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謝池春

第093章

謝池春 九斛珠 6863 2024-01-31 01:14

  趙文山走進來的時候,幾乎吸引了在場所有人的目光,就連甯妃都滿是詫異,要不是瞧着元靖帝面色有異,都要站起身來阻止了。

  樂舞宮伎被薛保揮退,趙文山走入殿中的時候步履沉穩。

  他如今才三十出頭,比甯妃娘娘小了十幾歲,此時穿着朝服,在禦案之前三跪九叩,聲音朗然,“臣趙文山恭請聖安。

  這自然不是普通的請安架勢,元靖帝皺了皺眉,“平身,除夕夜持玉牌入宮是有何事?

  趙文山卻沒有起來,跪伏在地,大聲道:“臣罪該萬死,在此阖宮歡慶之夜,攪擾了皇上雅興,心實惶恐。
隻是臣發現了一樁要事,不得不趕來禀報,請皇上容臣禀明情由。
若臣之冒死進言,能洗清這樁冤屈,臣縱百死,也可瞑目。
”說罷,又是一通鄭重叩首。

  太華殿裡霎時安靜了下來,所有人的屏住了呼吸,為這突如其來的事情而詫異。
不少人亦将目光投向了甯妃,就見她也是一臉茫然。

  元靖帝心雖不悅,瞧見那枚玉牌的時候卻隻能強自忍住,“先帝賜予平國公府這枚玉牌,自可免此罪名,有事直說吧。

  “自晉王之案後,臣奉命追查馮英餘孽,在審問幾名宮人的時候,發現了一些關于甯妃娘娘和三公主的事情。
這是臣匆匆拟的文書,恭請皇上禦覽。
”趙文山将身子伏得極低,雙手高舉過頭頂,掌心捧着一封火漆封住的信函。

  元靖帝興緻被攪,臉上就不大高興,隻擡了擡下巴,示意薛保将信函呈上來。

  殿中此時已沒了旁的聲息,薛保的腳步落在厚厚的地毯上,隻有輕輕的摩擦聲。
遠處的天空又升騰起了焰火,爆竹聲隐約傳來,愈發顯出殿裡的安靜。

  甯妃娘娘面色微變,一雙拳頭緊握着,像是随時能站起來似的。

  她的旁邊坐着三公主,也是一臉茫然,湊過去低聲問道:“母妃,小舅舅在說什麼?

  “安靜聽着!
”甯妃的聲音短促,臉色卻有些蒼白。

  上首元靖帝将信函拆開,抖出其中五張摞起的紙箋,慢慢的往下瞧。
他最初臉上還帶着不耐煩,目光匆匆掃過,似未細看,漸漸的面色就變了,越王下瞧,臉色就越難看,到得最後幾乎是鐵青色的。

  老皇帝的手在微微發抖,看得底下一衆人也是心驚膽戰。

  猛然傳來重重拍案的聲音,元靖帝怒氣沖沖的将紙箋拍在案上,霍然起身,“胡說八道!

  “皇上息怒!
”幾乎是在同時,底下一群人齊齊出了座位,誠惶誠恐的跪成一片。

  趙文山卻在此時挺起了脊背,“皇上,臣所奏之言,句句屬實!
元靖十六年十一月三十,京郊城外的農婦陳氏剛剛誕下的孩子被人搶走,也是在那天,甯妃娘娘誕下了孩子,卻被偷龍換鳳。
臣發現此事後惶恐不安,連夜審訊了當事宮女,之後又親往京郊查證,那陳氏一家已被逼離開,派人訪查之後,今日終将其尋回。
皇上,陳氏如今就在我府中,她的容貌,幾乎跟三公主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啊!

