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三國之西風烈

第七十八章 馬超大婚(中)

三國之西風烈 琨大少 3298 2024-01-31 01:11

  忠烈台,距離馬超的冠軍侯府,有十餘裡之遙。
位于金城之外的一座風景秀麗的山上。

  建造此台的意義所在,便是用來祭奠那些戰死沙場的勇士們的。
在忠烈台上,有一座巨大的石碑,上面雕刻着自從馬超起兵以來,所有戰死的将士們的姓名。
其中,一些姓名已經無法核實的戰士們,則是以小名或者家鄉的名字來代替的。

  自從忠烈台落成,西涼的大型祭天活動,便都是在這裡進行的。
馬超也已經是第二次來這裡親自祭天了,第一次是在從中原返回來之後,馬超将奔戰死異鄉的雷騎精銳們的名字,親自雕刻到了石碑上,并宣讀祭文為他們埋骨他鄉的忠魂進行吊唁。

  與上一次悲涼的氣氛不同,這一次,則是鑼鼓喧天,喜慶之意十足。

  登上忠烈台,馬超再次宣讀了祭天的檄文,借此,正式向天下昭告了自己的大婚之事。

  祭天完畢,司儀高呼了起來:“祭天禮畢,回府祭祖――”

  在司儀的呼喊聲中,馬超一步步從忠烈台上走了下來,然後騎乘着龍象寶馬沿着官道回轉自己的侯府。

  前來祭天的時候,因為時間尚早,所以官道上并沒有多少行人。
再者,祭天是個肅穆的事情,即便有人看到馬超,也是不便攔截的。
可是在祭天完畢之後,天色已經大亮,街道上不知何時早已沾滿了人,遠遠望去,黑壓壓的一片,用人山人海來形容也不足為過了。

  人們的手中高舉着各種各樣的東西,有塗成紅顔色的雞蛋,有自己一刀一剪做出來的剪紙,有象征着白頭到老的白馍……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很顯然,這些将官道站滿了的百姓們,來到這裡,就是來慶賀馬超大婚的,甚至不惜拿出自己家中僅有的值錢之物,來充當賀禮。

  得民心者的天下,亘古不變!

  馬超的種種舉措,使得西涼日益強盛,黎民百姓們的生活越來越安定、富足,比起董卓執掌西涼之時的暴政,不知要好了多少倍,而且現在的大好局勢,僅僅隻是一個開端而已,相信随着各種舉措的持續落實,老百姓們的生活肯定會一日好過一日,一年好過一年的。
因此人們對馬超的愛戴,完全是發自真心的,一聽說馬超大婚,立刻便成群結隊的到官道上守着,想為馬超送上自己最衷心,也是最真摯的祝福。

  看着這些可愛的治下子民們,馬超的心中,頓時湧起了無限的溫暖之意。
誰說百姓是最好蒙蔽的?
老百姓們的心中,自有一杆秤,上位者的一舉一動,其實都在他們的心裡裝着呢,如今看到這些一眼看不到盡頭的老百姓們,自發的來給自己送賀禮,馬超焉能不感慨萬分?
隻要有數不盡的百姓支持自己,馬超便有信心去擊敗任何的對手!

  “君侯,俺們來給君侯送賀禮來啦!
這是俺娘一剪子一剪子剪出來的窗紙。

  “還請君侯一定要收下俺們的彩蛋,這是俺閨女用了一整夜的時間做出來的。

  “俺家也沒啥能拿得出的東西,俺做了一些白馍馍,請君侯一定要收下啊。

  …………

  看見馬超騎馬來到近前,老百姓們立刻興高采烈的呼喊了起來,那些滄桑的、稚嫩的、渾厚的……各種聲音彙聚在一起,無分男女老幼,共同彙聚成了由衷的祝福,從四面八方将馬超包圍了起來。

  馬超大為感動,他看着眼前這些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百姓們,竟有一種想哭的沖動。

  “鄉親們――鄉親們請聽我說。
咱們西涼剛剛在戰亂中平定下來,大家的生活還不富足,所以,鄉親們的心意,孟起心領了。
但是這些賀禮,還請鄉親們收回去吧,孟起并非嫌鄉親們的禮物輕賤,相反,大家的賀禮在孟起的眼中,遠比金山銀山還要貴重得多!
因為孟起知道,這些東西,可都是大家夥的度日所需啊!
這樣,孟起在此向鄉親們保證,再給我數年的時間,數年之後,孟起一定竭盡全力,讓大家都過上富足的好日子!
等到那個時候,鄉親們再來和孟起一起慶祝可好?
”馬超動情的說道。

  “君侯體恤俺們這些老百姓,讓俺們的生活遠勝從前,今日君侯大婚,俺們豈有不送賀禮之理?
還是請君侯收下吧。
”一些老百姓,聽到馬超的話之後,激動地甚至溢出了淚水,但卻堅決不收回他們手中那些看似微博,實則情誼深重的禮物。

