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上古華夏

上古華夏 第一五七章 一場誤會

上古華夏 諸司馬甲 2457 2024-02-09 14:12

  第一五七章一場誤會

  黃帝停下腳步,凝神觀看,隻見巨大的陶罐下面,竟有柱子一般的東西與其緊緊相連,如今放在地上有如人立,隻不過人隻有雙足,而眼前的鼎卻有三足。

  三足上面的陶罐頗大,雖比窯場長作之前燒制的陶罐略小幾分,卻也十分難得了。

  若以大小比較,一目了然,長作的陶罐自然要更勝一籌。
而且陶罐能夠燒水煮食,倘若家中人多,便可省去多次燒煮之煩,用處極大。

  這樣來看,此次技藝比較自然是長作勝了。

  不過此念頭剛從他腦海中迸發出來,便又立即打消,搖了搖頭。

  他從青陽等人口中聽說了黎昊的諸般匪夷所思、非同尋常的事迹,又在軒轅城中與其接觸過,種種所見所聞,都讓他覺得黎昊不同常人,可堪大用。

  料想黎昊口中的鼎,絕非表面看來的那樣簡單,若要公正的評個高下,還得讓黎昊把鼎的不同凡響之處說出來。

  打定主意後,黃帝先找到大天師,把最新的情況告知于他。
大天師聽說後,長舒了一口氣,原來所謂的炸窯不過是一場誤會,緊張情緒當即緩解,心下稍安。

  黃帝出言安撫大天師,并當衆表揚了他,雖隻是一場誤會,但讓所有人看到了大天師認真負責的做事态度,這也是黃帝一直以來所提倡的。

  盡心盡力為軒轅辦事的人,一定會受到重用,更會為所有族人敬重!

  既已真相大白,黃帝憑着自己的威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結束了這場鬧劇。
窯場内外的喧擾聲漸漸平息,一切又回到了技藝比較上來。

  黃帝慶幸沒有看錯黎昊,原本凝重的臉上,此時也難得的露出了會心的笑容,對黎昊道:“原來是一場誤會,你不要放在心上,你是我們軒轅人的最要好、尊貴的朋友,豈會對我們軒轅不利呢?
好在如今誤會解除,族人當中有些人不知輕重,言語過激,我替他們向你緻歉。

  接着話鋒一轉,指着陶鼎道:“這種陶器前所未見,你能詳細的講講它麼?

  黎昊表面上不動聲色,心裡卻思潮起伏:說的倒是好聽,一場誤會而已,倘若不是自己事先留一手,現在小命在不在都很難說!

  黃帝嘴上說是朋友,實際不過是想利用自己而已,當然我何嘗不是這樣想,最多也就是互相利用罷了。

  要說軒轅之中有自己的朋友,那也隻有青陽一家人了,不對,他們已經算是自己的親人了。

  黎昊在夷彭、應龍之流争相發難之際,并未坐以待斃,手足無措。
他積極調動六識,眼觀四方,時刻留意着軒轅衆人的神情變化,猶為關注黃帝,隻因他才是最終決策者。

  當他的目光鎖定在青陽、昌意、昌仆和女魃臉上時,隻見他們神情肅穆,眉宇間的擔憂緊張之色十分明顯。
尤其是女魃,緊咬雙唇,如秋水的雙目黯淡無光,隐約看到她臉頰有淚劃過。

  黎昊當時就在想:自己何德何能,有幸得那麼多人眷顧?

  待至後來,一切柳暗花明,危機已過,但見他們兄妹幾人眉頭舒展,各個喜不自勝,竟手舞足蹈起來。

  黎昊見了不禁為之動容。
有人為你時時牽腸挂肚,這的确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情!

  因為你的歡樂,他們會跟着歡呼雀躍,因為你的煩惱,他們也會跟着難過憂愁。
這樣的厚誼深情,當真來自不易!

  黎昊斜眼掃過夷彭和應龍,心中怨恨更甚,兩人今日所作所為,正印證了他之前對他們的評價:狗改不了吃屎,兩人若是能改過自新,棄惡從善,那太陽豈不是要從西邊出來?

  黃帝見黎昊沉默不語,心知他對方才之事仍舊耿耿于懷,尚有怒氣。
又見窯場長作已将他的得意之作擡了過來,便道:“少昊,如今兩個陶器近在眼前,我作為評鑒人,一時難以決斷,不妨你們各自說說自己陶器的妙用之處?

  黎昊心中有氣,卻礙于情勢無處發作,隻是勉強“嗯”了一聲,算作回應,總不能在對自己極度不利的處境下,任性胡來,授人以把柄。

  窯場長作毫不客氣,别有深意的望了一眼黎昊,然後照着黃帝先前所教,恭恭敬敬地沖黃帝作了個揖,意欲率先說話,拔得頭籌。

  他當初對制陶一竅不通,卻憑着對陶器的喜愛,從頭學起,經過不解努力,終于趕超了軒轅的其他制陶人,當上了窯場長作。

  但他深知自己悟性有限,又無高師指點,從他手中燒制出來的陶器,在軒轅或許還能讓人看上眼,但如與東夷的陶器相比,便相差甚遠了。

  後來軒轅城中來了一位東夷的制陶高手,據說還曾當過東夷窯場的長作。
他本來對其頗為仰慕,接下來的接觸過中,他鼓起勇氣想要讓那人從旁指點,卻發現那人傲慢無禮至極,竟然一聲不吭,一走了之。

  他怒氣上沖,不甘和不服萦繞心頭,于是才有了今日的技藝比較,那個傲慢的東夷制陶高手便是眼前的昊。

  可他隻想證明自己,從未有過殺心,所以當黎昊被族人以得罪窯神之由群起圍攻,性命危殆之時,他竟大感意外,甚至為黎昊擔心受怕,心急如焚。

  如今黎昊好端端的活在身旁,他心裡竊喜,瞥見黎昊的陶鼎比自己的陶罐矮了半頭不止,心中甚為得意,心想他終于可以證明,軒轅當下的制陶技藝終于超過東夷了!

  輕輕搖頭,摒棄雜念,鄭重其事的向黃帝說道:“大首領,當初有言在先,誰燒制出的陶器又大且好,便即獲勝,如今陶器就在眼前,孰大孰小一看便知!

  再者,我的陶罐堅硬耐火,将它置于石塊之上,罐底生火,燒水煮食尤為便利。
關鍵在于它夠大,煮出來的食物可供多人享用,足可省去不少麻煩。

  此言一出,黃帝滿意的點了點頭,心中也是得意,天下人皆知東夷陶器冠絕無雙,人人争相搶之,現在軒轅陶器勝過東夷,他作為軒轅大首領,怎能不歡喜得意,滿腔自豪?

  窯場内的軒轅貴族們聽了,大聲喝采,手舞足蹈,看向黎昊的目光充滿了更多的不屑和鄙夷。

  早已有人奔走相告,窯場外的軒轅衆族人,一傳十,十傳百,頓時成了歡樂的海洋,喝彩聲此起彼伏。

  黎昊定了定神,悄悄叫上了青陽,再次回到了窯爐邊上,此情此景,他無論如何是不能輸的!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