解,隻是作為後世人,并不會因為這些老弱沒有生産力和戰鬥力就不要他們,以張無易的說法,哪怕一砣屎,也有一砣屎的用處,這些老弱雖然沒有生産力和戰鬥力,但還是能做一些能所力竭的事,比如當清潔工、洗衣工,做點輕工活等,何況,那些老頭中也許會有一兩個工匠,到時說不定會揀到寶。

  當然,張無易之所以敢收留這麼多人,那是建立在他現在有錢有糧的基礎上的,天勝鎮那裡可是有八千多石糧食,那天隻拉走幾百石,連零頭都不夠,八千多石糧食,現在一石約為五六十斤,換成後世重量大約為五十萬斤左右,以一人一天一斤糧計算,足夠一千人吃上一年多。

  興夏軍的訓練按布就班繼續着,一時間不可能出什麼成就,但猴午細等人出去招人卻收獲頗豐,現在确實是康熙盛世,但隻是指****很強大,體現在軍隊強大,但百姓的生活并不富裕,以張無易的了解,大多數百姓全賴紅薯、土豆、玉米等高産作物才能勉強填飽肚子,這還是指一般的年頭,一旦遇到災荒,百姓一樣會逃荒要飯、賣兒賣女。
而今年,信江就發過一次大水,雖然不是什麼百年難遇的洪水,但也決了堤,讓鉛山、貴溪、弋陽等縣受了災,雖然不是什麼大災荒,還是有無數人家遭了難。
當然,天災并不可能,最可怕的還是人禍,那些财主趁着災荒年,正好放高利貸、催債等,強迫有田的人家出售田地,從而把田地收入囊中,這就是典型的發災難财。
所以,在鉛山、貴溪、弋陽、上饒等地有大量乞丐,其中還有的因為欠債被送進監獄。
這一些人聽到興夏軍的偵察員說有吃的,立即朝着興夏軍的駐地蜂湧而來。

  張無易也沒有想到會收集這麼多人,第一天,也許是那些乞丐并不相信這裡有吃的,也許遠處的人還沒有消息,所以來的人并不多,大約一百多人,張無易并沒有讓他們進入興夏軍的營地,而是讓他們駐紮到信江下遊數百米外的河難上,在那裡,他已經建造了一個草棚,裡面是一排爐竈,數人在那裡升火煮飯。

  當來了一隊人時,就可以在那裡喝一碗稀飯,老弱可以休息,但青壯則得到一把刀或其他工具,到各處去砍竹子,收集枯草。

  砍下竹子和收集了枯草後,所有人一起努力搬回來,在河灘上搭建草棚,同時,又開始建造竹鋪,讓衆人可以住宿。

  第二天,又來了兩百多人,他們吃了飯後,也加入了工作的隊五。

  第三天,來了四百多人,他們的經曆與前兩天的人一樣。

  第四天,來的人少了許多,隻有一百多人,而猴午細等偵察隊的人也一一回來,雖然張無易很想繼續招收人員,但他知道清兵還在找他們,一旦這裡的事太過張揚,必定會讓清兵找到他們的蹤迹,當然,就算現在,清兵很快就會找到他們的蹤迹,但張無易也顧不了那麼多,他必須在短時間内壯大自己,否則,他們這一支隊伍不是被清兵消滅,就是被山匪吞并,或者逃出一少部分人從此隐姓埋名,默默地度過一生,也許在某一天被人官府的人發現身份,來一個全門抄斬。

