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鴻元至尊

鴻元至尊 第524章 借刀殺人

鴻元至尊 東昕512 4302 2024-02-17 19:48

  第524章借刀殺人

  高崧有些失望,準備了這麼久,張顯若是不走這裡,豈不是白忙活一場。

  “這個也說不定。

  據說張顯可能受了重傷。

  但是我總覺得這件事有些蹊跷,‘蟒牙’可有九位神師,俞嶽宗本身也有幾位神師,再加聖派來相助的人,兩個宗門加起來近二十位神師高手。

  若論單體實力,他們可算是不亞于五萬大軍,怎麼可能那麼失敗了。

  據我所知,張顯的确手有不少神師高手,但大都在軍,他身邊的高手并不多,不說别人,單一個齊天不是誰能應對得了的,還有那幾位大内高手,我本以為用不着我們出手,可是現在這個結果,讓我覺得很不真實。

  我們現在身在異國他鄉,情報匮乏,到底怎麼回事,也無法弄清,你準備一下吧,我覺得張顯肯定會走這裡。

  王恺沒有看高崧,低頭品茶,慢聲輕語的對他道。

  可是等了一會,發現高崧還沒走。

  他這才擡起頭看向高崧。

  “怎麼、、?

  “他還能走這裡嗎?

  原來高崧覺得張顯既然受了重傷,應該轉回京城養傷,怎麼可能還去前線。

  “恩、、!
這麼說吧,侯爺的數百萬大軍擺在那裡,張顯能安心坐在家裡嗎,他一定會親臨指揮對抗侯爺的兵馬,這是他從東南山區回來,椅子還沒坐熱急匆匆趕往前線的原因,齊天他們襲殺沒能成功,也是他預感到侯爺肯定會派人刺殺他,所以他有所準備,才使得齊天俞番他們失敗,現在我也隻有這麼推測了。

  齊天他們全滅,張顯即便受了傷,他也不會回去的,再說了,這次刺殺行動投入這麼多高手,他肯定以為是全力以赴的一擊,不會想到侯爺會安排兩輪襲殺,也是說想不到我們這裡還埋伏着一隻兵,請報說,他隻帶有三千侍衛,而那些幫他解圍的高手可能是幽冥宗的人,救援了他後撤走了,所以你安排好别暴露了,我們出其不意,成功的機率保守估計也有七成。

  王恺耐心解釋道,百強很詫異,這位二公子平時可是沒這麼多話,以往都是三言兩語算多的了,他不是看書是習武修煉,再是在地圖前劃着,丈量着,你不跟他主動說話,他都不會言語的。

  說白了,王恺是個悶騷型人物。

  他隐藏了被人能看得出來他心思的所有一切,少說話,少接觸人。

  其實這都是表面功夫,大世家的競争很殘酷,張揚的人,是那出頭的椽子,如果真的堅硬不怕腐爛,那也罷了,反之一旦失勢将會萬劫不複。

  而王恺這樣的人,表面低調,其所有動作,都在他低調掩飾下暗運作着。

  他同高崧說了這麼多,也是有目的的,隻是高崧和百強看不出來而已。

  他被武嶽候書秦皇請來相助。

  武嶽候和他有些交情,但是武嶽候卻不能請動他,他可不是秦國官員,純粹的世家子弟,秦皇出面,王家也的給個面子,而武嶽候點名要他,這裡還有内情。

  武嶽候同王恺的長兄王祿是二女親家,王祿的長女是舞陽候的長子之妻,一種政治聯姻。

  王祿是接任族長首選人,王恺算是備選,這出現了競争現象,如果王祿不出現過錯,不出意外肯定是下任族長,他接任了族長,和秦家拉近了關系,秦家有争取了一大世家的支持。

  現任族長還不算老,他要不願意卸任,王祿唯有等,可這時間一長,肯定會出現變數,而在王家之地,備選族長人可不是一位,但是王恺别看他表現低調,但是武嶽候和秦皇卻知道根底,王恺不但年輕修為高,而且心機深沉,頗有謀略,隻是他極力掩飾而亦,可對于皇家,不說把這些世家摸個透,卻也把重點人物了解的差不多。