  “是啊,君侯,您要是不收下,可讓俺怎麼回家和俺娘交代啊?
君侯,您就收下吧。

  “這些東西,也沒什麼值錢的,可都是俺們老百姓們的一份心意,君侯就收下吧。

  老百姓們紛紛懇求着,不少人,甚至跪在了道邊,将手中的賀禮高舉過頂,大有馬超不收,便堅決不起來的态勢。

  看到衆多的百姓們如此堅決,馬超剛要在說些什麼,位于他身後的賈诩輕輕拉了拉馬超的衣袖,低聲說道:“主公,民意不可逆啊……”

  賈诩說話,基本上都是一個方式,那就是說話隻說一半,這是他長久以來養成的習慣,明哲保身,是他秉承的不二宗旨。
這也是賈诩為人的一種态度,即隻給主公提建議,卻不會替主公下決斷。
聰明的君主,在他所說出的一半話中,自然該知道接下來要如何取舍,而昏庸的君主,例如董卓那樣,則是根本聽不出賈诩話中的未盡之意的意思。

  當然,馬超顯然屬于前者的行列,賈诩深信,馬超一定能聽得懂自己那半句話的意思,否則的話,賈诩也不會真心實意的投效到馬超的麾下,擔任文官之首的角色了。

  沉吟了片刻,馬超若有所思的對賈诩點了點頭,而後揮手召來成公英,令他将今日獻上賀禮之人的名字,一一登記造冊,準備在收取賀禮之後,按照市場上的價格,大婚之後撥付給他們相應的銀錢。
既然不能推脫,那麼這樣也算是一個折中的辦法了。

  區區十裡官道,馬超卻走的很慢,因為兩旁的百姓們實在是太多了,馬超每走一段路,便要勒住龍象,而後在馬鞍上伏低身體,向兩旁的老百姓們噓寒問暖,若有人有什麼難以解決的困難,馬超便讓成公英記錄下來,并責令他盡快去處理。

  馬超這一親民的舉動,引起了老百姓們一陣陣的叫好聲,無形之中,使得馬超在百姓們心中的形象,變的更高大了。
畢竟,可不是哪個君主,都能在自己的大婚之日,還有心思去關心這些普通的老百姓們的,而馬超卻做到了。

  最後,還是司儀礙于時辰,出面向百姓們進行了解釋和勸阻,老百姓這才讓開了一條路,得以讓馬超在早已規定好的時辰内,及時趕回了冠軍侯府,進行了祭祖。

  祭祖,就是祭奠祖先,向宗族祖先緻敬,并禀告一些近期發生的重要事件,希望宗族祖先的在天之靈,能夠護佑後人。
這個習俗,是大漢長久以來,曆經數百年的時間傳承下來的,哪怕是數千年之後的後世,也依舊保留着這個習俗。

  馬超的祭祖,是從大漢開國元勳,馬家第一代族長――伏波将軍馬援開始的。
馬援戎馬一生,戰績彪炳,為大漢開疆擴土,立下了無數的汗馬功勞,乃是世人及至後世數千年中,人們一直歌功頌德的對象,更是西涼馬家的創始人,馬超祭祖,自然要先祭奠這位令人尊敬的先輩了。

  祭奠了馬援之後,馬超又依次祭奠了數十位馬家的英烈先輩們,其中,在祭奠馬融的時候,一旁的鄭玄忍不住潸然淚下,兩行老淚,瞬間将他的衣襟打濕。
衆所周知,鄭玄能有今日之成就,乃是馬融一手培養出來的,馬融門生弟子遍天下,可盡得其真傳的,也唯有寥寥數人而已,鄭玄便是其中之一。

  看到馬超祭奠馬融,鄭玄心中五味雜陳,既為馬家後人出現了馬超這樣英武不凡的小輩感到高興,又為逝去的老師而感到傷感,在身邊之人的連聲勸慰下,鄭玄這才平複了心中複雜的情緒,勉強收起了淚水。

  “祭祖禮畢,迎親――”

  司儀再次高聲呼喊着,指引着馬超下一步的方向。

  直到這個時候,馬超才猛然意識到,自己就要完成從男孩向男人的轉變了,心緒不免莫名的起伏起來,帶着有些激動地神色,一步步從祠堂中走出來,向着楊婉兒和貂蟬居住的别院走去。

  看到馬超英俊的面龐上,居然難得的出現了激動地神色,兩旁的文武官員們,無不面帶微笑,心中均是暗自想到:或許隻有在這個時候,自家這位雄才大略的主公,才會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一些少年人的心性來吧。

  随着馬超一步步的邁出,别院已經近在眼前了。
隻需再往前跨出一步,馬超便可跨過院門,去迎娶自己心愛的新娘們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