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史上最強獵頭

第二百四十章 幫你做的最後一件事

史上最強獵頭 九宮格夫妻 2385 2024-01-31 01:12

  福王是一個走路都需要讓人攙扶的胖子,一個人如果長到三百斤,那麼這個人再怎麼尊貴恐怕也做不到清新而不油膩,說的直觀一點,這就是一頭豬。

  可是福王難道就真的是自願成為一頭豬麼?
恐怕也未必,都說萬曆昏庸,但這主要說的是他的懶,人家的執政水平那是步步向他那個爺爺嘉靖看齊,手腕之高超全史上也并不多見,這眼光實際上分毫也不差。

  這樣的一個人,會單純的隻因為溺愛就瘋狂的想要讓小兒子當皇帝麼?
會将大明江山的擔子壓在一個豬的身上麼?
恐怕不是,這福王的能力恐怕是遠在他大哥之上的。

  之所以胖成一隻豬,更多的還是做給天下人看,做給他哥哥和兩個侄子看的吧。

  你看,我都變成一隻豬了,你們就不要跟我這麼個豬一般見識了好不好?

  事實證明福王的辦法相當有效,恐怕就是靠着這一身的肥膘,這福王才能活到現在的。

  而現在不同了,當年的事情崇祯還小,并不知道他爹跟他叔為了繼承家産發生了多少龌龊,他爹又受了多少委屈,這些本就跟他沒什麼關系,因此他對福王這個叔叔雖然沒什麼好感,但也談不上多厭惡,直到東南事變時這福王的表現,一下子還把好感給大大增加了。

  這樣的一個人物,真的願意被當做豬養着,混吃等死過一輩子麼?
答案是否定的,當秦浩找上門來,并将崇祯改革的方案拍在眼前的時候,福王動搖了。

  他太清楚這代表着什麼了,不答應,恐怕他最好的結局就是繼續回洛-陽被養豬,而一旦答應,作為藩王改革的首個自願捐獻家産的王爺,再加上清查工部大炮一案的主審官,從此以後他将在政治舞台上發光發熱并且幾乎做到一人之下的位置,想想若幹年以後,天下百姓甚至史書之上都要尊稱自己一聲福賢王,當然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崇祯五年九月,福王積極響應崇祯改革,捐獻全部家産,土地就地分給佃戶和難民,财産則全部變賣充入國庫,一時間賢王之命天下皆知。

  而福王之事,則成為了一個絕佳的引子,給宗室改革開了個漂亮的開門紅。

  崇祯的态度很明确,朝廷以後拒絕再養豬了,所有白發給你的祿米,絲綢,從此以後統統取消。

  而這些已經被養成豬的宗親們的去處,崇祯給了兩條路:第一,由福王建立了礦稅司,将天下礦物,甚至商務統統交給這個部門管理,原來這是曆代大明皇帝和東林黨們争鬥的最主要的焦點,從來都是派自己信得過的太監來幹的,如今索性也不用太監了,太監畢竟沒有兄弟們親,部門裡所有大小官員統統任用宗室。

  至于誰在衙門裡當多大的官麼,嘿嘿,那就要看你們捐獻的多少了,崇祯不但把未來他們的财路給斷了,就連你現在的财産也在惦記。

  這也就是如今崇祯威望大盛,軍隊統統效忠且強悍,加上東林黨勢弱,否則這政策說是亡國之政也不冤枉他,現在卻因為之前那麼多的鋪墊而頗為順利,算是一石二鳥,這些王爺們個個都有不小的能量又有身份上的大義優勢,也讓這部門的建立少了許多阻礙,從此以後皇權和臣權的争鬥重點不在是用太監,而改用了藩王宗室,這些王爺身份高貴,自小又接受良好教育,鬥起來可就沒有太監那麼容易了。

  俗話說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在咱們的民族文化裡,錢固然重要,但永遠重不過權,有幾個人希望自己每天就像豬一樣的被養着啥也幹不了?
此令一下,宗室們對崇祯斷他們财路的恨意一下子就減少了很多,反彈并不算是太強烈,甚至許多權力欲比較重的宗室恨不得砸鍋賣鐵也要捐家産給國家。

  如此,頭疼大明許久的礦稅商稅問題終于也捎帶手的一塊解決了,雖然秦浩幾乎将滿朝文武都得罪了個遍,但誰又能有脾氣呢?
人家是神仙,而且很快就saygoodbye了。

  而第二條路,則更是披荊斬棘,但也更對那些有野心的宗室們的胃口,那就是:海外!

  從今以後,國内再也不許封王,如果非要封,那就封到海外去,朝廷可以出錢出力出兵幫你打,但好地方以後是别想了,有本事你在海外打下一個比大明還大的疆土出來自己當皇帝,那都算你能耐,從此以後朝大明稱臣納貢就是。

  而那些現在想走的,歡迎歡迎,隻是現在國家沒錢幫你,需要你自己籌錢造船招人,軍隊也可以租給你,隻要出得起價錢,想要新白馬義從都租給你,于是乎,各藩王一時間賣地成瘋,鄭芝龍也跟着賺了個盆滿缽滿,他一介海盜出身,如今出門上個廁所都能碰到七八個天潢貴胄拍馬屁,不知做夢有沒有笑醒。

  打下一個屬于自己的國土啊!
開國皇帝啊!
以後想幹啥就幹啥啊!
這特麼的哪個自問有野心有本事的人忍得住這個誘惑?
尤其是對這些從小當豬養大完全不知艱辛為何物的中二病患者,于是乎大明一下子就掀起一股出海狂潮,一時間船工的價格水漲船高。

  多少代都沒有割掉的藩王毒瘤,就這樣輕易的就被崇祯給割了,而且還沒有多大的亂子出現,甚至于還順手解決了兩個幾乎同樣棘手的問題,更在順手中的順手,解決了國庫空虛的問題,一時間崇祯的威望又猛的上漲了一大截。

  藩王出海,這是經過大家讨論想出來的一勞永逸的最好的解決之道,而且意義深遠。

  大明需要大海,但海軍開支龐大,且十分難以控制,而最棘手的是現在的海軍全是鄭芝龍這個海盜在說了算,就算他表現的再怎麼乖巧聽話又如何能讓朝廷真正徹底的放心得下?

  藩王就不同了,他們不但有錢有人有兵,最關鍵的是他們還都姓朱,就算以後海外不可避免的要分裂出去,但至少他們永遠都是大明的藩籬,國與國之間永遠都擁有着打斷骨頭連着筋的兄弟之邦。

  從此以後,花錢的頭号大戶藩王宗親變成大明朝廷最大的稅入來源,同時也從根子上掐死了鄭芝龍擁兵自立的可能性,一時間人人皆稱天子聖明,上仙聖明。

  這,就是秦浩給崇祯辦的最後一件事了,自此以後秦浩自己的威望也如泰山之高,秦浩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該走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