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明士

第三十九章 田間

明士 黃石翁 2312 2024-01-31 01:14

  求收藏!求推薦票!

  羅野看了一眼羅信,最終也搖了搖頭,心中暗道:“看來信兒确實不是讀書人的料,根本就不是讀書人的性子,老二家這是在白費錢啊!本來那日子過得就夠嗆,以後恐怕就更苦喽!”

  羅信卻不管别人在想什麼,幹得渾身出了一身細汗,隻覺渾身舒爽。一邊幹,一邊心中還有一種感觸。

  中國的曆史應該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武國,一個是文國。

  在宋以前,中國雖然也重視文人,但是卻更重視武人,可以說是以武治國。無論是強漢,還是盛唐,都是如此。那個時候的讀書人也都習練武藝,想當初就連房玄齡這種文人都曾經拎着一把劍跟着李世民沖鋒陷陣過。

  但是……

  到了宋一切就都變了,武人的位置下降了,而且是下降的厲害,文人的位置提升了,而且是提升的厲害,甚至在羅信看來,已經有些畸形了。

  讀書人開始鄙視武人,讀書人開始隻知道死讀書,不再涉及任何領域,他們變得手無縛雞之力,自宋開始,中國走入了以文治國,其結果卻不僅僅是亡國,↑↘,而且幾乎斷了文人的傳承。

  蒙古的鐵蹄不僅僅是摧毀了文國的宋,而且屠殺了宋的文人,中原千萬戶被蒙古人殺得隻剩下幾十萬戶,幾乎屠殺光了宋的文人世家,讓無數典籍毀于戰火,到如今的大明還在拾遺補缺當中。

  如今大明雖然趕走了元,但是卻依舊沒有接受教訓,也許是害怕武人造反,依舊沒有給武人應有的地位,依舊是皇家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依舊是讀書人手無縛雞之力,而且羅信知道大明的最後也被清給滅了。

  所以羅信對五谷不分,四體不勤,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非常痛恨。他改變不了大明什麼,那就從自己做起。隻要是自己認為對的,就要堅持。

  通往田地的小路上走來了一群婦人,卻正是羅氏和一些給田裡幹活的男人送開水。大嬸和小嬸也挎着一個竹籃和羅氏走在一起。

  “青兒,信兒,過來喝碗熱水歇歇。”羅氏走到了田埂前,放下竹籃,朝着羅青和羅信兄弟兩個喚道。

  “娘,來了!”

  兄弟兩個扔下鋤頭向着娘跑了過來。羅氏眉角含笑地從竹籃裡取出了兩個大碗,分别倒上熱水,羅青和羅信兄弟兩個便端起大碗喝了起來。

  “喲,這不是信兒嗎?”小嬸的聲音驚訝得有些做作地傳了過來:“我們的神童也下地幹活啊?”

  羅信将口中的水喝下,看了小嬸一眼,淡淡地“嗯”了一聲。

  小嬸便誇張地喊道:“二嫂,我不是說你,讀書人怎麼怎麼幹這種活?你這家教……真是!你看我家相公什麼時候下過田?我家相公可是要中舉人,中進士做官的,這是讀書人的志向。你怎麼能讓信兒在田裡蹉跎?這不是害信兒嗎?”

  “哼!”

  爺爺坐在田埂上也狠狠地冷哼了一聲,羅氏的臉就變得蒼白。羅信淡淡地看了一眼小嬸,又看了一眼爺爺,正迎上爺爺那雙淩厲的眼神。但是羅信的神色卻沒有絲毫的變化,眼中反而露出了一絲譏諷望着小嬸道:

  “小嬸,不管是農人也好,讀書人也罷,總不能五谷不分,四體不勤。你可知道皇帝在宮裡也有塊地,也要親手侍弄?你可知道每年知縣老爺也要下地開犁以示春種?從皇帝到官老爺都能夠下地,我一個讀書人怎麼就不能夠下地?父親在外,大哥年幼,我們兄弟兩個兄友弟恭,這本是好事,怎麼到了小嬸的口中就變了味道?”

  小嬸一下子便被羅信給嗆住了,一張臉憋得通紅。爺爺詫異地看了羅信一眼,在他的心中以前的羅信沒有這麼能言善道,如今說得連他這個爺爺都沒有話反駁,難道信兒真是一個讀書的料子?

  周圍的村鄰也都吃驚地望着羅信,一個個心中暗道:“皇帝真的在皇宮裡面也有一塊地?也和他們一樣下地種田?”

  “怎麼和小嬸說話呢?”羅氏輕輕地打了羅信一巴掌,嘴裡雖然在責怪,眉宇之間卻蕩漾着喜意。

  羅信不再言語,默默地喝水,然後和大哥下地繼續翻地。那邊的小嬸也不再言語,待爺爺和大伯他們喝完水,便匆匆地離開了田埂。羅氏又在田埂呆了一會兒,這才趕着回去做飯。

  當夕陽的餘晖灑落之時,羅青和羅信也扛着鋤頭向着家裡跑去,爺爺在後面望着羅信的背影,眼中變化着神色。

  回到了家裡,母親已經把飯做好,陸家的份子錢雖然還沒有領到,但是夥食卻已經出現了變化,桌上出現了肉,還有炒雞蛋。

  羅信夾了一筷子雞蛋放在了母親的碗裡,笑道:“娘,快吃,你過上了皇上的生活。”

  “這孩子!”羅氏揚手做出打人裝,然後噗嗤一聲也笑了出來:“好了,老實吃飯。”

  “是!”

  羅信和大哥相視一笑,開始悶頭吃飯。要不說半大小子吃窮老子,兩個人将桌子上的飯菜打掃得幹幹淨淨,然後才摸着肚子一副陶醉狀,羅信不由感歎道:

  “這才是人過的生活啊!”

  羅氏便嗔道:“你以前過的不是人的生活?”

  “娘,我錯了!”

  羅信急忙站了起來,向着屋子裡落荒而逃。回到屋子裡,便又開始謄寫記憶中的文章,大哥則是去了院子裡比比劃劃,領悟關刀。

  這一日。

  午後的陽光灑落在人身上暖洋洋,羅信從老師那裡回到了家,便站在桃樹下吹奏洞箫。村子的小路上走來了一條身影,十二歲的張洵行走之間已經有了一份讀書人的氣度,多了一份儒雅。循着洞箫聲來到了羅家的院門外,便精力在那裡聽箫。院門内羅信吹得認真,院門外,張洵聽得陶醉。

  待箫聲落下,張洵騰然而行,擡起手拾起門環輕輕地敲擊。門内傳來腳步聲,院門打開,現出羅信。

  “張兄找我下棋?”

  求收藏!求推薦票!

  *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