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大漢時代周刊

大漢時代周刊 第二百五十四章 青春期的漢武帝

大漢時代周刊 喝口小酒 3282 2024-03-04 09:00

  告别了小許之後,趙啟明碰到了廄令大人。

  老頭仍舊慈眉善目,把手藏在袖籠裡,像村口曬太陽的老大爺。或許是因為過年沒有控制飲食,廄令大人要比從前更滿面紅光些。

  剛好,其他幾位馬丞大人也走了出來,于是趙啟明從呼倫背着的行囊裡拿出了紅紙,送給了大家了,然後又将豆腐皮拿出來,讓大家在晚飯時嘗嘗鮮。

  做完了這些,趙啟明回到自己的房間。原打算可以暫時休息,沒想到奴兒始終追問“祖師爺”的事情,而李敢幾乎懇求着,讓趙啟明不要去買通小許。

  正煩不勝煩的時候,有人來禀告說灌英來了。

  這讓趙啟明有些疑惑。因為灌英現在當了“郎官”,是在未央宮裡有差事的人,早就不像從前那麼遊手好閑,應該不是跑到馬場來玩的。

  想着這些,趙啟明拜托了李敢和奴兒,起身走出了房間。

  灌英已經在廄令大人的客廳裡等候。在這“化雪”的日子裡,他穿着很厚的披風,正在正廳裡坐着喝茶,同時身旁還跟着兩個護衛,看樣子應該是“未央宿衛”。

  “你怎麼來了?”趙啟明不解的問。

  灌英起身向他行了個禮,然後擠眉弄眼的說:“小弟方從長安去往東鄉亭,聽說啟明兄來了馬場,而且前腳剛走不久,這就又快馬加鞭追到這裡。”

  “我也剛到,沒見衣服都沒換嗎?”趙啟明坐了下來,然後看了眼那兩個未央宿衛,朝灌英問:“帶着宮中的宿衛出來,還從東鄉亭追到了馬場,你這次找我怕不是私事吧?”

  “公事。”灌英點頭,肯定了趙啟明的猜測,卻忽然沒那麼着急了,反而歎了口氣說:“但小弟從長安到東鄉亭,又從東鄉亭追到馬場,正是饑腸辘辘的時候。”

  趙啟明無語:“那要是不急,就先吃點東西?”

  “就來幾盤肉包吧。”

  沒過多久,廚房就送來了冒着熱氣的肉包。灌英吃的酣暢淋漓,兩個未央衛也沾了光,坐在主位右手邊的位置,吃着肉包不停哈氣。

  “你也真是嘴刁。”趙啟明看着那幾盤肉包,歎了口氣說:“馬場的肉包也不錯,幹嗎非要吃我帶來的,那是我好幾天的早點,讓你吃完了我就沒得吃了。”

  “說起肉包,誰不知道東鄉侯府的最好吃,馬場做的可比不上。”灌英哈着熱氣,還朝不遠處的兩個未央衛招呼說:“兩位辛苦,今天這肉包管夠,是東鄉侯招待兩位的。”

  聽到這話,兩名未央衛朝趙啟明行禮緻謝,趙啟明無奈擡了擡手。

  “說吧,到底什麼事情。”

  “也沒什麼大事。”灌英吃着肉包,哈着氣:“來請教啟明兄幾個問題而已。”

  “什麼問題?”

  “造紙的問題。”灌英嫌肉包燙手,使勁咬了口之後,暫時先放回盤子裡:“聽說造紙作坊如果建成,每天所産的紙張,可以抄錄這幾百部《論語》?”

  聽到這話,趙啟明奇怪起來:“你怎麼忽然對這些東西感興趣了?”

  “啟明兄先不要多問。”灌英重新拿起肉包:“小弟想确定,按照新作坊的産量,每天抄錄幾百部《論語》不成問題,是否就意味着天下讀書人能更方便的獲得書籍?”

  趙啟明想了想說:“按照造紙作坊的産量,紙的價格肯定會比竹簡低很多,讀書人隻要買回去紙,就算隻是自己抄錄,至少《四書五經》是能讀得全的。”

  “更重要的是讀得起。”灌英忽然擠眉弄眼:“啟明兄覺得這是否是個契機?”

  “什麼契機?”

  “黃老學派大行其道,但言傳身教居多,而儒家經典浩瀚,隻是民間無法接觸。”灌英吃着肉包搖頭晃腦:“眼下有了紙,天下人都能讀聖人之言,該是孔孟當道。”

  聽到這話,趙啟明表情詭異的看着灌英。

  而灌英也停止了搖頭晃腦,忽然擠眉弄眼的說:“這番話,小弟都能倒背如流了,最近這些日子不少‘博士’向陛下谏言,所說的都是推行孔孟,獨尊儒術的事。”

  趙啟明撓了撓臉:“我怎麼越來越弄不懂你什麼意思了?”