  一番話如石破天驚,跪在地上的衆人均是驚詫萬分。
三公主震驚之下,驚駭的望着趙文山,仿佛驟然間沒明白這後頭的含義。

  皇後在元靖帝拍案而起的時候已站起身來,在聽到元靖十六年之語時便是面色一變,待得趙文山一番話說完,已然微不可查的後退了兩步,久病未愈的身子尚且虛弱,面色慘白。

  元靖帝手裡還捏着趙文山呈上來的信函,那裡早已将前因後果及審訊口供等寫得明明白白。
他怒斥了一聲“放肆”,卻還是下意識的去看皇後的反應。

  皇後的身子微微顫抖着,與元靖帝目光相接時稍稍躲閃了一下,旋即清了清喉嚨,“怎麼可能……皇上,此事太駭人聽聞……當年甯妃生産,臣妾也是記得的,那時候大公主還養在臣妾那裡,臣妾還特地帶她去看過,确實是個公主。
是吧?
”她看向坐在下首的大公主。

  大公主是甯妃的長女,甯妃生産前諸事不便,皇後為表關懷,特地将大公主帶到自己身邊,免得再給甯妃添麻煩。

  彼時大公主已是九歲,已經能清晰記事了。

  殿中所有的目光幾乎都下意識的聚集在了大公主身上,大公主緩緩擡起頭來,臉上全是震驚,說話卻是斟酌着的,“當時母妃誕下胎兒,皇後娘娘聽說誕下的是公主,特地帶我過去看。
我們過去的時候,那孩子确實是個公主。

  隻這麼一句話,就叫皇後面色更白,如雪上加霜。

  ——皇後過去之前已經得知甯妃誕下的是公主,那麼不管她和大公主趕過去看到的是什麼樣子,都不能絕對說明甯妃誕下的就是公主。

  皇後是禮佛之人,平常仁心善口,這會兒下意識的念了句佛。
她自十一月就開始纏綿病榻,今晚雖強打精神,到底精神不濟,這麼情緒一波動,身子就有些發軟,忙靠着幾案站穩。

  元靖帝将一切皆收入眼中。

  最初的震驚和憤怒過去之後,他很快恢複了一個帝王應有的鎮定,将目光投向甯妃,“甯妃,你呢——當初是你誕下的孩子,你應當知道實情。

  甯妃的臉已白如宣紙。

  她原本是跪在地上的,卻在趙文山開口奏禀時不自覺的站起身來,手掌緊緊的扣着旁邊的桌案。

  “臣妾當時……精神不濟,産後暈了片刻,醒來的時候,嬷嬷告訴我誕下的是個公主。
”甯妃似乎攢了很大的力氣,才顫抖着聲音續道:“但是臣妾記得,暈過去之前看到了那個孩子的後背,有個胎記……臣妾……”她口幹舌燥似的,猛然抓起桌上的酒杯一飲而盡。

  “胎記?
”衆目睽睽之下,元靖帝自然不能問那是什麼胎記,隻是将目光投向了三公主。

  三公主的身上并沒有任何胎記,這一點元靖帝是很清楚的。

  他的目光很鋒銳,落在三公主身上的時候,莫名叫她覺得懼怕,下意識的往甯妃身後躲了躲,“母妃……”

  便在這時,趙文山開口了,“娘娘,這麼多年你守在秋華殿裡,不肯盛裝麗服,不肯金钗玉簪,每日裡對着佛堂誦經,其實心中也一直在懷疑不是嗎!
那個孩子被人替換後絕無活命的機會,你在為他誦經求福,是不是!

  最後一聲如同厲喝,帶着壓抑沉甸的憤怒,叫甯妃渾身一顫。

  她的面色已然煞白,在趙文山的犯顔厲喝之下,仿佛又找回了開口的勇氣,“那個孩子身上有胎記,我永遠記得,一個紅豆般的胎記,很顯眼。
可她身上沒有,我鬧不明白,我……”甯妃娘娘忽然急促的喘息起來,身後的宮女連忙取了瓷瓶中的藥給她服下。

  這樣的表現,已足以說明問題。

  當年的甯妃也曾寵冠一時,生下大公主後母女嬌美,叫元靖帝夜夜逗留不肯離去。
那時候的甯妃也是宮裡最出衆的美人,喜愛嬌花美蝶,胭脂绫羅,美麗的臉龐在脂粉裝飾之下,豔冠群芳。

