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二十四小屍

第七百二十六章 與帝争鋒

二十四小屍 老告 3982 2024-01-31 00:59

  另一方面,收攝了天空墓島後的鬼國,近年來,威能始終處于增長之中,煉化之力無雙無對。

  至這一日,鬼國内風起雲翻,陰雷呼嘯,白骨閃電交疊閃爍。

  那口在鬼國大地上,已停放多年的金烏帝棺,其棺體周邊的火焰,終在鬼國以及其上方的帝鐘,聯合壓制祭煉下,完全化淨。

  帝棺,已經到了開啟的時候。

  本是在昆侖墟内一處汪洋浩海上,如同常人般泛舟垂釣,悠然自得的祝九,第一時間對鬼國的變化生出查應。

  他的身形瞬即消失。

  在鬼國内,原本通體燃燒着灼灼神火的金烏帝棺,此時火力全消,整個棺體忽然散裂,化成綴滿鬼國虛空的無數金色火朵。

  祝九就在此刻,無聲無息出現在帝棺不遠處。

  此後,金烏棺的第二層内棺,亦猝然解裂,這次是散化成數之不盡的道力符号,同樣升空,與第一層外棺崩解出來的無數火朵相融。

  倏那間,金烏帝棺露出了第三層内棺。

  祝九面顯慎重神色,心忖金烏棺位處于近年來神通接連暴漲,遮蔽天地氣機,自成規則體系的鬼國内。
因此開啟帝棺,必将帶來的天降災厄,定會被鬼國規避削弱。

  且此刻鬼國之外,是在自己的昆侖墟中,必可再度減弱開啟帝棺,帶來的災厄與不祥。

  如此雙層壓制下,開棺将會帶來的災厄,将會被降低到最小程度。
祝九腦内念頭閃轉,衡量輕重,終是下定決心,要将金烏帝棺全部打開。

  遂催動鬼國。
繼續化開第三層内棺。

  ‘嚓!

  帝棺第三層的開啟,再未崩解,而是發出一道沉寂而古老的聲音。
棺椁上方的棺蓋挪移,露出一道縫隙。
且其開棺的聲音中,承載着一股跨越了時間的死亡力量。

  倏忽間,祝九竟感覺自己的識海内,泛生出一股蓄滿死意的濃黑。

  一尊帝棺的開啟,端是防不勝防,單是開棺的聲音,都傳達出侵襲識海的黑暗死力。

  祝九的識海符箓上,立有本源道紋流轉天地真機。
金芒大盛,神華縷縷,将承載死意的黑暗照耀驅散。

  祝九目芒炯烈,注視着第三層帝棺。

  那棺打開一道縫隙後,悄然無聲,一片死寂。

  按照古籍所載,一尊大帝死後的天棺,會根據其生前的道能,締結出三、六、九,三種不同層數的内棺。

  像北陰大帝。
能夠同時喚醒十八層地獄的核心道則,在大帝中也是雄姿絕秀的神話人物,其帝棺便多達九層。

  金烏大帝雖是冠絕一個時代的無敵強者。
但在大帝層級中肯定不是最強一列。
這一點從其帝棺氣息中,祝九輕易就可對比出來,金烏棺遠不如北陰棺的氣勢雄沉,威能壓天。

  若然猜測的不錯,此時開啟的第三層棺内,就應該是金烏古帝的屍骸存放處。

  祝九步伐沉穩,龍行虎步般來到帝棺旁,輕輕籲氣,目中閃閃生輝。
從已經開啟一道縫隙的棺蓋處,向内望去。

  那縫隙内。
隻呈現出一團在彌漫的濃厚混沌。

  祝九閃電探手觸及棺蓋,猛然發力。
‘轟隆’一聲,就像是一方厚土大地被掀翻,金烏棺的棺蓋被推開。

  在電光石火間,金烏帝棺内的真容,呈現在祝九眼前。

  那棺中首先沖出一股至厚至古的道流,其後又有一道稍顯灼熱的氣霧蒸騰而出,絲毫沒有尋常棺椁中的異味和陰惡的邪戾氣息。

  在棺中十餘丈長短的空間内,仰面躺着一個男子,淩空懸浮,身上身下,皆有漫漫混沌流淌,使其看起來如同躺在大道海洋中。

  非常驚人的是,這屍骸的面孔并非一成不變,而是不斷的在一幅金烏與人類面貌間轉化,無比詭異瘆人。

  此般死去已久,卻還在冷凝的金烏與威嚴的人類面孔間,不斷變化的一幕,實是懾人至極,以祝九縱橫無懼的心智,乍見之下,都激靈靈打了個寒顫。

  毫無疑問,棺中屍骸,就是金烏大帝。

  他的屍身,雖死去不可計數的歲月,但不論是人類還是金烏,兩幅面孔皆栩栩如生,沒有點滴腐朽,隻像是在安睡。

  其人類形态的面貌,容顔奇偉,膚色淡金,看起來有一種刀削斧琢般的硬朗,最有特點的是他的鼻梁,鼻骨鋒挺,在鼻端位置微微下彎,顯出其生前的性格,必是陰鸷多謀。

  烏帝之屍遠比常人高大,要有近丈高度,遍體存在一層淡金色火焰,萬古不滅,衍生成一層火焰金袍,覆蓋在其軀體上。

  這就是在帝棺開啟的一瞬間,撲入祝九眼内的畫面。

  倏地一股強烈的危機與不祥,躍升祝九心頭。

  就在下一霎,将帝棺打開,妄自窺伺帝屍的災厄,縱便是在昆侖墟和鬼國層層削減下,還是不可避免的從天而降。

  鬼國的蒼穹上,電閃雷轟,且有一股悲意充斥漫溢開來。

  鬼國内從來未曾開裂過的虛空,在這一刻猝然破碎。

  一抹湛燦的金輝,在鬼國上方化顯出來,那是一座已然熄滅了火焰的黃金色太陽,破穿鬼國虛空而來。

  ‘呼’的一聲,那死寂的金色太陽,落在祝九百丈外,陡然變化成一頭金烏,繼而又化為一個高大男子。

  一看這男子的面貌,祝九立時倒抽一口涼氣,此人和棺椁中的金烏大帝,身材樣貌俱皆一模一樣,但眸光開阖,神态威嚴,卻是一個活着的金烏大帝。

  這男子當然不可能是棺中的金烏大帝複活,而是一種天地道力形成的印記,亦可以理解成是曾經活着的金烏大帝,被天地之力所記憶,此刻締結誕生出來,形成天降災厄。
要來滅殺祝九。

