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甲午崛起

【1348俾斯麥和德皇一家】

甲午崛起 軒樟 4263 2024-01-31 01:11

  腓特烈皇儲全名為腓特烈・威廉・尼克勞斯・卡爾,在原本的曆史中,他将幾年後成為德意志第二帝國皇帝和普魯士國王,由于隻在位99天,他也被稱為“百日皇帝”。他是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與薩克森-魏瑪郡主奧古斯塔唯一的兒子。

  1858年腓特烈和英國的維多利亞公主結為夫婦。維多利亞公主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和阿爾伯特親王的長女,她受過嚴格的教育,也知道皇室公主對與她丈夫有利的的影響。

  在1861年,腓特烈的父親威廉一世即位,腓特烈被立為王儲。在1866年的普奧戰争和1870年的普法戰争中他作為三大軍團長之一功勳卓著。

  1871年,腓特烈成為德意志皇位繼承人。由于長期在英國逗留,他受到開明派、立憲派以及中産階級思想的影響,具有強烈的自由主義思想。

  腓特烈皇儲并不贊成首相俾斯麥的鐵皿政策,俾斯麥也從未喜歡過他。

  這一點,也是華皇在來德國之前,就清楚的,華皇在訪問德國之前,統計局搜集了關于德國政治和德國上層社會的大量信息。

  1859年1月27日,腓特烈皇儲的兒子威廉出生于柏林,是威廉一世的長孫,腓特烈三世和維多利亞公主的長子。

  由于出生時發生臀位生産,他患有厄爾布氏麻痹,以至左臂萎縮。為彌補這一生理缺陷,威廉自幼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尤其擅長于馬術。

  1877年,他以皇長孫的身份進入著名學府波恩大學,專攻法律與國家學。1881年獲學士學位。

  剛才威廉皇長孫在和華皇握手的時候,萌總裁就注意到威廉皇長孫刻意側着半身,巧妙凸顯出功能正常的右手,并且遮掩有缺陷的左手。左手戴着手套,讓左手看起來比較修長,他也喜歡用左手倚着佩劍或拐杖,讓自己看起來比較體面一點。

  腓特烈皇儲告訴華皇,他的父親德皇威廉一世近來已經很少接見外賓了,所以讓他前來歡迎華皇,并且,會盡快安排華皇同俾斯麥會晤。

  萌總裁對德國人的效率感到滿意,微笑道:“謝謝皇儲殿下。”

  火車站的會面結束之後,華皇一行被安排在了柏林最好的皇家館驿居住。

  雖然德國人很周到,歡迎的檔次也很高,但是華皇卻沒有感覺到像是在荷蘭那樣的舒适,反而有些壓抑。

  “俾斯麥和德皇威廉一世都沒有出現。”卡特麗娜卡芙公主對萌總裁道。

  “很正常,本來他們的關系就不好,而且腓特烈皇儲說的沒有錯,德皇近年來是不太出現在公衆場合了。”萌總裁回答道。

  “嗯,老威廉全家和俾斯麥的關系都是算不上多好。當初霍亨索倫家剛剛接管勃蘭登堡邊區的時候,俾斯麥家就是邊區裡帶頭造反的強盜騎士之一。”卡特麗娜卡芙公主嫣然一笑。

  “老威廉登基之前和攝政期間,也對俾斯麥無甚好感,登基之後之後,如果不是因為局勢無可收拾也未必會任用俾斯麥。當初俾斯麥在議會發表那篇鐵皿演說的時候,老威廉直接就被俾斯麥的強硬态度吓到了,甚至一度以為自己會被推翻。在日常的國務裡兩個人也是常有龃龉,古稀之年的老威廉動辄就撕掉俾斯麥的公文。這兩個頑固的老頭最著名的兩次沖突,一次是薩多瓦戰役之後,關于對奧地利及其盟友的處置問題;另一次就是關于統一之後皇帝的頭銜問題,這個問題多虧了老威廉的東床佳婿巴登大公腓特烈從中斡旋才得以解決。兩個人的關系就像是老人騎馬,老人不相信馬兒,馬兒也不甘于被老人控制。至于功高蓋主,都19世紀了還功高蓋主什麼?這時候的普魯士國王連議會都搞不定,也沒有能力對付俾斯麥。老威廉每次和俾斯麥較勁的時候俾斯麥都是直接拿辭職威脅的。所以,他們像是一對被逼着一道走夜路的對頭,倒反而不像是搭檔。”卡特麗娜卡芙公主笑道。