  然而在她生下三公主之後,她忽然就沉寂了。

  悄無聲息的将所有的豔麗衣裳收起來,在居住的宮殿裡供起了佛像,開始在每月初一十五時吃齋。
就連元靖帝過去的時候,都不像以前那麼殷勤了,随着周圍伺候她的宮人慢慢被替換,她愈發沉默,對待三公主也不像對大公主那樣上心。

  她從一開始就在懷疑,懷疑三公主不是她生下的那個孩子。
可她又不敢說出來,因為沒有任何證據,因為當時産房裡的宮人們衆口一詞,告訴她那是個公主。

  元靖帝仿似明白了什麼,摻雜了花白的胡須顫抖着,臉色難看到了極點。

  “去把人都帶來。
”他的聲音是出乎意料的平靜,像是冬日凍結的冰塊,任憑狂風吹過也不起半點波瀾。
鋒銳的目光掃過整個殿堂,他端坐在龍椅上,面容威儀,“誰都不許離開此殿,朕就在這裡,問清這件事情!

  他擡頭對着殿外,“青衣衛。

  皇帝禦前值守,一半是禁軍,一半是青衣衛。

  今夜在殿外當值候命的,正是韓玠。

  他走進殿裡的時候脊背有些僵硬,嘴唇緊緊的抿着,面無表情。
與同僚齊齊跪在禦前,他垂眸不去看任何人,背影如同雁鳴關外挺拔冷峭的冰峰。

  元靖帝看向趙文山,“人在哪裡?

  “農婦陳氏就在臣的府中,臣在奏折中提到的幾個宮人還在天牢,另外還有一個……”他轉過頭,目光落向身後的人群。

  人群中的越王與他目光相接,呆愣了片刻之後如有所悟,問道:“是她?

  見趙文山點頭,越王這才站起身來,上前兩步,跪在地上,依舊是那副傻傻的模樣,聲音是遲緩的,“啟禀父皇,趙大人先前曾托付兒臣照顧一位宮女,名叫莫藍。
他說此事事關重大,隻有兒臣這裡最不惹人注意,兒臣便幫了這個忙。
皇兄要提審的若是她,派人往兒臣府中詢問,管家自知其下落。

  “嗯。
”元靖帝招手叫韓玠上前,指了那紙箋上的幾個名字給他,“這幾個,立時提過來,不許耽擱。

  韓玠退後兩步,行禮道:“臣遵命!

  *

  兩名青衣衛離去,太華殿裡的氛圍卻依舊冷凝。

  元靖帝陰沉着一張臉,目光徐徐掃過在座衆人,除了甯妃出神、三公主惶惑之外,幾乎人人都是小心翼翼的低頭跪着,大氣也不敢出。
皇後那裡幾番想要開口,瞧見元靖帝的臉色時,卻最終默默退回去,揪緊了衣袖。

  兩炷香的功夫之後,莫藍、農婦陳氏及四名宮人被帶到了太華殿。

  在陳氏踏進殿門之後,壓不住好奇心的人瞧瞧探看她的容顔。

  布衣荊钗的女人不過三十多歲的年紀,想是生活清苦所緻,面上已有皺紋,然而那眉眼輪廓,竟跟三公主有五六分的相似,隻是三公主正當妙齡,養尊處優之下,眉眼格外有神,神情透着輕慢。
陳氏則畏畏縮縮,一輩子沒見過這麼多的貴人,整個人幾乎縮成了一團。

  元靖帝皺了皺眉,他當然不可能在諸多宗親面前審問此案,吩咐殿中誰也不許出入,便将莫藍等人帶入内殿,并召皇後、趙文山、甯妃、三公主入内,留薛保在左右伺候。

  韓玠并不能入内,隻跟負責提人的同僚守在門外,隐約能聽到裡面元靖帝的怒聲質問和宮人的求饒之聲。

  他的站姿稍稍僵硬,面上沒有半點表情,心裡卻是通通直跳。
從沒有這樣緊張過,仿佛全身每根汗毛都立起來了似的,叫他忍不住握緊了拳頭,調勻呼吸強令自己鎮定。

  先前的諸般猜測在聽到甯妃那句“紅豆胎記”的時候完全被證實,韓玠前去提莫藍的時候已經想過諸多後續的事情,此時隻覺得指尖在微微顫抖——沒有半點喜悅,反而是許久未曾有過的忐忑與恐懼。

  趙文山敢如此笃定的在除夕夜宴上冒死進言,必然是已掌握了鐵證,最關鍵的證詞恐怕就在莫藍口中。

  回想起和莫藍在冷宮裡僅有的一次照面,韓玠無比确信,莫藍她知道她的身份!
那麼她會不會将這些吐露出來?
若此真相大白,那麼他的處境,将比目下還要兇險萬分!

