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鐵血天驕

080難民如潮

鐵血天驕 我的傷心誰做主 3828 2024-01-31 01:14

  從烏江到建康并不算太遠,但他們之間卻隔着一條長江,高飛、桓溫等一行人必須先行抵達在烏江的渡口,然後改為乘坐船隻,一路沿着長江漂流而下,可直通建康。

  高飛坐在馬車裡面,一路上和桓溫沒有再說過一句話,他自己又覺得太過無聊,所以便打開了馬車的卷簾,趴在車窗上向外眺望,觀賞沿途的風光。

  馬車晃晃悠悠的走在官道上,離烏江縣城越來越遠,在轉過幾個彎子後,馬車開始向南行進,高飛注意到在官道的邊上,一塊碩大的界碑特别引人注目,隻見上面刻着“烏江渡”三個大字。

  看到“烏江渡”這三個大字時,高飛不禁暗想道:“這不就是當年西楚霸王項羽自刎的地方嗎?

  一行人沿着通往烏江渡的這條官道繼續向前走,一路上都冷冷清清的,基本上碰不到什麼人。

  繼續向前走了大概五六裡路的時候,一行人來到了一個十字路口,人一下子就變得多了起來,全部朝着烏江渡的方向走,熙熙攘攘的行人一下子把路口給堵死了,而且聲音也顯得很是嘈雜,高飛等一行人所乘坐的馬車不得不臨時停了下來。

  馬車剛剛停下來,正在讀書的桓溫立刻便沖外面喊道:“怎麼停下來了?

  “公子,前面人太多,把路口都給堵死了,我們過不去。
”負責駕車的衙役回複道。

  此時的高飛正在閉目養神,聽到衙役的回話後,立刻睜開了眼睛,掀開了車窗的簾子便探出頭向外張望,這一望不當緊,眼前的一幕可以用觸目驚心四個字來形容。

  在這段十字路口上,高飛等人所走的這條道路位于正中間,左邊是一條平整的大路,右邊是一條坑坑窪窪的小路,此時的大地雖然仍為積雪覆蓋,但是走在路上的人多了,積雪也被踩的融化了,和地上的泥土混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片泥沼。

  左右兩邊的道路上擠滿了人,都是一些穿着破破爛爛的逃荒的人群,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推着獨輪木車的,挑着籮筐的,挎着破爛子的,拄着拐杖的,抱着嬰兒的,一個個破衣爛衫,面色灰白而又浮腫,臉頰上淌着泥汗,腳上、腿上、身上都沾滿了泥漿。
一群群,一幫幫,就像是餓的眼睛發藍的野獸,又像是被人搗毀了窩巢的蜂群,急匆匆、亂哄哄的向前擠着。

  木輪小推車那“吱扭吱扭”的呻吟,孩子們不時發出的撕心裂肺的哭喊,像錐子一樣刺痛了高飛的耳鼓,使他的心一陣一陣的緊縮。
走着走着,一個老人撲倒了,他爬在地上,兩隻枯瘦的手向前伸了幾下,就再也不動了。
緊接着,又一個婦女倒下了,她半躺在路邊的一個小土坡上,看着身邊那個四五歲的孩子,絕望地的搖搖頭,灑下幾滴混濁的淚水,便咽了氣。

  還有一個年輕的母親,把懷裡才幾個月嬰兒的小嘴從自己那瘦小松軟的乳房上摘下來,使勁地搖晃着,突然發瘋似得嚎哭了起來,這個嬰兒早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就斷了氣……

  高飛掃視着周圍,向更遠的地方望去,發現路邊到處是走不動而倒下的人,到處都是撕心裂肺的哭喊聲,這一幅幅慘不忍睹的景象令人毛骨悚然,直到此時此刻,高飛才真正的懂得了“哀鴻遍野”的真正含義。

  一時間,高飛隻覺得自己的心裡憋悶的慌,一種近乎要爆炸的憋悶。
他親眼看到這些來來往往的人群,就像是在死神的手心裡掙紮着一樣,正在急匆匆的逃命,誰也不理會誰,倒下的人就這麼倒下了,沒有人去管去問,甚至可以像是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的直接從他們的屍體上跨過去,繼續走他們的路,像個沒事人一樣,竟是如此的麻木不仁。

  直到此時,高飛才真正的意識到,自己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大亂世。

  “别看了!
”坐在馬車裡的桓溫突然開口說道,“這樣的景象我看的多了,可是看了又能怎樣,我們現在還是無能為力,你能幫得了他們其中任何一個人嗎?

  高飛不願再看下去了,他坐在馬車裡,一言不發,臉上卻冷峻異常,他的雙手握的緊緊的,渾身上下都在顫抖着,眼前的一幕,讓他多少有些難以接受。

  坐在高飛對面的桓溫看到高飛如此模樣,突然開口說道:“你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場景嗎?

  “為什麼會是這樣?
為什麼在烏江我沒有看到這樣的場面?
”高飛不答反問。

  桓溫道:“因為烏江縣的縣令是我父親!
三年前,烏江縣境内跟你看到的情況差不到哪裡去,是我父親救了烏江縣。
可是,像我父親這樣的縣令又能有幾個?
如今北方戰亂不斷,百姓流離失所,紛紛向南遷徙,以為這樣就可以過上太平的日子,可是事實是,這些南遷的北方百姓,不僅要躲避胡人的追殺,還要防禦強盜、流寇的襲擊,更可恨的是更要忍受南遷之後所屬地的官紳的壓迫,這才會有那麼多的難民……”

  “那他們這是要去哪裡?
”高飛不解的問道。

  “建康!
至少在京城周圍,難民們還能得到一些好的待遇。

  桓溫說完這句話後,便站了起來,掀開車窗的簾子,向外張望了一番,然後放下了簾子,自言自語的道:“堵城這個樣子,隻怕一時半會兒很難過去。
趙四!

