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3最後的海軍
鎮江要塞是南京政府首都的大門,鎮江要塞守備戰,是南京保衛戰中的一部分。
九一八事變後,南京政府就對鎮江要塞很重視,曾先後派朱培德、唐生智、馮玉祥等高級将領到鎮江視察過要塞,并指示鎮江要塞要增設各種永久式的國防工事,消滅炮台死角。鎮江要塞的設備在當時也算得上是比較完善、先進的了。
南京政府給鎮江要塞的任務是封鎖長江江面,阻擊敵艦西進,并在有效射程内消滅之,進而确保長江流域的安全。因此,鎮江要塞的要塞炮以正對江面為主,陸上為次。要塞守備營的任務則是掩護要塞炮台的安全和彌補炮台火力的不及。
鎮江要塞司令部設在鎮江城内河邊街的倉庫内。司令林顯揚,王樂坡為參謀長。司令部下設副官室、軍需室、軍械室。同時還管轄着守備營、通信連、工兵連。
鎮江要塞的衛戍部隊就是守備營,守備營的營房位于象山,下轄三個步兵連,一個重機槍連。不過鎮江要塞的最大本錢确是象山、焦山、都天廟、圌山關這四個炮台,。
象山炮台位于鎮江東碼頭附近,共有十二門炮。其中有二十四公分口徑四門,有掩蔽部設備,射向正對長江江面;十五公分口徑四門,配備在合山,系露天炮台,射向陸上和江面兩用。每分台設台員一,每炮設炮兵一班。焦山炮台位于長江中心小島上,與象台隔江而望,共有八門炮。都是九公分五口徑,射向水陸兩用。都天廟炮台位于長江北岸,共有八門炮。其中二十四公分口徑有四門,設有永久性掩蔽部,射向正對長江江面,還有九公分五口徑四門,可以機動使用。圌山關炮台位于大港鎮附近,距城約五十華裡,共有十二門炮。其中有二十四公分口徑四門,設在江邊,有堅固掩蔽部,射向正對長江江面;另有九公分五口徑八門,分設龜山一帶,均設有掩蔽部,射向水陸兩用。
這四座炮台可以說是江面上的一道鐵閘,日軍攻克江陰之後立刻将目光瞄準了鎮江要塞的這四座炮台。
江陰要塞失守後,江陰要塞司令許康撤到鎮江要塞,向鎮江要塞司令林顯揚和他的參謀長王樂坡介紹了前方的軍情。
鎮江要塞司令林顯揚知道了吳(蘇州)福(山)、錫(無錫)澄(江陰)兩線均已失去防禦戰鬥作用,日軍乘勢西下已向鎮江推進的消息之後立刻下令要塞部隊進入戰鬥準備。他還在守備營裡面采取自願報名的方式挑選了五十多名敢死隊員随時聽候調遣。面對着強大的日軍,要塞官兵的抗戰情緒還是高漲的。
接着,要塞司令部向各炮台和守備部隊下達了戰鬥命令:
1.守備營第一連,攜重機槍兩挺,通信兵一班,立即進入禹山陣地,監視丹徒鎮方向敵人動态,如發現有情況,即向指揮所報告;
2.守備營第二連,攜重機槍兩挺,通信兵一班,進入鎮象路小高地,對滬甯鐵路、公路嚴密防犯,左與第一連聯系,右與北固山軍士哨聯系,
3.守備營第三連,工兵連為預備隊,歸守備營副營長指揮,并由第三連派出一部在北固山甘露寺附近建立哨位,觀察日軍情況;
4.象台、焦台、都台、圌台官兵進入各炮炮位,随時進入戰鬥,并與指揮所聯系
5.敢死隊歸指揮所直接指揮,随時聽候調遣,隊長不得離開崗位,并嚴密注視鎮象公路情況。
6.司令、參謀長等立即進入象山指揮所。