  張無易在這幾天内一直在招人,他并沒有招當兵的人,而是招收有技術的人,最需要的是識字之人、懂管理、算術等人、鐵匠、木匠、泥匠等,總之,隻要有一技之長的人,他都招收,而且給了高薪。
這一來,還真招到一些人才,比如,一個叫任大啟的中年人,就是一個鐵匠,他還帶着老婆和兒子,他之前就在ZY縣城開了一家鐵匠鋪,被人計設,财産被人奪走,隻能離開ZY縣到處乞讨,眼見冬天就要到來,正在走投無路中,聽到這裡有吃的,就帶着一家人到了這裡。
另外還有一位木匠,叫謝子石:五十一歲,沒有親人。
還有一位制瓷師傅,名叫甯生元,以前是景德鎮一名陶瓷師傅,此人的情況竟與虎威镖局相似,他有一個女兒,長得不錯,被一惡少看中,遭到陷害,丢失了一件高級陶瓷,陪掉甩的家财,惡少要搶他女兒頂債,他隻得逃出來,一路乞丐,正走投無路,聽到這裡有吃的,就一路乞丐過來。
另外,還有幾位識字的,懂算術的、編竹器的、懂建房的人,雖然不是什麼高手,但也算是行業中人,對張無易來說,還是很有用處的。

  四天來,這裡共來了九百多人,張無易默默觀察着,這裡面,青壯年有四分之一,足有兩百多人,剩下的就是老弱婦孺,老弱婦孺裡面,一些中年人和年青婦人雖然不能上戰場,但做一些輕體力工作還是沒有問題的,這類人不知有多少,現在這些人因為饑餓一個個瘦骨嶙峋,還真看不出他們原來的身體情況,但張無易估計至少有兩三百人。

  張無易看中的就是那兩百多個青壯年,這兩百多人中竟有三分之一帶着家屬,如果是古代的造反頭領,必定不喜他們帶着家屬,但張無易卻無比歡迎,隻要那些青壯年加入興夏軍,他們的家屬自然也會加入興夏軍,有了家屬的牽絆,那些青壯人必定會成為自己忠誠的擁護者。

  九百多人,說起來好像不多,但住在河灘上,卻是一大片,整個河灘上都是人頭湧湧,前兩天在最先來的人的努力下,已經建造了大量的草棚,後來的人隻需要建造少量的竹床就行了,至于被單等,那些人在流浪,自然有穿的,雖然很少,但現在還在秋天,還算能挺住,此外,張無易弄到大量的布匹,順便就給他們一些,那些老弱者,還得到一些棉花禦寒。
隻是令張無易頭痛的則是一些人生病了,他還真沒有辦法,這裡竟沒有郎中,他隻能吩咐去買了一些醫治感冒的藥煎好給那些病人服用,那些人是死是活,隻能憑天由命了。

  當然,這四天,張無易也不可能隻是養活那些人就不做其他事,他派出人一一調查他們,把他們的家庭成員、來曆、以前的家境、逃荒的原因一一了解,然後進行彙總。

  通過一番研究,張無易鎖定了七十多名青壯年,七十多名青壯年及家庭基本上是被官府、劣坤、惡霸等迫害才家破人亡,流落四方,他們對滿清官府、劣坤、地主、惡霸有着深刻的仇恨,隻要給他們一顆種子,必定會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剩下一百多名青壯年,隻是因為遭災,沒有吃的,才不得不出門乞丐,他們對官府、劣坤、惡霸等的仇恨就少多了,總的來說,隻知道怨自己命苦,這一切是因為天災造成的,這一類人,要想把他們綁架自己的戰車上,還需要一定的誘導才行。

  第五天,張無易讓人貼出告示,興夏會招收護衛隊,用以保護災民們的安全,一旦被招收,安家費銀五兩,包吃、包住、包穿,初期一個月饷銀一兩,以後會增長。
不過,歲齡必須在十六歲以上,二十五歲以下。

  這個條件簡直太優厚了,一時間,幾乎所有符合年齡的青壯年都湧躍報名,不僅如此,連那些年齡超過的人都冒充年齡符合來應聘。

  經過一番選拔,張無易最後招收了一百五十多人,其中之前認定的七十多人全部招收,張無易已經決定,以後會好好培養這七十多人,他們應該是以後自己反清的中堅力量。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