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太行智将

第九十七章 江湖

太行智将 趙聿宸 3935 2024-01-31 01:12

  兩人随口又交談了幾句,嶽斯良這才決定開口進入正題。
他今天走過來不是巧合,而是有事情要和胡鐵嘴說。

  “我聽漢明說,你同意加入我們的隊伍了?

  嶽斯良轉過頭看着胡鐵嘴的眼睛,而這老頭此刻雙眼之中顯得極為清澈,并沒有回避嶽斯良的目光。
他的表情很平靜,并沒有慌亂,隻是長短不一的胡子顯得他很是狼狽。
那胡子是他在戒大煙的時候的太難受,自己揪胡子揪的。

  胡鐵嘴到這個時候反倒是顯得很光棍,往中間掖了掖身上的棉袍子,笑着說道。

  “我的嶽大團長啊,我要是不加入隊伍的話,還能怎麼辦?

  說這話的時候,胡鐵嘴的臉上充滿了無奈。
他走南闖北這麼多年,不是不懂事的人,他在424團裡面耍了這麼長的時間,其實隻是在拖延時間而已。
軍隊是講究保密的,他已經一腳邁進了424團的軍營,知道了很多的秘密,如果他要是不加入八路軍的隊伍的話,肯定是沒有辦法活着帶着秘密走出去的。

  當然,在424團之中,有一個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驚喜就是他居然成功的戒掉了鴉片,這讓他心裡還是輕松了很多的。

  聽着胡鐵嘴這麼說,嶽斯良搖了搖頭。

  “我們八路軍是講道理的隊伍,不是梁山上的山大王。
我們不可能為了讓人落草為寇就絕了人的後路,你不是秦明,我也不是宋江。

  嶽斯良又随口說了一個水浒的典故,胡鐵嘴聽到嶽斯良這麼一說當時就又是一愣。
随後便無聲的搖了搖頭,過了許久他這才又開口說到。

  “嶽團長,其實老朽一直就想不明白你為什麼非要把我拉進這部隊之中。
我這麼一把老身子骨,肩不能挑力不能扛,也沒法上戰場沖鋒陷陣,您這到底要我這麼一個江湖人怎麼跟你幹革命啊?

  嶽斯良被胡鐵嘴給說樂了,晃了晃手指頭說到。

  “我什麼時候說過讓你來沖鋒陷陣了?
你是江湖人,我曾經也是江湖人。
咱們也就明人不說暗話了。
走江湖的,在打探消息,往來行駐上都有自己的一套規矩。
很多當官的不清楚的事情,江湖人清楚,很多當兵的不知道的路,江湖人知道。

  念哪家書識哪家字,這河北的事情,有些事你們要比我們、比日本人懂的都多。
我們424團,是真的需要你們的幫助。

  嶽斯良的話說的很誠懇,而胡鐵嘴卻是眉頭皺了起來,嘴裡一陣陣發苦。

  “是現在算是明白了,鬧了半天,你這是要讓我這把老骨頭給你當特務啊。
這事我可幹不了,再說了,我這麼一個孤老頭子,就算是跑斷了腿也沒用啊。

  胡鐵嘴急急忙忙的往後閃,這種掉腦袋的事他可是不能幹,要知道兩軍對壘其實别的都好說,最可恨的就是那探子細作,現在嶽斯良居然要他做這個,他怎麼可能幹?

  “嗨,誰說要讓你老親自下去跑了,你這麼大歲數天天跑還能跑幾個地方。
再說了,落單的江湖人沒什麼能耐,隻有抱團了才厲害,隻要你到時候放出風去,振臂一呼,就不說别人了,您的徒子徒孫就能有多少攏過來的。

  “沒有!
沒有!
我就是一孤老頭子!

  胡鐵嘴的反應突然就強烈的起來,比剛才的反應還要大。
此時的他,任誰都能夠看的出來,有着不能說的難言之隐。
然而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下一秒嶽斯良便戳穿了他的心事。

  “胡老爺子,胡慶松!
您就别裝了,我已經猜到了。

  “!


  嶽斯良嘴裡吐出了這個名字之後,胡鐵嘴當時便如遭雷擊。
渾身上下都哆嗦了起來,差一點把自己晃到了,幸虧是嶽斯良伸手拽住了他。

  “你……你怎麼知道。

  胡鐵嘴的雙唇直抖,胡慶松這個名字已經有十幾年沒人叫過了,現在被嶽斯良一口叫破,叫他如何不震驚。

  “老先生你錯就錯在給漢明那錄上身份姓名的時候還要自矜。
胡萬春是你寫的名字吧?
胡萬春……普天下真正跑江湖的,除了當初的胡慶松,我也想不出來還有誰敢這麼叫。

  聽到嶽斯良這樣說,胡慶松的臉上瞬間就是一陣灰敗。

  “原來是這樣,我原以為長官你隻不過是一個會幾句我們江湖人的話,就跟着瞎調侃兒炫耀的‘空’,現在看來真的是我小瞧您了。

  嶽斯良風輕雲淡的笑着,毫不避諱的對胡慶松說。

  “我當年出身在保定,少年時過了兩年富足的生活。
那個時候我隔三差五的還愛去戲園子裡捧捧角兒,皮黃戲、大鼓、相聲評書可以說就沒有我不聽的。
那個時候我可以說是一個正經的票友吧。

  1925年,五卅慘案爆發,我帶着保定一中的同學們一起搞運動,受到了當時北洋政府的通緝。
那年十五的我就這樣受到了北洋政府的通緝,帶着一把手槍就一路往南逃。
這中間我為了活命,已經忘了殺了幾個人,拜了幾個師傅。

