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水浒之我叫宋清

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結局

水浒之我叫宋清 鐵扇子扇風 2733 2024-01-31 01:13

  官軍憑借着計謀,梁山憑借着基層的指揮和優秀的情報系統算是各有勝負,但是如果加上秦明火燒楊溫部,董平生擒項元鎮,盧俊義強殺荊忠,以及那項元鎮部被肆意屠殺這四件事,梁山占了大便宜!

  自身兵馬損失并不大的情況下,還能反殺敵人接近兩萬軍馬,兩員大将,實在算得上是大獲全勝。

  李綱經此一役安靜了許多,每日就在濟州的大營裡訓練士卒,也沒有在向梁山發起挑釁,甚至濟州城都恢複了平日的喧嘩,但是梁山卻絲毫不敢放松,單從每日在城牆上巡邏的士卒就能看出這不過是内緊外松罷了。

  李綱不願意招惹梁山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壞事,好事是指梁山有了些許喘息的時間,但是李綱這二十萬大軍駐紮在距離濟州陳僅僅隻有三十餘裡的地方,就像是一顆逐漸膨脹的炸彈似得,給了梁山極大地壓力。

  與此同時在西夏也發生着一件大事,種師道率領着西軍在橫山一代和西夏大戰,将這片最好的兵源地和養馬地納入宋廷的管轄,西夏徹底由盛轉衰,為了自保,隻能像宋廷納貢稱臣。

  同樣的,北邊也不平靜,在王黼、蔡攸等人的主持下,金國答應把燕京及其所屬的六州二十四縣交給宋朝,但是要求宋廷卻把原給遼朝的四十萬歲币交給金朝外,還要把這六州二十四縣的賦稅如數交給金朝。

  宋朝答應每年另交一百萬貫作為燕京六州的“代稅錢”,金朝才答應從燕京撤軍,而在撤軍時,金兵卻把燕京的金帛子女官紳富戶席卷而去,隻把幾座空城交給宋朝。

  徽宗等人卻還沾沾自喜,一邊大賞群臣,一邊又立“複燕雲碑”紀功。
一系列對外的勝利讓徽宗等人沉浸在自己營造出來的“太平盛世”,選擇性的忽略了國内愈加紊亂的情況。

  李綱面對梁山乏力,童貫同時面對王慶和方臘更加乏力,初期的時候還能憑借着和異族交戰的經驗勝上兩陣,後來兩大寇吃虧多了也慢慢成長起來了,童貫越打越難受,甚至還被兩人聯手陰了幾次。

  事情的轉機在五月初,朝廷定下了先方臘後王慶,最後宋清的策略,将李綱部的八鎮節度一并調到了童貫部下,又給童貫支援了三萬西軍,這是鉚住了勁想要将方臘拿下。

  李綱軍中的主力盡去,也不敢繼續在濟州城外安營紮寨了,連夜退回了濮州,再也不敢出城。

  李綱消停了,梁山卻沒有閑着,官軍南下進攻王慶的消息傳到了梁山,宋清顧忌當年王慶援手之情,親自率領部分騎兵南下,又命楊志率領步軍趁機攻略京東諸軍州,這些地方都是兵微将寡之地,自然奈何不了梁山的兵馬。

  可惜的是童貫兵強馬壯,又有諸多援手,王慶則節節敗退,最後自焚于房山,其餘諸部盡歸宋清,跟着宋清等人一并返回了濟州。

  這邊王慶沒了,童貫分出來部分軍馬給李綱,自己則親自帥軍繼續圍剿方臘。

  李綱得了童貫的援軍,對于梁山是步步緊逼,梁山在兵力上遠不及李綱,節節敗退,甚至險些丢了濟州。

  就在這萬分危急的關頭,金軍南下,李綱無奈之下隻好帥軍回援東京,梁山則有了喘息的時間,趁機發展壯大。

  宋徽宗迫于壓力,将帝位傳給宋欽宗,并改元靖康。

  金軍第一次南下并沒有打進東京,隻是勒索了些錢财就退去。

  朝廷見狀大喜過望,對于金國直接不設防,開始了對梁山的第五次圍剿,可惜的是梁山經過上次的修生養息,已經今非昔比,不禁全完挫敗了李綱的圍剿,反而一舉拿下濮州、單州等地,生擒李綱,整個京東西路徹底易手。

