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上古華夏

第一百零一章 應龍治水

上古華夏 諸司馬甲 4172 2024-01-31 01:13

  第一零一章應龍治水

  力牧主動留下來處理善後事宜,黎昊對此求之不得,他實在不想跟力牧一起上路。
據昌意說,力牧連黃帝都經常頂撞,懲罰别人時都是親自動手,一出手就用全力。

  黎昊見過力牧的那張大手,隻是想一想,屁股都感覺有點疼!

  第二日一大早,在黎昊的催促下,青陽他們終于決定出發。
不過走之前,青陽提議向力牧大人和昌仆父親告别。

  黎昊不願意去,無論其他人如何勸說,他死活就是不肯,最後青陽沒有辦法,退而求其次,讓他去看一看若善,據說若善一直都想見他。

  黎昊原先對若善沒有一絲好感,後來若善為了保護昌仆和族人身受重傷,他便對若善這個人有了改觀,不像以前那般讨厭了。

  反正是在部落出口等候,距離若善養傷的地方不遠,黎昊又不想青陽一直在耳邊聒噪,便順從其意去了。

  走進屋子,看見火土正在給若善敷藥,黎昊沒有打擾,就站在一旁看着。
火土忙完以後,猛然看到黎昊就在身邊,甚是高興,笑道:“昊,你怎麼來了?

  黎昊道:“我來看看若善,你先出去!

  火土下意識地就往外走,突然想起若善大人還在屋裡,急忙回頭請示,看到若善點頭,他才快速地走了出去。

  若善的精神比黎昊上次來的時候好多了,臉色亦有了皿色。
黎昊直奔主題道:“聽青陽說,你一直想要見我?

  若善咳嗽了兩聲,才緩緩說道:“我這條命是你和青陽救下的,從今往後,你們隻要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我即使死也會替你們辦到。

  黎昊見他說的鄭重,不像是假,越來越喜歡這個敢愛敢恨、知恩圖報的青年,不禁心中一動,生了愛才之心。

  但轉念想到:以若善對自己部落的忠誠來看,無論許諾給他什麼,他應該都不會離開蜀山氏部落,更不用提脫離軒轅去東夷了。

  長長的歎了口氣,心中隻覺可惜,卻又無可奈何,他無論如何都是要返回東夷的。

  黎昊此刻心中充滿遺憾,也不想說什麼冠冕堂皇的言語,最終以點頭應對。

  沉默了一會兒後,若善問道:“昌仆這次是不是跟昌意一起回去?

  黎昊見他臉上露出凄苦的神情,顯是真心實意喜歡昌仆,但感情之事,最是勉強不得,緩緩說道:“昌仆心裡有誰,想必你心裡也清楚,昌意他……”

  “他就是怕死,就是個廢物!
昌仆既然已經做出選擇,我無話可說,可是我不服!
如果昌意不是大首領的公子,我真想和他痛痛快快打一架!

  若善氣憤已極,一邊怒吼一邊握緊了拳頭。
突然之間,又咬牙切齒,牙關相擊,咯咯作響,顯是激動過度,觸動了傷口,但他強自忍住,竟連哼也沒哼一聲。

  黎昊無奈搖了搖頭,他感覺若善的脾氣倒是跟力牧的脾氣有點像,莽撞易怒、武力至上,似乎都認為隻有動手才能顯示自己的能力,才能解決所有問題。

  不戰而屈人之兵,其實不是更好嗎?

  黎昊又和若善閑聊了一會兒,沒想到竟頗為投機,直到此刻,兩人的嫌隙終于消失的無影無蹤。

  從屋裡出來,火土叫住了他,問道:“昊,你以後還會不會來我們部落?

  看着火土期盼的目光,黎昊不忍讓他失望,但自己離開以後,很難會故地重遊,隻好含糊說道:“可能還會再來吧,不過如果你以後想要見我,盡管來華夏!