常州、丹陽失陷後,日軍分兩路向鎮江進攻,一路沿鎮(江)丹(陽)公路進犯,另一路沿鎮(江)常(州)公路進犯。很快日軍的前鋒部隊就進入了鎮江要塞的防區與守備禹山陣地的守備營第1連接觸。面對日軍發的起猛烈攻擊,要塞守備官兵憑借工事英勇還擊,日軍傷亡慘重倉皇撤退。
對鎮江要塞的堅固工事鬼子還是有所忌憚的,所以第二天日軍繞過鎮江要塞的守備區改道沿公路向鎮江城前進。
幸運的是此時的鎮江城已經不再是一座不設防的城市了,103師已經在那裡嚴陣以待。
奉命駐防鎮江城的103師也是一支疲憊之師,八一三淞滬抗戰開始之後,第103師奉命抽調官兵千餘名,開赴上海補充在對日作戰損失慘重的第88師。同時103師開始整編隊伍,将原來的兩旅四團整編成三個步兵團,計有第六一三團(團長羅熠斌)、六一五團(團長周相魁)、六一八團(團長萬式炯)及師直屬特務連、工兵連、通訊連、衛生隊等。
八月下旬,第103師奉命開赴上海作戰,由武穴乘輪東運,在南京下關登陸改乘滬甯線火車赴上海,當103師到達無錫時奉命改赴江陰,歸江防總司令劉興指揮,後來上海戰事吃緊的時候103師又被抽調到一些次要戰場擔任一些輔助任務,可憐的103師就這麼被南京總參謀部的将軍們在地圖上調來調去,再加上軍政部也不斷的從103師抽皿,何知重的部隊在江陰開打之前就減去了三成功力。
103師從江陰撤到鎮江的時候,一個師頂多隻剩下半個師,副師長戴之奇和參謀長王雨膏都忍不住在師長何知重面前大罵總參謀部的愚蠢,幸好黃浩然及時的接過了南京衛戍軍的指揮棒,要是還是唐生智當家的話,他還打算讓103師接着向南京撤退,要是何知重真的這麼幹了,他的103師到達南京城的時候可能連一個團都湊不出來了......
黃浩然的決定給了103師在鎮江短暫休整的時間,江蘇保安團跑的太快,有好些屋子都沒有來得及銷毀,黃浩然知道以後大筆一揮給了103師自由補充的權力,何知重立刻下令砸開這些倉庫的大門,把能用的東西都搬出來用上,所以面對着來勢洶洶的日軍師長何知重多少還有點底氣。
在103師還沒到鎮江的時候,這座城市裡面很不太平,時任江蘇省政府主席陳果夫和保安處長項玫莊奉命向韓德勤、李守維“交接”,說白了也就是這兩位打算逃跑,有省長和保安處長做榜樣,鎮江城内的秩序立刻混亂到了極點,新省府也不願意留在鎮江當炮灰,于是一邊接收一邊忙着撤退,保安部隊也都抱着放幾槍就跑的打算。
在日軍占領丹陽之後江蘇省政府就開始撤離鎮江城向揚州轉移;原先駐守鎮江的保安團早就全部撤到了長江以北,現在城裡面僅留下一個保安團掩護省政府轉移,當兵的還跑了一小半,鎮江城的百姓看到自己的軍隊居然如此表現,連最後留守的一批人也開始了逃亡。
鎮江要塞司令林顯揚的得到保安團全部逃走的消息之後頓時感到了絕望,以他要塞的兵力是不可能分兵去把守鎮江城的,可是一旦失去了鎮江,要塞也就成了孤島!
好在黃浩然及時将從江陰撤出來的103師放在了鎮江城,鎮江要塞的官兵也多了一些和日軍周旋的信心。
12月2日晚,北固山哨所向鎮江要塞司令林顯揚報告,鎮江城外槍聲四起,應該是103師和日軍打起來了,城内西街商業區已起大火,煙霧沖天!