  “這個分析很形象啊,是這樣的。”華皇首肯了卡特麗娜卡芙公主的分析,“他們兩個人的關系的确是又依賴又排斥,總體以依賴居多。總是以軍裝形象示人,留着大胡子,并且有着“霰彈親王”美譽,一派正統普魯士軍人形象的威廉一世,其實性格出人意料的軟弱和反複。在幾次曆史關頭,臨近做決定時候,威廉經常出現猶豫不決和反複無常的表現,甚至在1848年他鎮壓柏林革命也是如此,在緊急的關頭,他經常被互相矛盾的兩個意見折騰得不知道如何是好,甚至有幾次還在寵臣們面前流下了眼淚,老國王淚水漣漣、俾斯麥首相在旁邊拍手安慰。威廉一世這種人其實很希望得到一個意志堅定的人的強力推動,盡管他比俾斯麥大了快二十歲,但是在俾斯麥面前毫無長者的風範,每次他們吵架最後都是陛下扭扭捏捏地順從了首相的意志。而俾斯麥,雖然有毀有譽,但是誰也必須承認,他是19世紀影響最大的政治家之一,他改變了整個世界曆史的走向(雖然德意志的統一看上去是必然趨勢,但是俾斯麥在其中依舊功不可沒),他的意志堅定,而且眼光高遠,把握住了整個時代的脈搏,他的強力光芒,使得哪怕是身為國王和皇帝的威廉一世,也隻能黯然失色。”

  “任何君主其實都不會喜歡這種狀況,不過,如果是雄心勃勃的君主,會選擇改變,而威廉一世卻選擇了默默的順從,甘當一位黯然失色的皇帝。這部分是因為俾斯麥屢屢證明他就是對的;部分也正是因為威廉一世的依賴性格。可見依賴性畢竟是大于排斥的。”卡特麗娜卡芙公主也同意華皇的看法。

  在遇到重要的事情的時候,萌總裁和卡特麗娜卡芙公主總是要先在内部達成共識,才好明确自己判斷的準确性。

  “不過,根據我今天和腓特烈皇儲,還有他的夫人和兒子見面的情況,我看威廉一世的兒子和孫子就沒有他的這種依賴性了,他們都很不喜歡俾斯麥,腓特烈是因為俾斯麥政治上太保守,而且和他妻子為代表的英國幫關系太差;威廉皇長孫是因為這位首相畢竟太耀眼了,他不需要帝國有比他更亮的明星。所以,不管威廉一世的位置以後是兒子接任還是孫子接任,俾斯麥的首相大位應該都長不了了,威廉一世和俾斯麥的關系畢竟是很罕見的。”

  華皇并不清楚俾斯麥的人物履曆,華皇的曆史不好,除了華國的事情,稍微知道一點,那也大都是從改編的亂七八糟的電視劇和電影中得來的,外國曆史,那是一點都不清楚,所以,華皇現在能判斷出老威廉一世死後,俾斯麥就會被同時推倒,這一點,可以說是相當的準确,這個時代,幾乎不會超過十個人能有這樣的認識,所有人都覺得俾斯麥在德國的地位穩如泰山。

  “俾斯麥不同于華國曆史上出現的那些權臣,俾斯麥本身沒有自己做皇帝的意思,所以俾斯麥和威廉一世并沒有解不開的矛盾。威廉一世是很有意思的皇帝,他自己本身是一個很勇敢的士兵,在1848年萬國之春的時候3月9日發表煽動演說的是他,後來13,14,15日果斷下令對群衆開槍的也是他。而且在後來,要求議會同意撥款1000萬塔勒爾,将平時兵力從14萬人增加到21萬7千人時的強硬态度實際上也是很難得的,也還是威廉一世做出來的事情。但于此同時,威廉一世實際上在繞過議會的時候,一直在擔心違憲的危險(實際上怕革命),這個時候羅恩就建議必須由奧托走到台面上。俾斯麥比威廉更大手大腳的進行更強硬的改革。其實這個時候,皇帝就知道自己實際上,在能力和威望上都比不上俾斯麥。而且在之後的威廉和俾斯麥争執帝國的皇位到底叫什麼的時候,實際上威廉也作出讓步了。說白了就是一個強硬派遇到了另外更強硬的一個強硬派。而弱的一方認識自己弱,所以選擇退出。無論如何,威廉一世都是不會感到很舒服的,至于腓特烈皇儲,那是因為腓特烈受英式教育太多,自由主義傾向比較重同俾斯麥不和。”卡特麗娜卡芙公主笑道,“陛下總是愛用俾斯麥和李鴻章做比較,在我看來,光是對皇帝的态度上,和對事情的解決手段上,李鴻章就要比俾斯麥差好幾個層級。”