  火土大喜過望,雖然他和黎昊相處日短,但這個東夷人卻幾乎憑借一己之力,挽救了部落,他又感激又欽佩,實在有些舍不得。

  但知道他們此行勢在必得,無可更改,隻好将自己準備好的幹糧抱在懷裡,在前面領路。

  黎昊走在火土後面,猛然發現今日部落頗有些奇怪,四周寂靜無聲,竟連一個人影也沒有,跟以往喧鬧的情景大不相同。

  本就離部落大門不遠,幾步便來到約定地點,卻發現青陽等人還未到達。

  黎昊遊目四顧,心中有些不是滋味:我費勁千辛萬苦,保住了蜀山氏部落,如今即将離開,竟隻有一個火土前來送行,這軒轅人也太忘恩負義了吧。

  越想越心灰意冷,隻想盡快離開,但青陽等人遲遲不到,不禁心煩意亂,便想回部落尋找。

  便在這時,隻聽到馬蹄聲響,正對大門的大道前方,塵土飛揚,一人一騎疾馳而來。

  黎昊凝目望去,隻見是個女子,還有些眼熟,待得那走進,卻是昌仆。
隻見她翻身下馬,說道:“昊,大夥兒在前面等候你這個大英雄呢,你的恩德,蜀山氏部落上下永不敢忘!

  說罷,遞過缰繩,竟是要扶他上馬。

  黎昊隻感受寵若驚,剛要拒絕,火土又奔了過來,和昌仆一樣的意思。
黎昊心想自己若不上馬,他們必定不肯罷休,便麻溜的翻上馬背,在昌仆和火土的護衛下,緩緩前行。

  行了一會,繞過一片樹林,隻見前方黑壓壓的全是人,竟有數百人之衆,站在最前面的除了青陽兄妹以外,盡是以首領為首的蜀山氏貴族。

  衆人一見到黎昊,頓時山呼海嘯般的呼喊起來,呼喊中充滿着喜悅之情,就像是迎接神人一般。

  黎昊吃了一驚,竟怔住了,還未走到人群,部落首領便帶着蜀山氏部落的首腦人物,上前相迎,噓寒問暖,就像對待家人一般。

  在他們的護衛下,黎昊騎馬走進人群,這是他以清醒過來,尴尬的沖衆人揚手緻意,但心中卻是又得意又歡喜,衆星拱月的感覺,當真妙不可言。

  隻見人群迅速散開,中央想起砰砰砰的聲響,響聲過後,便是一大群少男少女翩翩起舞,剛舞了一會,便迅速本來,将黎昊圍在了中央,接着呀呀呀的歌聲又想了起來。

  原來他們早就準備了歡送儀式!

  這個儀式持續了半天方才結束,黎昊和青陽等人向衆人告别,經這麼一鬧,黎昊還真有些舍不得,但軒轅之行卻已不能在耽擱。

  蜀山氏部落族人當真知恩圖報,把整個部落的駿馬送給了黎昊等人,卻也隻有三匹。
馬的确是稀罕物品,乃部落中最最貴重東西。

  力牧不僅沒來參加歡送儀式,還約束他帶來的軒轅戰士也不準參加,顯是對黎昊怒氣未消。

  黎昊眼不見力牧,心中别提有多高興,卻沒想到力牧竟把自己的坐騎貢了出來。
如此一來,總共便有四匹馬,昌仆和昌意共乘一騎,其他人各乘一騎。

  黎昊等人牽馬同衆人揮手作别,直到看不到衆人身影,這才翻身上馬。
剛跨上馬背,昌意便拍馬趕了過來,遞給他一把短刀,說道:“昊,這把刀還給你!

  黎昊見是自己之前攜帶的青銅短刀,擺了擺手道:“既然是送出去的東西,哪有收回的道理,而且現如今恐怕昌仆才是這把刀的主人吧!

