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8章風雲初起(2)
軍工部李慶雲和軍科部尚書許月松則是看向蘇劉義。
他們同屬國務省和軍機省,地位和兵部那樣同樣有些特殊。但在臨戰狀态下,他們由軍機省統籌指揮。
蘇劉義道:“皇上,現今各地軍工集團所造軍械都已經準備妥當,随時可運送往四大軍區。”
社安部尚書高滿山最後開口,“臣已經簽發政令,讓各州縣招募捕快,以防城中出現亂子。”
他們的辦事效率無疑還是算比較快的。畢竟,現在距離趙洞庭讓他們做好備戰準備其實也沒過去多少天時間。
但趙洞庭聽完,卻仍舊是皺着眉頭。
蜀中已有異動,也不知道還來不來得及。
稍作沉吟,趙洞庭最先看向蘇劉義,道:“蘇副軍機令,朕着你即刻傳令,讓各地守軍配合,将軍械送往四大軍區。”
然後又看向許月松和李慶雲兩人,“許大人、李大人,你二人軍工部和軍科部繼續研制新型軍械。特别是軍工部,最近務必緊趕進度,你們多造出來一輛投炮車,一顆轟天雷,便可能讓得我大宋少損失幾個将士。”
“臣領命!”
蘇劉義、李慶雲和許月松同時答應。
趙洞庭又看向陸秀夫、陳江涵等人,“國務省諸位大人,你們最近全力督辦糧草籌集之事。朕要求你們務必在兩個月之内将糧草運送到各大軍區之内。不,邊境各城之内都務必要囤積糧草。隻要戰事開始,咱們便必須保證前線戰士能吃飽!穿暖!”
“皇上……”
陳江涵面有難色。不過看着趙洞庭的臉色,最終還是點頭,“臣定當不辱使命。”
趙洞庭輕輕點頭,最後看向社安部尚書高滿山,“高大人,你社安部衆捕快雖不必參戰,但最近市井民野之中極可能會生出大亂,所以你的任務還要更為繁重。朕現在臨時給予你要求軍情處、各地守軍協助的權利,民野中有亂民、叛軍出現,朕着你即刻将其擒拿的擒拿,覆滅的覆滅。”
說着又想了想,“朕稍後還會吩咐武鼎堂雷霆殿配合你社安部。有棘手的人,你可以讓雷霆殿供奉們出手。”
他這些話,沒有讓得高滿山多高興,而是神色更為凝重起來。
皇上竟然讓雷霆殿、軍情處、守軍這三大機構都配合他社安部行動,他隐約可以想象,可能出現的亂子會有多大。
但是讓各地守軍配合,就足以說明,單憑他社安部的捕快根本無力鎮壓那可能出現的亂子。
或許,這都不能夠再稱作是亂子,而應該說是動蕩了。
高滿山忍不住問道:“皇上,您能不能告訴老臣,到底可能會出現怎樣的亂子……”
亂民都還好說。
叛軍……
難道皇上覺得會有人敢興兵造反不成?
以現在大宋盛世,這應該是不可能的事情才對。
趙洞庭雙眼微微眯起,道:“恭帝遇刺之事它國可能會大肆渲染,再有我大宋之前瀕臨滅國,這數年來,他們到底成功在我們大宋境内安插下多少眼線,以前又留下怎樣的勢力,誰也說不清楚,但隻要這些都集中爆發起來,便有可能是能動搖我大宋根基的大事。民間、朝野、軍隊可能同時生亂,你說,那會是怎樣的亂子?”
“嘶……”
高滿山倒吸涼氣,“這……若是大理國或元朝再在這個時候向我大宋發動戰争……”
他有些不敢想。
趙洞庭卻是搖頭,“不是若是。朕敢肯定,隻要大宋内亂,元朝、大理都必然會借着這個機會發動戰争。因為這個機會本就是他們好不容易才營造出來的,這也是朕為何說你社安部任務繁重的原因。可以預料,若開戰,便定然是大戰,而若是在前線大戰事,咱們後方出現不穩,那将對前線大軍都造成極大的影響,甚至,可能讓得我大宋國一敗塗地。”
一敗塗地……
這四個字從趙洞庭的嘴裡吐出來,讓得陸秀夫、高滿山等人的神色不禁是再為凝重幾分。
内憂外患,大宋朝好似再遭遇到以前的局面。隻是不知道這次結果,會是如何。
很快,衆臣離去。
大宋朝廷個個部門都緊鑼密鼓的超速度運轉起來。
時間很快過去一個多月。
春暖花開。
謝道清和全太後等皇親國戚這段時間老實得很,都隻是呆在宮中和各地府邸。為官的為官,清閑的清閑。
隻是民間關于趙顯之死的議論卻是逐漸洶湧起來。
各種說法都有,但其中最為主流的還是趙顯乃是當今皇上派人所殺。雖然這些話大家都不敢在明面上說,但暗地裡卻是議論不停。
這或多或少讓得民心有些變化。
趙洞庭以前在百姓們興中是完美的,治軍、理政,他都挑不出什麼毛病來。但現在,怕不少人對他頗有微詞。
殺害兄弟,這是許多人都不能接受的,哪怕趙洞庭是皇帝。
皇室相争固然殘酷,但在這個孔聖人之道盛行的時代,還是絕大多數人都唾棄這種行為。
有股消息如風般忽然湧進大宋國内。
曾經的廣王趙昺,在蜀中登基。依仗成都府、潼川府兩路自立為帝,國号--新宋。
據傳,趙昺在登基之時就放話,趙昰殺害恭帝趙顯,誣蔑他趙昺造反,他趙昺有生之年,定要取趙昰頭顱以祭先帝,以肅皇室。
緊随其後,蜀中白馬軍各地紛紛向趙昺表示臣服。同時喊出要破長沙、擒趙昰的口号。
這自是在大宋國内引起更大的浩蕩。
民野間日日都是議論的這事。
開始有讀書人在民間做反詩,大肆抨擊趙洞庭。
而這些“傲骨铮铮……”的讀書人的言行,自是更容易讓人信服。越來越多的百姓被輿論帶動。
軍情處、社安部也在同時間開始露出獠牙,大肆抓捕造謠之人。
整個大宋風雲湧動。
而這時,作為輿論中心的趙洞庭,則是在寝宮之内坐立難安。
當然,他坐立難安不是因為這些輿論,也不是因為大宋的暗流湧動。而是因為穎兒要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