  朝廷無奈,隻好暫且放棄了暫時消滅梁山,反而頻頻催促童貫加緊對方臘的進攻,可惜的方臘也飛速成長,童貫不禁奈何不了,反而頻頻損兵折将。

  就在這關頭,金軍第二次南下,開始了對汴梁的第二次圍城,宋欽宗懦弱怕事,又沒有李綱這種大臣,竟然連夜舍棄了東京,往西南跑去。

  梁山雖然有心阻止,但是還是晚了一步,汴京大亂,好在梁山及時的組攔住了完顔宗望,這才沒讓靖康之恥發生。

  宋欽宗的叛逃導緻天下徹底的大亂,東南方臘進一步擴張,迅速的将江南占領,宋廷偏安西南以及西北,梁山則占據中原。

  金國雖然失了宗望,但是并沒有過激,反而派人要和梁山交好,以便于進一步消化剛得到的河間太原等地。

  梁山卻果斷的拒絕了金國的好意,反而和方臘交好,兩方約定,方臘打宋廷,梁山則攻打金國。

  梁山有了方臘作為保障,迅速的調撥起大軍,進攻金國,憑借着升級版的火炮,以及海軍的支持,梁山迅速的拿下了燕雲等地,金國大驚。

  迅速的金軍調撥起來,要和梁山主力決戰,但是梁山有諸多智謀之士,能臣如雲,猛将如虎,又有各種黑科技,金國哪裡是對手。

  梁山步步緊逼,穩紮穩打,終于直搗黃龍,将金國剿滅。

  而方臘卻和嶽飛韓世忠等人對上,數戰數敗,甚至被宋廷趁機奪下了重鎮襄陽。

  趁着宋廷的軍馬都在南方,梁山則出軍西北,梁山是百勝之師,西北諸軍雖然有心抵抗,但是完全不是梁山數百萬軍馬的對手,半月之間西北盡失。

  朝廷慌了神,趁機和方臘和好,派嶽飛等人收回西北。

  呂師囊王寅等人知道輕重,苦勸方臘,終于同意了此事,派遣大軍從兩淮出征,直取梁山的濟州等地。

  一時間梁山被兩人聯手打下來不少軍州,好在吳用等人定下了防北攻南的計策,派林沖聞煥章等人率領部分大軍鎮守西北,宋清則親自帶領大軍進攻西南。

  梁山的水軍再一次立功,成功的将方臘的糧道截斷,方臘所部被逼無奈,不少大将紛紛投降,方臘被嘩變的士兵給殺害。

  江南無主,梁山傳檄而定,整個中原能跟梁山涿鹿的隻剩下一個宋廷。

  宋欽宗心知,這種情況下隻能依靠嶽飛,因此将軍隊一并交給了嶽飛,就連韓世忠、張俊等人都成了嶽飛的手下。

  宋廷反而成了最難啃的骨頭,梁山屢次進攻都被嶽飛無懈可擊的防守給打了回來,甚至還反殺不少梁山的士兵。

  吳用再一次出手,親自定下來反間之計,先是梁山軍馬撤退,然後暗中收買宋廷重臣。

  宋欽宗中計,将嶽飛拿下,準備問斬。

  就在這個關頭,石秀出現,帶領探哨營劫了法場,将嶽飛救下。

  嶽飛被送往梁山,卻發現李綱也在梁山,兩師徒相顧無言良久。

  沒了嶽飛,牛臯、張憲、楊再興紛紛投靠梁山,梁山趁機進攻,南北從南到北,一共七路大軍,朝廷那裡是對手,張俊戰死潼關,韓世忠漢中被擒,宋廷失去了最好的希望,被梁山一舉剿滅。

  宋廷被覆滅,整個中原徹底歸了梁山,梁山将宋朝王氏一并流放到了新發現的澳洲,不少宋廷的忠義之士都願意跟随,而嶽飛卻和李綱兩人自刎在開封府。

  (大結局)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