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帶着工廠到大明

第二十四章 世界大戰級的戰場

帶着工廠到大明 侯門女婿 2868 2024-01-31 01:14

  北方連年天災人禍的歉收,也讓京師對大運河的依賴到了極緻,南陽雖是運河邊的一小鎮,比許多縣城還要繁華許多。

  而水怪的傳說,在張震進入南陽鎮之前就開始傳播,等張震到了鎮上,街頭巷尾早已議論紛紛,更不要說那些碼頭上了。

  一路上聽着那水怪傳說,四人面面相窺,眼見左右外人離得較遠,張黃河小聲嘀咕道:“主公,這說的分明是咱們啊!

  張震笑道:“人們對未知的東西本能的帶着恐懼,剛開船那會你們還不是一樣腳軟?

  聞言夏仲勇三人臉上一紅,夏仲勇忍不住問道:“主公,正好趁着這個傳說,咱們豎旗?
看能不能廣招人馬?

  最為行之有效的手段,當然是現在就大肆造勢,最好是和龍攀上關系,實力迅速膨脹是必然的。

  夏仲勇說的也是很理想的狀況,張震隻想了一下就作罷。

  借用傳說神話什麼的,除了‘受命于天’的傳國玉玺,最有名的要數‘大楚興,陳勝王’了,那還隻是放在魚肚子裡的一塊絲帛,如果張震冠以龍神的名頭,怕是比那陳勝吳廣等人的起事更加霸道。

  最初的起步是很重要的,比如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朱元璋的火燒慶功樓,都給他們的後代留下了深遠影響,效仿者絕對不少。

  這是一個最關鍵的時代,如果繼續采用愚民策略,也許上位容易了許多,可是以後呢,想要把百姓的觀念轉變過來,那可是難上加難了,最終要面對的,終究是西方列強,難道還要讓曆史重演?

  從後世的曆史記載上,尤其是一戰二戰,人員的傷亡是一個天文數字,也有一個很容易被人忽略的現象。

  抛開二十一世紀智能時代的飛躍發展不說,戰争時期才是工業技術大爆發的時代,為了勝利,為了利益,為了生存,人們會想盡一切辦法武裝自己,一切偶然的發明會被迅速應用,改進,普及,然後再結合其他技術,迅速升華,強化,進而武裝自身,甚至被敵人模仿,超越。

  哪怕是天災人禍,這大明國力當世第一,物資的出産也就是生産總值,占全世界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在工業革命之前可是占了全世界的一半多,就是美國最強盛的時候,也不過是百分之三十多而已。

  比之一戰二戰甚至曆史上任何一場戰争,這明末在曆史上是最奇葩的,是一個比爛的時代,誰更爛誰輸!

  然而反過來說,這明末的華夏何嘗不是左右地球未來幾百年命運的世界大戰級的戰場。

  所差的隻是别人越打越強,華夏被八旗統治之後,哪怕是所謂的康乾盛世,也不過是人口多了,銀子多了,糧食多了,科技方面卻無寸進,甚至大明朝已經大規模武裝的精良火器,也被棄之如履,自斷雙手一般的操起冷兵器閉關鎖國。

  那真是盛世麼?
張震看來,更像是攢好家業,等強盜來取!
是豬自己吃的賊壯,無憂無慮的等别人宰殺!

  相比借用傳說愚民,張震更傾向于從開始就應用工業,也許比前者的難度要大上許多,可這也是把一頭豬洗筋伐髓轉變成一頭狼,甚至一隻虎,最适合的時機,而且是借助戰争,磨亮爪子,磨亮牙齒的那種!

  張震心中想定,壞笑道:“還不知道闖王和崇祯兩個如何應對呢,要是他倆不用這傳說造勢便罷,若是敢用,有他倆刻意宣揚定然能迅速傳揚,到時咱們出來揭破,哼哼!
還怕招不到人馬?