  “公子,有何吩咐?
”負責駕車的衙役從外面把頭探了進來,問道。

  桓溫道:“你把馬車趕回縣衙吧,我和宋五他們騎馬到渡口,由他們護送我們去建康。

  “可是公子,縣令大人吩咐過……”

  “沒什麼可是的,照我說的去做,不然的話,就算我們在這裡等上一兩天也休想到達渡口。
”桓溫斬釘截鐵的說道。

  話音一落,桓溫便對高飛說道:“我們出去騎馬,騎馬可以從官道兩邊去渡口。

  說完這句話,桓溫将手中的孫子兵法直接塞進了他的行李裡面,彎下腰便跳下了馬車,喚來了一名衙役,他則和那名衙役同騎一匹馬。

  高飛對桓溫有種說不出的感覺,這個隻有八歲的家夥,不管是說話還是做事,都有點少年老成的感覺,幹脆利落,絕不拖拉。

  既然桓溫都願意舍棄馬車改乘馬匹,他自然也不會那麼嬌氣,他也下了馬車,早有一名騎着馬匹的衙役等候在那裡,伸手便将他給拉到上了馬背上去,一提缰繩,就要離開。

  “我的包!
”高飛急忙喊道。

  “交給我好了!
”在他們身後的另外一名騎馬的衙役跳下了馬背,從馬車裡面拿出了高飛的背包,直接背在了背上,這才翻身上馬。

  “走吧!
去渡口!
”桓溫見人都齊了,便喊道。

  一行五人,騎着三匹馬,先是沖破了人群,然後走在官道兩邊被積雪覆蓋的田地裡,一路向烏江渡口而去。

  十字路口距離烏江渡口還有十幾裡的路,高飛騎着馬背上,看着前往渡口的官道上都擠滿了人,這些都是難民,從附近各縣逃命過來的,其中既有北方的難民,也有附近各縣忍受不了壓迫而逃生的新難民,新舊難民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條長長的人龍,艱難的向着渡口行進。

  高飛等人很快便抵達了渡口,渡口由軍人負責把手,入口處在軍人的整頓下,排起了五條長長的隊形,卡口處的軍人們正在一個挨着一個的接收着乘渡船所需要的資金,沒有錢的,可以用值錢的東西來代替,一無所有的即使排隊輪到你了,也會被軍人趕出隊伍,不準他進入渡口。

  高飛看到這樣的一幕,心中有種說不出來的難受,同時也會為後面的難民擔心,他們千辛萬苦才來到這個地方,卻不想還要交錢才能渡江。
那些衣衫藍縷的難民,隻怕即使走到這裡,也會望江興歎吧。

  世道如此,高飛也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但轉念一想,這裡是烏江渡,那麼在這裡當兵的不應該就是烏江的兵嗎,于是,高飛便扭頭問桓溫道:“桓公子,烏江渡口應該還在烏江縣境内吧?

  桓溫點了點頭,緩緩的說道:“我知道你想說什麼。
烏江渡口雖然仍然在烏江縣境内,可是渡口的管轄卻不屬于烏江,而屬于巡江的軍隊。
否則的話,這些當兵的怎麼敢在家父的眼皮子底下收取渡江的費用!

  烏江渡口的岸邊停靠着數十隻小船,負責往來運載岸邊的人到停在江心的大船上,由于岸邊江水較淺,大船不易靠的太近,怕擱淺在岸邊了。

  停在江心的有三艘大船,一字型的排開,每條船都能載五百人,每天往返于烏江渡和建康之間,每天兩趟,可每天運送三千人到建康。
而守在這裡的軍隊,每人索要渡江的費用是二十個大錢,每天就有六萬大錢的收入,實在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話不多說,桓溫等人騎馬抵達了渡口的入口處,沒有進行排隊,直接走到最前面,其中一個衙役向着一名守衛在這裡的士兵遞過去了一個官碟,那名士兵勘驗了一番之後,便直接放行了,沒有收一個錢,但是眼神中卻透露出諸多哀怨。

  等過了卡口,高飛便問道:“我們不要錢嗎?

  “我們有通關用的官碟,就算他們想收,也不敢收!
”衙役說道。

  “别問那麼多了,上船吧,再過一會兒人就該滿了,該開船了,這是今天的最後一趟,趕不上的話,就要等明天早上了。
”桓溫道。

  一行人紛紛下了馬,在一名軍人的引領下登上了岸邊的小船,然後再由小船負責運送到江心,轉乘大船,連帶馬匹都一并上了船。

  又等了一會兒,停在江心的大船全部上滿了人,高飛注意到岸上的卡口便不再讓人進入了,直接封着了。

  船開始動了,慢慢的駛離了烏江渡口,沿着長江,順流而下,一路向建康方向而去。
高飛站在船上,眺望着岸邊那長長的人龍,心裡總有一番說不出來的滋味。

  高飛現在就像是一粒漂流在大江之中的沙子,隻能随波逐流,卻無法改變任何事情,但是他卻在心裡暗暗發下了誓言:“總有一天,我要改變這裡的一切!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