  “是啊,所以說俾斯麥是19世紀最重要的政治家。”華皇自然也承認這一點,在華皇手上重用李鴻章,其實是因為萌總裁有一點私心,希望華國能夠在這個時代出現一個能與俾斯麥齊名的政治人物,他自己再怎麼出色,他是皇帝,不能當成宰相,宰相出色,也是能為帝國加分的,“要了解俾斯麥與威廉一世的關系,首先你得先了解威廉一世是怎樣的人。威廉一世是腓特烈・威廉三世的次子,而次子其實本來是不會繼承王位的。所以威廉一世在小時候其實并沒有接受太多教育,和歐洲其他貴族次子一樣,威廉一世被送往軍隊成為軍人,并參加了不少戰役。由這裡可以看見,威廉一世未來登基後,為何如此器中軍隊,畢竟他也是軍人。這個原先無法繼承王位的王子,在他兄長去世之後意外繼承王位,當上國王後野心勃勃的威廉一世進行改革,與議會發生沖突。威廉一世想擴充軍備,議會不允許。迫于無奈,威廉一世隻好命令一個不怕議會甚至鄙視議會的人擔任宰相,以便執行他的命令。而這個人,就是俾斯麥。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威廉一世是需要俾斯麥的,而同樣,俾斯麥也需要一個如同威廉一世那樣的君主。兩人純屬互相需要與利用的關系,而這也解釋了為何俾斯麥沒有功高震主,因為威廉一世需要他。”

  “有一個事件可以很清楚的說明這個狀況,當俾斯麥成為首相後,他曾于議會發表“鐵皿演說”,演說過後,威廉曾對俾斯麥說:“我很清楚結局,他們會在歌劇廣場朕的窗前砍下你的頭,過些時候再砍下朕的頭。”而俾斯麥則回應道:“既然遲早要死,為何死得不體面一些?無論是死在絞架上抑或死在戰場上,這之間是沒有區别的,必須抗争到底!”通過這個事件,兩人形成獨特的君臣關系,而兩人的結合也讓普魯士成功統一德國。所以我贊成陛下所說的,隻要威廉一世死了,新任的德國君主就會踢掉俾斯麥,因為那時候德國皇帝已經不需要一個光芒超過他的大臣了。”卡特麗娜卡芙公主道。

  “嗯,是這樣的。他們兩個人很多時候意見并不相同,但最終能達成一緻,兩個人能比較和諧的搭檔。威廉一世雖然名義上是完成了德國統一的君主,但實際上他并算不上是一個多麼有天賦有才能的人,很多時候甚至過于死闆和保守,缺乏靈活性和大局觀。普奧戰争過後,俾斯麥的意思是不要奧地利割讓領土,換取奧地利在将來歐洲的風雲變幻中站在自己這一邊。但威廉一世還是軍人的老一套思維,堅持認為戰争的目的就是為了得到領土。為此兩人僵持不下,俾斯麥甚至揚言要辭職。最終威廉一世作出妥協,才有了之後20多年兩人的繼續合作。不過換一個角度想,也正是威廉一世的平庸成就了俾斯麥,畢竟威廉一世有時候雖然頑固,但最終基本都會向俾斯麥妥協,換個極其有才能且在意權勢的君主可就未必了。有時候君臣之間也講求力量的平衡,要想合作做大事,總有一方是要相對示弱一些的。威廉一世和俾斯麥是相互成就。”華皇感慨道。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