林顯揚冷靜的作出了判斷,鬼子不可能這麼快攻入鎮江城,北固山哨所看到的應該是日軍炮擊引起的火災。
很快林顯揚就接到了何知重的電報,果然和他判斷的一樣,103師将日軍擋在了城外,日軍被擊退之後大肆炮擊實施報複,西街商業區中彈起火。
日軍在攻擊鎮江城的同時也沒有放松對鎮江要塞的進攻,12月2日晨,鬼子步兵在八輛坦克的掩護下,從北固山沿鎮象公路向象台方向推進。焦台發現敵情,立即集中火力向日軍坦克猛烈炮擊,擊毀日軍坦克兩輛,打死打傷鬼子數十名,日軍被迫停止前進。
鎮江要塞和城區的戰鬥一直持續到了第二天清晨,3日早晨,北固山哨再次發現交戰的區域從城牆移到了城内,林顯揚趕緊和103師師長何知重聯系,結果得知是漢奸在夜裡面打開了城門放鬼子進了城,103師現在向日軍展開了反擊,應該可以将日軍擊退。
103師師長何知重的話讓林顯揚如五雷轟頂!如此一來,象山炮台所處的位置就成為敵人的後方,炮台官兵的處境是很危險的,鎮江要塞司令林顯揚決定放棄象山炮台,于是他給炮台官兵下達了撤退命令,命象台立刻拆下炮闩及彈藥、器材等,轉移到都台,協助都台繼續抗敵。守備營第一連撤回蕩田村高地,掩護象台渡江;第二連撤到合山西南高地,監視鎮象公路情況,象台渡江後,工兵連立即渡江,佔領都天廟兩側陣地,掩護都台,并抗拒敵軍渡江。敢死隊掩護指揮所人員渡江後,轉移到焦台,歸該台台長指揮,掩護炮台,繼續作戰。指揮所撤到都天廟附近,繼續指揮焦台與都台作戰。
12月4日晨,敵采取報複手段,派來十二架轟炸機,在焦台上空輪番轟炸,焦台設備全部被毀,官兵傷亡三分之一,無法繼續戰鬥。
林顯揚命焦台台長和敢死隊殘餘官兵,自籌運載工具,向江北轉移。此時民船已無法控制,官兵們将門闆、木材捆紮成筏,三五成群,分别向江北岸方向劃去,到12月4日晚23時左右,才先後到達江北指揮所報到。
12月5日晨,揚中江面的敵艦兩艘開始活動,謹慎前進。都台觀察所發現敵情後立即報告。中午12時左右,敵艦進入我有效射程内,都台向敵艦射擊,敵艦隻得後退。
圌山關炮台與鎮江焦山炮台、象山炮台、江北都天廟炮台同屬鎮江要塞司令部,它在鎮江市東北約三十公裡的地方。敵軍進逼鎮江後,該台少校台長盧佐周随要塞司令部撤往蘇北,行前命令官兵自毀炮台,撤走大炮、把探照燈、發電機等設備拆下埋藏。任務完成後,一名姓俞的上尉帶領士兵一百多人分别乘船過江。結果有十一名炮台士兵出于民族義憤,決定留下抵抗。俞上尉表示同意,并給了他們一個“敢死隊”的名義,指定駱熺标為隊長,留下相機抗戰。彭勇義當時系炮台炮手,駱熺标系少尉台員,此外還有劉福貴、謝翔貴等,都是炮兵。部隊在撤走前,把圌山關炮台的九尊大炮中的八尊拆除帶走或沉入江底,另有龜山頭的一尊,尚存炮位。駱熺标和衆人合計決定先把龜山頭炮位上的一尊大炮修複,再把散落在江邊的炮彈搜集搬遠到山頂的炮座旁邊,并輪流在江邊了望,準備痛擊來犯之敵艦。
自江陰失守後,日艦一路無阻,溯江西上,夢想着一過圌山關,就可以經過鎮江會攻南京。一向自诩為“所向無敵”的“大日本帝國”海軍,萬萬沒有想到,就在他們得意忘形的時候,龜山頭山頂上的中國炮兵早已做好開炮的準備。駱熺标等人發現敵艦以後,個個義憤填膺,立即集中到龜山頭山頂,由駱熺标瞄準指揮,彭勇義負責開炮,劉福貴、謝翔貴、肖某搬裝炮彈,一切準備就緒。當日艦駛入有效射程内後,隻聽得駱熺标一聲令下“放!”彭勇義立即發射,炮彈脫膛而出,直向日艦飛去,落在日軍先鋒艦的船頭旁邊,激起的水柱有兩三丈高,日艦的船頭滿是淋漓的水沫。駱熺标見一炮未中,立即調整發射角,日艦驚瑰未定,第二發炮彈又飛馳而來,可惜稍有偏差,又未中目标。駱熺标再次認真瞄準,發出了第三炮,這一炮不偏不倚,正中日軍先鋒艦的後部,使得日艦舵機失靈,這艘日艦很快便在水面上失去控制。日本海軍指揮官被吓得半死,以為在圌山關前遇到了勁敵,便下令調轉船頭,退到離龜山頭三十裡的北岸三江營江面暫泊。駱熺标等人在山上遠遠望見敵艦尾部冒起煙火,知已擊中,鬥志更加昂揚,立即裝好第四炮,滿以為這一炮轟出去以後,可以擊沉日艦,沒想到這些從西方軍火商手裡買來的炮彈不合質量要求,不但沒有打出反而把炮身也炸壞了。他們隻能眼睜睜地看着敵艦逃脫。
6日一大早,便有三架日本偵察機飛臨圌山上空,低飛俯瞰,進行空中偵察,但圌山和五峰山被森林覆蓋,寂然無聲。日軍偵察機去後,又派來轟炸機,向森林、山谷中狂轟濫炸,半山西林寺的廟屋被炸塌一角,嶙峋的怪石,被炸得火星直冒。
同日中午,敵轟炸機數十架飛臨都台上空輪番轟炸,将都台建築工事和營房徹底炸平,幸好都台有堅固掩蔽部,官兵僅傷亡十馀人。從此鎮江要塞失去江防作用。
也是同一天,鎮江城内的103師再也無法堅持下去,日軍的攻擊力度越來越大,103師師長何知重在向黃浩然請示之後在夜裡突圍而出,和鎮江要塞的守軍合兵一處,依托要塞防守江岸,等待南京的救援。
12月7日和8日,鎮江要塞附近的槍炮聲不絕于耳,日軍已經展開了三面圍攻,103師和要塞官兵的處境岌岌可危!