  這可真是道力循環,因果相連。

  開啟的是金烏帝棺,天道之力轉運。
降下的便是金烏古帝,由天地之力完美烙印而成的一尊道軀。
與活人看不出絲毫差異。

  其術法威能,縱是比金烏大帝活着的時候稍弱,也是絕不會差多少,幾無二至。

  忽然間,戰鬥就在祝九一個念頭未及轉完的情況下,突兀爆發。

  金烏大帝的天地印記之軀,目芒深湛若海,波瀾不生。
擡手向祝九壓來。

  烏帝這一出手,立顯不凡。
其手中顯出九方浩土與蒼穹,衍生成九方火焰世界,而九個世界中,則分别挂有九輪黃金太陽,分合聚散間,共同向祝九襲來。

  這一擊的威勢,用‘滔天’二字都不足以形容。

  祝九忽感自己周邊天旋地轉,不及閃躲間,已被收入九方火焰世界内。

  這九方火焰世界層層疊疊。
彼此空間關系疊織,錯綜相連,驕陽火力無處不在。

  單是這一擊。
就顯出一位大帝,不可匹敵的宏浩法能。
此一擊打出九方金日世界的神通,不但涉及到火焰的極道法則,且包含世界構成與空間道力的核心之謎。

  如此神通,确是不愧為大帝手段,乃是祝九出道至今,所遇最強一擊。

  蓦如炸雷般叱喝一聲,祝九全身法力都運轉起來,不敢有絲毫保留。
此刻隻需稍有不慎,立即就是喪命之險。

  祝九目中神光遽盛。
精氣神華刹那間攀升至巅峰,擡手虛劃。
在眼前畫出一個完美圓形。

  同時,祝九識海中的暗符本體,從指端流出,與他畫出的圓形融合為一。
一座深淵,就像是在他指端畫出來,又如同是以手指為剪,在虛空中剪出一個圓形的深淵窟窿。

  這座深淵,不但包含祝九的暗符,且有着他對空間之道的理解,因此是從空間中畫出來,而非是如同以往般直接祭出。

  此融合空間之力和深淵觀想術的虛空深淵,剛一誕生,立即和太古大世界的深淵氣機相連。

  下一刻,有一股似可遮蓋吞噬一個世界的極緻黑暗,從虛空深淵中彌漫而出。

  這股黑暗,和周邊的金烏驕陽之火,甫一碰觸,立即兩相泯滅,亦是無法如同以往般,可将任何攻擊無聲無息吞入淵中滅化掉。

  在同一刹,祝九動如飛電,體内流轉陰典之術的神通道力,脫手結出一扇陰司之門的虛像。

  門開,祝九行雲流水般走如其中,轉眼他再出現,已是從鬼國内的陰司之門本體中步出,成功脫離了烏帝所發九日世界的束縛。

  一位大帝的神通,絕對是完美無暇,毫無破綻的,完全與大道融渾為一,根本不可能被任何力量摧毀破開。

  因此祝九采取的手段并非對抗,而是以同樣神奇的手段,衍生出陰司之門,走入其中,又從另一端的陰司之門本體中走出,從而在一瞬間,穿過空間的此彼兩端,脫出烏帝九日世界神通的束縛範圍。

  祝九從陰司之門内重新出現,立即化身成一道遊空的金色閃電,對烏帝展開悍猛反撲,再不敢任烏帝出招主攻。

  兩者當即展開冠絕當世的較量。

  這一戰,實為祝九出道以來,最艱難的一戰,他用盡渾身解數,全無保留,但始終無法占據絲毫上風。

  鬼國内,整個天地,都被金色的火浪覆蓋,有九*日憑空挂現,當空高懸。

  半茶盞時間過去,祝九法力傾瀉不止,百般神通,一刻不停的連貫祭出,時而近戰,時而遠攻。

  近戰時周身每一寸位置都可變成殺器,攻勢如同長江大河,綿綿不衰,又如狂風驟雨,無孔不入。
遠攻時,法力睥睨,似若浩海絕提,奔騰洶湧,盛絕當代。

  然而,縱便祝九有百界無敵之稱,但他還是處于下風,在戰鬥中,數次經曆險境,被金烏大帝的攻勢掃中,開口吐皿,受傷不輕。

  這時,烏帝翻掌壓天,輕易擊穿祝九的一道攻勢,倏地伸指向他眉心點來。

  烏帝的這一指,蘊含無盡至妙。
其指端隻有小小的方寸之地,卻似存納着一個世界,内藏根源道則,疊織成秩序之鍊,将祝九的氣機束縛,令他避無可避。

  這一指,足可鎮滅諸天,衍生的是開天辟地的一股混沌道法之源,闡釋殺伐的極緻。

  頓時!
祝九生出一種額頭發麻,死亡将不可避免的無上恐怖感,周身泛生最危險的警兆。

  (dk0831,不死必滅,塗成偉,打賞,月票,點贊,多謝!
下章在下午。
大家周末愉快!
)(未完待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