  昌仆臉上一紅,低聲笑道:“爹說了,你們救了整個蜀山氏部落,這就是最大的禮,這把刀他無論如何也不肯收下,所以我就讓昌意物歸原主。

  昌意硬生生地把刀塞入了黎昊手中,對昌仆道:“禮自然還是要送的,等我們從軒轅城回來,我讓娘多備點東西帶回部落。

  黎昊趁着兩人說笑的功夫,趕忙拍馬離開,當電燈泡的滋味着實不好受。
不得不說,兩人的感情是真的好,昌仆更是難得的伴侶,不僅善解人意,還處處給昌意留足了面子,再想想鳳祥……

  不過話回來,還真有點想她了,不知她如今在忙什麼,還會傻乎乎的往夏山上跑嗎?

  即使深入軒轅腹地,青陽嚴守黃帝命令,依然沒有歇宿路上部落的想法,結果五人繼續露宿在山洞和野林當中,而黎昊雖然頗有怨言,卻無可奈何,更何況他早已經習慣了。

  自從隊伍中有了昌仆,黎昊發現已根本不用自己再動手,更不用再為食物發愁,當他們感到肚子饑餓的時候,昌仆已經将食物放在了衆人眼前。

  時不時的還會有些葷腥,改善夥食。
據說都是昌意帶着昌仆打來的獵物,真如昌意之前所說,兩人自從表明關系以後,無論任何事情都會一起做,從來也沒分開過。

  當真是形影不離!

  黎昊是閑不下來的人,可“旅途”中的所有事情,昌意和昌仆都會搶着去做,以緻于他這個閑不下來的人,最終也不得不閑了下來。

  往往在這個時候,黎昊就會去找青陽,以解路途寂寞無聊。
女魃在蜀山氏部落時,話突然離奇般的多了起來,但離開後又重新變得沉默寡言,每日都在撥弄那架古琴。

  至于昌意和昌仆那兩個人,隻要他們相互說着話,别人根本插不上嘴。

  一日晚間,衆人飽餐後,圍在篝火旁閑聊,黎昊問道:“青陽,你提起的這個應龍,是個怎樣的人?

  青陽道:“應龍大人是父親認命的治水頭領,他雖然不是軒轅六大部落的人,卻深得父親的信任。

  提到治水,黎昊頓時有了興趣,據他所知水災一直是各朝各代的大難題,接着問道:“那如此說來,他治水很成功了?

  青陽長長地歎了口氣,才道:“昊,不瞞你說,大水源于天神發怒,豈是那麼容易對付的,應龍大人上任以後确實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哎!

  黎昊自然知道大禹治水的事迹,但那是距今幾百年以後的事情,也就是說在此之前的幾百年裡,大水仍然會繼續肆虐這片大地。

  作為一個穿越者,黎昊時常扪心自問,是不是應該為天下做些什麼,但他最擔心的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别說是在此時極端低劣的條件下,就是在往後推,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前,各個朝代還不是拿大水毫無辦法,水災的确是一個令人頭痛的難題。

  難歸難,做還是要做!

  更何況鳳遊氏部落和有黎氏部落也深受其害,黎昊更不希望他一手建立的華夏,有一天會被大水無情沖走,毀于一旦!

  黎昊安慰道:“要想治水,首先要知道河流以及各分支的走向,同時治水的方法也很重要。

  青陽對治水一竅不通,聽黎昊說得頭頭是道,不禁大喜道:“昊,你連如何治水都懂得?

  黎昊實在汗顔,并非是他真懂,而且後世那麼多治水成功的曆史經驗,他都在書本上學過。
也就是說他動動嘴皮子或許可以,真要他帶着人去治水,他還要好好考慮考慮。

  不過這些治水經驗相當寶貴,應付當下大水,想必綽綽有餘,他相信等見了應龍以後,應該能給他帶些幫助。

  華夏地處濟水下遊,而軒轅處在濟水上遊和中遊。
一旦濟水上遊或中遊的水患得以消除,那麼對于處在濟水下遊的華夏以及周圍部落來說,亦是天大的喜訊!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