  遠處的爆竹聲隐隐約約,内殿裡的說話聲斷斷續續,韓玠聚精會神的用力分辨,也隻能聽到殘破的話語,似乎是莫藍在回禀,“……奴婢不敢不從,隻能……”她的聲音透着虛弱,自殿外幾乎無法分辨。

  好半天,才聽見元靖帝怒氣沖沖的聲音,“那個孩子呢!

  随後就又低沉了下去,夾雜這皇後的厲聲斥責和三公主的哭泣聲音,韓玠依稀也隻分辨出“亂葬崗”三個字。

  大約有半個時辰的功夫,薛保才開門出來,抹了一把額頭的汗水,朝外面侍立的小太監叮囑道:“快去備一碗清水。

  這一碗清水的用處自是明了,薛保低垂着頭,等小太監端備好清水之後,便拿漆盤恭恭敬敬的端了進去。

  殿門關上,周圍又是死一般的安靜,韓玠換了個姿勢,發覺手心裡膩膩的出了汗水。

  不過片刻的功夫,裡頭便傳來碗盞碎裂的聲音,伴随着元靖帝的怒喝,“賤婦!
”那内殿修建得極深,平常的說話聲極難傳出來,此時的元靖帝怕是暴怒異常,怒聲的斥責隐約傳來,聽那意思,是斥責皇後心腸歹毒,偷龍換鳳之下害死了剛出生的小皇子。

  頭頂千鈞稍稍挪開,韓玠微不可察的舒了口氣,随即想到了之後的問題——

  皇後娘娘當年偷龍轉鳳的事恐怕已被認定,這事兒并非捏造,越王這是有備而來,甯妃又一向心存疑窦,回頭下令翻閱往日卷宗,嚴審舊日宮人,必會鐵闆釘釘。
屆時皇後的歹毒面目被揭露,當年越王在冷宮裡的遭遇,晉王的慘死,恐怕都會算在她的頭上。

  元靖帝原本就為了晉王之死而傷心不止,如今知此噩耗,當如何反應?

  皇後是太子生母,中宮失德,東宮之位又如何保全?

  況這幾年裡元靖帝被惡虎所撲、晉王墜馬被踩踏及至墜崖而亡,每一件裡都将太子牽扯進去,雖然最後元靖帝相信了太子,但心中疑窦已經種下,如今會作何反應?

  而三公主隻是撕裂傷口的契機,在此之後,越王和郭舍又會有怎樣的反撲,将這個傷口挖入骨髓?

  但凡往深了想,韓玠便覺膽戰心驚。

  過了許久,元靖帝才在薛保的陪伴下走出了殿門,整張臉陰沉得像是能滴出墨來。
殿裡的皇後等人尚未出來,韓玠卻不可多做逗留,隻能跟着元靖帝一路無言的出去。

  到得太華殿裡,一應宗親都是鴉雀無聲。

  太子怕是已經猜到了什麼,臉上是掩不住的焦急,越王還是老樣子,沒什麼表情,隻是躬身默立。

  元靖帝環視一圈,似乎連說話的力氣都沒了,隻揮了揮手,便穿殿而過,一路無言的往寝宮裡走去。
太子往前兩步似乎想要跟上去,卻被太子妃死死的拽住。
此外大長公主也略顯焦灼,往内殿的方向望了幾眼,便帶着侍從出宮去了。

  子夜的時候,東華樓上的鐘聲響徹京城。

  韓玠今日的值守至此完成,隻覺肩頭千鈞之擔陡然卸下,力氣都被抽去了不少似的。
換完值沉默着出了皇城,到東華門的時候,外頭卻是歡天喜地的情形,漫天的煙花還在次第升騰綻放,百姓們聚在城樓下,歡呼雀躍。