  王恺的夫人可是程家族長之女,世家聯姻。

  其實十大世家關系錯綜複雜,細掰扯都是親戚。

  然而一家之長形同于一國之主,甚至要一國之主地位好要高,算秦皇别看他擁有龐大的帝國,可是在實力最強的極大世家家族面前也得低下高傲的頭顱。

  所以說秦皇的日子也并不好過,有些事也得看那幾家族長的臉色才能做。

  硬碰硬不行,得用軟功去磨。

  潛移默化改變不利局面。

  聯姻是軟功法之一。

  拉一個打一個,慢慢改變。

  想要拉的肯定不是最好的,太強勢的必須打掉,讓世家慢慢腐朽。

  王祿是秦皇要拉攏的,而王恺是準備打掉的。

  可是你想玩暗殺一類的,最好别幹,一旦失敗洩露,麻煩可大了。

  那麼最好的辦法,是想方設法将他們請出來,不着痕迹的将他們送到老虎嘴裡。

  如王恺,秦皇親自召見許了莫大好處,請他幫忙,實際是外放。

  王恺離開了家,時間一長,他的長兄在秦家幫助下,會想方設法,或拉或打将王恺的勢力消融掉。

  而王恺這次秦皇所要求幫的忙,看去沒什麼危險,其實卻是個火坑,你王恺跳進去不死,也會扒層皮,算是你能饒幸回的去,可是回到家裡也成了光杆司令。

  如果王恺真的不幸死在外面,王家也說不出來什麼,再說了這個世界信奉的是強者為尊,适者生存,你死了說明你太弱了,不被人同情。

  秦皇經常借用世家子弟,習以為常,世家也不覺得怪了,實際秦皇有這種手段不知道禍害了多少世家精英子弟。

  不是世家看不出來,而是利益相關。

  王恺離開建邺城在路想明白了其關節。

  跟他出來時有兩個扈從,現在卻隻有百強一人,另外一人據說是遇襲而亡,其實是王恺使了手段,讓他被死亡,卻秘密回了建邺城。

  這一路王恺非常低調,基本不問事,隻充當打手而亦。

  見到武嶽候後,武嶽候卻讓他主管這次行動,他極力推遲,武嶽候無奈隻好派了高崧,并調出軍一部分精英潛入夏國境内。

  别小看了這一千人,那可是跟随武嶽候百戰餘生的精銳。

  他們修為并不是很高,武技也不是什麼高級秘笈,但是他們鐵皿彪悍,不畏生死,相互配合默契,武器是長刀連弩,殺敵時一往無前,刀法也不華麗,簡單直接,殺人為主,單體攻擊時都是以命搏命,不會采取防守。

  配合時自然是有主攻有防守的了。

  這些人不着盔不帶甲牛皮戰靴,腰紮牛皮大帶,懸挂着單手連弩,每人配長杆雙手大刀。

  他們在大兵團作戰時,隐藏在前面的盾牌軍陣,直到短兵相接時才突然閃現,沖入敵陣猶如砍瓜切菜,異常兇悍。

  他們作戰方式也很特别,遇到強敵一刀不能建功時,會一手持刀,另一隻手摘下單手連弩,這麼近的距離都不用瞄準,五支

  這樣的精英武嶽候有很多,他們是武嶽候決勝的王牌。

  他号稱常勝将軍,大多數戰役,都是靠他們突襲撕開敵陣,大軍随後掩殺去。

  敵人開始潰敗後,他們便退出戰鬥。

  武嶽候竟然派出這樣一支強軍來襲殺張顯,看來是要勢在必得。

  武嶽候這招集團刺殺敵對方首腦,其實是秦皇發明的,這麼多年來,數百個大大小小江湖門派,有一多半是被秦皇驅使刺殺對方首腦而消耗掉的。

  所以說秦國境内現在以不見有實力的江湖門派了。

  秦皇這招驅狼吞虎,可謂是運用的爐火純青,相當娴熟。

  他把境内那些難以控制的江湖人物,先給予極大的好處馴養,然後派他們出去消耗,即便所執行的任務失敗了,也不費他一兵一卒,即便對方指責,也抓不到他的把柄,明知道是秦皇所為卻也無奈。