  “啟明兄可知道‘趙绾’與‘王臧’二人?”

  趙啟明想了想,然後說:“聽說過,趙绾似乎還差點成為禦史大夫。”

  “确有此事。”灌英難得露出些無奈的表情,放下肉包說:“此二人,正利用造紙之事,屢次向陛下谏言,要在城南興辦‘太學’,推行孔孟之道,如今正鬧得厲害。”

  聽到這話,趙啟明想起了和靜安公主的談話。

  似乎就是這趙绾等人,積極的向陛下谏言,要興辦“太學”,表面上看是利用儒家學說和黃老學說對抗,而實質上是讓陛下和太皇太後對抗。

  這在靜安公主看來是很過激的舉動,起碼現在辦起來是絕對不合适的,所以在趙绾等人推行“太學”的同時,是靜安公主穩住了漢武帝,才沒有讓矛盾徹底爆發。

  而趙啟明的态度和靜安公主相同,區别在于,他就算不知道曆史上興建“太學”的事最後以失敗告終,讓趙绾等人被斬首,甚至還導緻魏其侯被免冠。

  但做為一個紅旗下長大的公務員,趙啟明非常清楚和領導對着幹會有什麼下場,所以隻要老太太還健在,他就不贊同興建太學的事情。

  “你是說,趙绾又在谏言,說起興辦‘太學’的事?”

  “的确。”

  “那陛下的态度如何?”

  灌英看着趙啟明,忽然笑而不語。

  這讓趙啟明有些莫名其妙:“你看着我幹什麼?”

  “啟明兄難道還不明白?”灌英若無其事的拿起肉包,邊吃邊說:“陛下正舉棋不定,所以才讓小弟去東鄉侯府,請教啟明兄對這件事的看法。”

  “陛下讓你來問我?”趙啟明有些吃驚。

  因為他雖然将來可能成為漢武帝的姐夫,但目前來說兩人還沒什麼關系,甚至連面都沒見過,為什麼搞的很熟的樣子,還讓灌英帶着未央衛來請教?

  趙啟明疑惑不解,他陷入了沉思。

  很快他就意識到,造紙的事情沒人比他更熟悉,陛下若是來問“天下讀書人是不是從此以後都能讀得起四書五經”,這倒情有可原,但也絕對不會順便問起“是否要興辦太學”的事。

  “為什麼不問滿朝文武?”趙啟明皺了皺眉。

  灌英擠眉弄眼的說:“滿朝文武治中,對此事也有争議。”

  趙啟明點了點頭,然後看着灌英問:“那為什麼不問問,靜安公主?”

  這次,灌英沒有回答,臉上再次出現笑而不語的表情。

  趙啟明于是很快就明白了。

  正如之前所說,在是否興辦太學的問題上,靜安公主既覺得這件事太過冒險,又覺得祖孫家人之間不該鬧出這樣的矛盾,所以向來對興辦太學之事持反對意見。

  漢武帝自然知道靜安公主的态度,但仍然沒有立刻打消念頭,這就說明漢武帝對興辦太學的事情,其實是贊同的。不然趙绾等人也不會多次谏言,而且鬧得越來越兇。

  顯而易見,那些大臣是看出了小皇帝的想法,才會極力争取。而漢武帝雖然有興辦太學的意思,但因為得不到靜安公主的支持,所以才遲遲沒有做出決定。

  “這麼說,今天你來我這裡,靜安公主肯定是不知情的對吧?”

  趙啟明笑了起來,灌英也笑了。

  顯然,小皇帝派灌英來請教,是繞過了靜安公主的。

  這讓趙啟明有些意外,但同時也有些不高興。

  因為靜安公主為了幫助弟弟,都已經做好終身不嫁的打算,而這個弟弟年輕氣盛,枉顧親姐姐的勸阻,居然聽信身邊的大臣慫恿,還讓他這個“外人”拿主意。

  說起來,的确是愚蠢之極。

  但仔細想想,漢武帝劉徹還不到二十歲,正是年輕氣盛的年紀,難免有着“幹大事”的想法。這種狀态下,隻聽得進贊同的意見,幾乎固執的态度,也是情有可原。

  這就好像看了《少林寺十八銅人》的天真少年,執意要前往少林寺學習武藝,即便身邊的人都知道這是個異想天開的想法,但天真的少年仍然要整理行囊,朝家人大喊:“我絕對會成為武林高手”。

  說白了,都是青春期鬧得。

  趙啟明現在越發肯定,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現在絕對長着青春痘。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