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唐朝好大哥

第二百四十二章 套路太深了

唐朝好大哥 九宮格夫妻 2370 2024-01-31 01:13

  其實秦浩本來沒打算玩這麼大的,如果不是李泰身邊那些所謂的少年‘俊傑’胡亂坑,他有信心用很小的手段就能達到目的,比如在揚州弄個祥瑞什麼的,再由李泰請旨過去,可能性其實并不小,可如今這麼一搞,他自己多少就有些玩不太轉了,這才不得已請來了自己的師父幫忙。

  當然,像魏徵這樣的正人君子輕易是不會亂用手中的權利謀私的,但誰讓他是個堅定的太子黨呢,在他看來倫理綱常那是比天還大的東西,李泰去揚州于國有大利,也就同意了自己這得意弟子的胡鬧,畢竟,那些禦史們參的東西并不算什麼捕風捉影。

  李世民頭疼啊,這個秦浩實在是太能折騰了,不就是讓你建幾艘海船麼,怎麼搞出這麼大的陣仗來,滿朝文武中的絕大部分都在揚州那邊插了一腳,多多少少的也有那麼點以權謀私的事,如果是往常,這點小過他眼一睜一閉也就過去了,可偏偏這次這麼大規模的爆發,而且禦史台還把矛頭全部對準秦浩,倒是讓他這稀泥有些和不下去了。

  眼看着後邊還有禦史要出來參,李世民趕緊止住,開口道:“玄成啊,朕算是聽出來了,秦郎中因為青幫的事,在揚州确實有些小過,你身為禦史大夫,又是貞恒的老師,依你之見此事當如何處理為好?

  便見魏徵站出來氣定神閑地道:“回聖上,正所謂國法不容私情,秦浩雖然是臣的弟子,但既然犯了國法,自當一視同仁,臣以為,應當割除其風言郎中之官職,貶為庶人,流放揚州。

  嗯。




嗯?

  這真是。



好‘公正’的處罰啊,就連李世民一時間都有些哭笑不得的感覺了。

  對正常的朝廷官員來說,革職簡直就跟要了半條命似的,何況是如此年輕,如此前途無量的‘天授秀才’了,可是秦浩是一般人麼?
人家是青幫幫主啊,雖然青幫并入朝廷體系是早晚的事,但現在這不是還沒并呢麼,也就是說,人家那個青幫暫時還隻是個民間組織,管不着人家。

  這特麼,傻子都看出來青幫以後的動作了,秦浩一個人根本就不可能身兼兩個職位,為了建這個海軍,等青幫正式并入朝廷體系以後風言衙門肯定是要換人的,現在給他革職簡直相當于提前給他放假了。

  至于流放揚州?
神特麼流放啊!
那邊那麼大的工程難道他不需要出差的麼?
這跟沒罰有個蛋的區别啊!

  有心想拒絕吧,偏偏李世民還真沒啥招,因為青幫現在除了秦浩以外還真沒有人能玩的明白,更何況他還有一百艘戰艦等着秦浩去造呢。

  沒辦法,最後李世民隻能捏着鼻子認了,不過滿朝的大佬一時間都有些懵,這魏徵跳出來對着自己弟子一頓組合拳下去,最後正主毛都沒少一根,反倒是他們多多少少都在身上沾了點屎,這特麼實在是太坑了啊!
套路,絕對是套路。

  之所以叫套路,那是因為人家都是一環套一環的,還沒等衆人反應過來喘口氣,便聽魏徵繼續道:“聖上,臣發現,這些事情的源頭,一切都是因揚州而起,這造海船是青幫的任務,但更是朝堂的大計,僅憑一個小小的揚州縣令,實在是力不從心了些,所以臣以為,當遣一重臣去揚州穩定局面才是,豈能不加以監督,任由青幫一民間組織胡作非為。

  呵呵。

  李世民又好氣又好笑,問道:“那愛卿以為,當遣何人去揚州坐鎮?
朕的青雀麼?

  卻見魏徵堅定地搖了搖頭道:“臣,身為禦史大夫,有監督百官之則,更曾在洛陽作為欽差組織過洛陽的建設,因此,臣以為臣才是最合适之人,請聖人恩準。

  啥玩意?
不是說派李泰去麼,咋又變成你毛遂自薦了?
衆人先是一懵,随即便紛紛在心裡破口大罵了起來,套路深啊!
這套路實在太深了。

  若是直接提議派李泰,别說李世民心裡是否會願意,就是這幫大臣們也有許多是不樂意的,就像魏徵說的,現在的揚州隻有個區區六品的縣令是管實事的,他們還不是想怎麼捏就怎麼捏,到時候隻要稍微跳出來幾個一反對,李世民就坡下驢,李泰可就走不了了。

  現在可就不同了,魏徵是什麼人?
出了名的鐵面無私又臭又硬啊,這揚州大開發裡邊有多大的利,這幫大佬再清楚不過了,看看剛剛那些所謂的跟秦浩有染的名單就知道,朝堂的大佬中少說也有一半都參與了進來,若是由這貨坐鎮了揚州,大家一分好處都别想撈。

  李泰,必須派越王去揚州,身為揚州大都督,那邊都翻天了你怎麼能還躲在京城呢,至少李泰不會像魏徵一樣不近人情不是,再說了一個小朋友總比魏徵好糊弄些。

  于是乎,都不用魏徵開口說話,群臣們紛紛提議,魏相身份重要公務繁忙,禦史台離不開他雲雲,這是個很好的機會适合曆練王子什麼的。

  魏徵微笑着退回了回去,他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到了這一步,就看聖人的選擇了。

  李世民也頭疼不已,魏徵這套組合拳打的實在是太好了,先用秦浩為突破口,濺了滿朝文武一身屎,弄得他還非派人去揚州不可了,似乎他現在隻有兩條路可以走了,一條是魏徵去,另一條就是青雀去。

  魏徵?
别逗了,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李二比誰都明白,真要是派了魏徵過去,不說别人了,光李家那些王爺就能跟這貨打起來,再說京中事物繁忙确實也不太好離開他。

  此時此刻,他是多麼想有個解心寬的小可愛蹦出來提議一個第三人選啊,可是等了半天愣是一個都沒有,群臣要麼就幹脆不吱聲,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要麼就開始引經據典有理有據的分析派李泰去揚州的必要性了,一個能為他解憂的都沒有。

  其實也不怪群臣,實在是能派的人太少了,李孝恭或許算一個,但如今他自己屁股最髒,除此之外就連李世民一時都想不出來還有誰,房玄齡?
長孫無忌?
且不說他們自己願不願意,在這個杜如晦剛死的節骨眼上他還真離不開這倆人。

  于是最終,李世民隻得無奈地道:“玄成責任重大,乃朕之肱骨,不可輕易離京,還是青雀去吧,他也大了,是時候曆練曆練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