  相比起皇宮内那種陰沉得能凍死人的氛圍,這裡倒像是到了盛夏六月,熱鬧的氛圍絲毫不被冷冽的夜風所影響。

  門内門外,仿佛兩重天地。

  韓玠呆呆的站了半晌,忽然自嘲的笑了笑,俊容舒展開的時候,心頭那些沉重凝結着的憂雲似乎都散去了不少——是了,步入朝堂後入局太深,為了鏟除越王費了許多心思,竟然又不自覺的背上了那層無形的包袱。

  其實哪有那麼多需要沉重顧慮的呢?

  他以永世輪回求得重來的機會,所求的最為簡單。
不管有什麼變故,會陷入怎樣的處境,他隻消沖着最初的目标,奮力前行就是了。

  四周的笑聲尚且在耳邊萦繞,十幾歲的少女穿着厚厚的大氅,正牽着旁邊一位高個青年的手,歡呼雀躍,“哥哥你看啊,好漂亮!

  那樣毫無顧慮的笑容,如同春日裡乍然洩入的陽光,照亮一室的幽暗。

  韓玠忽然很想見謝璇。

  *

  恒國公府的宴會早已散了,遠處的煙花次第綻放,棠梨院裡卻是安安靜靜的。

  謝缜今晚照例又宿在了書房,謝玥因為跟謝玖賭氣,回來後跺着腳回了東跨院。
謝璇因為謝澹的關系,臨散前到老太爺那裡去了會兒,到了西跨院的時候夜已經深了。

  芳洲已經将被子捂得暖熱,曉得謝璇酒量淺,早早就預備了醒酒湯,服侍她喝下。

  謝璇今晚倒是沒怎麼喝酒,盥洗沐浴完畢,鑽進被窩裡,隻覺得一室生香,渾身舒泰。

  明兒就是初一,過兩天姐姐就會過來,她雖不能多往别處跑,卻還可以去舅舅家拜年。
舅舅那樣喜歡帶着孩子們玩,今年必定又尋了許多有趣的玩意兒,陶媛應該也長高了,不知道看到溫百草裁剪的衣裳,她會不會覺得驚豔呢?

  唔,還有陶氏,說不定她如今也在陶府上。

  謝璇胡思亂想着,不曉得是不是喝了酒的緣故,心跳得稍稍有些快,翻騰了許久都睡不着。

  子夜時東華門的鐘聲響徹京城,謝璇在屋内也隐隐約約的聽到了,她知道今晚韓玠當值,要等到半夜才會換值。
忍不住伸手摸向床榻角落,那個小小的三層螺钿盒子裡,安安靜靜的躺着個巴掌大的瓷瓶。

  通身紅色的瓷瓶觸手微涼,謝璇去掉上面的木塞子,從中倒出了幾枚靈巧的相思豆。

  韓玠真的是說話算話,這幾個月裡縱然忙碌,每月還是會變着法兒給她送個有趣的東西,這裝滿了紅豆的瓷瓶就是其中一件。

  東西倒是尋常,然而體會其間深意,卻總叫人癡怔。

  柔膩的掌心裡托着豔紅的豆子,謝璇慢慢的拿手指撥着,帳外的燭光昏昏暗暗的投進來,她忽然勾唇笑了笑。

  今晚的宴會上,老夫人又提起了姑娘們的婚事。

  謝玖還是嫁入衛家,謝珮尋的是個讀書人,家世雖不算清貴,門風卻極好,上頭又沒有婆母壓着,謝珮那樣的性子嫁過去,就能少吃些虧。
四個姐姐都有了着落,餘下的就是她和謝玥了。

  因為南平長公主多次召謝璇過去,謝老夫人的心思就活泛了起來,話裡話外的像是指望着謝璇能嫁入長公主府。
謝璇自然知道長公主對她的照拂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最後恐怕是落在那個野性的少年身上。

  可不管旁人怎樣盤算,她就隻等着一個人。

  而那個人……謝璇唇邊的笑容尚未漾開,就聽到了熟悉的窗戶輕響。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