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民國之我不是文豪

第四十九章 大師界的初次較量

民國之我不是文豪 漫渝 2250 2024-01-31 01:15

  “就是這了。
”嚴不聞下車,路過熟悉的胡同口,于碗給自己租的房屋就在這,這幾天來,嚴不聞本打算回來,但李濟那邊需要一筆資金,而且還有許多文獻資料,人員籌備等工作,嚴不聞作為史語所的主任,自然得全方面考慮好。

  史語所籌備期間,嚴不聞發現了一個非常嚴重的事情,這事情甚至自己之前都沒有考慮到。
以清華内研究院為例,北京乃至全國各大高校院校都有自己的學術所,各地政府,學校資助的學術機關更是數不勝數。
這就說明,自己這史語所不是籌建來玩的,每次的研究成果自然要發布,然後供各大院校、學術機關研究,如果研究成果學術性不高,就會被他們所嗤笑,自己的史語所自然也淪為不正規。
所以還有一場硬仗要打,至少要擊敗清華院校,和其他機關恃強鬥勇,将自己的地位穩固住。

  一場學術界的戰争,這場無硝煙的戰争即将展開。

  有李濟在,加上傅斯年的幫助,嚴不聞底氣倍增,史語所将不輸任何院校。
學術機關,甚至可以叫闆開打了,看誰在史語方面是絕對的權威。
這場大師之争,嚴不聞就好好在旁邊看好戲。

  史語所籌備期間,清華的幾位名流大腕馮友蘭、楊振聲還特地帶着自己的門徒來參觀一下,兩人在李濟暫時辦公的地方四處看了一眼,一處破舊的校舍被租下來,地方不大,桌子也不多,上面還滿是灰塵,黑闆隻有一塊,房頂上還漏光,就這麼一處破舊的再不能破舊的破屋子能弄出什麼學術性論文出來?

  馮友蘭摸了一下桌子,手指上全是灰塵,忍不住道:“李老弟,你這未免也太省了,找個好點的地方不行,你們條件這麼艱苦怎麼能出成果嘛。

  李濟則有自己的想法,上次嚴不聞的款項被人借走,李濟已經十分不好意思,這次嚴不聞不計前嫌,再次注資,李濟斷然不能瞎用錢,錢得用在刀刃上,一些辦公條件則是能省就省,反正大家也不嬌氣,就這麼辦公,隻要雨天不漏雨,刮風天屋子不倒就成。
李濟這麼替嚴不聞省錢,嚴不聞自然也無話說,那就按照李濟的意思辦,等有成果了在給他們換好房子,也當成一個激勵。

  楊振聲道:“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李老弟,如果你這環境都能搞出研究成果來,那得讓我們這些清華研究院的情何以堪哪。

  “就是,莫不要将我們的研究院借給你們暫用,等錢夠了,再還回來?

  這等挑釁的話語,讓李濟非常尴尬,自己已經遞交辭呈,自然無權用清華的校舍,要租的話就得支付租金,不過也沒淪落到要别人資助的地步。

  楊振聲笑個不停。
李濟有自己的考慮,清華研究院的資金實在是太緊缺,根本無法支撐自己長時間考古,唯有找私人老闆,然後以自己的學術研究作為價值交換才是取舍之道,這也是李濟夢寐以求的生活。
與此相比,清華的導師頭銜就沒那麼有吸引力了。
李濟決定離開清華前往嚴不聞被授權組織的中央曆史語言研究所。

  馮友蘭和楊振聲門徒的嘲笑聲,正好被路過的嚴不聞聽見。
門徒們見到嚴不聞這個幕後老闆過來,笑道:“難道嚴君挖我們牆角,是為了跟清華鬥富或者決賽,證明你們史語所的成就能高過我們這清華學校?

  “或者嚴君看不慣我們清華的行事作風,勢必要拆台了?

  “螳臂當車,不自量力。
”諸位門徒給出了自己“中肯”的評價。

  嚴不聞隻是笑笑并不說話,時間會讓他們自己打臉,還是臉很腫的那種。
而且馮友蘭和楊振聲兩位導師都沒說話,他們的門徒在這邊質問自己,自己也沒有那個義務回答。

  不過随着傅斯年一紙書信寫給陳寅恪和趙元任,陳和趙終于也同意加入研究所,分别任曆史、語言組的主任,王國維和梁啟超也當了一個研究所外聘教授的頭銜,這時候嚴不聞才用一種顯擺的語氣寫了封信給馮友蘭他們。
這個原本是傅斯年成立史語所的時候向馮友蘭他們顯擺的話,現在被嚴不聞套用過來,用的是爐火純青。
這句話非常挑釁,讓馮友蘭和楊振聲也是吹胡子瞪眼,毫無脾氣。

  嚴不聞寫信,顯擺張狂道:“現在陳寅恪、趙元任兩兄,及李濟之,我們的研究所均不免與之發生關系。
這不是我們要與清華鬥富,也不是要與清華決賽,雖不自量力,亦不至此!
亦不是要扯清華的台,有諸公在,義士如我,何至如此!
乃是思欲狼狽為善,各得其所。

  緊接着嚴不聞光如此嚣張的将這封信寄過去,同時自己還略顯得意的寫了下面一封信,向他們剖析了史語所和清華的優劣:“清華到底是個學校,此則是一純粹研究機關。
清華到底在一處,此則無處不在。
清華各種關系太多,此則究竟是個笑笑自己的園地。
所以在清華不便派人長期在外時,可由我們任之。
……清華有感覺不便者,我們成之,如此而已!

  這封信給馮友蘭。
楊振聲他們留足了面子,不僅裝了逼,還讓他們沒話反駁,所以當門徒們撬開史語所大門,四處亂翻研究資料,用自己淺薄的學識想要問倒陳、趙、李三位大師,沒想到自己根本過不了一個問題,就被撂倒,現在這些門徒才會知道陳和趙作為四大導師之一,學識有多麼恐怖。
受辱之後,很快就被他們的導師叫回去,至此以後,史語所就沒人願意來觸黴頭。

  “希望,這幾天,于碗的氣消了一點,不然我去了倒是挺尴尬的。
”嚴不聞如是想着,走進了胡同,而這時候就看到前面幾個人在自己租住的院落外面抽着煙。
當嚴不聞走過去的時候,其中有人瞪了嚴不聞一眼:“此路不通,你繞道吧。

  嚴不聞才準備說:“這是我家。
”就看到門口有熟人,而那熟人也看到了他。

  嚴不聞内心道:趙海?

  趙海則是驚道:“于碗旁邊跟着的那小子!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