  可謂是一箭雙雕。

  像齊天這樣的人也不少,但是能幸存下來的不多,背叛了秦國,秦皇會指使江湖人去追殺,獎勵自然是很豐厚。

  那位說了,秦皇投入這麼多,豈不是做賠本買賣?

  其實秦皇一點都不賠,這些江湖門派哪個不是底蘊豐厚,他們前腳走後腳秦皇把其門派控制起來,美其名曰保護他們的家眷,實際是他知道出去的人回來的希望渺茫,算饒幸逃得一命,可是在回程路也會被秦皇派人做掉,那麼這個門派的财物是他的私産了。

  秦皇像割韭菜一般,一茬茬的割着發展壯大的江湖門派。

  拒絕不聽命,你等着秦國大軍門吧,給你按個叛逆罪民,霎間将你抹去。

  反抗;有反抗的,一樣是灰飛煙滅的下場,當然有不少高手逃走了,現在也伺機想要報仇,但是好像沒有得手的,倒是送死的不少。

  秦皇吃癟的有那麼兩次,一次是劉一凡差點将他殺了,當然那次是有人暗幫助劉一凡才讓他得逞,因為秦皇滅掉劉家族長一系做的不得人心。

  第二次便是惹了幽冥宗,他沒想到幽冥宗這般強大,竟然在沒得到一點消息的情況下,突襲殺進皇宮。

  當然秦皇如果下狠心要圍殲殺進皇宮的幽冥宗人也能辦到,但是由他惹不起的人物警告了他,他隻好喊着眼淚,強裝笑臉,屈辱的給鬼婆婆賠禮道歉禮送出境。

  挨了打還得裝笑,的确憋屈到家了,所以他這次才讓齊天去報複一下幽冥宗,刺殺幽冥宗嫁給夏國國王的兩位小姐。

  他用這招,幽冥宗還真拿他沒辦法,不過惹怒了老宗主,把‘蟒牙’差點滅絕。

  實際卻幫了秦皇。

  齊天很聰明,知道會是這個下場,早做了準備,也留了後路,不過他能成功還虧了赤邪亭安插在他身邊的人幫了忙。

  是赤邪亭幫助他成功的保護了他們的家眷。

  這才使得齊天無後顧之憂投奔了夏國,歸附了羅烨。

  當然現在也算是歸附,歸心還的需要時間磨砺。

  王恺現在的處境,是不能抗命秦皇,可也不想得罪張顯,因此他即為高崧出謀劃策,又想辦法讓這次行動成功展開,卻也不能傷害到張顯。

  是把握火候,達成伏擊目的,卻又讓主要目标張顯脫離危險。

  當然最主要的還得讓兩邊的人都領他情。

  秦皇想借刀殺人,而他卻假癡不癫,左右逢源,從取利。

  他指點了了高崧,告訴他張顯肯定會走進埋伏圈,讓他去準備,而他在琢磨怎麼才能不着痕迹的幫助張顯擺脫殺劫。

  王恺想法雖好,但是他忘了這不是建邺城,不是秦國境内,這是張顯的地盤。

  在這裡他沒有人脈,沒有情報來源,隻靠不想招惹麻煩,卻又想還他人情的趙氏兄弟幫他打探,根本不靠譜。

  不過他有一點推斷對了,張顯是不會回京城的,他會進入伏擊圈的。

  但也有誤判,也是他那種他心不落地的感覺,總覺得事情蹊跷,卻又難以得到想要的情報。

  等他明白過來時已為時已晚。

  在張顯出現在饒谷時,宋欣的十萬禁衛軍北軍突然将饒谷包圍了。

  高崧傻眼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