  三人一聽,雖然毀譽參半,也算是認同了張震的想法,誰讓張震是主公呢。

  張震決定在崇祯和李自成做出反應之前靜觀其變,當然也不閑着,還是要趁機掙銀子,很快就物色好了運河邊上的一間店鋪。

  東西大街最西段,最好的位置,出了碼頭也就十幾步的距離。

  近千兩銀子,這麼多銀子,擱在偏僻的巷子,怕是能買一條街了。

  有錢能使鬼推磨,張震也不還價,賣方還怕張震反悔哩,當天就辦好了過戶手續,并把貨底子處理掉,打掃幹淨了。

  這店鋪占地兩間,是個二層小木樓,臨街有窗,像極了電視劇裡武大郎的那個家,當然肯定是沒有潘金蓮西門慶的。

  後有小院,小院裡種着花草,有幾株翠竹,院門外是一條小巷,當做後門還不錯。

  在小樓上,圍着八仙桌,張震坐了上首,張黃河和夏仲勇分别側身坐了左右,劉氏站在張震身旁侍奉茶水。

  吩咐劉氏坐在對面,張震笑道:“在起事之前,這裡就是咱們臨時的家業了,今天嘉祥的事也傳來了,還真的傳成神龍現世了,怕是會被本地官員當做祥瑞上報,也不知皇帝會不會來封禅拜祭,不論如何,明年麥收咱們就起事。

  “麥收?
”夏仲勇奇怪問道:“主公,莫非來年還是大災?

  張震點點頭,又搖搖頭道:“這災年是肯定的,咱們卻不是靠這個,賺銀子還是小事,我是想趁着還未入冬,趕緊買一塊地,種上糧食!
守着運河,也能旱澇保收,咱們要給人們一種信心,跟着咱們就能活下去的信心,告訴世人,咱們的糧食能高産。

  “高産?

”三人幾乎同時出聲,劉氏最為急切,問道:“産量有多高?
麥子一畝産出能到三石糧食?
還能比得過土豆玉米?

  哪怕是豐年,一畝地的産出平均也就一二石糧食,荒年更是顆粒無收都是常事,唯獨小麥能越冬,劉氏能猜三石,已經是對主人很有信心了。

  原來這玉米土豆已經傳進來了,并且這普通百姓都知道了。

  張震想起工業園角落裡的那幾片金黃的小麥和茁壯的已經吐穗的春玉米,心中就有些火熱,不知道有沒有土豆。

  這古代種植的土豆玉米小麥肯定沒有品種雜交之類的概念,最多也就是誰家收的多換點種子罷了,怕是和野生的差不多,産量能上去就見鬼了,關鍵這連年災荒,怕是種子也要快被吃盡了。

  想及這些,張震笑道:“管理得當,怎也有六七石的收成吧,運氣好了能上十石,别驚訝,玉米良種咱也有,那東西才是穩上十石的豐産之物!

  後世的水稻且不說,工業園裡也沒有。

  這小麥和玉米,必然是好品種,那可是普通的地塊都上千斤的,沒有畝産兩千斤的産量,更是連省畝産狀元的比賽都進不了,就算是不經雜交有些退化,第一次種植總也有上千斤收成吧?

  等來年再和現世的玉米雜交一下,裡面萬一有些稀世的絕迹的品種,定能再創新高。

  “麥子和那玉米棒子都能上十石?
玉蓮,我不是在做夢吧?
你掐我一下!
”夏仲勇難以置信的說道。

  一直為養家發愁,肩上的重擔,讓他近乎窒息,每每都是徹夜難眠,死的心都不知生過多少回了。

  他就是做夢,也不過是想着荒年過去了,家裡有地了,糧食豐收了,就算豐收,也不過是夢着有兩石的收成頂天了,被張震開口就是兩樣都能上十石,這一年兩季一畝地能收二十石?
這怎麼可能?

  “啊!


”一聲慘叫,讓夏仲勇回過神來,自己不是做夢。

  看向劉氏的眼神也透着驚恐,以前怎麼沒發現自己媳婦還有這手段?

  聽着夏仲勇的慘叫,張震也忍不住感歎,這TM是追魂奪命掐啊!
希望夏瑩瑩沒得她真傳,想想後忍不住自嘲,依着夏瑩瑩的性子,也不會對自己出手。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