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再戰秦漢

第四十八回文弈拜将

再戰秦漢 皓潔獨白 2345 2024-01-31 01:14

  正當台上台下衆人齊聲高呼興高采烈之時,演武場中央穆桓、文弈二人不斷僵持着,二人雖有年齡上的差距但實力卻不相上下,燕王此時也看得入神心想:“此等少年英雄若為我燕國所用何懼那虎狼之秦”。

  又看了一會燕王唯恐二人打鬥中有所閃失急忙命令姬膠上場分開二人,姬膠領命後跨上戰馬朝場上跑來,文弈見穆桓死死的握住刀杆便使了個心眼一手松開了刀杆一手勒住缰繩将戰馬往後退了數步,穆桓由于慣性整個身體劇烈搖晃了幾下,文弈順勢從馬背上一躍而起一腳便将穆桓踢于馬下。

  文弈也跳落在地上向前走了幾步伸手扶起穆桓說道:“适才冒犯了将軍還請将軍不要怪罪,将軍刀法過人令在下佩服之極”。

  穆桓身為上将軍又聽了文弈這麼一說也是大度說道:“你雖然年紀輕輕卻有如此大的本領,若投我王必會為我王抵禦強秦開疆拓土”。

  在場觀看的衆人雖見文弈連敗數将但心裡卻想文弈必不是上将軍穆桓的對手,結果一看到穆桓被文弈擊敗落馬皆愕然。

  穆桓為了緩解場上的氣氛也為了助文弈赢得軍心便攜着文弈右手高高舉起對衆人說道:“這位少年既然在演武場上比武取勝,以後便也是我燕國的将軍,大家務必要團結一緻抵禦外敵”。

  衆人聽到穆桓說的話後齊聲喝彩,高台上的大鼓又咚咚咚的敲了起來。

  “果真是英雄出少年,文弈你既然于演武場上比武取勝而且擊敗上将軍穆桓,可見你兩臂有無窮之力可蓋壓猛虎,寡人封你為虎威将軍武陽侯,望你為我燕國在戰場上建功”燕王看到文弈在鬥了百餘合之後将穆桓擊敗落馬又見衆人大多有拜服的意思便高聲說道。

  “謝大王,臣定當不辱使命為燕國禦疆納土”文弈聽到燕王封自己為将後急忙單膝跪下說道。

  燕王因為得了文弈這員猛将歡喜的不得了又賞賜了文武百官一番,,整個薊城十餘萬百姓和武陽郡軍民皆受到了不小的恩惠,燕王與燕國衆文武也接連為文弈輪番設宴,衆人歡喜數日不在話下。

  一日燕王設早朝與文武百官剛上殿不久,隻見一人身穿連環金葉甲披着鳳翅白錦戰袍腰間一柄長劍走上殿來,衆文武先視此人高七尺餘雖有肩甲護腕罩着仍内不覺看出兩臂粗壯似有萬鈞之力。

  “将軍此次前來莫非北部匈奴犯境之憂已解”

  “大王,匈奴冒頓單于遣南成王左柯堯率軍二十萬圍困燕山燕城,我命臨樂君韓文、方城君胡佐領兵五萬扼守燕山燕城一線,偏将軍張珂帶兵三萬守北平山,二處互為掎角之勢唇齒相依又囤積數萬糧草以作長久打算,數月以來擊退匈奴二十餘次進攻,迫使左柯堯後退百裡,末将此次前來是想調三萬鐵騎和大量糧草北入燕山伺機與燕山駐守步軍合力出擊破敵”

  此人便是燕國鎮北将軍郭越,善使一杆槍頭如劍般的長槍重六十斤名叫風梭有萬夫不當之勇,雖年紀不大但鎮守燕國北部邊境已有數年是匈奴衆将眼中的心腹之患。

  上大夫傅營聽到起身對燕王說道:“大王,郭将軍雖成功迫退匈奴,可惜我燕山燕城、北平山兩地多為步兵居高堅守尚有優勢,面對可在平原馳騁自如的匈奴鐵騎卻無可奈何,因此郭将軍并不敢下令追擊隻能繼續堅守,不如就依郭将軍所言急調三萬騎兵支援燕山”。

  姬膠長期屯兵燕趙邊境手底下有燕國最精銳的騎兵數萬,姬膠知道想要出兵增援燕山必會從自己手下調兵這無疑會削弱自己的底力便對燕王說道:“大王,臣贊同出兵增援燕山,但我軍大部分騎兵都駐防在西部邊境禦趙防秦,根本無暇顧及燕山”。

  聽了這麼多燕王臉上多了幾分憂郁的神情不知道該怎麼決斷,隻見太子姬丹近前說道:“父王,不如就先從薊城調騎兵一萬五千糧草十萬石增援燕山,再命令數将率步軍屯紮遼東伺機出動截斷左柯堯的退路”。

  “吾兒果真能謀善斷,如此布置甚合寡人心意,命令伍珩、楊何、趙延、衛标四将領五千騎兵前往遼東,遼東大批軍馬汝等自由調配即可,李儉、楊何二人率一萬五千騎兵增援燕山,馬興領三千步軍押運糧草”燕王聽罷覺得茅塞頓開從龍椅上站起對自己的臣僚說道。

  “謹遵王命”殿内文武百官齊聲道。

  文弈剛剛拜将正想立功來樹立自己在燕國衆将心中的威信,但見燕王隻字未提使自己帶兵前往,心中甚是不解便深夜造訪穆桓府邸對穆桓說道:“穆将軍,如今北部匈奴犯境,在下剛剛被封為将軍正想立功,可不知燕王為何沒有讓在下随軍出征呢”。

  穆桓聽完知道了文弈心裡在想什麼便對其說道:“文弈,你雖被拜将,但你在軍中資望尚小,燕王若命你出征,朝堂上那麼多的将軍定會不服與你相争,燕王唯恐傷了和氣才沒有令你出征,況且北境匈奴雖強但始終卻隻是鮮芥之疾,西邊秦趙才是真正的肘裡之患不得不慮,像你如此年輕氣盛更應該禦秦弱趙以建不世之功”。

  文弈聽完心中甚是高就如同遇到了知己一般,于是和穆桓細心的談論起來,二人一直交談到深夜方回,不提。

  第二日,大軍在薊城城外集合完畢,衆将各自領了兵馬望北邊而走,此時早有斥候探騎報入匈奴軍營。

  匈奴中軍大帳内站着一人生的膀大腰圓臉上一抹絡腮胡子身穿虎皮襖外面罩着金絲鎖子甲頭戴羽磷帽身長八尺,身旁的兵器架上放着一杆九尺長的大斧,此人正是匈奴南成王左柯堯。

  左柯堯聽說燕王調來一萬五千騎兵以作進攻之用,哈哈大笑數聲暗道:“燕國果然貧弱這麼長時間隻調來了如此數量的騎兵,本王雖然遭遇了小小挫折但手下仍有鐵騎五萬,不日便可攻破燕山直插燕國腹地”。

  想到這裡左柯堯立即将兩員心腹将領卑衍、羌雷招了過來,卑衍使一杆三尖斧處事謹慎亦有力壓猛獸之勇受封渠帥,羌雷雖是胡人但善出計謀使一柄鐵劍被封為相國,二人皆有本事。

  三人一邊看着地圖一邊想起計策來。
欲知匈奴衆将有何計策,請看下回分解。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