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重生蘇聯

296重要的決定

重生蘇聯 維拉德列 2276 2024-01-31 01:11

  “艦長先生,我們的雷達信号顯示,一支俄國艦隊在一個飛行機群的掩護下向我們這裡駛來!
這個俄國飛行機群數量很龐大,至少有150架飛機,俄國艦隊的數量也不少,有22艘船,目前還沒能确定敵方軍艦和飛機的種類。

  在空襲結束後,德國海軍還打算繼續前進,擴大戰果,準備與正在前來的波羅的海艦隊交戰,一決勝負,趁此機會消滅蘇聯海軍主力(被忽悠的他們還以為蘇聯波羅的海艦隊很容易對付。
)。

  但知道前面還有150架蘇聯飛機等着他們的時候,費恩(格奈森瑙号艦長兼這次行動的司令)開始猶豫了。

  剛才的空襲已經造成了1艘袖珍戰艦、1艘輕巡洋艦和1艘驅逐艦被擊沉,包括格奈森瑙号戰鬥巡洋艦、歐根親王号重巡洋艦在内的其餘艦艇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傷。

  如果現在再來一波空襲的話,恐怕損失會更多,到時即便能夠重創蘇聯的波羅的海艦隊,也要付出極大的代價,除非德國空軍也能出動這麼多的飛機,與蘇聯的飛行機群對抗。

  “向海軍司令部彙報情況,請求海軍部下達進一步的指示。
同時請求第一航空隊和芬蘭空軍增援。

  費恩很快就得到了海軍部和第一航空隊那邊的回複,德國空軍那邊已經承諾會派出足夠多的飛機前來增援,保障德國波羅的海艦隊不受空襲影響。

  海軍司令部也明确表示,要趁蘇聯波羅的海艦隊出動的機會,将蘇聯艦隊一網打盡,這樣才能夠進行下一步的行動,占領戈格蘭等島嶼,繼而威脅列甯格勒。

  然而,德國海軍因為受到了蘇聯“戰略忽悠局”的影響,過分低估了蘇聯波羅的海艦隊的實力,以為波羅的海艦隊的主力艦就是那兩艘“不具備戰鬥力的”甘古特級無畏艦。

  他們知道喀琅施塔得号戰列巡洋艦的存在,因為這艘戰鬥巡洋艦的主炮本來就是從德國訂購的,但他們還真以為這艘船沒了克虜伯大炮就造不了了,還以為這艘船還在莫洛托夫斯克造船廠(實際上是在列甯格勒建造)裡建造。

  除此之外,被誤導的德國人還以為蘇聯海軍的武器不給力。
設備缺乏維護就算了,制造工藝也粗劣,經常出現卡彈等問題,還容易損壞,實際性能與設計性能相差甚遠。

  這些“情報”,使德國人過分低估了蘇聯海軍的實力,也讓德國海軍司令部有了和蘇聯波羅的海艦隊一絕死戰的勇氣。

  兩支艦隊的距離越來越近,蘇德軍艦上的炮手也已經調整好火炮角度,準備在對方軍艦進入射程之後開炮。

  然而,就在這劍拔弩張的時候,德國海軍司令部立馬下達了一個關鍵的命令――要求波羅的海艦隊盡快撤到圖爾庫(芬蘭軍港),避免與蘇聯艦隊交戰。

  這個命令,來得實在是太過突然了!

  再走十幾分鐘的航程,雙方艦隊就要開始炮戰了,但就在這個時候,海軍司令部卻下達了撤退避戰的命令,這也太不可思議了吧。
難道是出了什麼意外,或者有什麼新發現?

  本來,海軍司令埃裡奇・雷德爾也是打算下令撤退的,但希特勒實在是太想消滅蘇聯了,下令海軍要作戰到底,消滅波羅的海艦隊。

  作為希特勒的下屬,埃裡奇・雷德爾當然得遵守元首的命令,隻要硬着頭皮,叫波羅的海艦隊按照原定計劃行動,迎戰蘇聯海軍。

  但過了不久,空軍方面傳來了一個壞消息――蘇聯空軍突然對德國空軍在愛沙尼亞的空軍基地發動了空襲,第一航空隊暫時無法往芬蘭灣方向出動。

  在這樣的情況下,希特勒不得不做出撤退的決定。
如果不撤退的話,占盡制空權的蘇聯空軍肯定會對德國海軍造成進一步的損失。

  舍爾上将号已經被擊沉了,此時德國人能拿得出來的主力軍艦恐怕就隻有格奈森瑙号戰列巡洋艦和歐根親王号重巡洋艦。

  和蘇聯2艘塞瓦斯托波爾級戰列艦(甘古特級戰列艦)比較,格奈森瑙号在裝甲上和性能上還是占有一定優勢的,但火力就比不上對方了。

  塞瓦斯托波爾級戰列艦的火炮好歹也有12英寸口徑,但格奈森瑙号的主炮口徑隻有11英寸,雙方一對一地打起來的話,還真是棋逢敵手,難分勝負,但問題是,蘇聯人這次出動的是2艘,而不是1艘,這樣德國海軍就有點吃虧了。

  但如果考慮到蘇聯人占有制空權,再加上之前的空襲中,格奈森瑙号被炸中了幾次,戰鬥力有所影響,這次格奈森瑙号恐怕還是兇多吉少。

  如果歐根親王号跟塞瓦斯托波爾号單挑會怎麼樣呢?
一艘是重巡洋艦,一艘是戰列艦,兩艘船的量級都不同,不用說,肯定是塞瓦斯托波爾号戰列艦取勝。

  雖說塞瓦斯托波爾級是一戰時代的戰列艦,但好歹也安裝了12門12英寸口徑的大炮。
而歐根親王号呢?
才8門8英寸口徑火炮,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的。
怎麼看都是塞瓦斯托波爾号占優勢。

  這樣一看,德國海軍似乎還真沒什麼勝算可言。
他們的海軍本身就沒什麼底子,戰列艦就剩下1艘,戰列巡洋艦就剩下2艘,本身就已經無法和英美抗衡。

  如果這次輸了的話,恐怕德國和英美海軍之間的差距會拉得更大,到時英美兩國就會取得大西洋的絕對制海權,德國海軍根本就混不下去。

  就算德國海軍赢得了這次海戰,恐怕也要損失好幾艘巡洋艦,甚至連波羅的海艦隊的旗艦――格奈森瑙号也要被擊沉。

  就算格奈森瑙号沒有被擊沉,恐怕也要被重創,到時得送回基爾港維修好幾個月才能出海作戰,德國海上力量恐怕就要處于真空狀态,無論怎麼打,結果對德國人而言都是難以接受的。

  在失去了制空權,勝算毫無保障的情況下,急于保存海上實力的希特勒最終還是選擇了撤退。
不過,這個時候才作出決定,恐怕為時已晚。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