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三國之蜀漢再起

三國之蜀漢再起 第二章 新君劉永

三國之蜀漢再起 赤兔愛烏骓 3420 2024-02-19 04:35

  此子頗有急智!

  諸葛亮内心生出一聲贊歎,對劉永的印象瞬間提升了一個檔次。

  杜瓊為魯王太傅,既是魯王劉永的老師,同時也是劉永的管家,朝夕與劉永相處。
如若劉永位登大寶,水漲船高,杜瓊必定再進一步。

  因此,諸葛亮不是沒懷疑這件事的真僞,但倘若是别人在自己面前如此雲雲,則多半有演戲的成分。
但杜瓊絕不會作假,他是蜀中名士,精通于經緯術藝,号稱蜀人的良心,是一位方正君子。

  不是故作虛名的家夥,而是真正的君子!

  是夜

  諸葛亮乘羽蓋車,鼓吹宣儀,在虎贲衛士的拱衛下入宮,前去拜谒皇太後。

  坐在自己車駕上,諸葛亮目光掃過帷幔和華蓋上的青色羽毛,睹物思人,情緒陡然變得傷感。
一年前,自己率衆南征,孝懷皇帝特意賜下這羽葆鼓吹,羽毛的光澤依然熠熠生輝,斯人卻已逝去。

  長樂宮

  “太後,丞相求見。
”大長秋章德踩着碎步,疾走到吳太後面前,躬身禀告道。

  “快請丞相進來。
”聽聞諸葛亮來了,吳太後馬上來到幾案前據案坐下。
皇位空懸未決,諸葛亮的來意幾乎不用去猜。

  很快,諸葛亮被章德引進吳太後的寝殿。

  “丞相、武鄉侯臣亮拜見皇太後!
”諸葛亮在殿外脫下鞋履,趨行入殿,來到吳太後前大禮參拜。

  “丞相請平身,章德,請丞相坐下。
”吳太後看微笑着面對葛亮,語氣也很客氣。

  在被章德引領到下首坐下後,諸葛亮坦然地迎向吳太後的目光,徐徐講道:“今孝懷皇帝大行,棄天下臣民而去,臣等不勝悲思大行皇帝遺德。
然今魏賊嚣嚣,天下不甯,漢家續統不可廢絕,當冊立新君。

  “哀家不過一深宮婦人,也不懂朝中國事,請丞相與公卿議立新皇。

  “臣與群僚以為,魯王永烈祖次子,孝懷皇帝之弟,年歲十五,敏慧博德,有先皇遺風,可以奉宗廟社稷。
”諸葛亮站起身,從袖中取出一封帛書,拜道:“此百官之奏表,請太後聖決。

  見有奏文,章德趕忙從諸葛亮掌中取走奏疏,雙手恭敬地呈到吳太後面前。

  吳太後依然保持着南風般和煦的笑容,她伸出一隻柔荑将奏疏取來,并沒有看,而是徑直輕放在案上。
“以魯王永入嗣大統,哀家知曉了。

  吳太後的笑容很親切,言辭很友善,就像……就像精心包裝的花瓶。

  諸葛亮是一位正直的人,吳太後沒有意見,他很善于團結朝臣和處理各種錯綜複雜的關系。
但,并不是正直無私的人就能令所有人滿意,很多時候都會傷害某些人的利益,來達成大衆的期望。

  擁立少帝,得益最大的無疑是吳太後,皇帝太年幼了,年幼得令人害怕,可同時他手中卻握有千鈞重的皇權。
諸葛亮再厲害終究隻是臣子,他可以憑輔臣之身份總攬大權,但沒有人會容許皇帝是個傀儡,如此一來太後垂簾聽政就是必然了。

  可惜…………

  這正是諸葛亮決不允許出現的,為此他不惜拼上他的政治前途,乃至生命。
要知道,吳太後可并非深宮愚婦、孤家寡人,她出身豪家大族,她叔父吳匡曾是大将軍何進部将。
今時,她的兄長吳懿、堂兄吳班曆任蜀漢兩千石将軍,吳氏外戚又與蜀中将校多有串聯,是一股不小的勢力。

  那樣,東漢外戚幹政弄權的局面又将重演了,諸葛亮一生的政治理想便是北伐中原,興複漢室。
那時,他敢将小皇帝留在成1都,獨自北伐嗎?
如果北伐途中,突然來了一道诏命,讓他交出兵權,回京述職。

  那他該當如何?
奉诏吧,前路欷歔暗淡;不奉诏,奸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而且這诏命是小皇帝的本意?
還是太後的意思?
更或許是某位公公的意思?

  所以,對于吳太後的不滿諸葛亮也隻能視而不見了,拜,再拜:“如此,臣明日于建威殿舉行廷議,公布新君之選。

  “臣告退…………”

  *******************************

  翌日

  群僚百官雲集議殿,階下兩側分列頭戴皮弁冠、武弁大冠的朝臣,丞相諸葛亮佩金印紫绶高坐于群臣之首。
而階上的禦座卻空無人影。
今日這場廷議,是一場特殊的廷議,一場沒有皇帝參加的廷議。

  亥時,廷議開始,諸葛亮主持

  侍中費祎出班奏曰:“國不可一日無君,天下不可一日無主。
孝懷皇帝崩逝,無有太子,無有遺诏,請諸公冊立新君!

