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上古華夏

上古華夏 第五十一章 黃帝之子

上古華夏 諸司馬甲 2515 2024-02-09 14:12

  第五十一章黃帝之子

  黎昊和青陽對視一眼,雙雙搖頭,黎昊覺得再這樣僵持下去也不是辦法,于是松開鳳羽,并強行将華須從青陽手中拉出來。

  “你們既然想打,那就繼續打,可是你們哪次分出過勝負,到頭來還不是跟眼前一樣,死的都是自己部族,而夏山的歸屬還不是一樣懸而不決!

  鳳羽和華須兩人此刻大眼瞪小眼,誰也不服誰,不過并沒有打起來,黎昊的話無疑說到了他們的心坎上。

  誰不想安安生生地過好日子呢?

  青陽趁機附和道:“華須首領,不如就聽聽他們怎麼說?
我爹也經常跟我說,武力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廣施仁德才是最重要的。

  “可他們是東夷人,是我們軒轅的死對頭!
”華須想起青陽的身份,語氣立馬緩和下來。
“大首領以仁德治軒轅,華須深感佩服,青陽公子既然發話了,那就先聽聽他們怎麼說!

  鳳羽斜着眼睛望了華須一眼,鼻孔朝天,并不領情。

  黎昊兀自思考着,突然大喊道:“青陽,我終于想起來在哪見過你了,當時我躲在山洞裡,你就站在外面,有人喊你青陽公子。

  青陽瞅了一眼山洞,笑道:“原來裡面的人是你!

  華須此時說道:“青陽公子,是我們軒轅大首領的長子,是大首領讓他來有我華氏部落曆練的!
”言語中透着自豪。

  黃帝的長子!

  史記中記載: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
其一曰玄嚣,是為青陽,青陽降居江水……

  黎昊不禁重新打量了青陽一番,之前他在山洞前故意放走自己,如今在修路建市上又處處支持自己,黎昊對他的好感直線上升,結交的欲望越來越強烈。

  除了鳳祥以外,别說朋友,能談得來的都沒有。

  不過眼下還是正事要緊。

  “華須首領,你們一般都到哪裡交換東西?
”黎昊一本正經的問道。

  華須先是一怔,事先全沒料到他有此一問,答道:“陳都、軒轅城,偶爾也去泉都。

  黎昊點點頭,又問:“那方便嗎?

  提起自己的心病,華須歎氣道:“不瞞你說,很不方便!
路途遙遠,又沒有大道,途中被野獸咬死的、落入山崖摔死的族人很多,還有一些地方牛拖根本無法通過。

  所以有時候我根本不想族人們冒險出去,可是不出去卻又不行!

  黎昊道:“那你們可以來鳳遊氏部落交換啊,互通有無多好,也省下了許多麻煩!

  華須望了鳳羽一眼,道:“既然是互通有無,我們沒有意見,怕就怕他們不跟我們交換。

  鳳羽當即回應道:“你們空手過來,我們自然不會白白給你們東西,隻要你們手裡有東西,我們也不會不換。

  青陽大喜道:“如此說開了最好,誰也不想擔驚受怕地大老遠跑出去,不過一旦遇到大災之年,大家都沒有多餘的東西特别是糧食,那該怎麼辦?

  黎昊覺得事有轉機,大聲道:“所以我們要先修路,讓天下的人都能夠順順當當地來到夏山,然後我們在夏山山腳再建一座集市,這樣天下所有的東西就都有了,大家想換什麼就換什麼!

  青陽深受鼓舞,心中卻還有疑慮,不安的問道:“萬一他們不來呢?

  黎昊笑道:“夏山位于泉都和軒轅城之間,據神農的陳都也不遠,他們隻要不傻,自然不會舍近而求遠。

  當然我們事先要多準備些糧食陶罐等,把他們帶來的東西全部換掉,讓他們滿載而歸,久而久之他們就願意來了。

  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其他三人都在思考,沒有說話,顯然已經默認同意。

  黎昊看到時機成熟,做了最後的總結:“既然大家都沒有意見,就這樣說定了。
至于夏山附近的物産,我倒是有個主意!

  黎昊領着幾人來到他之前藏身的山洞裡,說道:“這段時間部落中的男子出來修路,女子就在附近采集,采集到的百草、野果、蜂蜜、野蠶絲等,全部放在這個山洞裡,以供将來建集市之用,大家互相監督。

  你們意下如何?

  三人紛紛點頭,各自欣然離去。

  黎昊待他們走後,短暫停留了一會,長舒了一口氣,成就感油然而生,他感覺自己做了一件大事。

  這件事對鳳遊氏部落、有華氏部落以及有黎氏部落都大有好處,除此之外,對于他自己,同樣意義非凡!

  也許這裡将來就是他崛起的地方!

  接下來的幾天,為了修路的事,整個鳳遊氏部落都忙碌了起來,按照他們的意思,是想盡快把路修好,不讓它耽誤春耕。

  他們所說的修路,比起黎昊前世要簡單的多,不過就是披荊斬棘,把地上凸起的土堆鏟平,把坑坑窪窪的地方填平,再就是往泥土上壓一壓。

  而壓路的工具,黎昊也參與了制作。
就是一個圓柱形的樹根,上方橫叉進去一根木棒,兩人配合着反複向下捶打地面,說起來跟之前在有黎氏部落舂小米的工具差不多。

  在這期間,黎昊還忙着其他的事。

  他先是親自燒了一窯陶器,從中挑選出幾件最好的,光明正大的拿回了家裡,當時并沒有人反對。

  不過他後來聽說,新任的窯場長作對此很不高興,還公開抱怨過,竟然還有不少人附和。
直到這時他才知道,這位新任窯場長作和方窯是同一個氏族的,方窯獲罪離開了,他成了氏族領頭人。

  按理說,黎昊替他趕走了方窯,又教會他燒窯,他應該感恩戴德才對,但他明顯沒有。
這讓黎昊明白了一件事,自己雖然在鳳遊氏部落有很好的聲望,但這些都是虛的,一旦涉及到一些人的利益,他們根本不會管你是誰,更不會管你為他們做過什麼!

  這給黎昊敲醒了警鐘。

  除了陶器外,黎昊還準備了鹿肉、羊肉等肉類,并且事先處理好,并用僅剩的一點鹽腌制好。
修路必定要經過有黎氏部落,這些是送給母親的。

  黎昊望着眼前并不多的“禮物”,突然發現,這些東西幾乎是他的全部家當了。

  這些天來,他在鳳遊氏可謂如魚得水,日子過得甚是潇灑,但“積蓄”幾乎沒有,漸漸有一種混日子的感覺,一旦鳳遊氏部落族人,想起自己隻是個外人,亦或者自己不小心與他們結仇,那麼自己到時該指望什麼呢?

  這是個很嚴肅的問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