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八章 繼續進行地方改革
迎着羅德尼的目光,其他三人連忙地點着頭,滿臉贊同的表情,你一句,我一句的附和道。
見此,羅德尼這才露出了笑臉,空氣中緊張的氣氛頓時消散一空,所有人都開心起來。
如此篩選的行為,在整個倫敦市都開始進行。
倫敦城内外,總共兩百六十四個百戶區,二十二個千戶區,都聽從倫敦市政府的命令,開始篩選人員,并且彙報市政府。
于是,過了不到一個星期,總共兩百八十六個優秀幹事,被集結在倫敦市政府大樓,等候着市政府最終的消息。
而這場活動的由來,源自于我們的國王陛下,英格蘭國王,年輕的愛德華六世身上。
暴亂已被平息,整個英格蘭又開始保持着整個社會的大體安甯,戰争在英格蘭本土已經消失。
所以,我們的國王陛下,決定開啟一項,念叨許久的,大勢所趨的,巨大的政治改革――地方體制改革。
不在英格蘭,我們是體會不到英格蘭人對于國家的淡漠,和對于自己家鄉固執的熱愛之情。
也就是說,英格蘭的民衆,隻願意理會自己所屬地區的事務,最大的範圍才剛剛抵達自己的郡。
而且,這種固執的鄉土之情,造就了一個可怕的後果,國家的凝聚力不強。
一個個郡,就好比是一個個獨立的小王國,治理和保護的,隻是他們自己所在郡的人,難以容忍其他郡的人插手。
比如,肯特郡,百分之九十的紳士,來自于肯特郡本土,外地的隻占百分之十,而這其中,又有大部分都是以聯姻關系而遷徙而來。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此時肯特郡人的心裡話,非這句話莫屬:肯特郡,是肯特人的郡。
這種分離似的,而又獨立似的傳統,對于統一是同一民族的英格蘭來說,是沒有什麼危險的。
但這種傳統如果一直保持下去的話,對于國王的中央集權是一種強大的阻礙,甚至慢慢削弱國王的權利。
而這英格蘭人的傳統習俗,最後又被帶到了北美洲,養成了美國人那種隻是在意自己那一畝三分地的狹隘世界觀。
所以,在這适宜的時期,忍耐許久的國王陛下,終于開始了自己的下一步改革。
改革方法,愛德華并沒有一舉将整個英格蘭進行全面的改革。
而是學習以後的大天朝,以點到面,逐步擴展,這樣一來,壓力和阻力減少了不要太多,而且還比較穩妥。
于是,作為實驗點,愛德華将它選在了東英格蘭地區,剛剛鬧了一場暴亂的地區。
東英格蘭:諾福克(Norfolk)、薩弗克郡(Suffolk)、劍橋郡(Cambridgeshire)、埃塞克斯郡(Essex)、貝得弗德郡(Bedfordshire),以及赫特弗德郡。
這六個郡,基本上都受到了羅伯特.凱特起義的影響,地區有些殘破,地方勢力也遭到一絲削弱。
所以,我們的國王陛下已經做了一些準備,開始進行改變英格蘭的地方改革。
而這場改革,是需要大量人才的,可我們的國王陛下哪裡去找那麼多基層官員。
正在他迷茫的時刻,已經改革良久的倫敦就擺在他的面前。
于是,倫敦市政府這才開始将百戶區和千戶區人員進行抽掉,來作為改革的基本盤。
所以,參照着後來伊麗莎白一世的改革,愛德華做出了如下的改革方案,姑且稱之為郡守制。
首先,在每個郡中設立一個郡守,代替國王陛下行使行政權,旗下設立:
人事管理委員會:對于各個委員會成員進行考核,評估,任用,并且對他們的進行記錄。
戶籍土地管理委員會:負責郡裡土地管理,登記,審核,以及戶籍管理更改登記等業務。
工商業管理委員會:對工商業進行管理,監督,審核物價,以及保護促進。
農牧林業管理委員會:對于農業,牧業,林業進行調配管理,支持,監督。
之後的稅收管理委員會,交通管理委員會,治安委員會等六大委員會,我也不一一細說了,大家自己理會。
而與之相對的,郡尉掌管郡裡的軍權,以及新設置的監督官掌管監察權,行政:監察:軍事,三者相互對立,互相制衡。
這樣一來,再加上直屬于王室大法庭的郡法庭以及各地百戶區法庭,對于郡裡的權利結構達到了巧妙的平衡,而且還将郡裡的權利進行集中。
并且,在郡一下,按照原有的的百戶區進行改革和合并,設立百戶區和千戶區,也就是說,如果真正實現的話,那麼國王的權利将會延伸到農村深處。
于是,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将會是這樣一個政治結構圖:村――百戶區――千戶區――郡――國王。
也就是說,原先的莊園和鎮這兩個編制被消滅,取而代之的是百戶區和千戶區。
郡裡集中權利,中央再從地方集中權利,如此一來,整個英格蘭就會深深的處于國王的掌控之中,被推倒的可能性極小。
而英格蘭國王就會是歐洲權利最大的國王,也是第一個進行中央集權和君主集權的國家。
有人說,正是因為英國的這種寬松的環境,從而孕育了資本主義,從而讓英格蘭在兩次多年後,成為了霸主。
但,我要在這裡說一下,君主專制了,不代表扼殺資本主義。
反而,歐洲各國在進行君主集權和中央集權後,國内的資本主義才會大肆發展,資産階級革命才會誕生。
因為,在這個時代,君主和資本家,此時卻是結盟的關系,而一起對付他們的共同敵人――封建貴族以及地方的割據者。
比如亨利七世和亨利八世時期,就大肆設置自治市,鼓勵商人自治城市,隻要按時繳納稅金就可以了。
并且,他們設立各種法案,來鼓勵商業的發展。
比如,亨利七世時期,對于造船廠進行補貼,船隻噸量超越五百噸的,每噸補貼一先令。
而且,他還積極與各國進行談判,商議貿易往來,積極擴展英格蘭商人的生存空間。
而要知道,如果愛德華的改革能夠成功,那麼,各個郡都會擁有同一個稅率,商業往來更加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