  也就是那個時候,我才明白原來江湖上有這麼多的門道。

  胡慶松有些發愣的看着對方,他萬萬沒有想到,對方這個年齡還沒有他一半大的軍官,這小半生所經曆的事情竟然比起自己毫不遜色。

  對于普通人和當兵的來說,胡慶松這個名字或許隻是一個普通的名字。
但是在跑江湖的人中間,這個名字卻有着非同尋常的意義。

  在黃河以北的江湖中,這些走江湖的行當可以大緻的分為八個行當:金、皮、彩、挂、評、團、調、柳。
通俗的說就是:算命的、賣野藥的、變戲法的、賣武的、說書的、說相聲的、騙子、唱鼓曲的。

  這八門雖然行當不一樣,但用的江湖規矩都是一樣的,使用的“春點”也都是一樣的。
而這些走江湖的,為了能在江湖上互相幫扶,有着明确的江湖規矩,北路江湖會在這些行當之中選出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來做“春長”。

  而胡慶松曾經就是江湖人都認的“春長”,胡慶松是評書藝人出身,屬“慶”字輩老師叔。
想當年,胡慶松在名地上演出的時候,觀衆反應之火爆一點都不輸所謂的“淨街王”,隻要胡慶松一開書,可以說真的是萬人空巷。

  也正是因為他在藝術上的造詣和讓人信服的做人準則,才讓他成為萬衆推崇的“春長”。
然而這位“春長”哪裡都好,渾身上下唯一的罩門就是太好面子。
私德無虧的他,偏偏有這麼一個吃喝嫖賭全沾的徒弟。
故事的經過十分的爛俗,他的徒弟在妓院裡面争風吃醋,和僞警察打了起來。
最後自然是不必說,被抓進了巡捕房裡面是一頓好打,竟然生生的給打死了。

  正在外面使錢托關系的胡慶松在隻帶回了徒弟的死屍之後,是萬難咽下這口惡氣。
他一個藝人自然是鬥不過僞警察,而他偏偏要出這口惡氣。
在明地上和僞警察置氣。
連說了三天的罵人書。

  這麼一個大角兒,罵人的功夫登峰造極,最後生生的将僞警察給罵毛了,好一陣刁難這老頭,還連帶着讓很多其他的江湖人吃了挂落。
一時間整個四九城竟然連一個賣藝的都不敢上街,敢上街的也都被抓的進了局子。

  “春長”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庇護所有的江湖人,大家一起和氣生财。
然而胡慶松竟然為了出氣,生生的将列為同仁都拉下了水!
出了這樣的一件事,胡慶松自然是沒有臉再當這個春長,最後這個孤傲老頭竟然到巡捕房以極為屈辱的姿态去磕頭認錯,算是徹底告了饒,黯然神傷的離開了四九城。

  離開了四九城的胡慶松從此立誓再不說書,也再不叫胡慶松這個名字。
但不說書,他也要吃飯。
江湖八門各行當很多都是相通的,最後他無奈隻能撿起了金行的能耐,變成了一個相面測字的算命先生。
名字也由胡慶松改成了胡萬春。

  他叫這個名字有兩個意思,一個也算是紀念曾經的自己,還有一個就是表明态度,自己是認輸但不服輸!
惹不起但是他躲得起。
然而失落之人終究也就是失落之人,流落江湖之遠的他無家無室,最後也就染上了鴉片煙。

  這些東西可以說是江湖上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但是在普通人的這裡,他們卻并不在意。
曾經一個了不起的先生書說的好,他們就去聽,突然有一天這位先生消失了,大家或許都會感懷幾句,但是不用多長時間他們就會轉去捧别的先生。
人永遠都是健忘的。

  如果不是嶽斯良有過那種特殊經曆的話,也會讓這位擁有着傳奇經曆的老先生從自己身邊錯過。

  被叫出了真名實行的胡慶松立刻就像是被抽出了骨頭一樣,癱坐在那裡無奈的看着嶽斯良。

  “既然已經被你知道了,我也就無話可說了。
像我這樣一個身敗名裂風燭殘年的孤老頭子,你要怎麼樣就怎麼樣吧,反正我現在就是這麼一副老骨頭。

  嶽斯良見胡慶松這個樣子再一次搖着頭。

  “您還是沒有明白,我不想把您怎麼樣,也沒有必要将您怎麼樣。
我剛才說過,您是江湖人,我曾經也是江湖人,正因如此我才知道江湖人的苦。

  可是老先生您有沒有想過?
江湖人憑什麼這麼苦?
憑什麼誰都可以欺負一下江湖人?
為什麼要有春長?
不就是為了抱團取暖?
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嗎?

  “這……”

  胡慶松一時語結,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嶽斯良的問題。

  “徒弟被人打死,連出個氣都出不痛快。
這算是什麼樣的世界?
這樣的世界到底能夠窮苦人活路嗎?
農民、工人、手藝人、民間藝人……這些都是受到剝削壓迫,最沒有地位的一群人。
我們正在團結起來抗争,難道老先生你就沒有任何的想法嗎?

  “别說了……”

  胡慶松一顆白頭低的不能再低,嶽斯良每說一句話他嘴裡就念叨一句“别說了”。

  “如果所有江湖人都是這樣低着頭不聽的話,那麼你就不會是最後一個這麼窩囊的春長!

  “别說了!

  嶽斯良最後的這句話敲在他的心裡,讓胡慶松渾身一個激靈,一副老嗓都喊的破了音。
此時隻見臘月天中,胡慶松也是一臉的熱汗,直直的看着嶽斯良。

  “你說吧,到底要怎麼幹?

  ……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