12月9日夜間,汪煥之安排的船隊終于抵達了鎮江附近的江面。
由于日軍占據了絕對的空中優勢,所以這隻借人造大霧離開南京的船隊隻是利用天亮以前的時間趕路,9日整個白天船隊都在分散躲藏,一直到了天黑之後,船隊才再次集結出發,海軍的魚雷快艇文天祥中隊處于船隊的最前面。
魚雷快艇文天祥中隊,中隊長劉功棣,擁有英制快艇四艘,番号分别為文171号(艇長劉功棣兼)、文42号(艇長先黃雲白,後由陳溥星代)、文93号(艇長吳士榮)、文88号,每艇配有直徑45公分魚雷兩枚(尾槽發射式),深水炸彈兩枚,高射機槍四挺,現在魚雷已完成壓氣調試,完全處于發射狀态。
當船隊快要抵達鎮江要塞附近江面的時候,文天祥中隊的魚雷快艇突然開始加速,他們已經收到了鎮江要塞司令林顯揚的電報,得知日軍艦隊停泊在離龜山頭三十裡的北岸三江營江面,指揮官劉功棣命令各艇展開隊形向日本艦隊接近。
站在駕駛室裡面的劉功棣心潮起伏,電雷學校的魚雷快艇是一支新組建的防禦式海軍部隊。1935年初南京政府從英國、德國進口快艇,于江陰黃山港開河、打山洞,建碼頭、工廠、營房等基地。截至抗戰開始,已擁有快艇十三艘,其中英國制造十艘、德國製造三艘,編組為一個快艇大隊,下分四個中隊,分别命名為文天祥中隊(四艘)、史可法中隊(四艘)、嶽飛中隊(三艘),另有顔杲卿中隊(二艘)尚未加入戰列。
1937年春,江陰區江防司令歐陽格組織各快艇艇長從江陰連成洲一直測量到南通狼山,對每一處水深作了詳細測繪,并将日本第三艦隊各艦艦形,繪成圖像,發交各快艇艇長人手一冊,俾資熟記識别,海軍官兵各個摩拳擦掌,就盼着和鬼子決一死戰!劉功棣自然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可是劉功棣沒想到的是中日開戰以後海軍居然被南京總參謀部當作了封江的材料來使用,在南京大員的心目中海軍是不堪一擊的的,與其和日艦交戰被擊沉震動國民士氣還不如座沉封江!
海天四艦在江陰自沉,接着江陰一戰,中國海軍的精銳戰艦全速被日本空軍擊沉,劉功棣的心簡直就在滴皿!可是他又有什麼辦法呢?
海軍不是沒有盡力!有誰能懂得海軍人的痛?
現在,劉功棣終于得到了一份主動出擊的命令,他要改變中國海軍海軍悲壯的命運!
黃浩然給魚雷快艇文天祥中隊的命令原文如下:
“江陰失守,聞敵艦已突破封鎖線,溯江上駛,逼近首都,茲派你部今晚出發遊弋至鎮江江面,如遇敵艦,立即攻擊。
南京城防副司令司令黃浩然
1937年12月8日”
魚雷艇的發動機在轟鳴着,那是中國海軍不平的怒吼!
******************************************************************************************
加油!中國海軍!(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