  “昭烈皇帝、孝懷皇帝後嗣,公卿議立何人?
”諸葛亮問。

  當然,真正的人選大臣早已知曉,廷議隻是補一道程序而已

  “群臣議:魯王永德資最佳,年歲最長,可承帝位,為漢室之繼。
”衛尉、後将軍、都鄉侯劉琰出班。
他是劉備舊臣,蜀漢勳貴,資曆甚老。
位居九卿之一,佩銀印青绶。

  諸葛亮起身,走至殿中,正背于禦座,肅穆曰:“昨日奏太後,太後曰:以魯王永入嗣大統,可。

  “太常賴公何在?
”賴恭轉出班列,朝諸葛亮一揖,道:“太常在此。

  太常,九卿之一,銀印青绶,掌掌禮樂郊廟社稷之事。

  “請公為迎立使者,前往錦裡以黃屋左纛迎魯王永入宮!”

  “領命!

  “鎮東将軍趙公何在?

  “趙雲在此!
”頭戴武弁大冠的武官群中,轉出一員須發皆白的老将,總是一雙眼睛很有神,很亮…………閃動着一種正直堅貞的目光。
常山趙子龍!

  諸葛亮面向趙雲,仍舊肅穆道:“以公為迎立副使,率中軍虎步營銳士拱衛魯王殿下入宮。

  趙雲猛地抱拳,聲音如洪:“謹諾!

  錦裡,魯王府,上書房

  現在是上午,太傅杜瓊正向劉永講授六韬,講到明傳第五。

  “文王寝疾,召太公望……殿下知太公望否?
”杜瓊與劉永跪坐相向,發問。

  “太公望者,姜尚姜子牙也。
匡周滅商,為姜氏齊國始祖。

  “嗯……”杜瓊贊許着颔首,繼續講道:“太子發在側。
曰:‘嗚呼!
天将棄予,周之社稷将以屬汝。
’”

  講完這句話,杜瓊又問:“殿下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嗎?

  “周文王病笃,對一旁的太子姬發說:‘嗚呼!
上天抛棄了我,周的社稷将托付給你。
’”劉永端坐着,規規矩矩地回答。

  “那如果殿下是姬發,應該怎麼做才能使自己的德行匹配君主的身份?

  “柔和而清靜,謙恭而嚴肅,能強又能弱,隐忍又剛強。
這四種品質是上古聖賢所提倡的君上之德。

  杜瓊慈詳的目光看向劉永,就像看待子侄後輩一樣,他笑了,很滿意的笑。
“那好,我希望殿下能銘記今日的話,在日後臣不在陪伴殿下身邊時,依然砥砺德行,成為天下聖王。

  “嗯?
”劉永微微吃驚,帶有深意的看了一眼自己的老師。
穿越這些時間來,他深受這位謙謙君子的感染。
杜瓊有着這個時代文人士大夫最寶貴的品質,不焦躁,不做作,懷着恭謹地态度研究學問,以嚴格的道德操守來約束自己的言行,算得上是文人的風骨。

  “老師……您這話是什麼意思?
您要離開孤?

  杜瓊微笑着:“殿下,臣可以為魯王的老師,也可以為梁王的老師,卻遠不能做皇帝的老師。
丞相,已經決定擁立殿下為新君。

  聞聽杜瓊的話,劉永眸子飛快裡閃過一絲精芒,諸葛亮已經決定立自己為帝了?
雖然急切證實杜瓊消息的準确性,不過兩世為人的劉永已經足夠沉穩,他并未立刻求證,而是問道:“先生為何不能做皇帝的老師?

  “因為,臣是一個方正之人,教不了殿下做皇帝需要的霸王之道與權謀之術。

  劉永笑了,看來這世上很少有笨蛋,杜瓊是一個原則性很強的君子,這樣的人很難混迹不要臉的朝堂,但他不是不懂變通,非是不懂而是不願也。

  以額觸地,劉永叩首:“先生高德,小子永謹受教!

  半個時辰後,劉永坐在天子車駕上,黃色的帷幔籠罩着他,車衡左邊大纛上的犛牛尾迎風飄揚,鎮軍将軍、永昌亭侯趙雲親自駕車。

  黃屋左纛,皇帝儀仗,赫赫天子威儀!

  錦裡闾門的輪廓在劉永眼中漸漸模糊……遠去,直至消失不見,複雜的情感躍然心頭,魯王府劉永初來咋到的地方,不知今日的離開是否預示明日的美好…………

  建興四年,六月,丞相亮攜群臣立魯王永,上尊号曰皇帝,大赦,改明年為紹漢(繼承大漢)元年。
魯王親谒高廟、光武廟、昭烈廟,遣太常賴恭袷祭三祖以下諸帝。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